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结构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经济学院:赵玉林)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5
文件大小:721.7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意义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意义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

2 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意义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1.1.1经济理论背景1.1.2产业政策实践背景1.1.3产业结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1.1.4当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3

3 1.1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1 经济理论背景 1.1.2 产业政策实践背景 1.1.3产业结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1.1.4 当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经济理论背景1.1.1 3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围绕这一问题,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科。产业分析个量分析总量分析经济分析: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4

4 1.1.1 经济理论背景 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合理地 配置资源,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 围绕这一问题,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现象、经 济过程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研究,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科。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产业分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经济分析: 经济理论:

1.1.1经济理论背景(1)微观经济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1776年发表《国富论》,创立了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分析特点分析对象:单个经济主体;目的:谋求单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最大化或亚当·斯密利润最大化;(AdamSmith,分析方法:局部均衡。1723-1790)微观经济学的局限性:不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S

5 1.1.1 经济理论背景 (1)微观经济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 亚 当 ·斯 密 ( Adam Smith,1723-1790 ) 1776年发表《国富论》,创立了古典经济 学,即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分析特点: 分析对象:单个经济主体; 目的:谋求单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最大化或 利润最大化; 分析方法:局部均衡。 微观经济学的局限性: 不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1.1.1经济理论背景(2)宏观经济分析的特点及局限性1936年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分析的特点:分析对象:国民经济有关总量的变化及其凯恩斯规律;( John分析方法:从国民收入循环着手,分析其Maynard形成与分配。Keynes,目的:国民收入来源与支出间的均衡;国1883-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弥补市场缺1946)陷,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以达到均衡。6

6 1.1.1 经济理论背景 (2)宏观经济分析的特点及局限性 1936年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发表了《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分析的特点: 分析对象:国民经济有关总量的变化及其 规律; 分析方法:从国民收入循环着手,分析其 形成与分配。 目的:国民收入来源与支出间的均衡;国 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弥补市场缺 陷,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以达到均衡。 凯恩斯 (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 1946)

1.1.1经济理论背景总量分析(3)在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交叉点上形成了产业分析向微观深入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两个端点的连线上找出路,把手伸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观层次一一产业层次,推动了产业分析理论的相继问世:产业分析产业结构理论:以产业分类为基础,寻求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主线:产业联系理论:以产业部门之间关系结构为对象,以各产业部门之间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所发生的投入与产出量化关系为研个量分析究领域。向宏观延伸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内企业间关系为对象,以解决规模效与垄断的冲突为目标

7 1.1.1 经济理论背景 (3)在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交 叉点上形成了产业分析 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两个端点 的连线上找出路,把手伸进社会再生产过 程的中观层次——产业层次,推动了产业 分析理论的相继问世: 产业结构理论:以产业分类为基础,寻求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主线; 产业联系理论:以产业部门之间关系结构 为对象,以各产业部门之间一定的技术经 济关联所发生的投入与产出量化关系为研 究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内企业间关系为对 象,以解决规模效与垄断的冲突为目标。 总量分析 向微观深入 个量分析 向宏观延伸 产业分析

产业政策实践背景1.1.2产业政策:政府制定的关于产业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等方面的政策总和。产业结构政策:主要规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合理和高度化发展。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协调竞争与经济规模大的矛盾,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促进有效竞争的实现。8

8 1.1.2 产业政策实践背景 产业政策:政府制定的关于产业保护、扶 植、调整和完善等方面的政策总和。 产业结构政策:主要规定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产业发展方向,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 合理和高度化发展。 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协调竞争与经济规模 的矛盾,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促进有效 竞争的实现

产业政策实践背景1.1.2(1)日本的产业政策实践将传统的基础产业,如将石油化工、汽车、家电和电子工业确定钢铁、煤炭、电力、化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肥、运输列为重点整合将高级机械、电子产业,先后制定了《机和发展的产业,政府制品和电子计算机等附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定相应的合理化计划加价值高的高技术产法》、《电子工业振颁布了《钢铁和煤炭合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兴临时措施法》等法理化施政纲要》、《企加以重点扶植,促进规,对重化工业、电了日本产业结构的高业合理化促进法》等法子工业的加快发展起度化。规,对这些产业实行倾极大的促进作用,使斜发展政策,促进了国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民经济的恢复,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以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9 1.1.2 产业政策实践背景 (1)日本的产业政策实践 将传统的基础产业,如 钢铁、煤炭、电力、化 肥、运输列为重点整合 和发展的产业,政府制 定相应的合理化计划, 颁布了《钢铁和煤炭合 理化施政纲要》、《企 业合理化促进法》等法 规,对这些产业实行倾 斜发展政策,促进了国 民经济的恢复. 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 将石油化工、汽车、 家电和电子工业确定 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 业,先后制定了《机 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 法》、《电子工业振 兴临时措施法》等法 规,对重化工业、电 子工业的加快发展起 极大的促进作用,使 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 长期.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将高级机械、电子产 品和电子计算机等附 加价值高的高技术产 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 加以重点扶植,促进 了日本产业结构的高 度化。 60年代中期以后

1.1.2产业政策实践背景(2)各国产业政策实践的总结韩国在1950年3月公布的《稳定经济的十五项原则》中,就明确规定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发展产业法国从1947年开始实行指导性计划,并采用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为计划实施的保障,等等。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实践活动,必然建立在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演化等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10

10 1.1.2 产业政策实践背景 (2)各国产业政策实践的总结 韩国在1950年3月公布的《稳定经济的十五项原 则》中,就明确规定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发展产业; 法国从1947年开始实行指导性计划,并采用一系 列政策措施作为计划实施的保障,等等。 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实践活动,必然建立在对 产业发展、产业结构演化等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 之上

1.1.3产业结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1)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工业化的动态比较费经济发展条件雁行形态论阶段和类型用论霍夫曼克拉克赤松要W.G.筱原三代平ClarkHoffmann1957194019551931进口→国内生产对工业化过程采用三次产业分(进口替代)→对后发国家的产中工业部门的类法和40多个国出口:轻工业一业扶持和转换进结构演变规律家的时间序列数重化工业一→技行研究,提出主和发展阶段作据,统计分析了术密集型产业;导产业选择的二产业结构演变与了开创性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基准。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国际转移11

11 1.1.3 产业结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 历史阶段 工业化的 阶段和类型 霍夫曼 W.G. Hoffmann 1931 经济发展条件 克拉克 Clark 1940 动态比较费 用论 筱原三代平 1955 雁行形态论 赤松要 1957 采用三次产业分 类法和40多个国 家的时间序列数 据,统计分析了 产业结构演变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 对工业化过程 中工业部门的 结构演变规律 和发展阶段作 了开创性研究 对后发国家的产 业扶持和转换进 行研究,提出主 导产业选择的二 个基准。 进口→国内生产 (进口替代)→ 出口;轻工业 重化工业 技 术密集型产业;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国际转移 (1)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