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国际法 第二节 国际私法3/3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

五、不同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一)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 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以自然人的本国法为准据法, 辅之以行为地法。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一致。在国际 私法中,一般依据法人属人法解决这方面的冲突, 但是各国对法人属人法理解不尽相同,可以包括国 籍法、营业地法和成立地法。 @北京新彩大¥ 网络教育
五、不同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一)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 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以自然人的本国法为准据法, 辅之以行为地法。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一致。在国际 私法中,一般依据法人属人法解决这方面的冲突, 但是各国对法人属人法理解不尽相同,可以包括国 籍法、营业地法和成立地法

(二)物权关系 在物权关系方面,物权的主体、客体、种类 与内容、取得与变动、保护方法等,在各国法律中 都有不同的规定。这方面适用最普遍的是物之所在 地法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存在某些例外。 例如,运输途中货物的物权变动,多采用货 物运输目的地法,船舶和飞行器采用登记国法。 ®北師花大学 网络教育
(二)物权关系 在物权关系方面,物权的主体、客体、种类 与内容、取得与变动、保护方法等,在各国法律中 都有不同的规定。这方面适用最普遍的是物之所在 地法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存在某些例外。 例如,运输途中货物的物权变动,多采用货 物运输目的地法,船舶和飞行器采用登记国法

(三)合同之债与非合同之债 合同准据法,是指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而适 用于合同的某一国的实体法。确定合同准据法,通 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合同当事人自由选择(意思 自治)原则、与合同相关的客观标准原则、最密切 联系原则。 @北京師托大 网络教育
(三)合同之债与非合同之债 合同准据法,是指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而适 用于合同的某一国的实体法。确定合同准据法,通 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合同当事人自由选择(意思 自治)原则、与合同相关的客观标准原则、最密切 联系原则

(四)涉外婚姻家庭关系 有效的婚姻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有关婚姻的法律通常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当事人属人法以 及混合使用缔结地法和属人法。离婚同样存在实质要件和 形式要件的要求。通常实质要件适用夫妻共同本国法、一 方或共同住所地法或法院地法。 形式要件多适用法院地法。 涉外夫妻人身关系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住所地法, 夫妻财产关系多采用意思自治原则和属人法。涉外婚生子 女关系一般适用父母属人法、子女属人法、对子女更为有 利的法律。 @北師托大婆 网络教育
(四)涉外婚姻家庭关系 有效的婚姻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有关婚姻的法律通常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当事人属人法以 及混合使用缔结地法和属人法。离婚同样存在实质要件和 形式要件的要求。通常实质要件适用夫妻共同本国法、一 方或共同住所地法或法院地法。 形式要件多适用法院地法。 涉外夫妻人身关系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住所地法, 夫妻财产关系多采用意思自治原则和属人法。涉外婚生子 女关系一般适用父母属人法、子女属人法、对子女更为有 利的法律

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适用 婚姻缔结地法。如果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 结婚,适用中国法;如果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 境外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国家的法律。 关于涉外离婚,如果原告或被告任何一方在 我国有住所或居所,我国法院有管辖权。我国法院 受理的离婚案件,适用中国法律。 国北渐托大 网络教育
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适用 婚姻缔结地法。如果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 结婚,适用中国法;如果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 境外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国家的法律。 关于涉外离婚,如果原告或被告任何一方在 我国有住所或居所,我国法院有管辖权。我国法院 受理的离婚案件,适用中国法律

