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GIS原理与方法》讲义

GIS原理与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GIS 原理与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GIS原理与方法 61绪论 62空间数据结构 63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数学基础 4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6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66空间数据管理 69空间分析 10数字高程模型 61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GIS 原理与方法 1 绪论 2 空间数据结构 3 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数学基础 4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5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6 空间数据管理 9 空间分析 10 数字高程模型 14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绪论 6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61.2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讨程 61.3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61.4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61.5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应用 61.6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
1 绪论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1.3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1.4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1.5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应用 1.6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 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 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 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 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 术系统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 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 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 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 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 术系统

1.2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6(1)起始发展阶段(60年代) 6(2)发展巩固阶段(70年代) (3)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 6(4)蓬勃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1.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1)起始发展阶段(60年代) (2)发展巩固阶段(70年代) (3)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 (4)蓬勃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1.3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 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eGIS与地图学 E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 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 E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 °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 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1.3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 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GIS与地图学 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 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 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 • 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 • 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 E数据库技术具有很好的管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 功能 E数据库技术是GIS的主要支撑技术之 EGIS属性数据库部分相当于一般数据库 EGIS数据库比一般数据库结构要复杂得多 6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 E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 法,可综合图形和属性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 分析 E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ⅠS表达形式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具有很好的管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 功能 数据库技术是GIS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 GIS属性数据库部分相当于一般数据库 GIS数据库比一般数据库结构要复杂得多 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 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 法,可综合图形和属性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 分析 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表达形式

6G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共同点: 都有空间坐标 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 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 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 区别: 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 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 系 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 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 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 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 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 目前,GIS与CAD仍有不同的侧重和特长,但它们主液技术 之间的融合仍在不断扩展之中
G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共同点: • 都有空间坐标 • 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 • 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 • 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 区别: • 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 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 系 • 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 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 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 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 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 目前,GIS与CAD仍有不同的侧重和特长,但它们主流技术 之间的融合仍在不断扩展之中

1.4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1)数据输入和检验 6(2)数据存储和管理 6(3)数据变换 数据输入 6(4)数据输出和表示 6(5)用户接囗 用户接口一→数据存储 数据输出 数据变换
1.4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1)数据输入和检验 (2)数据存储和管理 (3)数据变换 (4)数据输出和表示 (5)用户接口 数据输入 数据存储 数据输出 用户接口 数据变换

1.5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应用 6(1)数据采集与输入□ 6(2)数据编缉与更新囗 6(3)数据存贮与管理□ 6(4)空间查询与分析 6(5)数据显示与输出
1.5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应用 (1) (2) (3) (4)空间查询与分析 (5)数据显示与输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长期天气预报》习题资料.doc
- 《中长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接的重要性.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课程概况.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二章 中期天气过程特征和中期天气过程模式(内容).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三章 中期数值天气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五章 长期天气过程特征与长期天气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八章 长期天气统计预报.ppt
- 《中长期天气预报》第九章 中长期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ppt
- 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_电子教案(刘志宏).pdf
- 《地球系统》(中英文)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第四章 城市职能分类.ppt
-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第十二章 城市问题部分.ppt
-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doc
-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案.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八章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负荷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海洋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一.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二.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三.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四.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习题五.doc
-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绪论.doc
-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主讲:刘因).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2)大气运动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3)静力学方程、连续方程和热力学能量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4)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1)气团.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2)锋的概念与锋面坡度.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3)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团与锋(2.4)锋生与锋消.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1)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2)涡度和涡度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3)位势倾向方程ω和方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3.4)温带气旋与反气旋.ppt
-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4.1)大气平均流场特征和季节转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