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各章课堂跟踪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8
文件大小:27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牙列、 与颌位 第四章 颌面部骨 第五章 颞下颌关节 第六章 口腔颅面颈部肌 第七章 唾液腺 第八章 面颈部血管 第九章 面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第十章 口腔面颈部神经 第十一章 口腔局部解剖 第十二章 面颈部局部解剖 第十五章 口腔功能 第三章 牙列、牙合与下颌运动参考答案 第十章 口腔颌面颈部神经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口腔解部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诸部位的1:口腔解部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和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二章牙体解生理学一、填空:),包括()和()。(1.人类的牙列为()共有20个,()共有32个。))、()和(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和三类:恒牙分为(()四类。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左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和(4.中线为通过(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和()三个阶段。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二、选择题: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C、远中切角为钝角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E、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色泽较黄C、覆盖牙体表面D、覆盖牙根表面E、以上说法都不对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如牙釉质坚硬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C、白色透明D、围成牙髓腔E、是牙体的主质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以上都不是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1

1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 )、( )、( )、( )诸部位的 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 )和 ( )。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一、填空: 1.人类的牙列为( ),包括( )和( )。( )共有 20 个,( )共有 32 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为( )、( )和( ) 三类;恒牙分为( )、( )、( )和 ( )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 ),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二乳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 4.中线为通过( )、( )和( ) 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 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 A、 近中切角近直角 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 C、远中切角为钝角 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 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 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B、色泽较黄 C、覆盖牙体表面 D、覆盖牙根表面 E、以上说法都不对 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如牙釉质坚硬 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 C、白色透明 D、围成牙髓腔 E、是牙体的主质 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 A、上颌中切牙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以上都不是 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第一前磨牙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A、1:2B、1:1C、2:1D、3:1E、1:37.牙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A、牙骨质B、牙本质C、牙釉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尖牙B、上颌前磨牙C、下颌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下颌磨牙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A、畸形舌侧窝B、斜面C、发育沟D、E、裂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颊尖高大,舌尖特小B、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C、颊面宽于舌面D、发育沟有“H、Y、W”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11.可使用旋转力拨除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前磨牙12.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C、牙合面有横D、颊尖偏远中E、有新月形的颊颈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第三磨牙)牙冠为标志: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近中舌尖最小:B近中舌尖最大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嘴E、有三个牙根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前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17.关于上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唇面有唇轴嘴B、舌面有舌轴C、牙尖偏远中D、牙尖偏近中E、牙根断面为圆三角形18.寻找额孔时常以()为标志:A、下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C、下颌尖牙D、下颌前磨牙E、下颌磨牙2

2 A、中切牙 B、侧切牙 C、尖牙 D、第一前磨牙 E、第一磨牙 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 A、1:2 B、1:1 C、2:1 D、3:1 E、1:3 7.牙体组织中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是: A、牙骨质 B、牙本质 C、牙釉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 A、尖牙 B、上颌前磨牙 C、下颌前磨牙 D、上颌磨牙 E、下颌磨牙 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 A、畸形舌侧窝 B、斜面 C、发育沟 D、嵴 E、裂 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颊尖高大,舌尖特小 B、 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 C、 颊面宽于舌面 D、 发育沟有“H、Y、W”形三种形态 E、 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 11.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 A、上颌中切牙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前磨牙 12. 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 B、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 C、牙合面有横嵴 D、颊尖偏远中 E、有新月形的颊颈嵴 13.在颊侧可看到两个半牙尖的牙齿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 E、第三磨牙 14.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 )牙冠为标志: 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近中舌尖最小 B 近中舌尖最大 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 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 E、有三个牙根 16.发育沟呈“十”形分布的牙齿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 E、下颌第二前磨牙 17.关于上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 A、唇面有唇轴嵴 B、舌面有舌轴嵴 C、牙尖偏远中 D、牙尖偏近中 E、牙根断面为圆三角形 18.寻找颏孔时常以( )为标志: A、 下颌中切牙 B、下颌侧切牙 C、下颌尖牙 D、下颌前磨牙 E、下颌磨牙

