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5讲 ARP协议与移动IP

第35讲ARP协议与移动IP
第35讲 ARP协议与移动IP

6.8地址解析协议ARP6.8.1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ARP完成IP地址与网络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应用层进程传输层UDP端口号TCP网络层IPIP地址ARP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底层物理网络物理层
6.8地址解析协议ARP 6.8.1 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 • ARP完成IP地址与网络物理地址之间的映 射。 1

6.8.2 ARP分组格式80241631硬件类型协议类型操作硬件地址长度协议长度发送结点硬件地址发送结点硬件地址发送结点协议地址长度目的结点硬件地址目的结点硬件地址目的结点协议地址长度1
6.8.2 ARP分组格式 1

ARP分组字段的作用硬件类型·字段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物理网络类型;·值为1,表示发送端是Ethernet:协议类型·字段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网络层协议类型·值为0x08oo时,表示采用IPv4协议:硬件长度·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物理地址长度;·值为6,表示采用Ethernet地址:协议长度·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网络层地址长度:·值为4,表示采用IPv4协议
ARP分组字段的作用 硬件类型 •字段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物理网络类型; •值为1,表示发送端是Ethernet; 协议类型 •字段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网络层协议类型; •值为0x0800时,表示采用IPv4协议; 硬件长度 •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物理地址长度; •值为6,表示采用Ethernet地址; 协议长度 •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网络层地址长度; •值为4,表示采用IPv4协议; 1

操作·字段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分组类型;·值为1,ARP请求分组;值为2,ARP响应分组;·值为3,RARP请求分组;值为4,RARP响应分组;发送端硬件地址·字段长度可变,用来表示源结点物理地址长度:发送端协议长度·发送端协议长度字段的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源结点网络层地址长度;目的端硬件地址·字段长度可变,用来表示目的结点物理地址长度:目的端协议长度·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目的结点网络层地址长度
操作 •字段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分组类型; •值为1,ARP请求分组;值为2,ARP响应分组; •值为3,RARP请求分组;值为4,RARP响应分组; 发送端硬件地址 •字段长度可变,用来表示源结点物理地址长度; 发送端协议长度 •发送端协议长度字段的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源结点网络 层地址长度; 目的端硬件地址 •字段长度可变,用来表示目的结点物理地址长度; 目的端协议长度 •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表示目的结点网络层地址长度。 1

6.9移动IP协议6.9.1移动IP协议的基本概念移动IP的设计目标·移动结点在改变接入点时,无论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或者是在不同的物理传输介质之间移动时,都不必改变其IP地址,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已有通信的连续性
6.9移动IP协议 6.9.1移动IP协议的基本概念 移动IP的设计目标 •移动结点在改变接入点时,无论是 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或者是在不同 的物理传输介质之间移动时,都不 必改变其IP地址,可以在移动过程中 保持已有通信的连续性。 1

6.9.2移动IP的设计目标与主要特征移动IP的研究主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移动结点可以通过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移动结点在切换到新的链路上时,仍然能够保持与通信对端主机的正常通信
6.9.2移动IP的设计目标与主要特征 移动IP的研究主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移动结点可以通过一个永久的IP地址, 连接到任何链路上; •移动结点在切换到新的链路上时,仍然 能够保持与通信对端主机的正常通信。 1

移动IP协议应能满足的基本要求·移动结点在改变网络接入点之后,仍然能与Internet中的其它结点的通信。·移动结点无论连接到任何接入点,能使用原来的IP地址进行通信。·移动结点应该能与其它不具备移动IP功能的结点通信,而不需要修改协议·移动结点通常使用无线方式接入,涉及无线信道带宽、误码率与电池供电等因素,应尽量简化协议,减少协议开销,提高协议效率
移动IP协议应能满足的基本要求 •移动结点在改变网络接入点之后,仍然 能与Internet中的其它结点的通信。 •移动结点无论连接到任何接入点,能使 用原来的IP地址进行通信。 •移动结点应该能与其它不具备移动IP功 能的结点通信,而不需要修改协议。 •移动结点通常使用无线方式接入,涉及 无线信道带宽、误码率与电池供电等因 素,应尽量简化协议,减少协议开销, 提高协议效率。 1

移动IP协议的基本特征·移动IP要与现有的Internet协议兼容:·移动IP协议与底层所采用的物理传输介质类型无关:·移动IP协议对传输层及以上的高层协议是透明的;·移动IP协议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移动IP协议的基本特征 •移动IP要与现有的Internet协议兼容; •移动IP协议与底层所采用的物理传输 介质类型无关; •移动IP协议对传输层及以上的高层协 议是透明的; •移动IP协议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 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

6.9.3移动IP的结构与基本术语·移动IP结构示意图在家乡的移动结点访移动结点问外地网络(Cr2(()家乡代理外地代理Internet家外地乡链二链路路家乡网络外地网络通信对端结点(a)在家乡的移动结点访移动结点问外地网络外地代理家乡代理Internet本地地址外转发地址家1乡链地链路路家乡网络外地网络通信对端结点(b)
6.9.3移动IP的结构与基本术语 •移动IP结构示意图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7讲 IPv6扩展报头与过渡方法.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4讲 MPLS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6讲 IPv6基本概念与基本报头.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1讲 传输层概念与特点.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2讲 UDP协议与TCP协议特点.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5讲 TCP窗口与UNIX通信方法.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4讲 TCP流量控制.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3讲 TCP报文格式与TCP连.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4讲 网络应用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5讲 域名系统DNS.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6讲 DHCP与FT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7讲 电子邮件系统.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8讲 Web服务与Htt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20讲 网络管理协议SNM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9讲 HTML与SI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0讲 互联网应用发展与应用层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1讲 基于Web的应用.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2讲 博客、网络电视与.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3讲 P2P网络应用.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二章 网络技术发展 第6讲 广域网技术特征.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2讲 ICM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1讲 三层交换技术.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0讲 RIP、OSPF和BG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3讲 多播IGMP与QoS.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7讲 IP地址与子网划分.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9讲 路由选择基本概念与路由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8讲 CIDR、内部地址与NAT.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6讲 IPv4协议演变与基本内容.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2讲 以太网工作原理.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4讲 交换与虚拟局域网.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3讲 高速以太网.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5讲 以太网组网与网桥.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38讲 数据链路层及差错控制.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1讲 PP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0讲 滑动窗口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39讲 链路层协议BSC及HDLC.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9讲 同步光纤网.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6讲 物理层概念及编码.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8讲 数据速率与多路复用.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7讲 通信方式与传输介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