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7讲 隋唐的世界帝国

第7讲 隋唐的世界帝国 蒋勤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18年11月11日
蒋 勤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18年11月11日

本讲内容 。一、“天可汗”与世界帝国 二、门阀衰亡与科举兴起 ·三、盛唐的经济、诗歌与宗教
• 一、“天可汗”与世界帝国 • 二、门阀衰亡与科举兴起 • 三、盛唐的经济、诗歌与宗教

一、天可汗Tangri Khaghar)与世界帝国 534-550 50-577 386-534 东魏—北齐 (北朝)北魏 581-618618-907 907 西魏— 北周工—隋一一唐—五代 535-556 557-581 (南朝)宋(刘宋)一南齐一梁一陈 420-479 479-502502-557 557-589 4王朝交替图(南北朝、隋唐时代)

从都城位置看隋唐的分期意义 草原之路 沙游牧边界地密 游牧地区 外中国 非汉态军薄据点的路动 农业地区 中国 大 河西走廊 开 绿洲之路 长安 各闻 电国史前期 (周唐) 谷仓地带的我动 海路 连结内外中国的交通干线 长安各日开封比京南京 表示中国代表性5座古都 妹尾达彦《长安的都市规划》
妹尾达彦《长安的都市规划》

天可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AD),唐高祖 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 ”,杀死太子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及 人诸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 民即位,改元贞观。 有 贞观十八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 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网天年,震☆家晶集餐餐 ,“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 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 条 各有马及酒肉,以俱过使”直 参天可汗道” “置六十八驿 必磨太宗画像立辑 南蕉殿画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AD),唐高祖 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 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及 二人诸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 民即位,改元贞观。 • 贞观十八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 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 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 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 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 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 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 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 唐太宗画像立轴 南薰殿画像之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太宗与大臣魏征 太宗问魏征曰: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 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镜矣。 —《贞观政要》
• 太宗问魏征曰: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 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魏)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镜矣。 ——《贞观政要》

关陇集团与关中本位-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 ·贵族制(门阀制度) ·非汉族的存在(五胡) 隋唐政权具有胡汉混合的特点 ·关陇集团是统治的核心集团 ·隋杨氏和唐李氏都属于该集团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 • 贵族制(门阀制度) • 非汉族的存在(五胡) • 隋唐政权具有胡汉混合的特点 • 关陇集团是统治的核心集团 • 隋杨氏和唐李氏都属于该集团

杨 忠 独孤信 宇文泰 虎 关陇集团与关中 萧英(后梁明帝 杨坚(隆文帝 独孤(七女 独孤氏 宇文德 独孤氏(四女) 宝文氏 爱 本位政策-2 (长女 (北周明帝 (北周武帝 (五女) 长孙兒(拓跋氏 高励(动北齐皇族》 关陇集团: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 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 原” 授 的=代 梗 宇文赞 围 长孙 良 山(六盘山)的门阀 (隋场帝 (废太子 (长女) 军事贵族,以武川镇 (北周宣帝》 唐高祖 军人为班底,定居关 中,胡汉杂糅,文武 合一, 互相通婚。 板 武士楼 李元吉 李世風 长孙氏 李建成 c“ 融合胡汉文武为一 体,故文武不殊途, (唐太宗) (长子·废太子) 将相可以兼任”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 榈 儏 韬 套 (则大武后 (唐高宗) 李承乾(废太子 宇文泰和独孤信都是汉化的鲜 卑族,八柱国之列。 1北周、隋、 唐皇室关系图
• 关陇集团: •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 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 山(六盘山)的门阀 军事贵族,以武川镇 军人为班底,定居关 中,胡汉杂糅,文武 合一,互相通婚。 • “融合胡汉文武为一 体,故文武不殊途, 将相可以兼任” •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三联书店 • 宇文泰和独孤信都是汉化的鲜 卑族,八柱国之列

隋时期全图 (612年) 斯 乳霍次克海 俄 作哈林隔 哈 萨 克斯坦 靺 勒 韦 东 突 厥 兹别 铁 西 突 契 2舍双支斯斯坦 日 明 五原 ⊙敦煌 涿郡⊙ 京西南 o且未 韩国 西海o 佐 ⊙齐郡 济 o瓦岗 海 人国 长安 ⊙ (大兴)° 东都 (洛阳)江都 参 国 江夏 ⊙余杭 海 ⊙蜀郡 东海 印 成都 宝 ⊙豫章 长沙⊙ 尼与 一南海 图 例 建安。 的角岛 都城 部级驻所 流 0拉国 其他居民点 度 南海 求 政权部族界 隋时期中国各 族活动范围 沙师高 今国界 今地区界 今军事分界线 南 注:图中灰色线划和注记为今内容 烟拉湾 (法毒) 律 沙时品 南海

朱熹《朱子语类》:唐源流出于夷狄,其闺门 震 素 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李渊的先世:(北魏时)李熙为金门镇将,李 委 买得亦为金门坞戍主。(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虎 (宇文泰)融合其所格局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 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 集团,非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 昞 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益文化之 熏习…此宇文泰之新途径今姑假名之为“关 中本位政策”,即凡属于兵制之府兵制及属于 淵 官制之周官皆是其事。(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口汉族 .阙疑~~~胡族 民 北魏鲜卑族推行汉化的结果 唐皇室先祖世系
• 朱熹《朱子语类》:唐源流出于夷狄,其闺门 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 李渊的先世:(北魏时)李熙为金门镇将,李 买得亦为金门坞戍主。(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 (宇文泰)融合其所格局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 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 集团,非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 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益文化之 熏习……此宇文泰之新途径今姑假名之为“关 中本位政策”,即凡属于兵制之府兵制及属于 官制之周官皆是其事。(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 □汉族 ……阙疑 ~~~胡族 • 北魏鲜卑族推行汉化的结果 唐皇室先祖世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5讲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4讲 春秋战国之巨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3讲 上古之殷商西周.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2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1讲 导论(蒋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4讲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3讲 末代王朝清帝国(末代带国之满清).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2讲 明清科举与家族.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1讲 君主极权之明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大纲(2018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蒙古时代的商业与宗教(蒙古时代的全球网络、地域整合与宗教).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明代的政治与北方局势.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历史演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北方的游牧民帝国——辽、金、西夏、蒙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隋唐的权力结构.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魏晋南北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春秋与战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世界史中的“蒙古时代”.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8讲 帝制成熟之两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9讲 多民族竞争之辽夏金元.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设计:洋务运动专题20分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葫芦岛1946·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原第七章)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宋珮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原第二章)近代以来仁人志士追寻“中国梦”的艰辛探索(宋珮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第五章)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张一平).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导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Essential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张玉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原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张玉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张玲).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第六章)抗日战争(徐临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原第八章)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王春英).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原第三章)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邓军).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原“综述”)由盛转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高福进).ppt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上海交通大学校史(1897-1949).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回归大学之道.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人、船与海洋的故事.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竺可桢全集(第17卷)竺可桢日记(1964年).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西南联大纪实——精神的雕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