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尖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尖牙20.可以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侧切牙B、上颌尖牙C、下颌中切牙D、下颌尖牙E、前磨牙21.关于下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E、可旋转拔除22.六岁左右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B、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D、颊尖偏远中E、以上都不对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C、所有的牙都是由二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副沟E、上说法都不正确):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形态不规则B、牙冠凸度正常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过大E、以上都不对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A、牙冠无凸度B、牙冠凸度过大C、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正常E、牙冠形态不规则29.牙冠的凹陷部分不包括:A、副沟B、C、裂D、点隙E、发育沟30.关于上颌中切牙形态不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远中切角为锐角C、切1/3有两条发育沟D、可见切缘结节E、舌面近颈部有舌面隆突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en

3 19.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 A、上颌中切牙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尖牙 D、下颌尖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20.可以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 A、上颌侧切牙 B、上颌尖牙 C、下颌中切牙 D、下颌尖牙 E、前磨牙 21.关于下颌尖牙不正确的说法是: A、牙根扁圆而细长 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 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 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 E、可旋转拔除 22.六岁左右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A、中切牙 B、侧切牙 C、尖牙 D、前磨牙 E、第一磨牙 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 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 B、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根 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 D、颊尖偏远中 E、以上都不对 24.关于生长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 C、所有的牙都是由二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副沟 E、上说法都不正确 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 ): A、颊面 B、舌面 C、近中面 D、远中面 E、牙合面 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 A、颊面 B、舌面 C、近中面 D、远中面 E、牙合面 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 A、 牙冠形态不规则 B、牙冠凸度正常 C、牙冠凸度过小 D、牙冠凸度过大 E、以上都不对 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 A、牙冠无凸度 B、牙冠凸度过大 C、牙冠凸度过小 D、牙冠凸度正常 E、牙冠形态不规则 29.牙冠的凹陷部分不包括: A、副沟 B、嵴 C、裂 D、点隙 E、发育沟 30.关于上颌中切牙形态不正确的说法是: A、近中切角近直角 B、远中切角为锐角 C、切1/3有两条发育沟 D、可见切缘结节 E、舌面近颈部有舌面隆突 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第一磨牙 E、以上都不是 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一定先后顺序B、在一定时间内C、左右成对称同时萌出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E、上下同名牙同时萌出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A、切缘平直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C、唇面发育沟明显D、切靠近牙体长轴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34.常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第一磨牙35.从牙体纵剖面看,不包括: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36.纵部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不包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A、发育沟B、裂C、副沟D、窝E、以上都不是39.从外部观察,牙体组成部分不包括:A、牙冠B、牙根C、牙颈D、根尖孔E、以上都不是4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A、发育沟B、副沟C、裂D、窝E、以上都不是4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42.寻找聘大孔的标志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43.乳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C、乳白色A、牙冠短而宽B、体积小D、牙合面缩窄,颈嗜突出E、乳前牙宽冠宽根44.牙尖偏向远中的是:A、上颌尖牙B、下颌尖牙C、上颌乳尖牙D、下颌乳尖牙:E、以上都不是-,45.三个颊尖等大的是:A、上颌第一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二乳磨牙E、以上都不是46.根管系统不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髓腔4

4 A、按一定先后顺序 B、在一定时间内 C、左右成对称同时萌出 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 E、上下同名牙同时萌出 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 A、切缘平直 B、近远中切角约相等 C、唇面发育沟明显 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 34.常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第一磨牙 35.从牙体纵剖面看,不包括: A、牙本质 B、牙釉质 C、牙骨质 D、牙髓 E、牙槽骨 3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不包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 、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 A、 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 A、 发育沟 B、裂 C、副沟 D、窝 E、以上都不是 39.从外部观察,牙体组成部分不包括: A、 牙冠 B、牙根 C、牙颈 D、根尖孔 E、以上都不是 40.在牙冠表面钙化不全的结构是: A、 发育沟 B、副沟 C、裂 D、窝 E、以上都不是 41.牙合面可有五个牙尖的牙齿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以上都不是 42.寻找腭大孔的标志是: A、 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 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43.乳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牙冠短而宽 B、体积小 C、乳白色 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 E、乳前牙宽冠宽根 44.牙尖偏向远中的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乳尖牙 D、下颌乳尖牙 E、以上都不是 45.三个颊尖等大的是: A、上颌第一乳磨牙 B、上颌第二乳磨牙 C、下颌第一乳磨牙 D、下颌第二乳磨牙 E、以上都不是 46.根管系统不包括: A、根管 B、管间吻合 C、根管侧支 D、根尖分歧 E、髓腔

