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课题: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Sheuenin-Wautan heaven) 主要内容: 1、戴维宁定理 2、诺顿定理 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课题: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Thevenin-Norton Theorem) 主要内容: 1、戴维宁定理 2、诺顿定理 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总可 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 的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端口处的开路电压Mo,而电阻等 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或等效电阻R)。 a a R e A u L b b
1. 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总可 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 的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端口处的开路电压uoc,而电阻等 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或等效电阻Req)。 A a b i u i a b Req Uoc + - u

例 a 10 2A 1A5 109 OC OC 20V 10V b b ↓ (1)求开路电压Uc 20-10 =0.54 20 Ro 5Q U=0.5×10+10=15 Oc 15V Oc (2)求等效电阻Req b R=10/10=5 q
I 例 Uoc a b + – Req 5 15V - + (1) 求开路电压Uoc (2) 求等效电阻Req 10 10 + – 20V + – U0C a b + – 10V 2A 1A 5 + – U0C a b I 0.5A 20 20 10 = − = 10 // 10 5 Req = = Uoc = 0.510+10 = 15V

2定理的证明 a 替代A A N A中 b b a a 叠加 wi 独立源置零 A L R b b u =u Ri oc R u=uu L c u -R Oc eq b
2.定理的证明 + ab A i +–u N ' i Uoc +–u N ' ab +–Req ab A i +–u ab A +– u' ab P i +– u'' Req 则 替代 叠加 A 中独立源置零 u = uoc ' u R i = − eq ' ' u R i u u u = oc − eq = + ' '

3定理的应用 (1)步骤 1、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o 2、令N中所有的独立源置零,求出等效电阻Req 3、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求出电流i (2)开路电压Uc的计算 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电压源电压等于将外电路断开时的开路 电压U0,电压源方向与所求开路电压方向有关。计算U的 方法视电路形式选择前面学过的任意方法,使易于计算
1、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OC。 2、令N中所有的独立源置零,求出等效电阻Req。 3、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求出电流i。 3.定理的应用 (1) 步骤 (2) 开路电压Uoc的计算 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电压源电压等于将外电路断开时的开路 电压Uoc,电压源方向与所求开路电压方向有关。计算Uoc的 方法视电路形式选择前面学过的任意方法,使易于计算

(3)等效电阻的计算 等效电阻为将一端口网络内部独立电源全部置零电压源 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 常用下列方法计算: ①当网络内部不含有受控源时可采用电阻串并联和△Y 互换的方法计算等效电阻; ②外加电源法(加压求流或加流求压)。 a<让 < L R R b b
等效电阻为将一端口网络内部独立电源全部置零(电压源 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 常用下列方法计算: (3)等效电阻的计算 当网络内部不含有受控源时可采用电阻串并联和△-Y 互换的方法计算等效电阻; 1 2 外加电源法(加压求流或加流求压)。 a b P i + – u Req a b P i + – u Req i u Req =

a ③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R SC R C q SC b Q③方法更有一般性 注:(1)外电路可以是任意的线性或非线性电路,外电路 发生改变时,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不变(伏 安特性等效)。 (2)当一端口内部含有受控源时,控制电路与受控源 必须包含在被化简的同一部分电路中
2 3 方法更有一般性。 3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iSC Uoc a b + – Req sc oc eq i u R = (1) 外电路可以是任意的线性或非线性电路,外电路 发生改变时,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不变(伏 -安特性等效)。 (2) 当一端口内部含有受控源时,控制电路与受控源 必须包含在被化简的同一部分电路中。 注:

例1.计算R分别为1.2,、5.292时的; 解 49 a 保留R支路,将 R 其余一端口网络化 49 为戴维宁等效电路 b 10v
例1. 计算Rx分别为1.2、 5.2时的I; R I x a b + – 10V 4 6 6 解 4 保留Rx支路,将 其余一端口网络化 为戴维宁等效电路:

(1)求开路电压 U+U q 10×4/(4+6)+10×6/(4+6) 4+6=2V (2)求等效电阻Req Ra=4//6+6/14=4.89 q (3)Rx=1.29时, R R. I=Uoc/Reg +R)=0.333A R=5.2时, b 1=Uoc / Rea +R)=0.2A
a b + – 10V – + U2 + – U1 R I x I a b Uoc + – Rx Req (1) 求开路电压 Uoc = U1 + U2 = -104/(4+6)+10 6/(4+6) = -4+6=2V + Uoc _ (2) 求等效电阻Req Req=4//6+6//4=4.8 (3) Rx =1.2时, I= Uoc /(Req + Rx ) =0.333A Rx =5.2时, I= Uoc /(Req + Rx ) =0.2A

例2.求Un 解(1)求开路电压Un 6/ a U=6+3I F=9/9=1A 9V 3Q U=9V b (2)求等效电阻Req 32U 方法1:加压求流 b
求U0 。 3 3 6 I + – 9V + – U0 a b – + 6I 例2. Uoc a b + – Req 3 U0 - + 解 (1) 求开路电压Uoc Uoc=6I+3I I=9/9=1A Uoc=9V + – Uoc (2) 求等效电阻Req 方法1:加压求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1)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三章(3-6)结点电压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三章(3-5)回路电流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三章(3-4)支路电流法和网孔电流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三章(3-1)电路的图及其独立方程数.ppt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ter 7 Design of Robust Compensators based on Theory.pdf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ter 6 Robust Design for Multivariable Systems.pdf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ter 5 robustness Analysis for Multivariable Systems.pdf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ter 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variable Systems.pdf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 3 Nominal and Robust Performance.pdf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 2 Nominal and robust stability.pdf
- 《鲁棒控制》(英文版) chap 1 Preamble.pdf
-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复习(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分析).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4年期末考试题.doc
-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4年考试题参考答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期末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讲 电源设计.ppt
- 西南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 状态空间描述法.ppt
- 西南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八章 采样系统理论.ppt
- 西南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理论.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4)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四章(4-6)对偶原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五章(5-1)运算放大器及比例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五章(5-3)含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及直流电阻电路模块小结.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八章(8-1)复数与正弦量.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八章(8-3)相量法与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1)阻抗和导纳.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九章(9-8)串联电路的谐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复功率和最大传输功率.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一章(1-10)基尔霍夫定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二章(2-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二章(2-4)电阻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稿)第二章(2-5)电源的等效变换及输入电阻.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八章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二章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九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六章 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ppt
- 《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七章 单片机的测控.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