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九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

Q第九章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 ◆第一节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第二节单片机的选型 ◆第三节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调试 ◆第四节常用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
第九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 第一节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第二节 单片机的选型 第三节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调试 第四节 常用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

Q第一节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要高 首先,在设计时应对系统的应用环境要 进行认真细致地了解,分析系统可能出 现的各种影响可靠性的因素,采用切实 可行的措施排除故障隐患 其次,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考虑系统的 故障自动检测和处理功能
第一节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一、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要高 首先,在设计时应对系统的应用环境要 进行认真细致地了解,分析系统可能出 现的各种影响可靠性的因素,采用切实 可行的措施排除故障隐患。 其次,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考虑系统的 故障自动检测和处理功能

2.操作维修要方便 3.性能价格比要高 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 1.硬件系统的组成 (1)单片机芯片及其时钟、复位电路 (2)存储器电路 3)接口电路 4)外围电路 2.软件系统组成
2.操作维修要方便 3.性能价格比要高 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 1.硬件系统的组成 (1)单片机芯片及其时钟、复位电路 (2)存储器电路 (3)接口电路 (4)外围电路 2.软件系统组成

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过程 1.可行性调研 可行性调研的目的,是分析完成这个项目的可 能性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首先在设计前必须明确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技术 要求,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可维 护性和经济效益。根据应用系统的设计目的, 在众多方案中选取性能价格比高的一种,并全 面分析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得到硬件系统与 软件系统的合理模型结构
三、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过程 1.可行性调研 可行性调研的目的,是分析完成这个项目的可 能性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首先在设计前必须明确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技术 要求,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可维 护性和经济效益。根据应用系统的设计目的, 在众多方案中选取性能价格比高的一种,并全 面分析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得到硬件系统与 软件系统的合理模型结构

3.硬件系统设计 1)如何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 原则上在满足应用系统技术要求的同时应尽量 使用单片模式,这不仅可以解决微型化、低功 耗的问题,而且在高频特性、电磁兼容性和系 统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多片系统;另一个方面 还要考虑单片机芯片的兼容特性好,这主要考 虑到应用系统在使用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同时也考虑到升级换型方便;第三要考虑应用 系统易于开发和维护,因为开发手段和开发工 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应用系统的设计特性和开 发周期,同时也会影响系统调试和将来产品的 维护
3.硬件系统设计 (1)如何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 原则上在满足应用系统技术要求的同时应尽量 使用单片模式,这不仅可以解决微型化、低功 耗的问题,而且在高频特性、电磁兼容性和系 统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多片系统;另一个方面 还要考虑单片机芯片的兼容特性好,这主要考 虑到应用系统在使用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同时也考虑到升级换型方便;第三要考虑应用 系统易于开发和维护,因为开发手段和开发工 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应用系统的设计特性和开 发周期,同时也会影响系统调试和将来产品的 维护

Q(2)如何设计存储器电路 有的单片机芯片内部无程序存储器(如: 8031),必须考虑存储器的扩展。外接的 程序存储器一般有 EPROM、 EEPROM和 FLASH等,如何选取存储器芯片及其容 量,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性能要求和价格 当系统所需的存储器只用来存放程序和 不必更改的常数时,选用 EPROM就足够 了当需要扩展的存储器芯片较多时,应 该考虑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和总线的驱 动能力
(2)如何设计存储器电路 有的单片机芯片内部无程序存储器(如: 8031),必须考虑存储器的扩展。外接的 程序存储器一般有EPROM、EEPROM和 FLASH等,如何选取存储器芯片及其容 量,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性能要求和价格。 当系统所需的存储器只用来存放程序和 不必更改的常数时,选用EPROM就足够 了 .当需要扩展的存储器芯片较多时,应 该考虑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和总线的驱 动能力

(3)如何设计系统中的接口电路 设计外围接口电路时尽可能选择标准化 模块化的典型电路,即对中央控制单元 输入/输出接口、人机接口等分块进行设 计,然后采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其组 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4)系统的扩展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应适当 留有余地 在满足应用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应 适当留有余地,以备将来修改、扩展之 需
(3)如何设计系统中的接口电路 设计外围接口电路时尽可能选择标准化、 模块化的典型电路,即对中央控制单元、 输入/输出接口、人机接口等分块进行设 计,然后采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其组合 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4)系统的扩展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应适当 留有余地 在满足应用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应 适当留有余地,以备将来修改、扩展之 需

Q)16在中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应用系统各 (6)如何在应用系统中实现工程提出的可靠 性要求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 技术指标,通常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规 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条 件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和供电条件等;可靠性指标一般包括: 平均故障时间、平均故障率、连续正常 运行时间等
(5)在电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应用系统各 部分的驱动能力 (6)如何在应用系统中实现工程提出的可靠 性要求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 技术指标,通常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规 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条 件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和供电条件等;可靠性指标一般包括: 平均故障时间、平均故障率、连续正常 运行时间等

根据干扰源的引入途径,应该采取以下 措施: ①切断来自电源的干扰。 解决的方法是:采用交流稳压器来保证 供电的稳定性,防止电源系统的过压和 欠压;利用低通滤波器滤去高次谐波以 改善电源波形;采用隔离变压器,双层 屏蔽(初、次级屏蔽)措施来减少分布电容 提高系统抗共模干扰能力;在有条件的 情况下,还可采用分散独立功能块供电 和干扰抑制器等,均有利于切断来自电 源的干扰
根据干扰源的引入途径,应该采取以下 措施: ①切断来自电源的干扰。 解决的方法是:采用交流稳压器来保证 供电的稳定性,防止电源系统的过压和 欠压;利用低通滤波器滤去高次谐波以 改善电源波形;采用隔离变压器,双层 屏蔽(初、次级屏蔽)措施来减少分布电容, 提高系统抗共模干扰能力;在有条件的 情况下,还可采用分散独立功能块供电 和干扰抑制器等,均有利于切断来自电 源的干扰

②切断来自传感器、各功能模块部分的干 扰 采取的措施有:模拟电路通过隔离放大 器进行隔离,数字电路通过光电耦合器 进行隔离,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等手段 ③切断来自空间电磁场的干扰。主要考虑 地线设计、系统的屏蔽与布局设计 ④对系统中用到的元器件要进行筛选,要 选择标准化以及互换性好的器件或电路
②切断来自传感器、各功能模块部分的干 扰 采取的措施有:模拟电路通过隔离放大 器进行隔离,数字电路通过光电耦合器 进行隔离,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等手段 ③切断来自空间电磁场的干扰。主要考虑 地线设计、系统的屏蔽与布局设计 ④对系统中用到的元器件要进行筛选,要 选择标准化以及互换性好的器件或电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二章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八章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二章(2-5)电源的等效变换及输入电阻.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二章(2-4)电阻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二章(2-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一章(1-10)基尔霍夫定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复功率和最大传输功率.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8)串联电路的谐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1)阻抗和导纳.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八章(8-3)相量法与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八章(8-1)复数与正弦量.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五章(5-3)含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及直流电阻电路模块小结.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五章(5-1)运算放大器及比例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6)对偶原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4)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1)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三章(3-6)结点电压法.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六章 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七章 单片机的测控.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三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四章 中断系统与定时.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五章 串行接口.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一章 概述.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教学指南.doc
- 《自动控制》第三章 工控机的常用控制算法.ppt
- 《线性多变量系统》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十章(10-3)PID调节器的设计.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三章(3-4)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三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三章(3-4-2)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等效变换.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三章(3-4-3)直流电动机与伺服电动机的传递函数.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三章(3-6)习题.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四章 频率特性.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五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oc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