47.不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颊根48.关于根管侧支不正确的说法是: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D、通向牙周膜E、根中1/3较多49.根尖分歧多见于:A、上切牙B、尖牙C、下切牙D、磨牙E、以上都不是50.副根管多见于: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多生牙51.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A、根管B、副根管C、根管侧支D、管间吻合E、根尖分歧52.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不包括: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以上都不是53.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4.根管分型不包括:A、单管型B、双管型C、单双管型D、三管型E、四管型5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B、上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56.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A、1:1B、1:2C、1:3D、2:1E、3:157.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接近牙冠中1/3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E、近频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58.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13%59.根管横断面可呈C字形的牙齿为:n

5 47.不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上颌尖牙 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 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颊根 48.关于根管侧支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 B、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 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 D、通向牙周膜 E、根中 1/3 较多 49.根尖分歧多见于: A、 上切牙 B、尖牙 C、下切牙 D、磨牙 E、以上都不是 50.副根管多见于: A、 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磨牙 E、多生牙 51.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 A、 根管 B、副根管 C、根管侧支 D、管间吻合 E、根尖分歧 52.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不包括: A、 根管 B、管间吻合 C、根管侧支 D、根尖分歧 E、以上都不是 53.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 A、 根管 B、管间吻合 C、根管侧支 D、根尖分歧 E、副根管 54.根管分型不包括: A、 单管型 B、双管型 C、单双管型 D、三管型 E、四管型 5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 B、上颌磨牙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 D、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 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56.上颌乳中切牙为单根,其根与冠的比例约为: A、 1:1 B、1:2 C、1:3 D、2:1 E、3:1 57.关于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 B、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接近牙冠中 1/3 C、 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 1/3 D、 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 1/3 E、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 63% 58.关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 B、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C、 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 1/3 D、 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 1/3 或颈缘附近 E、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 13% 59.根管横断面可呈 C 字形的牙齿为:

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1.外形高点2.牙体长轴3.线角4.点角5.嗜6.颈嘴7.三角嘴8.轴嗜9.生长叶10.发育沟11.临床牙冠12.临床牙根13.状隙14.出龈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四)简述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的解剖特点。(五)简述乳牙髓腔的应用解部。五、论述题(一)论述乳牙的应用解剖?(二)试述切牙髓腔的应用解剖?(三)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磨牙有何区别?(四)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第三章牙列、与颌位一、填空:)、()和()。1.牙列按构成牙的类别分为().)、()和(2.按照牙列的形态特征分为()、()和3,下颌的三个基本颌位是(()。)。)和(4.侧颌包括()。5.Wilson曲线又称(),Spee曲线又称(6.在()近中和()远中存在明显间隙,称之为灵长间隙。)。7、四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8.从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约()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下降约()到达下颌姿势位。9.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下颌第一磨牙的()对着(与()之间的牙合楔状隙。10.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之间可存在()的间隙,称之为息止颌间隙。11.翼耳屏线是指从一侧()到同侧()的假想连线。12.鼻翼耳屏线与()平行,与()的交角约15度。)到()为上部,由13.正常人面部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由(()到()到()为下)为中部,由(部。6

6 A、 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F、 下颌第二磨牙 三、名词解释: 1.外形高点 2.牙体长轴 3.线角 4.点角 5.嵴 6.颈嵴 7.三角嵴 8.轴嵴 9.生 长叶 10.发育沟 11.临床牙冠 12.临床牙根 13.楔状隙 14.出龈 15.萌出 四、简答题: (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 (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 (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四)简述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的解剖特点。 (五)简述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五、论述题 (一)论述乳牙的应用解剖? (二)试述切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三)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磨牙有何区别? (四)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 第三章 牙列、 与颌位 一、填空: 1.牙列按构成牙的类别分为( )、( )和( )。 2.按照牙列的形态特征分为( )、( )和( )。 3.下 颌的 三个 基本 颌位 是( )、( )和 ( )。 4.侧颌包括( )和( )。 5.Wilson 曲线又称( ),Spee 曲线又称( )。 6.在( )近中和( )远中存在明显间隙,称之为灵长间隙。 7.四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 )。 8.从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约( )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从牙尖交 错位下颌下降约( )到达下颌姿势位。 9.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 ) 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 ( ),下颌第一磨牙的( )对着( ) 与( )之间的牙合楔状隙。 10.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之间可存在( )的间隙,称之为息止颌间隙。 11.鼻翼耳屏线是指从一侧( )到同侧( )的假想连线。 12.鼻翼耳屏线与( )平行,与( )的交角约15度。 13.正常人面部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由( )到( )为上部,由 ( )到( )为中部,由( )到( )为下 部

