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1)气团

第二章气团与锋
第二章 气团与锋

第一节气团 气团的概念: 气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水平尺度:几百~几千公里 垂直尺度:几~十几公里
第一节 气团 一.气团的概念: 气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水平尺度:几百~几千公里 垂直尺度:几~十几公里

团的形成和变性 1气团形成的两个条件 (1)大范围性质均匀的下垫面 地球表面的空气属性传给大气 气团形成的物理过程: 辐射 传导和乱流 蒸发和凝结 大范围的垂直运动
二.气团的形成和变性 1.气团形成的两个条件 (1).大范围性质均匀的下垫面 地球表面的空气属性传给大气 气团形成的物理过程: 辐射 传导和乱流 蒸发和凝结 大范围的垂直运动

(2)有适当稳定的大气环流条件,使空气团长时间稳定 在下垫面上 高压系统——稳定,且水平范围大。 低压系统—不稳定,且水平范围小。 具备上述两条的地区为气团源地 2.气团物理属性的变化称为气团的变性——气团变性 暖气团变性慢 冷气团变性快
(2).有适当稳定的大气环流条件,使空气团长时间稳定 在下垫面上 高压系统——稳定,且水平范围大。 低压系统——不稳定,且水平范围小。 具备上述两条的地区为气团源地 2.气团物理属性的变化称为气团的变性——气团变性 暖气团变性慢 冷气团变性快

气团的分类 1热力分类法「泠气团 TL T 地表 2地理分类法 北极气团(冰洋气团,北极圈内70°N~90°N) 极地气团(中高纬度西风带,40°N~70°N) 热带气团(副热带地区,20°N~40°N) 赤道气团(赤道,20°N以南)
三.气团的分类 1.热力分类法 2.地理分类法 北极气团(冰洋气团,北极圈内70°N~ 90° N ) 极地气团(中高纬度西风带, 40°N~ 70°N ) 热带气团(副热带地区, 20°N~ 40°N ) 赤道气团(赤道, 20°N 以南) 气 地表 气 地表 暖气团 冷气团 T T T T

3.大气环流的分类法 极地气团(高纬度,60°N~90°N) 中纬度气团(30°N~60°N) 热带气团(30°N以南) 又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
3.大气环流的分类法 极地气团(高纬度, 60°N~ 90° N ) 中纬度气团( 30°N~ 60° N ) 热带气团( 30°N以南 ) 又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

四影响我国的气团 1极地大陆气团:千冷 2热带海洋气团:暖湿(副热带高压) 3热带大陆气团:干暖(中亚) 4.印度洋的赤道气团:暖湿(季风气团)
四.影响我国的气团 1.极地大陆气团:干冷 2.热带海洋气团:暖湿(副热带高压) 3.热带大陆气团:干暖(中亚) 4.印度洋的赤道气团:暖湿(季风气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4)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3)静力学方程、连续方程和热力学能量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2)大气运动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主讲:刘因).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绪论.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五.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四.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三.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二.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一.doc
- 中国地质大学:《GIS原理与方法》讲义.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习题资料.doc
- 《中长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接的重要性.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课程概况.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二章 中期天气过程特征和中期天气过程模式(内容).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三章 中期数值天气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五章 长期天气过程特征与长期天气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八章 长期天气统计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九章 中长期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2)锋的概念与锋面坡度.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3)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4)锋生与锋消.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1)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2)涡度和涡度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3)位势倾向方程ω和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4)温带气旋与反气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1)大气平均流场特征和季节转换.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2)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3)极地环流概况.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4)西风带大型扰动.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5)高空急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6)东亚环流的基本特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1)天气系统的外推预报法.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2)天气系统的运动学预报法.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3)高空天气形势预报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4)地面形势预报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5)地形和摩擦的影响.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6)天气学预报的方法和思路.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习题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