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讲 编辑出版的初兴时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出版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3
文件大小:2.07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 纸写本时期(魏晋南北朝)图书的内容 ----类型发展 ◆ 纸写本时期(魏晋南北朝)图书的形制 ----卷轴制度 ◆ 纸写本时期图书的典型代表 ----敦煌遗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中国图书出版 主讲教师:肖东发

主讲教师:肖东发 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第五讲魏晋南北朝的出版史 ◆纸写本时期(魏晋南北朝)图书的内容 )类型发展 纸写本时期(魏晋南北朝)图书的形制 --卷轴制度 纸写本时期图书的典型代表 --敦煌遗书

第五讲 魏晋南北朝的出版史 ◆ 纸写本时期(魏晋南北朝)图书的内容 ----类型发展 ◆ 纸写本时期(魏晋南北朝)图书的形制 ----卷轴制度 ◆ 纸写本时期图书的典型代表 ----敦煌遗书

纸写本时期 1、公元1-3世纪,竹、纸、帛并行。 2、公元4-7世纪,纸写本鼎盛时期。 3、932年左右,纸与印本并行。 公元8世纪以后,为纸写本书的后期,此时 印刷术已发明

一、纸写本时期 1、公元1----3世纪,竹、纸、帛并行。 2、公元4----7世纪,纸写本鼎盛时期。 3 、932年左右,纸与印本并行。 4、公元8世纪以后,为纸写本书的后期,此时 印刷术已发明

纸写本时期的图书类型发展 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 史部书地位变化最大,包括史书、图 经、方志、水经、谱谍等

二、纸写本时期的图书类型发展 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 史部书地位变化最大,包括史书、图 经、方志、水经、谱谍等

1、史部书地位变化最大 其标志主要有三: 其一,史书已自立门户,成为图书文献的 单独大类,并取得仅次于经书的地位。 其二,史部图书数量大增,速度惊人, 其三,史书包涵内容丰富,种类增多。 《隋书经籍志》史部下分为1类,即正史、 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囵事、职 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

1、史部书地位变化最大 ƒ 其标志主要有三: ƒ 其一,史书已自立门户,成为图书文献的 单独大类,并取得仅次于经书的地位。 ƒ 其二,史部图书数量大增,速度惊人。 ƒ 其三,史书包涵内容丰富,种类增多。 《隋书·经籍志》史部下分为13类,即正史、 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 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 录

2、类书源流 始于《皇宽》,魏文帝不命王象等人编一 后来有《修文殿御览》(佚) 唐代《北堂书钞》(现存最早类书),虞 世南编(隋·秘书监) 624年的《艺文类聚》,欧阳询编 另有《初学记》、《白氏文帖》

2、类书源流 始于《皇览》,魏文帝曹丕命王象等人编 后来有《修文殿御览》(佚) 唐代《北堂书钞》(现存最早类书) ,虞 世南编(隋·秘书监) 624年的《艺文类聚》,欧阳询编 另有《初学记》、《白氏文帖》

南 堂書钞 海孔廣陶 2 藝文類聚 捆 王E 句篇王 上

3、文集的编撰和出版 1)别集是一人的诗文集,其编撰与出版始于汉魏 之际。别集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是别集以人相从,著述力求搜罗无遗,因此对 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是第一手的直接资料。 二是别集文体庞杂,一般包括诗、文、书牍、奏 议等,其中文章有记赞、序跋、记叙、碑志、墓 表、人物传记、记事、杂著等。 三是有些别集的作者是造诣精深的学者,其文集 中不乏纵论经史、考证文献的名作,可为历史研 究取证

3、文集的编撰和出版 1)别集是一人的诗文集,其编撰与出版始于汉魏 之际。别集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ƒ 一是别集以人相从,著述力求搜罗无遗,因此对 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是第一手的直接资料。 ƒ 二是别集文体庞杂,一般包括诗、文、书牍、奏 议等,其中文章有记赞、序跋、记叙、碑志、墓 表、人物传记、记事、杂著等。 ƒ 三是有些别集的作者是造诣精深的学者,其文集 中不乏纵论经史、考证文献的名作,可为历史研 究取证

2)总集是汇总多人文集。 ⑦开创:一说《三国艺文志》著录的《建安七 子集》是总集的滥觞,曹丕是总集的开创者 说最早为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佚) ②大量产生:梁·萧统《昭明文选》结束了秦 汉以前文学被经学吞吃的局面,意味着文学的 独立和勃起,影响深远。宋代还有了“《文 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也有人认为《诗经》《大藏经》也是总集)

2)总集是汇总多人文集。 ①开创:一说《三国艺文志》著录的《建安七 子集》是总集的滥觞,曹丕是总集的开创者; 一说最早为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佚) ②大量产生:梁·萧统《昭明文选》结束了秦 汉以前文学被经学吞吃的局面,意味着文学的 独立和勃起,影响深远。宋代还有了“《文 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也有人认为《诗经》《大藏经》也是总集)

⑤诗文评类总集的代表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分上、下部,各25 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部 分 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强调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原则。 其二,提出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主张。 其三,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在《知音》篇里,刘勰明确反对秦汉以来文学批 评“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等错误倾向,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应该“无私于 轻重不偏于憎爱”。并且指出批评家应该有深 广的学识修养

③诗文评类总集的代表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分上、下部,各25 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部 分。 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强调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原则。 其二,提出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主张。 其三,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在《知音》篇里,刘勰明确反对秦汉以来文学批 评“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等错误倾向,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应该“无私于 轻重,不偏于憎爱”。并且指出批评家应该有深 广的学识修养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