二、判断题(正确者划0,错者划×并改正):1: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正对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2.横曲线是凸向下的。3.远中牙合关系是指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应着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远中,下牙列对于上牙列偏远中。4.下颌姿势位时,升颌肌的肌电图无电位活动。5.在4岁之前,乳牙颌有明显的颌曲线。6.在4岁之前,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较正,没有明显的近远中或唇(颊)舌向倾斜。7.上颌中切牙的唇面形态与牙弓形及面形是协调一致的。三、选择题:1.乳牙够时期为:A、26岁B、2.5~6岁C、2.5~9岁D、3~6岁E、3~9岁2.替牙喂时期为:A、2~6岁B、2.5~6岁C、612岁D、9~12岁E、6~15岁3.4~6岁期间,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是:A、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B、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D、两者关系不定E、以上都不对4.牙列异常不包括:A、牙列拥挤B、牙列稀疏C、高位牙D、低位牙E、弓外牙5.关于解剖学牙合平面正确的说法是:A、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B、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C、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D、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E、以上都不是6.关于Spee曲线,正确的说法是:A、为上颌的纵颌曲线B、为下颌的纵颌曲线C、为上颌的横颌曲线D、为下颌的横颌曲线E、以上都不对7.关于横曲线正确的说法是:A、位于上颌B、位于下颌C、上下颌均有D、是连接双侧尖牙牙尖形成的一条突向下的曲线7

7 二、判断题(正确者划 0,错者划×并改正): 1.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正对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2.横 曲线是凸向下的。 3.远中牙合关系是指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应着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远中,下牙列 对于上牙列偏远中。 4.下颌姿势位时,升颌肌的肌电图无电位活动。 5.在 4 岁之前,乳牙颌有明显的颌曲线。 6.在 4 岁之前,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较正,没有明显的近远中或唇(颊)舌向倾斜。 7.上颌中切牙的唇面形态与牙弓形及面形是协调一致的。 三、选择题: 1.乳牙 时期为: A、2~6 岁 B、2.5~6 岁 C、2.5~9 岁 D、3~6 岁 E、3~9 岁 2.替牙 时期为: A、2~6 岁 B、2.5~6 岁 C、6~12 岁 D、9~12 岁 E、6~15 岁 3.4~6 岁期间,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是: A、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 B、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 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D、两者关系不定 E、以上都不对 4.牙列异常不包括: A、牙列拥挤 B、牙列稀疏 C、高位牙 D、低位牙 E、弓外牙 5.关于解剖学牙合平面正确的说法是: A、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B、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C、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D、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 面 E、以上都不是 6.关于 Spee 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为上颌的纵颌曲线 B、为下颌的纵颌曲线 C、为上颌的横颌曲线 D、为下颌的横颌曲线 E、以上都不对 7.关于横 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位于上颌 B、位于下颌 C、上下颌均有 D、是连接双侧尖牙牙尖形成的一条突向下的曲线

