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1 组帧技术

Xidian Univ. 第2章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科学研究所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1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科学研究所

物理层是为链路层提供一组虚拟的比特管道。在 这样的比特管道上如何形成一条可靠的业务通道 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服务? ■为了形成一条可靠的业务通道,我们首先解决: -解决如何发现传输中的比特错误, -组帧:标识高层送下来的数据块(分组)的起 止位置; 最后要解决的就是发现错误后,如何消除这些 错误。 Sending machine Receiving machine Packet Packet Frame Header Payload field Trailer Header Payload field Trailer Broadband W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2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言 物理层是为链路层提供一组虚拟的比特管道。在 这样的比特管道上如何形成一条可靠的业务通道 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服务? 为了形成一条可靠的业务通道,我们首先解决: –解决如何发现传输中的比特错误; –组帧:标识高层送下来的数据块(分组)的起 止位置; –最后要解决的就是发现错误后,如何消除这些 错误

Xidian ■根据通信双方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所采用的解 决方法(协议)也不同。 一当通信双方之间是通过一条物理链路直接相连, 这时需采用链路层的协议来解决数据帧的传输 错误; 一当通信双方是在一个通信子网内通过多条数据 链路形成的通路相连,这时需要采用网络层的 端到端传输协议来解决分组的传输错误; 一当通信双方处于不同的通信子网时,需要采用 运输层的端到端传输协议来解决报文的传输错 误。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3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言 根据通信双方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所采用的解 决方法(协议)也不同。 – 当通信双方之间是通过一条物理链路直接相连, 这时需采用链路层的协议来解决数据帧的传输 错误; – 当通信双方是在一个通信子网内通过多条数据 链路形成的通路相连,这时需要采用网络层的 端到端传输协议来解决分组的传输错误; – 当通信双方处于不同的通信子网时,需要采用 运输层的端到端传输协议来解决报文的传输错 误

内容 2.1组帧技术 2.2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 2.3标准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及其初始化 2.4网络层和运输层的,点对,点传输协议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4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 2.1 组帧技术 2.2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 2.3 标准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及其初始化 2.4 网络层和运输层的点对点传输协议

组帧技术 物理层仅负责比特的传输,而不对比特的含义和作用进行 区分。 ■组帧便于差错的发现与消除 当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的分组连续送到物理层进行传输时, 如何组帧? 一如何决定什么时刻是一帧(链路层传送的一个数据比 特块(数据单元)称为一帧,每一帧通常运载网络层 的一个分组)开始? 一什么时刻是一帧结束? 一哪一段是差错校验的比特? 校验比特? 1010101111b011011011101000111001010100110111000100111p1101101111 开始点? 结束点? wivuuvur vrurewss Communnuiwn Luvvruwly,mn nversiLy 5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5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帧技术 物理层仅负责比特的传输,而不对比特的含义和作用进行 区分。 组帧便于差错的发现与消除 当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的分组连续送到物理层进行传输时, 如何组帧? – 如何决定什么时刻是一帧(链路层传送的一个数据比 特块(数据单元)称为一帧,每一帧通常运载网络层 的一个分组)开始? – 什么时刻是一帧结束? – 哪一段是差错校验的比特?

Xidian Univ 2.1组帧技术 2.1.1面向字符的组帧技术 2.1.2面向比特的组帧技术 2.1.3采用长度计数的组帧技术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6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组帧技术 2.1.1 面向字符的组帧技术 2.1.2 面向比特的组帧技术 2.1.3 采用长度计数的组帧技术

BV Xidian 1.1面向字符的组帧技术(1) ·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字符(通常用一个 字符表示一个字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一 定格式的字符串。 例如:RS-232C异步串行接口协议。该协议在传送每个字符 (如一个字符由8个比特DDDD4DDDD组成)前后分别加上 起始位(D起)、停止位(D业),以便区分不同的字符。 DD 图2-1RS-232C串行通信字符传输格式示意图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7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面向字符的组帧技术(1) 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字符(通常用一个 字符表示一个字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一 定格式的字符串。 例如:RS-232C异步串行接口协议。该协议在传送每个字符 (如一个字符由8个比特D7D6D5D4D3D2D1D0组成)前后分别加上 起始位(D起)、停止位(D止),以便区分不同的字符

BW 1.1面向字符的组帧技术(2) SLIP (Seria1 Line IP) 一串行线路的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Point-to-Point Protoco1) 一点-点协议 ■ SLIP与PPP用于串行通信的拨号线路上,是 目前家庭计算机或公司用户通过ISP接到 Internet.主要的协议。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8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8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面向字符的组帧技术(2) SLIP (Serial Line IP) — 串行线路的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 ( Point-to-Point Protocol) — 点-点协议 SLIP与PPP用于串行通信的拨号线路上,是 目前家庭计算机或公司用户通过ISP接到 Internet主要的协议

SLP协议(1)-RFC1055 SLIP帧运载的是高层IP数据报。 它采用两个特殊字符;END(十六进制COH,H表示十六进制)和BSC (十六进制DBH)。 ■C0的二进制编码比特序列是10000110000000 END用于表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IP数据报 END END CO CO 字节1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9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LIP协议(1)---RFC 1055 SLIP帧运载的是高层IP数据报。 它采用两个特殊字符;END(十六进制C0H,H表示十六进制)和ESC (十六进制DBH)。 CO的二进制编码比特序列是1000011 0000000 END用于表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C0 C0 END END 字节 1 1 IP数据报

BW SLP协议(2) IP数据报中出现相同END字符? 为避免收端错误地终止一帧的接收,SLIP中使用了转义字 符ESC。 ■END字符转换成ESC-END;ESC转换ESC-ESC P数据报 Co 1 END ESC END CO DB DC 字节1 1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Xidian University 10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10 BWC Xidian Un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LIP协议(2) IP数据报中出现相同END字符? 为避免收端错误地终止一帧的接收,SLIP中使用了转义字 符ESC。 END字符转换成ESC-END;ESC转换ESC-ESC C0 C0 DB DC C0 END ESC END 字节 1 1 1 1 1 IP数据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论 1.3 通信网络中的数学基础.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论 1.2 协议体系与分层 1.3 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问题.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论 1.1 通信网络的构成(主讲:王玺钧).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讲 总结与复习.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讲 LTE(LTE-A)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HSPA网络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讲 W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讲 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概述.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讲 2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讲 蜂窝移动多址接入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讲 无线抗干扰和抗衰落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讲 无线分集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讲 无线调制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讲 无线信源与信道编码.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讲 移动通信信道.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讲 无线通信概述(主讲:高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毫米波雷达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讲 生命体征检测实验.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毫米波雷达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讲 毫米波雷达检测、跟踪原理及实验.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2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3 标准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及其初始化.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4 网络层和运输层的点对点传输协议.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分析(时延模型)3.1 Introduction to Queues and Queueing Theory.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分析(时延模型)3.2 Basic Queue Theory.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1 多址协议概述.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2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网络的时延分析(时延模型)3.3.2 服务员有休假的M/G/1排队模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3.2 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址技术(多址接入协议)4.4 冲突分解算法.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概述.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路由算法 5.3 最短路由算法.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一).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二).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电工电子实验指导.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电工技术实验指导.pdf
- 兰州交通大学:《电工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电子技术实验指导.pdf
- 《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参考教材PDF电子书(共十二章,含六个实验).pdf
- 《世界流行单片机技术手册》参考书籍(PDF)世界流行单片机技术手册——日本系列(主编:余永权,2002).pdf
- 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各章作业习题(含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