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Ecosystem Ecology

第六章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第六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Ecosystem Ecology

第一节什么是生态系统一、定义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 一、定义 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 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 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 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

吉王吉-

Biosphere 2 ( science, v.302, 19 December 2003, p2053)
Biosphere 2 ( science, v.302, 19 December 2003, p2053)

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均把焦点放在生态系统,如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其中心研究内容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等)的结构、功能和重点生物生产力: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研究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4个国际组织成立了“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其中心任务是研究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维持改进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
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 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均把 焦点放在生态系统,如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 (IBP)其中心研究内容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 (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等)的结构、功能和 生物生产力;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重点 研究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4个国际组织 成立了“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 ,其 中心任务是研究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保护,以 及维持改进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

二、生态系统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系统有和谐、高效和健康的共同特点,许多野外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比一个退化的更有价值
二、生态系统的热点研究领域 (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 1.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各种各样的自然 生态系统有和谐、高效和健康的共同特点,许 多野外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 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一个健康的生态系 统比一个退化的更有价值

它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能满足人类物质的需求还给人类提供生存的优良环境。因此,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合理性机制,,对于有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均有重大的意义
它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能满足人类物质的需求, 还给人类提供生存的优良环境。因此,研究自 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合理性机制、 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有 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均有重大的意义

2.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的系统,这方面的研究包括: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的值: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局部和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效应;生物多样性、群落和生态系统与外部限制因素间的作用效应及其机制
2. 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 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 调控(Self- regulation)的系统,这方面的研 究包括: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等不同类型生态 系统自我调控的阈值;自然和人类 活动引起局 部和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效应;生 物多样性、群落和生态系统与外部限制因素间 的作用效应及其机制

3.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究在人为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有大量的生态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和环境负担、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在加重等,脆弱、低效和衰退已成为这一类生态系统的明显特征
3.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究 在人 为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有大量的生态系 统处于不良状态,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和环境 负担、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在加重 等,脆弱、低效和衰退已成为这一类生态系统 的明显特征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逆向演替或对生态系统结构、重要生物资源退化防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机理及其恢复途径:调;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处理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由于人类活动 而造成逆 向演替或对生态系统结构、重要生物资源退化 机理及其恢复途径;防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 调;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处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景观生态学.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的价值.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地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进化的历程.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保护生物学的定义.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机体与环境(第三章 物质环境).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机体与环境(第二章 能量环境 2/2).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普通生态学 General Ecology - 绪言.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机体与环境(第1章 生物与环境、第二章 能量环境 1/2).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2/2).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机体与环境(第三章 物质环境).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生物入侵——新世纪的生态学挑战).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2).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七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2/2).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五章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六章 生活史对策).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种群生态学(第七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1/2).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群落生态学(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态系统生态学 EcosystemEcology(第14章 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群落生态学(第十章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5 interactions Mutualism.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6 Large-scale ecology Geographic ecology.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5 interactions Exploitation.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5 interactions Competition.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4 population Growth.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石河子大学:王绍明).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4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3 Individuals - energy and nutrient relations.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3 Individuals- 2/2 water.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3 Individuals -1/2 Temperature.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4 population Dynamics.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2 Natural History - 2/2.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1 what is ecology.ppt
- 《生态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2 Natural History - 1/2.ppt
-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doc
-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09章 吸附.pdf
-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0章 其它分离过程.pdf
-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07章 过滤.pdf
-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08章 吸收.pdf
-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05章 质量传递.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