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复旦大学:《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课件)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68
文件大小:5.1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NMR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磁共振仪 第三节 化学位移 第四节 偶合常数 第五节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方法 第六节 核磁共振碳谱和相关谱简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3.53 yuyu( ashmu. edu.cn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yqyu@shmu.edu.cn 1

●核磁共振(NMR) 外加磁场》原子核自旋 能级跃迁 ●核磁共振波谱 以NMR的信号强度对照射 NMR spectrum 频率(或磁场强度)作图 ●核磁共振波谱法 结构、定性及定量分 NMR spectroscopy 析的方法 ●氢谱(4HNMR) 质子类型及化学环境; 氢分布;核间关系 ●碳谱(13CNMR) 碳骨架

核磁共振(NMR) 核磁共振波谱 NMR spectrum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spectroscopy 氢谱(1H-NMR) 碳谱(13C-NMR) 2 外加磁场 原子核自旋 能级跃迁 以NMR的信号强度对照射 频率(或磁场强度)作图 结构、定性及定量分 析的方法 质子类型及化学环境; 氢分布;核间关系 碳骨架

第一节NMR的基本原理 1.自旋分类 原子核有 质量数与电荷数皆为偶数的核 自旋现象 i=0 (I) 质量数为奇数,电荷数可奇或偶的核 I=1/2、3/2、5/2、 质量数为偶数,电荷数为奇数的核 I=1、2

3 第一节 NMR的基本原理 原子核有 自旋现象 (I ) 1.自旋分类 质量数与电荷数皆为偶数的核 I=0 质量数为奇数,电荷数可奇或偶的核 I=1/2、3/2、5/2、··· 质量数为偶数,电荷数为奇数的核 I=1、2、 ···

各种核的自旋量子数 NMR 质量数核电荷数 信号例如 偶数偶数 0 12C,160 1/2 1H,19F,31P,15N 奇数奇数 3/2 11B,79Br,35C 1/2 奇数偶数 3/2 无有有有有有 13 33s 偶数奇数 2H,14N

各种核的自旋量子数 质量数 核电荷数 I NMR 信号 例如 偶数 偶数 0 无 12C, 16O 奇数 奇数 1/2 有 1H, 19F, 31P, 15N 3/2 有 11B, 79Br, 35Cl 奇数 偶数 1/2 有 13C 3/2 有 33S 偶数 奇数 1 有 2H, 14N 4

2核磁矩() 原子核有 自旋运动的原子核有自旋角动量(P) 自旋现象 h p-2兀 √/(+1) (I) 自旋感应产生核磁矩() R=r 国磁旋比γ是原子核的特征常数 方向服从右手法则 大小与自旋角动量成正比

5 2.核磁矩(µ) ( 1) 2  I I  h p  方向服从右手法则 大小与自旋角动量成正比 µ =  P 原子核有 自旋现象 (I ) 自旋运动的原子核有自旋角动量(P ) 自旋感应产生核磁矩( µ) 磁旋比  是原子核的特征常数

原子核的自旋能级和共振吸收 (一)核自旋能级分裂 原子核置在磁场中的取向:2/+1个 n=,I-1,I-2,…,-/+1,- ◆空间量子化 例如 lI(I=1/2) 2H(I=1) m=1/2 m2×(12)+1=2 mF2×1+1=3m=0 H=-1/2 nF=-1 每种取向代表某个能级

二、原子核的自旋能级和共振吸收 原子核置在磁场中的取向:2I+1个 m=I,I-1,I-2,···, -I+1,-I 6 m = 1/2 m= -1/2 1H(I = 1/2) m=2(1/2)+1=2 空间量子化 m = 1 m = 0 m= -1 2H(I = 1) m=21+1=3 例如: (一)核自旋能级分裂 每种取向代表某个能级

E 2 AE 无磁场∵、 m〓十 2 外加磁场 氢核磁矩的取向 I=1/2核的能级 ☆不同取向的核具有不同的能级 h 核磁矩的能量与外磁场强度有关B=m2zho

7 氢核磁矩的取向 I=1/2核的能级 外加磁场 无磁场 m =- 2 1 m =+ 2 1 E 0 2 H h E   m    不同取向的核具有不同的能级 核磁矩的能量与外磁场强度有关

h E=-y·m 2丌 h 2 22丌 0 △E 无磁场∵、 2 E 外加磁场 22丌 I=1/2核的能级分裂 △Ey·h O ☆△E随H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

8 0 1 2 2 1 H h E        2 0 2 ) 2 1 ( H h E         0 2 H h E       E随H0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 I=1/2核的能级分裂 外加磁场 无磁场 m =- 2 1 m =+ 2 1 E 0 2 H h E   m   

(二)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原子核的进动 ● Larmor进动/ Larmor回旋 ● Larmor方程:进动频率v与外磁场的关系 H 2丌 0 进动轨道 令核一定时,H增大,ν增加 ☆H一定时,y小的核,v小 lHy=267519×10T1s 13Cy=672615×107T1s 回旋轴

1.原子核的进动  Larmor进动/ Larmor回旋  Larmor方程:进动频率与外磁场的关系 9 0 2   H    核一定时,H0增大,  增加 H0一定时,小的核,  小 1H  =2.67519×108T-1 s -1 13C  =6.72615×107T-1 s -1 回旋轴 (二)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2.共振吸收的条件 (1)☆vo=VE=h h 2丌 ME 2兀 E y 进动频率 无磁场、 v=V产生共振吸收 外加磁场 对于Ⅰ=的核

(1) 10 0 0 2   H    0 2 H π γ h ΔE    E = h0 外加磁场 对于I = ½的核 无磁场 E 0 = 产生共振吸收 2. 共振吸收的条件 进动频率 0 2   H    0=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