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

第六章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 金 中国农业大学李光永黄兴法编
第六章 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 中国农业大学 李光永 黄兴法编

第一节灌溉水源
第一节 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的形式 ·地面水:河川、湖泊、地面径流 ·地下水:潜水、层间水 ·灌溉回归水 ·城市污水、海水和高矿化度水
灌溉水源的形式 • 地面水:河川、湖泊、地面径流 • 地下水:潜水、层间水 • 灌溉回归水 • 城市污水、海水和高矿化度水

灌溉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水质:指水的化学、物理形状、水中含有物 的成分及其含量(如含沙量、含盐量、水温 及其他有害物质) 灌溉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作物生长和发育的要 求
灌溉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 水质:指水的化学、物理形状、水中含有物 的成分及其含量(如含沙量、含盐量、水温 及其他有害物质) • 灌溉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作物生长和发育的要 求

灌溉水中的泥沙 。 主要关心泥沙的数量与组成 >0.1-0.15mm:易沉淀,不含有任何养分,不允 许进入渠道和田间 >0.1-0.005mm:可以减轻土壤的耐碱性,改良土 壤,可以少量引入。 >0.005-0.001mm:具有一定的肥分,可以适量引 入,引入过多会减入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 引洪淤灌:将肥沃的浑水引入沙地、碱地, 改造低产田
灌溉水中的泥沙 • 主要关心泥沙的数量与组成 ¾0.1-0.15mm:易沉淀,不含有任何养分,不允 许进入渠道和田间 ¾0.1-0.005mm:可以减轻土壤的耐碱性,改良土 壤,可以少量引入。 ¾0.005-0.001mm:具有一定的肥分,可以适量引 入,引入过多会减入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 引洪淤灌:将肥沃的浑水引入沙地、碱地, 改造低产田

灌溉水中的盐类 。 矿化度:灌溉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的总含量 (g/八)。或用电导率EC表示。 ·可溶性盐类: 纳盐:Na2C03 NaCI Na2S04 钙盐:Cac0g CaCl2 CaS04 。一般: -矿化度<2g/1 对作物无害 矿化度2一5g/1需化验所含盐分的种类及其 含量 矿化度5一6g/1不宜灌溉
灌溉水中的盐类 • 矿化度:灌溉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的总含量 (g/L)。或用电导率EC表示。 • 可溶性盐类: – 纳盐:Na 2CO 3 NaCl Na 2SO 4 – 钙盐: CaCO 3 CaCl 2 CaSO 4 • 一般: – 矿化度<2g/l 对作物无害 – 矿化度2-5g/l 需化验所含盐分的种类及其 含量 – 矿化度5-6g/l 不宜灌溉

12中盐类对作物和土壤的危害 有害 无害 NaCO3 MgCO; CaCO; NaHCO; Mg(HCO3)2 Ca(HCO3)2 Na,SO4 MgSO CaSO NaCl MgCL2 CaCl, 纳盐危害最大,一般要求: Na,CO,<1g/l NaCl<2g/l NaSO<3g/l
12中盐类对作物和土壤的危害 有害 无害 Na2CO3 MgCO3 CaCO3 NaHCO3 Mg(HCO3)2 Ca(HCO3)2 Na2SO4 MgSO4 CaSO4 NaCl MgCL2 CaCl2 纳盐危害最大,一般要求: Na2CO3<1g/l NaCl<2g/l NaSO4<3g/l

灌溉水的温度 ·水温偏低:对作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水温过高:会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并会提高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小麦:适宜水温15一20℃ 水稻:不低于20℃ (温室大棚蔬菜中灌溉水水温的调节》
灌溉水的温度 • 水温偏低:对作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 水温过高:会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并会提高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 小麦:适宜水温15-20 O C – 水稻:不低于20 O C (温室大棚蔬菜中灌溉水水温的调节)

灌溉水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含有以下有毒物 质(举通县例): -重金属一汞、铬、铅、镉 一非金属一砷、氯、氟
灌溉水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含有以下有毒物 质(举通县例): – 重金属-汞、铬、铅、镉 – 非金属-砷、氯、氟

灌溉水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生活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化合物和病菌 一有毒的一酚、醛、农药等 一无毒的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这些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会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消耗大量的氧, 其数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B0D), 如果水中化合物过多,会造成缺氧
灌溉水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 生活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化合物和病菌 – 有毒的-酚、醛、农药等 – 无毒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 这些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会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消耗大量的氧, 其数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 如果水中化合物过多,会造成缺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渠道灌溉系统 第四节 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第一节 作物需水量.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第三节 灌溉用水量与灌水率.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李光永、黄兴法).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与土壤水分运动.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第二节 作物灌溉制度.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pdf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Introduction to Viscous Fluid Dynamic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流动 Flow in Circular Pipe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液流型态及水头损失 Type of Flow & Head Los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Mechanics of Fluid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Fluid Static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Fluid Dynamics.ppt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ppt
- 《流体力学》课程试卷习题(答案).doc
- 《流体力学》课程试卷习题(试题).doc
-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八个实验).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doc
- 《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流动.doc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渠道灌溉系统 第五节 渠道防渗.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渠道灌溉系统 第一节 灌溉渠系规划与布置 第二节 田间工程规划 第三节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推算.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地面灌溉技术与田间渠系.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排水沟道系统.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田间排水.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Water Use of Crop.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灌溉排水试验.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喷灌技术.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微灌技术.pdf
-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Micro Irrigation.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or Building.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给水排水设计指南.pdf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增压贮水设备(无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雨水排水系统.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2/2(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不含演示动画).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