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讲 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秦汉)汉代出版史的若干问题

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中国图书出版 主讲教师:肖东发
主讲教师:肖东发 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第四讲汉代出版史的若干问题 杨虎
第四讲 汉代出版史的若干问题 杨虎

、文化政策 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总体发展上来看,两汉 乃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它承继并弘 扬了周、殷、夏三代文明与文化,在新的历史高 度上,以更大的气魄建立了中国封建大一统的政 治与文化格局,开“汉唐气象”之先河,其后,魏 晋、隋唐、宋元、明清所建立的“九州混一”的大 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始终沿看两汉开辟的传 统发展,而不曾被割断。 《两汉大文学史导论》
一、文化政策 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总体发展上来看,两汉 乃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它承继并弘 扬了周、殷、夏三代文明与文化,在新的历史高 度上,以更大的气魄建立了中国封建大一统的政 治与文化格局,开 “汉唐气象 ”之先河,其后,魏 晋、隋唐、宋元、明清所建立的 “九州混一 ”的大 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始终沿着两汉开辟的传 统发展,而不曾被割断。 —— 《两汉大文学史·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在春秋战 国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通过秦汉统治者的这 择而奠定下来的。 张岱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在春秋战 国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通过秦汉统治者的选 择而奠定下来的。 ——张岱年

1、汉代文化政策的基本要点 1)汉初尊崇黄老和刑名之学,崇尚清静无 为,与民休息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 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 唯弗居,是以不去
1、汉代文化政策的基本要点 1)汉初尊崇黄老和刑名之学,崇尚清静无 为,与民休息。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 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 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胲,弱其智,掘 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 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古之善为道者,粢以明民,将以愚之。民 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智国者,国之 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 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 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 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智国者,国之 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了 “儒学独尊,众学为辅”的文化格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了 “儒学独尊,众学为辅”的文化格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如何理解这一政策? 帝为太子时,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 以刑名绳下, 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 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 以霸王道赉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 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亍名实,不知 所宁,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 也!” 《汉书·元帝本纪》
如何理解这一政策? “帝为太子时,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 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 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 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 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 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 也!”’ ——《汉书·元帝本纪》

汉代所尊崇的“儒术”已经不是先秦时期的原 始儒学,而是由董仲舒改造以后的新儒 学。理论垓心有四点: 1、君权神授、奉天法古 2、春秋大一统思想,尊君贬臣 ■3、天人感应 4、改制更化
汉代所尊崇的“儒术”已经不是先秦时期的原 始儒学,而是由董仲舒改造以后的新儒 学。理论核心有四点: 1、君权神授、奉天法古。 2、春秋大一统思想,尊君贬臣。 3、天人感应 4、改制更化

n3)在图书的编辑出版事业方面,一直比较 重视,曾持续不断地“雠校汉家法”、“正五 经异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 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 《易》},未有它书
3)在图书的编辑出版事业方面,一直比较 重视,曾持续不断地“雠校汉家法”、“正五 经异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 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 《易》卜,未有它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讲 图书编辑出版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讲 编辑出版的初兴时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出版史.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讲 编辑出版的壮大时期(宋、辽、金、元)宋代文化与出版史.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讲 编辑出版的萌芽时期(上古至西周).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讲 编辑出版的草创时期(春秋战国).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讲 绪论(主讲:肖东发).pdf
- 湖北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ppt
- 《传播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受众研究.ppt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营销与4P之传播.ppt
- 播音主持艺术入门训练手册(第三版,共五章,著:仲梓源).pptx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广告策划》课程PPT教学课件(广告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三版).pptx
- 大连外国语大学:《视听语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第二章 镜头形式、第三章 声音与声画关系.pptx
-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任课老师:赖晓云).ppt
-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工具书的基本知识.ppt
- 当代英美电影微观(PPT讲稿)A Survey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and British Films.ppt
- 汕头大学:新闻的三重现场(PPT课件讲稿,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鸿谷).ppt
- 《新闻评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新闻评论的结构.ppt
-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与发展.ppt
- 《广告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4 广告媒介.ppt
- 《实用电视新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视新闻记者.ppt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讲 中國古代的私家刻書藏書(图书编辑出版的兴盛时期——明及清前期).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讲 图书编辑出版的兴盛时期(明及清前期).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讲 图书编辑出版的变革时期(清后期).pdf
- 北京大学:《中国图书出版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Publishing》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一讲 图书编辑出版的斗争时期(中华民国).pdf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大纲)课程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论文)微博如何影响新闻生产.pdf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论文)南方都市报的新闻场域.pdf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1-萨利文诉《纽约时报》公司案.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2-媒介“强效果”理论的经典个案.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3-《华盛顿邮报》与“水门事件”.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4-摄影作品《枪毙越共》的幕后.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5-2003年令人震撼的十张图片.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6-记者有否必要报道自己的采访活动.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8-《旅游新报》对汶川地震的不当报道.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7-《纽约时报》对汶川地震的图片报道.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9-政治人物当选时《人民日报》头版.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10-冯小刚大骂《明星周刊》记者.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11-罗宇光直播报道俄罗斯人质事件.ppt
- 复旦大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案例)12-阿星杀人案报道中的消息源失衡问题.ppt
-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前言(林溪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