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p/PalRp+pghp=kx,BXBpp+P服从Henry定律W纯B稀溶液纯溶剂PB =PBXBAμA实际曲线ABXAXB半透膜山东理工大学7
1 山东理工大学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p/Pa R W ,B B = x p k x B 服从Henry定律 A xA xB B * B B B p p x = 纯溶剂 * A 稀溶液 A p h p + P p gh + 半透膜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S引言4.1S4.2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S偏摩尔量4.3化学势4.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5c4.6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4.7理想液态混合物c4.8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co4.9稀溶液的依数性山东理工大学2
2 山东理工大学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4.1 引言 § 4.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 4.3 偏摩尔量 § 4.4 化学势 § 4.5 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 4.6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 4.7 理想液态混合物 § 4.8 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 4.9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S4.10Duhem-Margules公式$ 4.11活度与活度因子*S4.12渗透因子和超额函数84.13分配定律一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S4.14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微观说明*S4.15绝对活度山东理工大学3
3 山东理工大学 *§4.12 渗透因子和超额函数 § 4.13 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4.14 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微观说明 *§4.15 绝对活度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 4.11 活度与活度因子 *§4.10 Duhem-Margules公式

S 4.1引言多组分系统(或称为组分)所形成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系统称为多组分系统。多组分系统可以是均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1)混合物(mixture)多组分均匀系统中,各组分均可选用相同的方法处理,遵守相同的经验定律,这有相同的标准态,种系统称为混合物。混合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之分。山东理工大学4
4 山东理工大学 §4.1 引言 多组分系统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或称为组分)所形成的 系统称为多组分系统。 (1)混合物(mixture) 多组分均匀系统中,各组分均可选用相同的方法 处理,有相同的标准态,遵守相同的经验定律,这 种系统称为混合物。 多组分系统可以是均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混合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之分

(2)溶液(Solution)含有一种以上组分的液体相或固体相称之溶液。溶液有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之分,但没有气态溶液。溶剂(solvent)和溶质(solute)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为溶质如果都具有相同状态,贝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含量少的称为溶质,溶剂和溶质要用不同方法处理,他们的标准态,化学势的表示式不同,月服从不同的经验定律山东理工大学5
5 山东理工大学 (2)溶液(Solution)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态 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为溶质。 如果都具有相同状态,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溶 剂,含量少的称为溶质。 溶剂(solvent)和溶质(solute) 含有一种以上组分的液体相或固体相称之溶液。 溶液有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之分,但没有气态溶液。 溶剂和溶质要用不同方法处理,他们的标准态、 化学势的表示式不同,服从不同的经验定律

溶质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分,本章主要讨论非电解质所形成的溶液。如果在溶液中含溶质很少,这种溶液称为稀溶液“00"表示。常用符号,称为气多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因混合非常均匀,态混合物,市而不作为气态溶液处理。山东理工大学6
6 山东理工大学 溶质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分,本章主要讨论非 电解质所形成的溶液。 如果在溶液中含溶质很少,这种溶液称为稀溶液, 常用符号“ ∞ ”表示。 多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因混合非常均匀,称为气 态混合物,而不作为气态溶液处理

溶液:有溶质和溶剂之分混合物:无溶质和溶剂之分,多组分气相是混合物。溶液和混合物都是多组分物质以分子形式混合在一起的均相系统山东理工大学7
7 山东理工大学 溶液:有溶质和溶剂之分 混合物:无溶质和溶剂之分, 多组分气相是混合物。 溶液和混合物都是多组分物质以分子形式混合在 一起的均相系统

$ 4.2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1.在均相的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的浓度表示法主要有如下几种:B的质量浓度B的质量分数B的浓度B的摩尔分数山东理工大学8
8 山东理工大学 §4.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1. 在均相的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的浓度表示法 主要有如下几种: B的质量浓度 B的质量分数 B的浓度 B的摩尔分数

$ 4.2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1)B的质量浓度PBdefm(B) / VPB即用B的质量m(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的单位是:kg·m-3PB 山东理工大学9
9 山东理工大学 §4.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B def m V (B)/ 即用B的质量 m(B) 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 B 的单位是: 3 kg m− (1) B的质量浓度 B

$ 4.2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2)B的质量分数WBm(B)defWBZmaA即B的质量m(B)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WB的单位为1山东理工大学10
10 山东理工大学 §4.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B A A def m(B) w m (2) B的质量分数 wB 即B的质量 m(B) 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wB 的单位为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2.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重量分析法(Gravi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误差及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络合滴定法(Complexmetric Titration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沉淀滴定.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吸光光度法法(Absorptio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分光光度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7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6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4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2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第3部分.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动力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电化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表面与胶体.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化学势.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多相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热力学第一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D)物理化学(D)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复合反应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多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物理化学各章总结.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胶体 表面化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