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4)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

第四节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 地转风 地转风是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水平地转梯度力平 衡条件下,空气沿着平行等压线的水平直线运动。 由Z坐标系下的零级简化水平运动方程 3 12
第四节 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 一 、地转风 地转风是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水平地转梯度力平 衡条件下,空气沿着平行等压线的水平直线运动。 由Z坐标系下的零级简化水平运动方程:

1②2 地转风分量形式 g VP×k地转风矢量形式 Pf
得: ——地转风分量形式 ——地转风矢量形式

P”坐标系的地转风: p s-8C2 1φg 分量形式 f ar f dx Vxk=-5V×k—矢量形式
“P”坐标系的地转风: ——分量形式 ——矢量形式

讨论: 1、地转风条件:自由大气;中高纬度范围; 准水平大尺度运动;水平直线运动 2、地转风的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低右高 3、地转风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等压线越密集,地转 风越大;与纬度成反比,相同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纬风大, 低纬风小 cut a 2P02P xamf、 Croy ara/=0地转风散度为零 g +8
讨论: 1、地转风条件:自由大气;中高纬度范围; 准水平大尺度运动;水平直线运动 2、地转风的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低右高 3、地转风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等压线越密集,地转 风越大;与纬度成反比,相同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纬风大, 低纬风小 4、 地转风散度为零

梯度风 1.自然坐标系(曲线坐标) S轴:指向空气运动方向N轴:垂直于S轴,指向空气运动左侧 规定:S轴上单位向量为n轴上单位向量为园 图1.20自然坐标系
二、梯度风 1.自然坐标系(曲线坐标) S轴:指向空气运动方向 N轴:垂直于S轴,指向空气运动左侧 规定:S轴上单位向量为 n轴上单位向量为

说明 ①S轴上有速度的分量=以正) n轴上无速度的分量 ②S轴上的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n轴上的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其中R为曲率半径(/R为曲率) 并规定:气旋的曲率半径(逆时针)R>0 反气旋的曲率半径(顺时针)R<0
说明: ①S轴上有速度的分量 (恒正) n轴上无速度的分量 ②S轴上的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n轴上的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其中R为曲率半径(1/R为曲率) 并规定: 气旋的曲率半径(逆时针)R>0 反气旋的曲率半径(顺时针) R<0

1a2 ③S轴上的气压梯度力 p as n轴上的气压梯度力 1a2 ④S轴上的偏向力为0 n轴上的偏向力恒为—产,在n轴的负方向
③S轴上的气压梯度力 n轴上的气压梯度力 ④S轴上的偏向力为0 n轴上的偏向力恒为 ,在n轴的负方向

⑤自然坐标系中,一级简化水平运动方程 1a2 切向方程 p1一 法向方程
⑤自然坐标系中,一级简化水平运动方程

2,梯度风 梯度风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三力平衡时,空气沿等压线的曲线运动或气压梯度力 与地转偏向力不平衡时沿弯曲等压线的运动 等压线与流线重合: =0n轴梯度风方程
2,梯度风 梯度风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三力平衡时,空气沿等压线的曲线运动或气压梯度力 与地转偏向力不平衡时沿弯曲等压线的运动 等压线与流线重合: ——梯度风方程

讨论: 1.气旋与反气旋环流 a).空气体气旋式运动 uI4 tu os4 ;n轴负方向 1aPn轴正方向 p an P <0 中心为低压,气旋式环流的中心必然是低压环流 的中心
讨论: 1.气旋与反气旋环流 a).空气体气旋式运动 n轴负方向 n轴负方向 n轴正方向 中心为低压,气旋式环流的中心必然是低压环流 的中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3)静力学方程、连续方程和热力学能量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2)大气运动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主讲:刘因).ppt
-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绪论.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五.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四.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三.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二.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一.doc
- 中国地质大学:《GIS原理与方法》讲义.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习题资料.doc
- 《中长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接的重要性.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课程概况.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二章 中期天气过程特征和中期天气过程模式(内容).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三章 中期数值天气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五章 长期天气过程特征与长期天气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八章 长期天气统计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九章 中长期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ppt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_电子教案(刘志宏).pdf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1)气团.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2)锋的概念与锋面坡度.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3)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4)锋生与锋消.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1)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2)涡度和涡度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3)位势倾向方程ω和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4)温带气旋与反气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1)大气平均流场特征和季节转换.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2)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3)极地环流概况.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4)西风带大型扰动.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5)高空急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6)东亚环流的基本特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1)天气系统的外推预报法.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2)天气系统的运动学预报法.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3)高空天气形势预报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4)地面形势预报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5)地形和摩擦的影响.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5.6)天气学预报的方法和思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