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关于辩论的价值和意义有一段不错的反馈
心得体会 听了汪老师的两堂课,感觉收获颇丰。 首先在第一堂课上,我首次对周哈里窗这个理论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通 过这个模型使我能过对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深的思考。之前我觉得我是一个很矛盾 的人,因为我无法定义我到究竞是外向还是内向,也无法定义我究竞理性还是感性。因为对 于我熟识的人,我通常话很多,我的朋友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也通常会评价我是个很幽 默的人:而跟不熟悉的人接触时,我经常沉默不语,在这些认识我,跟我有一定接触但又跟 我不熟悉的人看来,我是一个,冷漠,不苟言笑的人。同时,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有爱心 的人,当我碰到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路边的乞丐还是身边的朋友,我都会尽量给予他们我 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也经常会被一些无论是电影中描述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温馨场面所感 动:但面对朋友对我描述的诸如这个人非常惨,或者这个场面非常温情的情况时,我的回应 通常是理性的揭露表面之下的本质,或者干脆就说这种情况多了去了之类的看似冷血的话。 但如果运用周哈里窗模型的话,我的情况其实也很好分析。首先,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隐私的 人,我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隐私,不会轻易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我又是一个善 于观察,且能听进他人对我的评价建议的人,用刘老师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善于为他人考虑的 人。也就是说我了解的别人却不了解的我的部分很多,别人了解我却不了解的部分很少,我 有很大的隐私我,同时有很小的盲目我。所以处于对隐私的注重,我并不会对不熟悉的人表 现出真正的自我,我能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感性片段,但不会轻易对他人吐露自己的真是看法, 我能听进他人对我的评价建议,但我不愿用行动表现出来我听进了。所谓的自我矛盾,其实 是由于我对隐私的注重而制造的假象,好友面前的我才是真的我。至于我愿不愿意在此之后 更多的向身边的人敞开心扉,我想我到目前为止都信奉的是,人是难以改变的,我不会极端 的认为人是无法改变的,但我觉得那非常难,可能需要生活中极大的变故作为动机才有可能 实现,目前来看,我并没有这样的动机。 然后,在第二堂课上,老师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选择。老师在课上试图通过辩论的形式使 大家对于多重选择的人生还是单一选择的人生有更深的了解,但我认为辩论这个形式其实是 不必要的。辩论在产生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这往往针对的是一个在大部分情况下可 以做出是非判断的命题。但辩论延续到了今天,其目的己经从探求真理慢慢的转变为培养参 与者的能力,因此当今的所谓辩论的选题往往是一个在前提变化的情况下命题的是非会发生 逆转的命题,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真理在双方的激辩中诞生,辩论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体 现出的辩论技巧高低及知识量的大小。而课堂中所涉及的倾向于多选择的人生还是单一选择 的人生这个命题,我认为这并非一个是非判断的命题,而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每个个体 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倾向,并且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不能说是绝对对与绝对错的。 就好比我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香蕉,而另一位同学与我相反,但并不存在对错,对我们自己 而已,我们都是对的。对这样一个命题的辩论既不能得到真理,因为并无是非存在其中,老 师也不是对我们的辩论技巧有什么要求,因为这并非辩论课,实在不适合辩论,并且,同学 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变得更加沉溺于自己的观点而无法接受他人的观点,实在不利于对这个 问题的全面认识与思考。因此我认为在这个环节上,如果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不同选择的 同学通过发言的形式互相祖露心神可能是个更好的方式。当然,这个问题本身还是很有价值 的。我个人更倾向于多重选择的人生,因为我信奉西方文化中非常强调的自由意志。如果人 生选择是单一的,那么自由意志何以体现呢。对于历史而言,个人选择可能影响并非我们想 想的那么巨大,即使没有秦始皇,中国还是会结束分裂的局面,只是时间早晚和由谁的问题: 如果没有冯·诺依曼,计算机还是会诞生的,只是时间早晚和由谁发明的问题,等等等等。 这样看来即使给了人们多重选择,在长时间,整体上来看,其实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对
心得体会 听了汪老师的两堂课,感觉收获颇丰。 首先在第一堂课上,我首次对周哈里窗这个理论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通 过这个模型使我能过对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深的思考。之前我觉得我是一个很矛盾 的人,因为我无法定义我到究竟是外向还是内向,也无法定义我究竟理性还是感性。因为对 于我熟识的人,我通常话很多,我的朋友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也通常会评价我是个很幽 默的人;而跟不熟悉的人接触时,我经常沉默不语,在这些认识我,跟我有一定接触但又跟 我不熟悉的人看来,我是一个,冷漠,不苟言笑的人。同时,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有爱心 的人,当我碰到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路边的乞丐还是身边的朋友,我都会尽量给予他们我 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也经常会被一些无论是电影中描述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温馨场面所感 动;但面对朋友对我描述的诸如这个人非常惨,或者这个场面非常温情的情况时,我的回应 通常是理性的揭露表面之下的本质,或者干脆就说这种情况多了去了之类的看似冷血的话。 但如果运用周哈里窗模型的话,我的情况其实也很好分析。首先,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隐私的 人,我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隐私,不会轻易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我又是一个善 于观察,且能听进他人对我的评价建议的人,用刘老师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善于为他人考虑的 人。也就是说我了解的别人却不了解的我的部分很多,别人了解我却不了解的部分很少,我 有很大的隐私我,同时有很小的盲目我。所以处于对隐私的注重,我并不会对不熟悉的人表 现出真正的自我,我能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感性片段,但不会轻易对他人吐露自己的真是看法, 我能听进他人对我的评价建议,但我不愿用行动表现出来我听进了。所谓的自我矛盾,其实 是由于我对隐私的注重而制造的假象,好友面前的我才是真的我。至于我愿不愿意在此之后 更多的向身边的人敞开心扉,我想我到目前为止都信奉的是,人是难以改变的,我不会极端 的认为人是无法改变的,但我觉得那非常难,可能需要生活中极大的变故作为动机才有可能 实现,目前来看,我并没有这样的动机。 然后,在第二堂课上,老师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选择。老师在课上试图通过辩论的形式使 大家对于多重选择的人生还是单一选择的人生有更深的了解,但我认为辩论这个形式其实是 不必要的。辩论在产生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这往往针对的是一个在大部分情况下可 以做出是非判断的命题。