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直流电抗的设计

19、直流电抗的设计 DC滤波电路中的L和交流电抗有所不同,在该L 中要通过很大的直流电流和一定的交变电流。处在直 流工作状态下的有芯电感受直流磁化的影响,极易发 生偏磁饱和,为保持电感的线性度,这类电感在制作 时磁路上要保留较大的气隙 设计步骤: ①计算12L,l为L中的直流电流。 ②经查表求出所需铁心的重量
19、直流电抗的设计 DC滤波电路中的L和交流电抗有所不同,在该L 中要通过很大的直流电流和一定的交变电流。处在直 流工作状态下的有芯电感受直流磁化的影响,极易发 生偏磁饱和,为保持电感的线性度,这类电感在制作 时磁路上要保留较大的气隙。 设计步骤: ①计算 I d L ,Id 为 L中的直流电流。 2 ②经查表求出所需铁心的重量

20 j=1.6 2.0 6 /R 0.5 0,020.05010.20.51 5 10 了2L(安2) T=L/R( 图10-20直流电抗器1aL与铁心重量的关系曲线

b
0 l b a C l

③根据重量查表找到合适的铁心。 ④再根据L 126N2S×1038 求出匝数 o+lc/ =/E(0÷1人x10 1.26·N·I 此时:B V1.26·S 1 o+ic/u 可以看出,铁心线圈的电感量L与匝数N的平 方成正比,与铁心净截面积Sc成正比,与等效磁路 长度成反比。 等效磁路长度不仅与l2有关,还与铁心相 对导磁率/有关。例如:常用的电工硅钢片的相 对导磁率 3=C/=5000100
③根据重量查表找到合适的铁心。 ④再根据 + = l l C N I B 0 1.26 ( ) C c S L l l N + = 1.26 108 0 = C 0 = 5000 ~ 10000 求出匝数 可以看出,铁心线圈的电感量L与匝数N的平 方成正比,与铁心净截面积SC成正比,与等效磁路 长度成反比。 等效磁路长度不仅与 有关,还与铁心相 对导磁率 有关。例如:常用的电工硅钢片的相 对导磁率 此时: − + = C C l l N S L 0 2 8 1.26 10 C l ,l 0

玻莫合金的相对导磁率 A=k/0=20000~20000 当铁心B值接近饱和值时,A急剧减小,电感 量L也随之减小。 应用中如要求L为恒定值时,B值不要太大, 当铁心中实际B值比其饱和B值小10%~20%时, >>11c/4<l 可近似认为: 1.26N2S×10 1.26·N·Ⅰ L 此时:B lo
玻莫合金的相对导磁率 = C 0 = 20000 ~ 200000 C O l l 1 当铁心B值接近饱和值时, 急剧减小,电感 量L也随之减小。 应用中如要求L为恒定值时,B值不要太大, 当铁心中实际B值比其饱和B值小10%~20%时, 可近似认为: 0 2 8 1.26 10 l N S L C − = 0 1.26 l N I B 此时: =

注意:按此设计绕制的电感值比实际值要小 些,在上述计算中只考虑了主磁通的作用。 在实际绕制中,也可以比计算出的N多绕 10%~20%,以便通过改变气隙的大小调整电 感量。 ⑤求导线截面积,选线 ⑥校核窗口面积
⑥校核窗口面积。 在实际绕制中,也可以比计算出的N多绕 10%~20%,以便通过改变气隙的大小调整电 感量。 ⑤求导线截面积,选线。 注意:按此设计绕制的电感值比实际值要小一 些,在上述计算中只考虑了主磁通的作用

本设计DC电抗器电感值为:0.8435mH L=802×08435×103=54(H) 查表铁心重量约为14公斤 查表选CD40×80×200铁心(147Kg) Sc=29.5平方厘米 7/=1 6×1008435×103×0.5×10 1.26.S。-V =337() C 126×29.5 实选36匝 1.26·N·Ⅰ1.26×36×80 B =72576(高斯) 0.5
本设计DC电抗器电感值为:0.8435mH I L (A H ) d 2 2 3 2 = 80 0.843510 = 5.4 − 33.7(匝) 1.26 29.5 0.8435 10 0.5 10 1.26 108 3 8 0 = = = − SC L l N 查表铁心重量约为14公斤 查表选CD40×80×200铁心(14.7Kg) SC=29.5平方厘米 7257.6 (高斯) 0.5 1.26 1.26 36 80 0 = = = l N I B 实选36匝

导线选择和窗口校核:略
导线选择和窗口校核:略

①调整R使直 直流电抗的测试: 流电流达要 测试电路图 求值; E R ②调整交流信 号源的频率 和电压,使 交流电流和 直流电流比 YYY C 例合适; ③测出L上的 交流电压 ④用伏安法算 出阻抗和电 咸
直流电抗的测试: 测试电路图 DCI ACI ACVVS~ E R L’ L C ①调整 R使直 流电流达要 求值; ②调整交流信 号源的频率 和电压,使 交流电流和 直流电流比 例合适; ③测出 L上的 交流电压; ④用伏安法算 出阻抗和电 感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题 基本要求 1、输出电压: AC三相四线正弦波 2、输入电压: AC三相380V±10% 3、输入电压频率:50±5HZ 4、负载功率因数:COSΦ=0.7~1.0滞后(60HZ) COSφ=0.8~1.0滞后(500HZ) 5、负载短时过载倍数:150 二、设计者选题
一、基本要求: 1、输出电压: AC三相四线正弦波 2、输入电压: AC三相380V±10% 3、输入电压频率: 50±5HZ 4、负载功率因数: COSφ=0.7~1.0 滞后 (60HZ) COSφ=0.8~1.0 滞后 (500HZ) 5、负载短时过载倍数:150% 二、设计者选题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滤波电抗器.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单相C型变压器计算.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根据开关器件中流过的电流选开关器件.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逆变电路输出电压.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什么是设计.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典型输出电路的传输特性.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典型输出电路的传输特性(修订版).ppt
- 《现代机器人学》PDF电子书(共十章).pdf
- 科学出版社:《机器人控制》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编著:〔日〕大熊繁,共七章).pdf
- 《MCDC506全数字直流伺服驱动器》讲义.doc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十一章 数-模(D/A)和模-数(A/D)转换.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八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五章 触发器.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九章 硬件描述(无内容).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三章 补:半导体基础知识.ppt
- 清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版)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ppt
- 《电力电子装置设计与应用》控制电路设计注意事项.ppt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电力电子技术》第8章 电力电子技术典型应用.pp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时域分析方法.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频率域方法.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采样系统理论.pps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pps
- 《机器人参考书》(英文版)Build Your Own Reptilian Robot.pdf
-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系列实用规划教材:《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PDF电子书(共六章,附各章思考题与习题).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3章 系统的数学描述(3.1-3.2)引言、输入输出描述.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3章 系统的数学描述(3.3-3.4)状态空间描述、输入输出描述和状态空间描述的关系.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3章 系统的数学描述(3.5-3.6)组合系统的数学描述、离散时间系统.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4章 线性动态方程和脉冲响应矩阵.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5章 能控性和能观性(5.1-5.4)引言.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5章 能控性和能观性(5.5-5.6)线性动态方程的规范分解.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6章 不可简约实现.pdf
- 《线性系统理论》PPT课件:第7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