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 蒋勤(qinjiang@)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18年10月30日
蒋 勤 (qinjiang@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18年10月30日

课程后续安排 第12周,期中课题汇报,提交小组PPT做考核。 ·第14周的周日,提交期末读书报告初稿 第15周周日,老师返回期末读书报告意见 第16周周二上课,正式提交期末读书报告,每本 书选一名代表报告
• 第12周,期中课题汇报,提交小组PPT做考核。 • 第14周的周日,提交期末读书报告初稿 • 第15周周日,老师返回期末读书报告意见 • 第16周周二上课,正式提交期末读书报告,每本 书选一名代表报告

本讲内容 ·一、东汉政治与三国鼎立 二、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 。三、乱世则出世:玄学、佛教与道教
• 一、东汉政治与三国鼎立 • 二、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 • 三、乱世则出世:玄学、佛教与道教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一、东汉政治与三国鼎立 “东汉诸帝多不永年”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 外戚 ·东汉初诸豪族多与皇帝联姻 ·皇帝年幼造成母后临朝执政, 清流 外戚因而专权 皇帝 ·皇帝成年后试图削弱外戚, 便依赖宦官,宦官因而专权 宦官 ·东汉后期由此形成外戚与宦 官交替专权的状态
• “东汉诸帝多不永年”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 • 东汉初诸豪族多与皇帝联姻 • 皇帝年幼造成母后临朝执政, 外戚因而专权 • 皇帝成年后试图削弱外戚, 便依赖宦官,宦官因而专权 • 东汉后期由此形成外戚与宦 官交替专权的状态 外戚 宦官 皇帝 清流

外戚集团 宦官集团 东汉的主要政治势力是 光武帝 外戚、宦官、士大夫。 (A.D.25-57) 明帝(A.D.58-75) 东汉末年,皇帝不能控 章帝(A.D.76-88) 制地方,形成群雄割据 和帝(A.D.89-105) 窦氏 郑众 的局面,最终进入三国 殇帝(106) 时代。 安帝(107-125) 邓氏 顺帝(126-144) 梁氏 。常侍:也称中常侍,皇帝的侍从近 冲帝(145) 臣,掌管宫廷文书和传达皇帝命令。 质帝(146) 东汉末年,中常侍改用宦官,权势 很大,地方官多逢迎他们。 桓帝(147-168) “五侯” ·党锢之祸 灵帝( 169-188) 窦武 “十常侍” 少帝(188-189) 献帝(189-220) 三国时代
光武帝 (A.D.25-57) 明帝(A.D.58-75) 章帝(A.D.76-88) 和帝(A.D.89-105) 殇帝(106) 安帝(107-125) 顺帝(126-144) 冲帝(145) 质帝(146) 桓帝(147-168) 灵帝(169-188) 少帝(188-189) 献帝(189-220) 窦氏 邓氏 梁氏 外戚集团 宦官集团 郑众 “五侯” “十常侍” 三国时代 窦武 • 东汉的主要政治势力是 外戚、宦官、士大夫。 • 东汉末年,皇帝不能控 制地方,形成群雄割据 的局面,最终进入三国 时代。 • 常侍:也称中常侍,皇帝的侍从近 臣,掌管宫廷文书和传达皇帝命令。 东汉末年,中常侍改用宦官,权势 很大,地方官多逢迎他们。 • 党锢之祸

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樊重(曾外祖)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 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 樊宏(外祖) 嬴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 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 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 母樊娴都 父刘钦 富拟封君。 刘秀 郭圣通 樊宏:世祖即位,拜光 禄大夫,位特进,次三 公。建武五年,封长罗 光武郭皇后讳圣通,真定槀人也。 为郡著姓。父昌,让田宅财产数 侯.…其子孙侯国者五。 百万与异母弟,国人义之。仕郡 功曹。娶真定恭王女,号郭主, 生后及子况
樊重(曾外祖) 母樊娴都 父刘钦 刘秀 郭圣通 樊宏(外祖) 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 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 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 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 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 富拟封君。 樊宏:世祖即位,拜光 禄大夫,位特进,次三 公。建武五年,封长罗 光武郭皇后讳圣通,真定槀人也。 侯……其子孙侯国者五。 为郡著姓。父昌,让田宅财产数 百万与异母弟,国人义之。仕郡 功曹。娶真定恭王女,号郭主, 生后及子况

汉代的察举制与“清流”的形成 汉代以“察举制”选拔官员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 是汉武帝元光元年(134BC)。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 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 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 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儒学被定为官方学问,由此形成了被称为“清流” 的士大夫群体 士大夫是以宗族组织为其社会基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 汉代以“察举制”选拔官员 •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 是汉武帝元光元年(134 BC)。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 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 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 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 儒学被定为官方学问,由此形成了被称为“清流” 的士大夫群体 • 士大夫是以宗族组织为其社会基础 •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儒学的发展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董的观点,独尊儒 术(今文) 察举制 通过学习儒学获得官职,成为 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 今文经与古文经 ·今文经:汉初儒者根据记忆重 松農有隐道德經 新记录成书,用隶书 古文经:发现于原鲁国孔氏旧 宅的儒家典籍,用大篆 2321 郑玄以古文经为基础,融合了 今文经
•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 汉武帝采纳董的观点,独尊儒 术(今文) • 察举制 • 通过学习儒学获得官职,成为 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 • 今文经与古文经 • 今文经:汉初儒者根据记忆重 新记录成书,用隶书 • 古文经:发现于原鲁国孔氏旧 宅的儒家典籍,用大篆 • 郑玄以古文经为基础,融合了 今文经

雪通有解大家在 正始/三体石经 金 必乘 蜀两 枣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 手 子 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 贺 咒 程 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 王 市 肾 磨候 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 纹 年爾单段其只 冒唯淫 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 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 麻 石经刻有《尚书》、《春 鯨生大手天 承 嗣 秋》和部分《左传》,是 继东汉《熹平石经》(今 千江 文)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 尿雅P氏节弗逸
•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 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 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 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 • 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 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 • 石经刻有《尚书》、《春 秋》和部分《左传》,是 继东汉《熹平石经》(今 文)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5讲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4讲 春秋战国之巨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3讲 上古之殷商西周.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2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1讲 导论(蒋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4讲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3讲 末代王朝清帝国(末代带国之满清).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2讲 明清科举与家族.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1讲 君主极权之明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大纲(2018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蒙古时代的商业与宗教(蒙古时代的全球网络、地域整合与宗教).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明代的政治与北方局势.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历史演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北方的游牧民帝国——辽、金、西夏、蒙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隋唐的权力结构.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魏晋南北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春秋与战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世界史中的“蒙古时代”.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秦与西汉(赵思渊).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7讲 隋唐的世界帝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8讲 帝制成熟之两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9讲 多民族竞争之辽夏金元.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设计:洋务运动专题20分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葫芦岛1946·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原第七章)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宋珮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原第二章)近代以来仁人志士追寻“中国梦”的艰辛探索(宋珮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第五章)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张一平).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导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Essential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张玉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原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张玉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张玲).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第六章)抗日战争(徐临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原第八章)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王春英).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原第三章)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邓军).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原“综述”)由盛转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高福进).ppt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上海交通大学校史(1897-1949).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回归大学之道.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人、船与海洋的故事.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竺可桢全集(第17卷)竺可桢日记(1964年).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