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重力选矿习题(答案)

重力选矿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填空题1、水空气重液重悬浮液2、重力浮力介质阻力3、体积当量直径面积当量直径筛分分析法沉降分析法4、43.675、R=yd,vp阻力系数雷诺数Re和矿粒形状d、v、p雷诺数 Re6、上动隔型隔膜跳汰机下动型隔膜跳汰机垂直侧动隔膜跳汰机7、冲程冲次冲洗水和床面的横向坡度矿石在入选前的制备给矿浓度、给矿体积和处理量8、矿粒自身的性质(意思对即可得分)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不加“升降”两字不得分)过渡层素流层9、层流边层10、三溴甲烷或四溴乙烷杜列液二碘甲烷克列里奇液11、2—0.075mm12、机械冲程13、斯托克斯公式回转14、垂直接近水平15、传递能量松散粒群(或松散物料/分散粒群)运输产物16、冲程冲次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17、偏心连杆机构18、矩形19、圆柱(筒)体直径D给矿口(管)当量直径d溢流管(口)直径dar沉砂口(管)直径d锥角α粒度形状20.容积浓度含泥量21、自由沉降分级干涉沉降分级22、入选矿石的准备介质的制备(准备)矿石分选(分选)悬浮液的回收(或介质的回收或脱除介质)再生(或介质再生或净化)23、粘性阻力压差阻力干涉沉降24.自由沉降25、斯托克斯公式阿连公式牛顿一雷廷智公式26、粗粒产物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细粒产物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原料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27、入<3%
重力选矿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水 空气 重液 重悬浮液 2、重力 浮力 介质阻力 3、体积当量直径 面积当量直径 筛分分析法 沉降分析法 4、43.67 5、 2 2 R d v = A 阻力系数 雷诺数 Re 和矿粒形状 d 2、v 2、ρ 雷诺数 Re 6、上动隔型隔膜跳汰机 下动型隔膜跳汰机 垂直侧动隔膜跳汰机 7、冲程冲次 冲洗水和床面的横向坡度 矿石在入选前的制备 给矿浓度、给矿体积和处理量 8、矿粒自身的性质(意思对即可得分) 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不加“升降”两字不得分) 9、层流边层 过渡层 紊流层 10、三溴甲烷或四溴乙烷 杜列液 二碘甲烷 克列里奇液 11、2—0.075mm 12、机械冲程 13、斯托克斯公式 14、垂直 接近水平 回转 15、传递能量 松散粒群(或松散物料/分散粒群) 运输产物 16、冲程冲次 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 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 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 17、偏心连杆机构 18、矩形 19、圆柱(筒)体直径 D 给矿口(管)当量直径 df 溢流管(口)直径 dov 沉砂口(管)直径 ds 锥角α 20. 容积浓度 粒度 形状 含泥量 21、自由沉降分级 干涉沉降分级 22、入选矿石的准备 介质的制备(准备) 矿石分选(分选) 悬浮液的回收(或介质的回收 或脱除介质) 再生(或介质再生或净化) 23、粘性阻力 压差阻力 24.自由沉降 干涉沉降 25、斯托克斯公式 牛顿—雷廷智公式 阿连公式 26、粗粒产物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 细粒产物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 原料中小于分离粒度 的含量 27、λ<3%

粘度稳定性28、密度29、大30、小大31、8, <Psu<8232、大于33、截取器34、高堰式低堰式浸入式(沉没式)中心管排料法一端排料法35、透筛排料法(人工床层排料法)36、层间斥力37、高38、最大沉淀度法39、松散度40、-2mm,-0.2mm41、结构化现象42、水跃43、借高差自流给矿砂泵直接给矿稳压箱给矿44、公式计算法图示法45、阿基米德原理46、高47、隔膜面积/筛板面积48、松散分层运搬分带49、法向脉动速度50、水流的纵向推力、脉动速度的上升推力、矿粒与槽底面的摩擦力、液体的粘结力51、水力分析52、床面的差动作用d(8-p)g53、G=654、床面机架传动机构55、紊流切应力粘性切应力56、流化床57、松散一分层一分离58、活塞跳汰机隔膜跳汰机空气脉动跳汰机水力脉动跳汰机动筛跳汰机三、选择题12345678910
