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蒸发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6
文件大小:38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效蒸发 第三节 多效蒸发 第四节 蒸发设备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五章 蒸发

1、蒸发(浓缩):将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一部 分溶剂汽化并作为蒸气排走,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 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2、二次蒸汽:料液被加热蒸发时所产生的蒸汽称为 二次蒸汽,这是为了区别加热用的蒸汽而言的,后者 称为加热蒸气或生蒸气。 3、单效蒸发:二次蒸气不再利用,直接送到冷凝器 冷凝以除去的蒸发操作

1、蒸发(浓缩):将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一部 分溶剂汽化并作为蒸气排走,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 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2、二次蒸汽:料液被加热蒸发时所产生的蒸汽称为 二次蒸汽,这是为了区别加热用的蒸汽而言的,后者 称为加热蒸气或生蒸气。 3、单效蒸发:二次蒸气不再利用,直接送到冷凝器 冷凝以除去的蒸发操作

4、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 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则可提高加热蒸气(生蒸气) 的利用率,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二、学习内容及目的: 1、掌握单效蒸发的有关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了解多效蒸发的工艺流程及有关计算; 3、了解蒸发操作相关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 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则可提高加热蒸气(生蒸气) 的利用率,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二、学习内容及目的: 1、掌握单效蒸发的有关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了解多效蒸发的工艺流程及有关计算; 3、了解蒸发操作相关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蒸发操作的特点 1、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 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 沫、粘度等。 3、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 温度差要小于蒸发纯水的温度差。 4、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 损失和冷凝设备污染。 5、能源利用:二次蒸气的利用是蒸发操作中要考虑的关 键问题之一

三、蒸发操作的特点 1、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 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热敏性、腐蚀性、结晶性、结垢性、泡 沫、粘度等。 3、沸点升高:当加热蒸气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 温度差要小于蒸发纯水的温度差。 4、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 损失和冷凝设备污染。 5、能源利用:二次蒸气的利用是蒸发操作中要考虑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节 单效蒸发 单效蒸发的计算项目: (1)水分蒸发量——物料衡算 (2)加热蒸气消耗量 (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一、单效蒸发的物料衡算 如图: 热量衡算 F—料液流量 V—水分蒸发量 L——浓缩液的流量 x0—料液的质量浓度 x—浓缩液的质量浓度

第二节 单效蒸发 单效蒸发的计算项目: (1)水分蒸发量——物料衡算 (2)加热蒸气消耗量 (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一、单效蒸发的物料衡算 如图: 热量衡算 F—料液流量 V—水分蒸发量 L——浓缩液的流量 x0—料液的质量浓度 x—浓缩液的质量浓度

加热 蒸发室 F, x0 V L, x 对溶质作质量衡算,得 Fx Lx (F V )x 0    (1 ) 0 x x V  F  F V Fx x   浓缩液浓度 0

加热 蒸发室 F, x0 V L, x 对溶质作质量衡算,得 Fx Lx (F V )x 0    (1 ) 0 x x V  F  F V Fx x   浓缩液浓度 0

二、单效蒸发的热量衡算 1、加热蒸气消耗量 D,Ts ,hs 蒸发室 F,x0,t0, c0,h0 D,Ts ,Hs V,t,H QL L, x,t, h,c

二、单效蒸发的热量衡算 1、加热蒸气消耗量 D,Ts ,hs 蒸发室 F,x0,t0, c0,h0 D,Ts ,Hs V,t,H QL L, x,t, h,c

D—加热蒸汽消耗量,Kg/h H—二次蒸汽的焓, KJ/Kg t0—料液温度,℃ R—加热蒸汽的汽化潜热, t—料液沸点,℃ KJ/Kg h0—料液的焓,kJ/Kg r—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c0—料液的比热,KJ/Kg·K KJ/Kg h—浓缩液的焓,KJ/Kg QL—热损失,KJ/h c—浓缩液的比热,KJ/Kg·K cV—水的比热,KJ/Kg·K hs—冷凝水的焓, KJ/Kg Ts—加热蒸汽饱和温度, ℃ Hs—加热蒸汽的焓, KJ/Kg

D—加热蒸汽消耗量,Kg/h H—二次蒸汽的焓, KJ/Kg t0—料液温度,℃ R—加热蒸汽的汽化潜热, t—料液沸点,℃ KJ/Kg h0—料液的焓,kJ/Kg r—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c0—料液的比热,KJ/Kg·K KJ/Kg h—浓缩液的焓,KJ/Kg QL—热损失,KJ/h c—浓缩液的比热,KJ/Kg·K cV—水的比热,KJ/Kg·K hs—冷凝水的焓, KJ/Kg Ts—加热蒸汽饱和温度, ℃ Hs—加热蒸汽的焓, KJ/Kg

对蒸发过程进行焓衡算, s L s Q Dh Lh VH Q Q D H F h         输出 输入 0 整理得:     s s L s s L D H h Fh F V h VH Q DH Fh Dh Lh VH Q             0 0 若忽略浓缩热,则转化为热量衡算, 基准,取0℃时液体的焓为0,则有: S CwTS CwTS h   0  0 0 0 0 0 0 h  C t   C t h  Ct  0  Ct

对蒸发过程进行焓衡算, s L s Q Dh Lh VH Q Q D H F h         输出 输入 0 整理得:     s s L s s L D H h Fh F V h VH Q DH Fh Dh Lh VH Q             0 0 若忽略浓缩热,则转化为热量衡算, 基准,取0℃时液体的焓为0,则有: S CwTS CwTS h   0  0 0 0 0 0 0 h  C t   C t h  Ct  0  Ct

上式变为:         S w S L S w S L H C T F Ct C t V H Ct Q D D H C T FC t F V Ct VH Q             0 0 0 0 其中:   0 1 0 0 C C x C x  w   B C C  x C x  w   B 1 CW—水的比热,CB—溶质的比热,KJ/(Kg·K) HS-CWTS≈R H-Ct≈r   R F Ct C t Vr Q D    L  0 0

上式变为:         S w S L S w S L H C T F Ct C t V H Ct Q D D H C T FC t F V Ct VH Q             0 0 0 0 其中:   0 1 0 0 C C x C x  w   B C C  x C x  w   B 1 CW—水的比热,CB—溶质的比热,KJ/(Kg·K) HS-CWTS≈R H-Ct≈r   R F Ct C t Vr Q D    L  0 0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