(五)涉外继承 涉外继承,是指被继承财产、继承人或被继 承人具有涉外因素的继承。一般为三种情况:涉 外法定继承、涉外遗嘱继承、无人继承财产。 涉外法定继承一般采取分割制、单一制。前 者区分动产与不动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 法,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后者虽不区分动 产与不动产,但具体做法也有遗产所在地法、被 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和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本国 法之别。 ®北師托大兽 网络教育
(五)涉外继承 涉外继承,是指被继承财产、继承人或被继 承人具有涉外因素的继承。一般为三种情况:涉 外法定继承、涉外遗嘱继承、无人继承财产。 涉外法定继承一般采取分割制、单一制。前 者区分动产与不动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 法,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后者虽不区分动 产与不动产,但具体做法也有遗产所在地法、被 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和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本国 法之别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 、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包括国内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不仅包括平等主体的 当事人之间的横向交易关系,也包括国家、国际组 织对横向交易关系的纵向管理和管制关系。 国际货物买卖、技术许可,国际投资、融资 构成了主要的国际经济交易。按照世界贸易组织 的划分,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北渐彩大学 网络教育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包括国内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不仅包括平等主体的 当事人之间的横向交易关系,也包括国家、国际组 织对横向交易关系的纵向管理和管制关系。 国际货物买卖、技术许可,国际投资、融资 ,构成了主要的国际经济交易。按照世界贸易组织 的划分,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二、国际货物买卖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买卖双方当事人权利 义务的,主要是国内合同法、《联合国国际货物买 卖合同公约》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根据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是 否采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某国合 同法或某一国际惯例;合同中有不同约定时,当事 人的约定优先。 @北師托大婆 网络教育
二、国际货物买卖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买卖双方当事人权利 义务的,主要是国内合同法、《联合国国际货物买 卖合同公约》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根据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是 否采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某国合 同法或某一国际惯例;合同中有不同约定时,当事 人的约定优先

(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救济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买 卖双方都承担通知的义务和保全货物的义务。除此 之外,卖方主要承担四项大的义务:交付货物、货 物与合同规定相符、交付单据、保证交付的货物不 侵犯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他人的权利。买方主要承 担两项大的义务: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违约按违约程度可以分为根本违约和非根本 违约,根据违约时间可以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北師彩大学 网络教育
(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救济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买 卖双方都承担通知的义务和保全货物的义务。除此 之外,卖方主要承担四项大的义务:交付货物、货 物与合同规定相符、交付单据、保证交付的货物不 侵犯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他人的权利。买方主要承 担两项大的义务: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违约按违约程度可以分为根本违约和非根本 违约,根据违约时间可以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 同的。在卖方违约时,买方还可以享受其他救济: 要求卖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交付替代物、减价、 修补更换等。买方违约时,卖方也可以要求买方实 际履行、赔偿或宣告合同无效。违约方在遇到非他 所能控制的障碍时,可以免除其违约责任。 (三)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 货物风险是指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买卖 双方如何分配风险承担、风险何时由卖方转由买方 承担,直接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 ®北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 同的。在卖方违约时,买方还可以享受其他救济: 要求卖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交付替代物、减价、 修补更换等。买方违约时,卖方也可以要求买方实 际履行、赔偿或宣告合同无效。违约方在遇到非他 所能控制的障碍时,可以免除其违约责任。 (三)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 货物风险是指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买卖 双方如何分配风险承担、风险何时由卖方转由买方 承担,直接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国际法 第二节 国际私法2/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国际法 第一节 国际公法2/2 第二节 国际私法1/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诉讼法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 第五节 司法体制改革和法律援助 第十三章 国际法 第一节 国际公法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刑法 第四节 各种具体犯罪2/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刑法 第三节 刑罚2/2 第四节 各种具体犯罪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刑法 第二节 犯罪2/2 第三节 刑罚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刑法 第二节 犯罪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3/3 第二节 继承法.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经济法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经济法 第三节 宏观控制法2/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经济法 第二节 市场规制法2/2 第三节 宏观控制法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经济法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第二节 市场规制法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2/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1/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专利权3/3 第四节 商标权.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专利权2/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二节 著作权2/2 第三节 专利权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行政法 第四节 监督行政与行政救济法2/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诉讼法 第一节 诉讼法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诉讼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2/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诉讼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 劳动就业.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三节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三节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2/2 第四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四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2/2 第五节 工资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处理 第七节 社会保障法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七节 社会保障法2/2 第八节 社会保险法.ppt
- 大连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9-2020).pdf
-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书(共六章,含习题与解答,编写:刘金祥).doc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 第1节 法的一般原理.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 第2节 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 第3节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 第4节 法治与法律意识.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封面).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宪法 第1节 宪法概述.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宪法 第2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宪法 第3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ppt
-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法律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宪法 第4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