E、以上都不对8.关于牙尖交错的正常标志描述不对的是:A、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B、尖牙关系正常C、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D、前后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E、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着上唇系带9.关于近中牙合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远中B、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C、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近中D、呈现下颌后缩面型E、呈现下颌正常面型10.狭义咀嚼肌中下颌向下的肌是:A、肌B、咬肌C、翼内肌D、翼外肌EE、下颌舌骨肌11.使下颌向后的动力主要为:A、口轮匝肌、B、颊肌C、题肌LD、咬肌E、翼内肌12.6~12岁之间为替牙期,常出现暂时性错的表现,其中不包括:A、上唇系带位置过低B、上中切牙间隙C、上切牙牙冠偏远中D、暂时性远中牙合E、暂时性反13.关于牙尖交错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以牙尖交错牙合为前提B、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C、随牙尖交错牙合变化而变化D、它又称为肌位E、用英文缩写为ICP14.关于后退接触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向后下移动约1mmB、所有人共有C、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D、突位于其下颌窝的最后位置E、为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15.关于下颌姿势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下颌的休息位B、稳定而可重复C、当人端坐或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上下颌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D、上下切牙之间可有1~3mm的间隙E、此时升颌肌无电位活动116.4岁以前,乳牙牙合的特征不包括:A、牙齿排列紧密B、无间隙C、牙冠较直D、牙合曲线不明显E、暂时性反17.4~6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征是:A、出现灵长间隙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磨耗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不在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D、随着下颌支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E、以上都对18.面部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时表现为:o

8 E、以上都不对 8.关于牙尖交错 的正常标志描述不对的是: A、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 B、尖牙关系正常 C、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 D、前后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 E、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着上唇系带 9.关于近中牙合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远中 B、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C、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近中 D、呈现下颌后缩面型 E、呈现下颌正常面型 10.狭义咀嚼肌中下颌向下的肌是: A、颞肌 B、咬肌 C、翼内肌 D、翼外肌 E、下颌舌骨肌 11.使下颌向后的动力主要为: A、口轮匝肌 B、颊肌 C、颞肌 D、咬肌 E、翼内肌 12.6~12 岁之间为替牙 期,常出现暂时性错 的表现,其中不包括: A、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B、上中切牙间隙 C、上切牙牙冠偏远中 D、暂时性远中牙合 E、暂时性反 13.关于牙尖交错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以牙尖交错牙合为前提 B、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 C、随牙尖交错牙合变化而变化 D、它又称为肌位 E、用英文缩写为 ICP 14.关于后退接触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向后下移动约 1mm B、所有人共有 C、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 D、髁突位于其下颌窝的最后位置 E、为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15.关于下颌姿势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下颌的休息位 B、稳定而可重复 C、当人端坐或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上下颌牙不接触时, 下颌所处的位置 D、上下切牙之间可有 1~3mm 的间隙 E、此时升颌肌无电位活动 16.4 岁以前,乳牙牙合的特征不包括: A、牙齿排列紧密 B、无间隙 C、牙冠较直 D、牙合曲线不明显 E、暂时性反 17.4~6 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征是: A、出现灵长间隙 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磨耗 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不在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 中 D、随着下颌支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 E、以上都对 18.面部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时表现为:

A、当下领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下唇下缘下约1咖,下颌前牙切缘与下唇上缘平齐B、露出切牙1/2C、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磨牙的近中部分D、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近中E、以上都对四、名词解释:1.覆牙合(overbite)2.覆盖(overjet)3.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occlusion.Ico)4.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position.IcP)5.后退接触位(retrudedcontactposition.RCP)6.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posturalposition.MPP)7. 息止牙合位(freewayspace)8.齐平末端(flushplane)9.灵长间隙10.反牙合(crossbite)1l.开牙合(openbite)12.深覆牙合(deepoverbite)13.深覆盖(deepoverjet)14.错牙合(malocclusion)五、简述题:(一)简述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关系,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的关系?(二)临床上覆牙合与覆盖如何分类?(三)为什么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初期形成的偏远中关系在替牙期间能够得到调整?简述之。(四)替牙期间,上切牙牙冠会偏远中?(五)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六)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特点?(七)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六、论述题:(一)为什么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被称为牙合关键?(二)论述乳牙期间牙合的特征?(三)论述替牙期间为什么会出现唇系带位置异常、间隙及牙冠偏斜等,能否恢复正常?(四)替牙期间出现的暂时性拥挤是否能被缓解?试述之。9

