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三章 重量分析及沉淀滴定法

第3章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法 1重量分析法概述 2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的选择 3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及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 4重量分析的结果计算与应用实例 4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5重量分析的结果计算与应用实例 6沉淀滴定法
1 重量分析法概述 2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的选择 3 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及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 4 重量分析的结果 计算与应用实例 4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5 重量分析的结果 计算与应用实例 6 沉淀滴定法 第 3 章 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法

3.1重量分析法概述 3.1.1重量分析法及其分类 3.1.2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3.1.3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3.1.4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3.1 重量分析法概述 3.1.1 重量分析法及其分类 3.1.2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3.1.3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3.1.4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3.1.1重量分析法及其分类 1定义: 用适当的方法将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然 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含量的方法 2.分类(按分离原理的不同) )沉淀法* 2)气化法 3)电重量分析法 4)提取法(萃取法)
3.1.1 重量分析法及其分类 1 定义: 用适当的方法将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然 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含量的方法 2. 分类(按分离原理的不同) 1) 沉淀法﹡ 2) 气化法 3) 电重量分析法 4) 提取法(萃取法) 1)沉淀法﹡

沉淀法 沉淀剂 过滤 待测物 洗涤 烘干 (或灼烧) 计算待测 称重 组分的含量 组成恒定的物质
沉淀法 待测物 沉淀剂 过滤 洗涤 (或灼烧) 烘干 组成恒定的物质 计算待测 称重 组分的含量

例1 测定煤中硫的含量 试样 MgO+Na,CO3>Na2S04- BaCl, 熔融 称重 过滤、洗涤 计算 烘干、灼烧 BaSO4↓
例1 测定煤中硫的含量 试样 ⎯⎯⎯⎯⎯⎯→ MgO+Na CO 2 3 熔融 Na SO2 4⎯⎯⎯→ BaCl2 BaSO4 ⎯⎯⎯⎯⎯ ↓ 过滤、洗涤 ⎯⎯⎯ 烘干、灼烧 称重 计算

例2 测定镁的含量 试样 沉淀剂 MgNH4P04·6H20 过滤、洗涤、灼烧 计算 一称重 MgP2O
例2 测定镁的含量 试样 ⎯⎯⎯⎯→ 沉淀剂 ⎯⎯⎯⎯⎯⎯⎯ 过滤、洗涤、灼烧 MgNH PO 6H O 4 4 2 MgP O2 7 计算 称重

3.1.2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优点:高含量测定准确度高 RE 0.1%心0.2% 缺点:操作繁琐费时 不适于生产中的控制分析 不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3.1.2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优点:高含量测定准确度高 RE 0.1% ~ 0.2% 缺点:操作繁琐费时 不适于生产中的控制分析 不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3.1.3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 待测物中加入沉淀剂后所得到的沉淀→沉淀形式 注意:重量分析中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 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称量形式 BaSOa MgP2O7
3.1.3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1.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 待测物中加入沉淀剂后所得到的沉淀→沉淀形式 BaSO4 ⎯⎯⎯→ 沉淀 处理 组成恒定的物质(称重) 称量形式 BaSO4 MgP2O7 注意:重量分析中沉淀形式 MgNH PO 6H O 4 4 2 与称量形式 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2.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完全,S小 溶解损失≤0.0002g(称量误差) (2)沉淀要纯净(杂质≤0.0002g) (3)沉淀易于洗涤和过滤 (4)沉淀形式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2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完全,S小 溶解损失 ≤0.0002 g(称量误差) (2)沉淀要纯净(杂质≤0.0002 g ) (3)沉淀易于洗涤和过滤 (4)沉淀形式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3.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组成 化学式 (2)稳定 减小称量误差 (3)M要尽量大 减小损失误差 不同沉淀剂测定0.1g铝的情况 沉淀剂 沉淀 称量 m 称量 m 形式 形式 M (称量) 误差 (损失) 氨水 Al(OH)3 Al203 101.96 0.1888g 0.1% 0.5mg 8-羟基喹啉 (C,HGNO)3AI (CHGNO)3Al 462.0 1.704 0.01% 0.06mg
3.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 组成 化学式 (2) 稳定 (3) M要尽量大 减小称量误差 减小损失误差 沉淀剂 沉淀 形式 称量 形式 M m (称量) 称量 误差 m (损失) 氨水 Al(OH)3 Al2O3 101.96 0.1888g 0.1% 0.5mg 8-羟基喹啉 (C9H6NO)3Al (C9H6NO)3Al 462.0 1.704 0.01% 0.06mg 不同沉淀剂测定 0.1g 铝的情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蛋白质(Protein).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核酸化学(1/2)第一节 核酸组成 第二节 DNA结构 第三节 RNA结构.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酶.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新陈代谢总论).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糖类 carbohydrate(2/2)第二节 寡糖(oligosaccharides)、第三节 多糖(polysaccharide)、第四节 结合糖.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脂类和生物膜(生物膜 biomembranes).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维生素(Vitamins).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糖类 carbohydrate(1/2)第一节 单糖.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脂类和生物膜(脂类).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核酸化学(2/2)核酸的理化性质.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Biochemistry(主讲:张会娟).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羧酸.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醇和酚.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ppt
-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反应、邻基效应.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章 沉淀溶解平衡.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一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主讲人:范迎新).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六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Basic Chemistry.pptx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溶液和胶体.pptx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pptx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解平衡.pptx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滴定分析法和酸碱滴定.pptx
-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氧化还原和电化学.ppt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1 General(主讲:姚祝军).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2 Pretreatment and Target Analysis.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3 Retrosynthesis Part A.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4 Retrosynthesis Part B.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5 Starting Materials.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6 Evaluation.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7 Tamiflu.pdf
- 南京大学:《现代有机合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08 Strychine.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Chapter 00 绪论 The Principles of Chemistry(授课教师:汪文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