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ppt课件1

马嵬(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理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 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
马嵬(其一) • 冀马燕犀动地来, • 自埋红粉自成灰。 • 君王若道能倾国, • 玉辇何由过马嵬。 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

关于《马嵬(其三)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功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 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 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 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 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 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 慨
关于《马嵬(其二)》 •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 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 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 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 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 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 慨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 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 就命蜀地方术之土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 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 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 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 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 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 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 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 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 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 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 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 了这虚妄之说。 •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 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 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 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 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 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 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 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 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 摧肺肝”!
•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 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 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 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 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 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 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 摧肺肝”!

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 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 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 间量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 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 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 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 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 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 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 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 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马嵬(其三)》的章法结构如何?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 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 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 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 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 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 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 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 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 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 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 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 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 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 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 施” : “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 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 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 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 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 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马》说课稿.doc
- 《马》教案10_教案.doc
- 《马》教学设计13.doc
- 《马》ppt课件9_马.ppt
- 《马》ppt课件8_布封《马》陈喜莉制作.ppt
- 《马》PPT课件7(33张).ppt
- 《马》PPT课件6--图片丰富(19张).ppt
- 《马》PPT课件5_马.ppt
- 《马》PPT课件4_马-布封.ppt
- 《马》PPT课件3_马.ppt
- 《马》PPT课件2_(33张).ppt
- 《马》PPT课件1_马--图片丰富(19张).ppt
- 《马》ppt课件15.ppt
- 《马》ppt课件13_马.ppt
- 《马》ppt课件12_马.ppt
- 《马》ppt课件10_家马的特点.ppt
- 《马》ppt课件(41页)_课件《马》2.ppt
- 《马》ppt课件(37页)_马2.ppt
- 《香菱学诗》阅读与写作练习_阅读与写作练习.doc
- 《香菱学诗》课件_演示文稿1.ppt
- 《马嵬》教学设计2.doc
- 《马来的雨》教案2.doc
- 《马说》ppt课件(22页)_马说复习课件2.ppt
- 《马说》ppt课件(46页)_马说徐祖顺1.ppt
- 《马说》ppt课件10_马说.ppt
- 《马说》ppt课件11_马说-陈玉玉(16张).ppt
- 《马说》ppt课件12.doc
- 《马说》ppt课件12.ppt
- 《马说》ppt课件13.ppt
- 《马说》ppt课件1.ppt
- 《马说》ppt课件15_马说2.ppt
- 《马说》ppt课件16.ppt
- 《马说》ppt课件17_马说1.ppt
- 《马说》ppt课件18_马说.ppt
- 《马说》ppt课件19_马说1.ppt
- 《马说》ppt课件21_马说1.ppt
- 《马说》ppt课件22_马说.ppt
- 《马说》ppt课件2.ppt
- 《马说》ppt课件4_马说姚健萍14.ppt
- 《马说》ppt课件5_马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