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6)平面及其方程

平面及其方程 平面和直线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空间图形。本 节和下节我们将以向量作为工具讨论平面和直线 的问题。介绍平面和直线的各种方程及线面关系、 线线关系。 确定一个平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在解析 几何中最基本的条件是:平面过一定点且与定向量 垂直。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建立平面方程,同时我们 将会看到许多其它条件都可转化为此 先介绍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平面及其方程 平面和直线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空间图形。本 节和下节我们将以向量作为工具讨论平面和直线 的问题。介绍平面和直线的各种方程及线面关系、 线线关系。 确定一个平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在解析 几何中最基本的条件是:平面过一定点且与定向量 垂直。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建立平面方程,同时我们 将会看到许多其它条件都可转化为此。 先介绍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 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 M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法线向量的特征: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已知n={4,B,C},M(x,y 0909 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M(x,y,z) 必有MM⊥n→MMn=0
x y z o M0 M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 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已知 n = {A, B, C}, ( , , ), 0 0 0 0 M x y z 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 M(x, y, z) M M n 必有 0 ⊥ M0M n = 0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n

M0M={x-x0,y-y0,z-x0} A(x-xo)+B(y-yo)+C(z-z0)=0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其中法向量n={A,B,C},已知点(x0,y0,z0) 若取平面的另一法向量m 此时由于mM→m=A={24,B,C} 平面方程为 礼4(x-x0)+B(y-y0)+C(z-x0)=0 A(x-x0)+B(y-y)+C(z-x0)=0 平面上的点都满足上方程,不在平面上的 点都不满足上方程,上方程称为平面的方程, 平面称为方程的图形
{ , , } 0 0 0 0 M M = x − x y − y z − z A(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其中法向量 n = {A,B,C}, 已知点 ( , , ). 0 0 0 x y z 若取平面的另一法向量 m 此时由于 m n // m = n = A,B,C 平面方程为 A(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A(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平面上的点都满足上方程,不在平面上的 点都不满足上方程,上方程称为平面的方程, 平面称为方程的图形.

例1求过三点A(2,-1,4)、B(-1,3,-2)和 C(0,2,3)的平面方程 解AB={-3,4,-6} AC={-2,3,-1 取n=AB×AC={14,9,-1}, 所求平面方程为14(x-2)+9(y+1)-(z-4)=0, 化简得14x+9y-z-15=0
例 1 求过三点A(2,−1,4)、B(−1,3,−2)和 C(0,2,3)的平面方程. 解 AB = {−3, 4,−6} AC = {−2, 3,−1} 取 n = AB AC = {14, 9,−1}, 所求平面方程为 14(x − 2) + 9( y + 1) − (z − 4) = 0, 化简得 14x + 9y − z − 15 = 0

一般地 过不共线的三点 M1(x1,y1,z1)M2(x2,y2,2)M3(x3,y3,z3) 的平面的法向量 万=M1M2×M1M3=x2-x1y2-y1z2 平面方程为 x-1 y-y1 3-31 三点式方程 J3-y13-z
一般地 过不共线的三点 ( , , ) 1 1 1 1 M x y z ( , , ) 2 2 2 2 M x y z ( , , ) 3 3 3 3 M x y z 的平面的法向量 n = M1M2 M1M3 3 1 3 1 3 1 2 1 2 1 2 1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i j k − − − = − − − 平面方程为 0 3 1 3 1 3 1 2 1 2 1 2 1 1 1 1 = − − − − − − − − −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三点式方程

