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2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Xidian Univ. 4.3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1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Xidian Univ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随机多址协议(有竞争的多址接入协议) 一网络中的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是等同的; 一各节点通过竞争获得信道的使用权。 一分类 ·完全随机多址接入协议(ALOHA协议) ·载波侦听型多址接入协议 一主要关心两个方面的问题: ·稳态情况下系统的通过率和时延性能 ·系统的稳定性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3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3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随机多址协议(有竞争的多址接入协议) – 网络中的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是等同的; – 各节点通过竞争获得信道的使用权。 – 分类 • 完全随机多址接入协议(ALOHA协议) • 载波侦听型多址接入协议 – 主要关心两个方面的问题: • 稳态情况下系统的通过率和时延性能 • 系统的稳定性

Xidian Univ.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Objectives Small delay in light traffic Bounded delay for a large (pos- sibly infinite)number of users. User A User C User B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4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Xidian Univ. 4.3.1 ALOHA协议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5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1 ALOHA协议

Xidian Univ. ALOHA协议 ·ALOHA协议是70年代Hawaii大学建立的在 多个数据终端到计算中心之间的通信网络 中使用的协议。 158 尼华岛 瓦胡岛 156 瓦希阿瓦 火奴鲁鲁 2卡内奥赫 莫洛凯岛 2 夏威夷 檀香山 HAWAI 毛伊岛 2000m/6562h 20 1000m3281n 太平洋 冒纳罗火山 500m1640t1 PACIFIC OCEAN 4206m6 200m656t 海平面 200 夏威夷岛 0 mile 200 Hawai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6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OHA协议 ALOHA协议是70年代Hawaii大学建立的在 多个数据终端到计算中心之间的通信网络 中使用的协议

Xidian Univ ALOHA协议 其基本思想是:若一个空闲的节点有一个分组到 达,则立即发送该分组,并期望不会和其它节点 发生碰撞。 ·为了分析随机多址接入协议的性能,假设系统是 由个发送节点组成的单跳系统,信道是无差错 及无捕获效应的信道,分组的到达和传输过程满 足如下假定: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7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OHA协议 其基本思想是:若一个空闲的节点有一个分组到 达,则立即发送该分组,并期望不会和其它节点 发生碰撞。 为了分析随机多址接入协议的性能,假设系统是 由m个发送节点组成的单跳系统,信道是无差错 及无捕获效应的信道,分组的到达和传输过程满 足如下假定:

Xidian Univ. ALOHA协议 各个节点的到达过程为独立的参数为 的Poisson到 达过程,系统总的到达率为入。 在一个时隙或一个分组传输结束后,信道能够立即给出 当前传输状态的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为“0”表明当前时隙或信道无分组传输 -反馈信息为“1”表明当前时隙或信道仅有一个分组传输(即传 输成功) -反馈信息为“”表明当前时隙或信道有多个分组在传输,即发 生了碰撞,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8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8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OHA协议 各个节点的到达过程为独立的参数为 的Poisson到 达过程,系统总的到达率为λ。 在一个时隙或一个分组传输结束后,信道能够立即给出 当前传输状态的反馈信息。 – 反馈信息为“0”表明当前时隙或信道无分组传输 – 反馈信息为“1”表明当前时隙或信道仅有一个分组传输(即传 输成功) – 反馈信息为“e ”表明当前时隙或信道有多个分组在传输,即发 生了碰撞,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 m λ

Xidian Univ ALOHA协议 碰撞的节点将在后面的某一个时刻,重传 被碰撞的分组,直至传输成功。如果一个 节点的分组必须重传,则称该节点为等待 重传的节点。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9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OHA协议 碰撞的节点将在后面的某一个时刻,重传 被碰撞的分组,直至传输成功。如果一个 节点的分组必须重传,则称该节点为等待 重传的节点

Xidian Univ. ALOHA协议 对于节点的缓存和到达过程作如下假设: 假设A:无缓存情况。在该情况下,每个节 点最多容纳一个分组。如果该节点有一个分 组在等待传输或正在传输,则新到达的分组 被丢弃且不会被传输。在该情况下,所求得 的时延是有缓存情况下时延的下界(Low Bound)。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10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10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OHA协议 对于节点的缓存和到达过程作如下假设: – 假设A:无缓存情况。在该情况下,每个节 点最多容纳一个分组。如果该节点有一个分 组在等待传输或正在传输,则新到达的分组 被丢弃且不会被传输。在该情况下,所求得 的时延是有缓存情况下时延的下界(Low Bound)

Xidian Univ. ALOHA协议 假设B:系统有无限个节点(m=o)。每 个新产生的分组到达一个新的节点。这样网络 中所有的分组都参与竞争,导致网络的时延增 加。因此,在该假设情况下求得的时延是有限 节点情况下的时延上界(Up Bound):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11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11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OHA协议 –假设B: 系统有无限个节点( )。每 个新产生的分组到达一个新的节点。这样网络 中所有的分组都参与竞争,导致网络的时延增 加。因此,在该假设情况下求得的时延是有限 节点情况下的时延上界(Up Bound)。 m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1 多址协议概述.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分析(时延模型)3.2 Basic Queue Theory.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分析(时延模型)3.1 Introduction to Queues and Queueing Theory.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4 网络层和运输层的点对点传输协议.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3 标准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及其初始化.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2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1 组帧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论 1.3 通信网络中的数学基础.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论 1.2 协议体系与分层 1.3 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问题.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论 1.1 通信网络的构成(主讲:王玺钧).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讲 总结与复习.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讲 LTE(LTE-A)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HSPA网络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讲 W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讲 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概述.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讲 2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讲 蜂窝移动多址接入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讲 无线抗干扰和抗衰落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分析(时延模型)3.3.2 服务员有休假的M/G/1排队模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3.2 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4 冲突分解算法.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概述.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路由算法 5.3 最短路由算法.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一).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二).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电工电子实验指导.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电工技术实验指导.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电子技术实验指导.pdf
- 《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参考教材PDF电子书(共十二章,含六个实验).pdf
- 《世界流行单片机技术手册》参考书籍(PDF)世界流行单片机技术手册——日本系列(主编:余永权,2002).pdf
- 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各章作业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负责人:伍忠东).pdf
- 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指导.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随机编码错误指数(Gallager bound).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MIMO信道容量 Channel.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通信与编码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Chapter 01 Introduction(主讲:白宝明).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通信与编码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 Introduction to Channel Coding.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通信与编码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Chapter 02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Ideal Gaussian channel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