但辩论延续到了今天,其目的已经从探求真理慢慢的转变为培养参 与者的能力,因此当今的所谓辩论的选题往往是一个在前提变化的情况下命题的是非会发生 逆转的命题,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真理在双方的激辩中诞生,辩论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体 现出的辩论技巧高低及知识量的大小。而课堂中所涉及的倾向于多选择的人生还是单一选择 的人生这个命题,我认为这并非一个是非判断的命题,而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每个个体 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倾向,并且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不能说是绝对对与绝对错的。 就好比我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香蕉,而另一位同学与我相反,但并不存在对错,对我们自己 而已,我们都是对的。对这样一个命题的辩论既不能得到真理,因为并无是非存在其中,老 师也不是对我们的辩论技巧有什么要求,因为这并非辩论课,实在不适合辩论,并且,同学 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变得更加沉溺于自己的观点而无法接受他人的观点,实在不利于对这个 问题的全面认识与思考。因此我认为在这个环节上,如果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不同选择的 同学通过发言的形式互相袒露心神可能是个更好的方式。当然,这个问题本身还是很有价值 的。我个人更倾向于多重选择的人生,因为我信奉西方文化中非常强调的自由意志。如果人 生选择是单一的,那么自由意志何以体现呢。对于历史而言,个人选择可能影响并非我们想 想的那么巨大,即使没有秦始皇,中国还是会结束分裂的局面,只是时间早晚和由谁的问题; 如果没有冯·诺依曼,计算机还是会诞生的,只是时间早晚和由谁发明的问题,等等等等。 这样看来即使给了人们多重选择,在长时间,整体上来看,其实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对
于每个个体而言做出不同选择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秦始皇不再是秦始皇,冯诺依曼不再是 计算机之父。虽然我国教育一直试图灌输我们集体为上的理念,但没有个体何来集体,我们 每个人并不是一台机器里的螺丝钉,而是有生命有意志有思想的个体,人不应为集体而生, 而应为自己而活。在重视个体发展的状态下,多重选择尤为重要。 以上便是个人在课后的一些感想,望老师在今后生活工作中一切顺利
于每个个体而言做出不同选择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秦始皇不再是秦始皇,冯诺依曼不再是 计算机之父。虽然我国教育一直试图灌输我们集体为上的理念,但没有个体何来集体,我们 每个人并不是一台机器里的螺丝钉,而是有生命有意志有思想的个体,人不应为集体而生, 而应为自己而活。在重视个体发展的状态下,多重选择尤为重要。 以上便是个人在课后的一些感想,望老师在今后生活工作中一切顺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阿尔贝特史怀泽.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生命中除了爱,其它都是行李.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琼尼的故事.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爱情三角形的量度.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爱心树.ppt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爱城故事.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有一天(亲子读物,母爱).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摄影作品.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弗洛伊德与路易斯的终极之问.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唯独有爱的人.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乔布斯的临终遗言.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情爱.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上帝写给女人的一封信.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CS路易斯逝世50 years.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96岁老兵寻子网友接力相助 父子分别72年再重逢.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读物)英国富豪卖家产来西安做慈善7年?给流浪汉发包子.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读物)爱和道歉的五种语言New.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读物)欠彼此一个凝视.doc
- 上海交通大学:《爱的艺术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推荐读物)林肯的祈祷词.doc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人际沟通单元(第一讲).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人际沟通单元(第二讲).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幸福之道.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爱的艺术——爱自己.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爱的艺术——爱家人、爱周围.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爱的艺术——爱他(她)、爱学习.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爱的艺术——爱自己.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选择的艺术——未来发展与个人心理成长.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培养你的抗挫力.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爱的艺术——运用冰山学习自我关爱.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人际关系之我见.docx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选择的智慧(李开复演讲).ppt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爱的艺术》中经典句子.pdf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先爱自己才懂爱情.docx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_选择的智慧(李开复演讲).ppt
-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资源(教参资料)Stress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pdf
-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资源(教参资料)would you be happier if you were richer a focusing illusion.pdf
-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资源:从英语谚语看西方人的婚恋观(黄冈师范学院:蔡阳).pdf
-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pdf
-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资源: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华中师范大学:李静、郭永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