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7讲 IPv6扩展报头与过渡方法

第37讲IPv6扩展报头与过渡方法
第37讲 IPv6扩展报头与过渡 方法

5IPv6扩展报头6.10.5 ·“下一个报头”字段值与扩展报头类型的关系"下一个报头"字段值扩展报头类型0hop-by-hopoptionheaderrouting header4344fragment header50authenticationheader51authenticationheader60destinationoptionheader1
6.10.5 IPv6扩展报头 • “下一个报头”字段值与扩展报头类型的关系 “下一个报头”字段值 扩展报头类型 0 hop-by-hop option header 43 routing header 44 50 51 60 fragment header authentication header authentication header destination option header 1

由"下一个报头"字段组成的指针链有效载荷是TCP协议数据"下一个报头"字段值为6,表示该分组没有扩展报头,它的有效载荷是TCP协议包的数据:下一个报头=6TCP包数据IPv6报头有效载荷IPv6基本报头
由“下一个报头”字段组成的指针链 有效载荷是TCP协议数据 • “下一个报头”字段值为6,表示该分组没有扩 展报头,它的有效载荷是TCP协议包的数据; 1

只有一个扩展报头的IPv6报头结构·如果分组只有一个路由扩展报头,则IPv6基本报头"下一个报头"字段值应为43,表示该分组的有效载荷第一部分为路由扩展报头:扩展报头路由报头下一个报头=43TCP包数据下一个报头=6IPv6报头IPv6基本报头有效载荷
只有一个扩展报头的IPv6报头结构 •如果分组只有一个路由扩展报头,则IPv6基本报头“下 一个报头”字段值应为43,表示该分组的有效载荷第一 部分为路由扩展报头; 1

有两个扩展报头的IPv6报头结构·如果分组有两个扩展报头,第1个是路由扩展报头,第2个是身份认证扩展报头:·基本报头中"下一个报头字段值为43,表示第一个扩展报头是路由报头:第二个扩展报头是身份认证报头,路由报头"下一个报头"值为51。扩展报头下一个报头=6TCP包数据路由报头下一个报头=43下一个报头=51IPv6报头身份认证报头有效载荷IPv6基本报头
有两个扩展报头的IPv6报头结构 •如果分组有两个扩展报头,第1个是路由扩展报头,第 2个是身份认证扩展报头; •基本报头中“下一个报头”字段值为43,表示第一个扩 展报头是路由报头;第二个扩展报头是身份认证报头 ,路由报头“下一个报头”值为51。 1

IPv6扩展报头选项字段的意义逐跳选项报头(hop-by-hopoptionheader)·逐跳选项报头结构8bitSbitNx8bit选项下一个报头扩展报头长度选项类型选项长度选项数据
IPv6扩展报头选项字段的意义 逐跳选项报头(hop-by-hop option header) •逐跳选项报头结构 1

选项类型最高两位的值与作用最高两位的值作用00跳过这个选项01丢弃该分组10丢弃该分组。如果目的地址为单播或多播地址,向源结点发送ICMPv6参数错误报文11丢弃该分组;如果目的地址不是多播地址,向源结点发送ICMPv6参数错误报文
选项类型最高两位的值与作用 最高两位的值作用 00 01 10 跳过这个选项 丢弃该分组 丢弃该分组。如果目的地址为单播或多播地址,向源 结点发送ICMPv6参数错误报文 11 丢弃该分组;如果目的地址不是多播地址,向源结点 发送ICMPv6参数错误报文 1

目的选项报头(destinationoptionheader)·如果存在路由报头,目的选项报头指定每个中间结点都要转发或处理的选项。在这种情况下,目的选项报头出现在路由报头之前:·如果不存在路由报头,或目的选项报头出现在路由报头之后,则目的选项报头指定在最后的路由结点要转发或处理的选项。路由报头(routingheader)·路由报头用于指出在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结点路由器
目的选项报头(destination option header) •如果存在路由报头,目的选项报头指定每个中间结点 都要转发或处理的选项。在这种情况下,目的选项报 头出现在路由报头之前; •如果不存在路由报头,或目的选项报头出现在路由报 头之后,则目的选项报头指定在最后的路由结点要转 发或处理的选项。 路由报头(routing header) •路由报头用于指出在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过 程中,需要经过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结点路由器。 1

分片报头(fragmentheader)·分片报头用于支持在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对分组进行分片:·“段偏移"表示分片数据相对于原始数据以8字节为单位的偏移值,偏移值最大数为8191,表示最大长度为8191x8=65528字节。认证报头(authenticationheader)·认证报头选项用于在一对主机或一对安全网关之间应用,以便提高端-端通信的安全性:·RFC2402将认证报头选项定义为IP安全体系的一部分
分片报头(fragment header) •分片报头用于支持在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 过程中,是否需要对分组进行分片; • “段偏移”表示分片数据相对于原始数据以8字节为单 位的偏移值,偏移值最大数为8191,表示最大长度 为8191x8=65528字节。 认证报头(authentication header) •认证报头选项用于在一对主机或一对安全网关之间 应用,以便提高端-端通信的安全性; • RFC2402将认证报头选项定义为IP安全体系的一部 分。 1

封装安全有效负载报头(ESP·RFC2406定义封装安全有效负载ESP报头:ESP可以与认证报头AH结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以提高端-端通信的安全性;ESP报头取决于采用的加密算法:·IPv6分组默认的加密技术是密码块链(cipherblockchaining,CBC)模式下的DES算法,记为DES-CBC模式;DES算法是一种用64位的密钥的标准对称加密算法
封装安全有效负载报头(ESP) • RFC2406定义封装安全有效负载ESP报头; • ESP可以与认证报头AH结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以提高“端-端”通信的安全性; • ESP报头取决于采用的加密算法; • IPv6分组默认的加密技术是密码块链(cipher block chaining,CBC)模式下的DES算法,记为DES-CBC 模式; • DES算法是一种用64位的密钥的标准对称加密算法。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4讲 MPLS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6讲 IPv6基本概念与基本报头.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1讲 传输层概念与特点.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2讲 UDP协议与TCP协议特点.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5讲 TCP窗口与UNIX通信方法.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4讲 TCP流量控制.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五章 传输层协议 第23讲 TCP报文格式与TCP连.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4讲 网络应用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5讲 域名系统DNS.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6讲 DHCP与FT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7讲 电子邮件系统.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8讲 Web服务与Htt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20讲 网络管理协议SNM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四章 应用层协议 第19讲 HTML与SI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0讲 互联网应用发展与应用层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1讲 基于Web的应用.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2讲 博客、网络电视与.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第13讲 P2P网络应用.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二章 网络技术发展 第6讲 广域网技术特征.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二章 网络技术发展 第9讲 接入网技术.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5讲 ARP协议与移动IP.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2讲 ICM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1讲 三层交换技术.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0讲 RIP、OSPF和BG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33讲 多播IGMP与QoS.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7讲 IP地址与子网划分.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9讲 路由选择基本概念与路由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8讲 CIDR、内部地址与NAT.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六章 网络层 第26讲 IPv4协议演变与基本内容.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2讲 以太网工作原理.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4讲 交换与虚拟局域网.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3讲 高速以太网.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5讲 以太网组网与网桥.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38讲 数据链路层及差错控制.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1讲 PPP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40讲 滑动窗口协议.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七章 数据链路层 第39讲 链路层协议BSC及HDLC.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9讲 同步光纤网.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6讲 物理层概念及编码.doc
-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义)第八章 物理层 第48讲 数据速率与多路复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