例2求过点(1,1,1),且垂直于平面x-y+z=7和 3x+2y-12z+5=0的平面方程 解n1={1,-1,1},n2={3,2,-12} 取法向量n=x2={10,155}, 所求平面方程为 10(x-1)+15(y-1)+5(z-1)=0, 化简得2x+3y+z-6=0
例 2 求过点(1,1,1),且垂直于平面x − y + z = 7和 3x + 2 y − 12z + 5 = 0的平面方程. {1, 1,1}, n1 = − {3,2, 12} n2 = − 取法向量 n n1 n2 = = {10,15,5}, 10(x − 1) + 15( y − 1) + 5(z − 1) = 0, 化简得 2x + 3y + z − 6 = 0. 所求平面方程为 解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A(x-x0)+B(y-y)+C(z-x0)=0 Ax+By+Cd-(Axo+ Byo +Czo)0 D Ax+By+Cz+D=0平面的一般方程 法向量n={A,B,C}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A(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Ax + By + Cz − (Ax0 + By0 + Cz0 ) = 0 = D Ax + By + Cz + D = 0 平面的一般方程 法向量 n = {A,B,C}.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平面一般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1)D=0,平面通过坐标原点; D=0,平面通过x轴; (2)A=0, 1D≠0,平面平行于x轴; 类似地可讨论B=0,C=0情形. (3)A=B=0,平面平行于oy坐标面; 类似地可讨论A=C=0,B=C=0情形
平面一般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1) D = 0, 平面通过坐标原点; (2) A = 0, = 0, 0, D D 平面通过 x 轴; 平面平行于 x 轴; (3) A = B = 0, 平面平行于 xoy 坐标面; 类似地可讨论 A = C = 0, B = C = 0 情形. 类似地可讨论 B = 0, C = 0 情形

例3设平面过原点及点(6,-3,2),且与平面 4x-y+2z=8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解设平面为Ax+By+Cz+D=0, 由平面过原点知D=0, 由平面过点(6,-3,2)知6A-3B+2C=0 n{4,-1,2}, 44-B+2C=0 →A=B 3 所求平面方程为2x+2y-3z=0
例 3 设平面过原点及点(6,−3,2),且与平面 4x − y + 2z = 8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由平面过原点知 D = 0, 由平面过点(6,−3,2)知 6A− 3B+ 2C = 0 n⊥{4,−1,2}, 4A− B+ 2C = 0 , 3 2 A = B = − C 所求平面方程为 2x + 2y − 3z = 0. 解

例4设平面与x,y,z三轴分别交于P(a,0,0)、 Q(0,b,0)、R(0,0,c)(其中a≠0,b≠0,C≠0), 求此平面方程 解设平面为Ax+By+Cz+D=0, a4+D=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bB+D=0, cC+D=0 D B= C
例 4 设平面与x, y,z三轴分别交于P(a,0,0)、 Q(0,b,0)、R(0,0,c)(其中a 0,b 0,c 0), 求此平面方程.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 = + = + = 0, 0, 0, cC D bB D aA D , a D A = − , b D B = − . c D C = − 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5)空间曲线及其方程.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4)曲面及其方程.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3)数量积与向量积.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2)向量代数.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1)空间直角坐标系.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8)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7)极限运算法则.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6)极限存在准则.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5)无穷小的比较.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4)数列极限.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2)初等函数.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1.1)函数的连续性.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函数极限(习题课).ppt
- 北京交通大学:《几何与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几何空间中的向量习题课.ppt
- 北京交通大学:《几何与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几何空间中的向量(1.6)空间直线及其方程.ppt
- 北京交通大学:《几何与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几何空间中的向量(1.5)平面的方程.ppt
- 北京交通大学:《几何与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几何空间中的向量(1.4)向量的积.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7)直线及其方程.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8)二次曲面.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课).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Taylor泰勒公式.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1)函数图形的描绘.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2)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3)曲率.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4)中值定理.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5)单调性及其判定.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5)曲线的凹凸与拐点.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6)最值问题.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7)L.Hospital法则.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习题课.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9.1)二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9.2)二重积分的计算法(1/2).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9.3)二重积分的计算法(2/2).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9.3)三重积分及其计算.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9.5)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的计算法.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9.6)重积分应用.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重积分的计算(习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