9 A、当下颌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下唇下缘下约 1mm, 下颌前牙切缘与下唇上缘平 齐 B、露出切牙 1/2 C、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磨牙的近中部分 D、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近中 E、以上都对 四、名词解释: 1. 覆牙合(over bite) 2. 覆盖(over jet) 3.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4.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 5. 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 6. 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MPP) 7. 息止牙合位(free way space) 8. 齐平末端(flush plane) 9. 灵长间隙 10. 反牙合(cross bite) 11. 开牙合(open bite) 12. 深覆牙合(deep over bite) 13. 深覆盖(deep over jet) 14. 错牙合(malocclusion) 五、简述题: (一)简述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关系,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 第一磨牙的关系? (二)临床上覆牙合与覆盖如何分类? (三)为什么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初期形成的偏远中关系在替牙期间能够得 到调整?简述之。 (四)替牙期间,上切牙牙冠会偏远中? (五)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 (六)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特点? (七)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 六、论述题: (一)为什么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被称为牙合关键? (二)论述乳牙期间牙合的特征? (三)论述替牙期间为什么会出现唇系带位置异常、间隙及牙冠偏斜等,能否恢 复正常? (四)替牙期间出现的暂时性拥挤是否能被缓解?试述之

第四章颌面部骨一、选择题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A、后,下,外B、后,上,外C、后,下,内D、后,上,内E、以上都不是2.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A、眶上神经B、眶下神经C、眶神经D、上牙槽后神经E、以上都不是3.尖牙窝位于哪个牙根尖的上方(A、上颌切牙B、上颌尖牙C、上颌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上颌前牙4.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A、提口角肌B、提上唇肌C、提上唇鼻翼肌D、颜大肌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不包括(7A、颤突B、题突C、额突D、牙槽突E、聘突)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C、1.5cmA、1cmB、0.5 cmD、0.8cmE、以上都不是)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A、眶上缘B、鼻腔、C、眶下壁D、口腔顶E、翼聘窝)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A、前面B、后面C、内面D、外面E、以上都不是)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A、上颌结节B、牙槽孔C、颧牙槽D、尖牙窝E、颊棘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A、翼内肌B、翼外肌C,尖牙肌D、三角肌E、以上都不是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A、前内下B、前外下C、前下D、后外上E、以上都不是)12.在眶下管中段和后段发出的神经有上牙槽前神经和(A、上颌神经B、上牙槽中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眶下神经E、以上都不是13.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cm,[以免损伤眼球、D、2.0A、0.5B、1.0C、1. 5E、以上都不是)14.翼聘管构成不包括(A、上颌骨B、蝶骨C、题骨D、聘骨E、以上都不是)组成15.硬聘由上颌骨聘突和(A、上颌骨牙槽突B、聘骨水平部C、上颌骨牙槽突10

10 第四章 颌面部骨 一、选择题 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 ) A、后,下,外 B、后,上,外 C、后,下,内 D、后,上,内 E、以上都不是 2.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 A、眶上神经 B、眶下神经 C、眶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 E、以上都不是 3.尖牙窝位于哪个牙根尖的上方( ) A、上颌切牙 B、上颌尖牙 C、上颌前磨牙 D、上颌磨牙 E、上颌前牙 4.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 ) A、提口角肌 B、提上唇肌 C、提上唇鼻翼肌 D、颧大肌 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不包括( ) A、颧突 B、颞突 C、额突 D、牙槽突 E、腭突 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 ) A、1cm B、0.5 cm C、1.5 cm D、0.8 cm E、以上都不是 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 ) A、眶上缘 B、鼻腔 C、眶下壁 D、口腔顶 E、翼腭窝 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 ) A、前面 B、后面 C、内面 D、外面 E、以上都不是 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 ) A、上颌结节 B、牙槽孔 C、颧牙槽嵴 D、尖牙窝 E、颏棘 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 ) A、翼内肌 B、翼外肌 C,尖牙肌 D、三角肌 E、以上都不是 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 ) A、前内下 B、前外下 C、前下 D、后外上 E、以上都不是 12.在眶下管中段和后段发出的神经有上牙槽前神经和( ) A、上颌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眶下神经 E、以上都不是 13.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 )cm,以免损伤眼球、 A、0.5 B、1.0 C、1.5 D、2.0 E、以上都不是 14.翼腭管构成不包括( ) A、上颌骨 B、蝶骨 C、颞骨 D、腭骨 E、以上都不是 15.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 )组成 A、上颌骨牙槽突 B、腭骨水平部 C、上颌骨牙槽突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