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葫芦岛1946·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讲抗日战争 主讲人:徐临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讲人:徐临江 第五讲 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 侵华战争的文化原因一偏执的优越感及综合原因。 2.通过对抗日战争有关历史进程和事件和人物的分 析,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 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3.了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和面对强敌摒弃 前嫌团结奋斗的献身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通过本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 侵华战争的文化原因——偏执的优越感及综合原因。 2.通过对抗日战争有关历史进程和事件和人物的分 析,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 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3.了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和面对强敌摒弃 前嫌团结奋斗的献身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一- 一--一---- 一、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原因考察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原因考察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一、日军国主义侵华原因考察 装1.称霸亚洲是既定国策 装2.东方会议制定了武装侵略的方针 装3.1929ˇ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装4.西方国家忙于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装5.偏执的文化优越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日军国主义侵华原因考察 1.称霸亚洲是既定国策 2.东方会议制定了武装侵略的方针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4.西方国家忙于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5.偏执的文化优越感

东方会议一一占领东北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 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 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所 谓“满蒙政策”。田中在7月 7日的会议上,以“训示”的 形式提出了明确的侵华方针 《对华政策纲领》 0 “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 内 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 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 SHA Ne w 灭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 尚未实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东方会议——占领东北 •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 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 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所 谓“满蒙政策” 。田中在7月 7日的会议上,以“训示”的 形式提出了明确的侵华方针 《对华政策纲领》。 “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 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 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 灭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 尚未实现。

日本民间学者侵华思想 德富苏峰(1863一1957),是近代中国和日本的见证者。 写了200多本书,其中影响甚大的《昭和国民读本》 、 《满洲建国读本》、《国民必胜读本》等。他鼓吹大 和民族优秀论和“大东亚共荣”。 装日本登上中国大陆,就像鲑鱼和鳟鱼从河里游到海中 ,再从海中游到河里,就像燕子和大雁,每年春天和 秋天都要迁徙和转移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 们大和民族是从何处来的?.。但除了日本岛上的 土著外,其中一大半是从大陆来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日本民间学者侵华思想 德富苏峰(1863—1957),是近代中国和日本的见证者。 写了200多本书,其中影响甚大的《昭和国民读本》、 《满洲建国读本》、《国民必胜读本》等。他鼓吹大 和民族优秀论和“大东亚共荣” 。 日本登上中国大陆,就像鲑鱼和鳟鱼从河里游到海中 ,再从海中游到河里,就像燕子和大雁,每年春天和 秋天都要迁徙和转移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 们大和民族是从何处来的?……。但除了日本岛上的 土著外,其中一大半是从大陆来的

第一个军国主义学者 装福泽谕吉(1834~1901):“与其由他们首开战端,不 如我们断然宣战。支那人千百年来在周公孔子的梦中 沉睡不醒,自尊自大,蔑视他人,以堂堂中华圣人国 自夸,只有让它看到自身的无知蒙昧, 今天的战争虽是日清两国之争,实际上却是文明与 野蛮、光明与黑暗之战,其胜败如何关系到文明革新 的命运。应该意识到我国是东亚先进文明的代表,非 国与国之战,而是为着世界文明而战。给它(中国) 顶门一针,乃至当头棒喝,启蒙昧国家之蒙,促其真 正悔悟,甘心俯首于文明的脚下,以求上进,此为要 紧”。(《福泽谕吉全集》第14卷第50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个军国主义学者 福泽谕吉(1834~1901) : “与其由他们首开战端,不 如我们断然宣战。支那人千百年来在周公孔子的梦中 沉睡不醒,自尊自大,蔑视他人,以堂堂中华圣人国 自夸,只有让它看到自身的无知蒙昧, 今天的战争虽是日清两国之争,实际上却是文明与 野蛮、光明与黑暗之战,其胜败如何关系到文明革新 的命运。应该意识到我国是东亚先进文明的代表,非 国与国之战,而是为着世界文明而战。给它(中国) 顶门一针,乃至当头棒喝,启蒙昧国家之蒙,促其真 正悔悟,甘心俯首于文明的脚下,以求上进,此为要 紧” 。(《福泽谕吉全集》第14卷第500页)

日军国主义之精神源头 皇国史观。军国主义把日本民族称为“天孙民族”, 认为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万世一系、八统 一宇”;日本是世界诸国的中心,日本天皇是世界最 高统治者。 以国家名义宣扬神道教。1869年,天皇指示东京设立 “招魂社”,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日军国主义之精神源头 皇国史观。军国主义把日本民族称为“天孙民族” , 认为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 “万世一系、八纮 一宇” ;日本是世界诸国的中心,日本天皇是世界最 高统治者。 以国家名义宣扬神道教。1869年,天皇指示东京设立 “招魂社” ,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

《併吞中国论》 张小寺谦吉:法学博士。 米 1917年《併吞中国论》,现藏于武汉汉街文华书城外 文馆,由武汉藏家刘永杰先生捐赠。 “斯中日两国,共有事也。使日本果得因中国之惠, 而获其富财。中国赖日本之力,克致其治,则两利之 效,斯可举矣。此则大亚细亚主义之第一步也”。 “今者统一民族,乃世界之趋势,不可遏者。若门罗 主义,大不列颠主义,英语国民统一主义,大俄主义 大德主义,大刺丁主义,皆其最著者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併吞中国论》 小寺谦吉:法学博士。 1917年《併吞中国论》,现藏于武汉汉街文华书城外 文馆,由武汉藏家刘永杰先生捐赠。 “斯中日两国,共有事也。使日本果得因中国之惠, 而获其富财。中国赖日本之力,克致其治,则两利之 效,斯可举矣。此则大亚细亚主义之第一步也” 。 “今者统一民族,乃世界之趋势,不可遏者。若门罗 主义,大不列颠主义,英语国民统一主义,大俄主义 ,大德主义,大刺丁主义,皆其最著者也。

幼童军国主义教育 --一一--一一--一
幼童军国主义教育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设计:洋务运动专题20分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9讲 多民族竞争之辽夏金元.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8讲 帝制成熟之两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7讲 隋唐的世界帝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5讲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4讲 春秋战国之巨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3讲 上古之殷商西周.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2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1讲 导论(蒋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4讲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3讲 末代王朝清帝国(末代带国之满清).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2讲 明清科举与家族.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1讲 君主极权之明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大纲(2018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蒙古时代的商业与宗教(蒙古时代的全球网络、地域整合与宗教).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明代的政治与北方局势.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历史演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北方的游牧民帝国——辽、金、西夏、蒙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原第七章)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宋珮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原第二章)近代以来仁人志士追寻“中国梦”的艰辛探索(宋珮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第五章)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张一平).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导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Essential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张玉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原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张玉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张玲).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第六章)抗日战争(徐临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原第八章)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王春英).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原第三章)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邓军).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原“综述”)由盛转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高福进).ppt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上海交通大学校史(1897-1949).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回归大学之道.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人、船与海洋的故事.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竺可桢全集(第17卷)竺可桢日记(1964年).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pdf
- 《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西南联大纪实——精神的雕像.pdf
- 中国名人传记:《老子传》PDF电子书(共八章).pdf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德国文化 GER German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pdf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德国文化 GER German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期末考试样题(A卷)试题.pdf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德国文化 GER German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期末考试样题(B卷)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