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2 差动变压器

忘電子工出版社 3.2差动变压器 差动变压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量 的变化。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 并且次级绕组用差动的形式连接,故称之为差动变压 器式传感器。 变隙式 c变面积式 螺线管式
返 回 3.2 差动变压器 差动变压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量 的变化。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 并且次级绕组用差动的形式连接,故称之为差动变压 器式传感器。 变隙式 变面积式 螺线管式 返 回 下一页

一重王常出社 e U (c) (a)、(b)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c)、(d)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e)、(f)变面积式差动变压器 上一页
(a)、(b) 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c)、(d)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e)、(f) 变面积式差动变压器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子工業出版社 USTRY 差动变压器 3.2.1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3.2.2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3.2.3差动变压器应用
差动变压器 3.2.1 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3.2.2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3.2.3 差动变压器应用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忘電子工出版社 3.21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当一次侧线圈接入激励电压后,二次侧线圈将产生感应电压输出 互感变化时,输出电压将作相应变化 ■r (b) 两个初级绕组的同名端顺向串联, 而两个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则反向串联
3.2.1 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当一次侧线圈接入激励电压后,二次侧线圈将产生感应电压输出 互感变化时,输出电压将作相应变化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两个初级绕组的同名端顺向串联, 而两个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则反向串联

1.工作原理 忘電子工掌出社 当没有位移时,衔铁C处于初始平衡位置, 它与两个铁芯的间隙为8a0=60=80 两个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相等,即e2=e2b° 由于次级绕组反向串联,因此,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 b 当被测体有位移时,与被测体相连的衔铁的位置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使δ 两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e2≠e2,输出电压 en,≠ 0 2 电压的大小反映了被测位移的大小,通过用相敏检波等电路处理, 使最终输出电压的极性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当没有位移时,衔铁C处于初始平衡位置, 它与两个铁芯的间隙为δa0 =δb0 =δ0 两个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相等,即e2a=e2b。 由于次级绕组反向串联,因此,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 当被测体有位移时,与被测体相连的衔铁的位置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使δ a≠δb 两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e2a≠e2b,输出电压 电压的大小反映了被测位移的大小,通过用相敏检波等电路处理, 使最终输出电压的极性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U2 = e2a −e2b = 0 U2 = e2a −e2b 0 1. 工作原理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忘電子工業出社 2.输出特性 R s w 6,+W
2.输出特性 . 1 1 2 . 2 U W W U b a b a + − = −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子工業出版社 如果被测体带动衔铁移动 USTRY W U 1△6/f、U,W2U W,6 △6W 2 26 △U △6 △6 图3.2.3变隙式差动变压器输出特性 1理想特性;2实际特性
如果被测体带动衔铁移动 = − 0 1 1 2 2 U W W U 0 1 1 2 2 U W U W K = = 图3.2.3 变隙式差动变压器输出特性 1 理想特性;2 实际特性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忘電子工出版社 结论 (1)供电电源首先要稳定,电源幅值的适当提高可以提 高灵敏度K值; (2)增加W2W1的比值和减少δ都能使灵敏度K值提高; (3)以上分析的结果是在忽略铁损和线圈中的分布电容 条件下得到的; (4)以上结果是在假定工艺上严格对称前提下得到的, 而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5)上述推导是在变压器副边开路的情况下得到的
结论: (1)供电电源首先要稳定,电源幅值的适当提高可以提 高灵敏度K值; (2)增加W2 /W1的比值和减少δ0都能使灵敏度K值提高; (3)以上分析的结果是在忽略铁损和线圈中的分布电容 条件下得到的; (4)以上结果是在假定工艺上严格对称前提下得到的, 而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5)上述推导是在变压器副边开路的情况下得到的。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忘電子工出版社 3.2.2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1.工作原理 2.基本特性 3.主要性能 4.零点残余电压及消除方法 5.转换电路
3.2.2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1. 工作原理 2. 基本特性 3. 主要性能 4. 零点残余电压及消除方法 5. 转换电路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忘電子工出版社 1.工作原理 1活动衔铁;2-导磁外壳; 3-骨架;4-匝数为W初级绕组 5-匝数为W2的次级绕组; 6-匝数为W2的次级绕组
1. 工作原理 1-活动衔铁;2-导磁外壳; 3-骨架;4-匝数为W1初级绕组; 5-匝数为W2a的次级绕组; 6-匝数为W2b的次级绕组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1 自感式传感器.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2 压阻式传感器.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1 应变式传感器.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五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四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三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六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讲义课件)第二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习题与解答.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练习题(含答案).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10 不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 3.11 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 3.12 不含独立源双口网络.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7 叠加定理 3.8 互易定理.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节点分析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支路法(回顾)、网孔分析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3 支路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路元件 2.5 电容元件 2.6 电感元件 第3章 线性直流电路 3.1 直流电路 3.2 含源支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基尔霍夫定律 1.9 Tellgen定理 第2章 电路元件 2.1 电压源和电流源 2.2 受控电源 2.3 电阻元件 2.4 多端电阻和二端口电阻.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3 电容式传感器.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4 电涡流式传感器.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5 压磁式传感器.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目录.ppt
- 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教材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直流稳压电源 DC Regulated Power Supply(概述、单相整流电路 Rectifier Circuits).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直流稳压电源 DC Regulated Power Supply(单相整流电路 Rectifier Circuits、滤波电路 Filters——电容滤波电路).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nd Basic FET Amplifiers.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功率放大电路 Power Amplifiers.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Differential and Multistage Amplifiers.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负反馈放电路的稳定问题.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运放的线性应用 The Ideal Operational Amplifier.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比较器和非正弦波发生电路——运放非线性应用(开环或正反馈).pdf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期中答案.doc
- 设计论文:光位移测头设计 The design of op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 head.doc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1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3.1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4.1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4.2 复合管.ppt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多级放大电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