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气/PH分析的临床应用 酸与碱的概念: 酸是指能释放出H的物质,如H2CO3、HCl、H2SO4等 酸碱质子 HCh cl H# 碱是指能吸收H的物质,如HCO3、C、SO432等
血气/PH分析的临床应用 酸与碱的概念: 酸是指能释放出H+的物质,如H2CO3、HCl、H2SO4等。 酸 碱 质子 HCl Cl + H+ 碱是指能吸收H+的物质,如HCO3 -、Cl-、SO4 -2等

体液酸性物质来源: 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CO2+H2O 挥发性酸H2CO3 食物、饮料、药物→「酸性物质 中性酸物质 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 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 △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约生成4060mmol固定酸
体液酸性物质来源: 食物、饮料、药物 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 △ 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约生成40—60mmol固定酸 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 = CO2 + H2O 中性酸物质 酸性物质 挥发性酸H2CO3 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

体液中碱性物质来源: 食物、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 柠檬酸盐、苹果酸、乳酸盐等 碱性物质 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 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包括 缓冲、肺和肾的调节
碱性物质 体液中碱性物质来源: 柠檬酸盐、苹果酸、乳酸盐等 食物、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 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 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包括 缓 冲、肺和肾的调节

缓冲 定义:缓冲作用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碱的 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 KH6 HCO 全血中缓冲对:Hb H2CO2(主要 HCO 血浆中缓冲对: (主要) H2 CO3
缓 冲 定义:缓冲作用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碱的 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 全血中缓冲对: 、 (主要) 血浆中缓冲对: (主要) HHb KHb 2 3 3 H CO HCO − 2 3 3 H CO HCO −

肺与酸碱平衡 肺通过呼出CQ来调节血浆H2CO3的含量,维持血液PH稳定。 延髓呼吸中枢肺呼吸速度排出CO2PH稳定 反馈
肺与酸碱平衡 肺通过呼出CO2来调节血浆H2CO3的含量,维持血液PH稳定。 反 馈 延髓呼吸中枢 肺呼吸速度 排出CO2 PH稳定

肾与酸碱平衡 肾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碱,调节血浆中HCO3的含量,保持 血液正常的PH值 远曲小管分泌H、NH3,形成NaH2PO3、NH4随尿排出 远曲小管重吸收HCO3 调节: 血浆(K+)↑,则抑制—Na交换,尿K+排出增多,可产生酸 中毒。 H、K+—Na交换受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调节,若皮质功能 过低。醛固酮分泌不足,则H、K+一Na交换减少, NaHco3重吸 收减少,产生酸中毒
肾与酸碱平衡 肾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碱,调节血浆中HCO3 -的含量,保持 血液正常的PH值。 远曲小管分泌H+ 、NH3,形成NaH2 PO3、NH4随尿排出。 远曲小管重吸收HCO3 -。 血浆〔K+〕 ,则抑制H+ — Na+交换,尿K+排出增多,可产生酸 中毒。 H+ 、K+ — Na+交换受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调节,若皮质功能 过低。醛固酮分泌不足,则H+ 、K+ — Na+ 交换减少,NaHCO3重吸 收减少,产生酸中毒。 调节:

酸碱失衡 亼糖、脂、蛋白质及水盐代谢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可 导 致酸碱失衡 △导致HCO3增加或减少的疾病可导致酸碱失衡。如 糖 尿病时酮体增加,H增加,HCO3下降。 亼呼吸功能不全或过度通气可致酸碱失衡
酸碱失衡 △ 糖、脂、蛋白质及水盐代谢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可 导 致酸碱失衡。 △ 导致HCO3 -增加或减少的疾病可导致酸碱失衡。如 糖 尿病时酮体增加,H+增加,HCO3 -下降。 △ 呼吸功能不全或过度通气可致酸碱失衡

代偿 亼当肺功能不全或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性酸碱失衡,机体 试图通过肾脏排出或保留H, 以纠正原发失衡。这种作用叫原发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肾脏代 偿(3-5天才到最高值) △当肾功能不全时,肺也能通过增加或减少对CO2的排出 来代偿代谢性的酸碱失衡 这种作用叫原发性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呼吸代偿(12-24小时 最高值)
代偿 △ 当肺功能不全或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性酸碱失衡,机体 试图通过肾脏排出或保留H+ , 以纠正原发失衡。这种作用叫原发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肾脏代 偿(3—5天才到最高值)。 △ 当肾功能不全时,肺也能通过增加或减少对CO2的排出 来代偿代谢性的酸碱失衡。 这种作用叫原发性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呼吸代偿(12—24小时 最高值)

仪器指标含义及参考值 酸碱度(PH) △血浆PH主要取决于3C0千2子) HCO PH=Pka+log, Co, =6.1+log20 7.401 △参考值:PH7.35—745生理极值:PH68-7.8 (H+ 35--45nmol/L (H+) 20--120nmol/L 意义:PH异常可以肯定有酸碱失衡,PH正常不能排除 无酸碱失衡。单凭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还是呼 吸性酸碱失衡
仪器指标含义及参考值 酸碱度(PH) △ 血浆PH主要取决于 = ( ) PH = Pka + log = 6.1 + log20 = 7.401 △ 参考值:PH7.35 — 7.45 生理极值:PH6.8 — 7.8 〔H+〕35—45nmol/L 〔H+〕20—120nmol/L 意义:PH异常可以肯定有酸碱失衡,PH正常不能排除 无酸碱失衡。单凭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还是呼 吸性酸碱失衡。 2 3 3 H CO HCO − 1.2 24 1 20 2 3 3 H CO HCO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腹部CT扫描图像.ppt
-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领域内抑郁的识别和治疗.ppt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腹症鉴别诊断与临床思维.ppt
- 抗精神失常药_PPT.ppt
- 《冠心病及危重患者的评价重点》社区医生培训PPT.ppt
- 宜兴市肿瘤医院:心肺脑复苏.ppt
- 长海医院:无创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
- 西安交通大学:心脏与大血管X线诊断.ppt
- 糖尿病的诊治误区.ppt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ppt
- 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ppt
-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PPT课件讲稿).ppt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综合病症.ppt
-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思路.ppt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疼痛.ppt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疼痛.ppt
- 第四军医大学:冠心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ppt
- 北京大学医学部:《发热》PPT讲稿.ppt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腹痛.ppt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咳嗽、咳痰.ppt
- 常见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ppt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pt
-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ppt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ppt
- 南山人民医院: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ppt
- 儿童常见急症(PPT).ppt
- 儿童结核病(Tuberculosis in Children).ppt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障碍(PPT讲课).ppt
- 青岛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ppt
- 中南大学: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讲课).ppt
- 临床疼痛学基本概冷(PPT讲课).ppt
-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PPT讲课).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题(总论).ppt
- 法洛四联症(TOF).ppt
- 反复呼吸道感染.ppt
- 腹泻病及液体疗法.ppt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ppt
-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ppt
-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ppt
- 脑脊液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新进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