28、密度 粘度 稳定性 29、大 30、小 大 31、 1 su 2 32、大于 33、截取器 34、高堰式 浸入式(沉没式) 低堰式 35、透筛排料法(人工床层排料法) 中心管排料法 一端排料法 36、层间斥力 37、高 38、最大沉淀度法 39、松散度 40、-2mm,-0.2mm 41、结构化现象 42、水跃 43、借高差自流给矿 砂泵直接给矿 稳压箱给矿 44、公式计算法 图示法 45、阿基米德原理 46、高 47、隔膜面积/筛板面积 48、松散分层 运搬分带 49、法向脉动速度 50、水流的纵向推力、脉动速度的上升推力、矿粒与槽底面的摩擦力、液体的粘结力 51、水力分析 52、床面的差动作用 53、G d ( )g 6 3 0 = − 54、床面 机架 传动机构 55、紊流切应力 粘性切应力 56、流化床 57、松散-分层-分离 58、活塞跳汰机 隔膜跳汰机 空气脉动跳汰机 水力脉动跳汰机 动筛跳汰机 三、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BAADDcABB11121314171516181920cBDccBccAA2122232427252628ADBDDDBc四、简答题1、如何判断矿石的可选性?试举例说明。答:根据矿石可选性评定系数E=-P判断矿石的可选性。例如判断煤(1350kg/m3).研石(1800kg/m)在p=1000kg/m3的水中分选的难易程度。8,-Pl_1800-1000E==2.29,-P1350-10002.5>E>1.75说明可选性容易2、简述干涉沉降影响的附加因素?答:(1)颗粒沉降时与介质的相对速度增大。(2)在某一特定情况下,颗粒沉降受到的浮力作用变大。(3)机械阻力的产生。(4)流体介质的粘滞性增加,引起介质阻力变大。3、.简述影响螺旋选矿机工作的因素?答:影响螺旋选矿机的因素包括结构参数(设备条件)和操作条件两个方面。结构参数主要有螺旋直径、槽的横断面形状、螺距和螺旋圈数:操作条件有给矿体积、给矿浓度、冲洗水量以及矿石本身的性质等。4.画出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简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答:矿石和悬浮液以一定的压力给入旋流器内,在回转运动中矿物颗粒依自身密度不同分布在悬浮液相应的密度层内。同水力旋流器中的流速分布一样,在重介质旋流器内也存在着一个轴向零速包络面。包络面内的悬浮液密度小,在向上流动中随之将轻矿物带初,故由溢流中可获得轻产物:重矿物分布在包络面外部,在向下作回转运动中由沉砂口排出。在整个包络面上,悬浮液的密度分布并不一致,而是自上而下增大。位于上部包络面外的矿粒在向下运动中受悬浮液密度逐渐增大的影响,又不断得到分选,其中密度低的颗粒又被推入包络面内层,从上部排出。一溢流给矿一白圆柱体溢流管圆锥体+-沉砂
B B A A D D C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D C C B C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A D B C D D D 四、简答题 1、如何判断矿石的可选性?试举例说明。 答:根据矿石可选性评定系数 判断矿石的可选性。例如判断煤(1350kg/m3)—— 矸石(1800 kg/m3)在ρ=1000 kg/m3 的水中分选的难易程度。 2、简述干涉沉降影响的附加因素? 答:(1)颗粒沉降时与介质的相对速度增大。 (2)在某一特定情况下,颗粒沉降受到的浮力作用变大。 (3)机械阻力的产生。 (4)流体介质的粘滞性增加,引起介质阻力变大。 3、.简述影响螺旋选矿机工作的因素? 答:影响螺旋选矿机的因素包括结构参数(设备条件)和操作条件两个方面。结构参数主要有螺旋 直径、槽的横断面形状、螺距和螺旋圈数;操作条件有给矿体积、给矿浓度、冲洗水量以及矿石本 身的性质等。 4.画出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简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矿石和悬浮液以一定的压力给入旋流器内,在回转运动中矿物颗粒依自身密度不同分布在悬浮 液相应的密度层内。同水力旋流器中的流速分布一样,在重介质旋流器内也存在着一个轴向零速包 络面。包络面内的悬浮液密度小,在向上流动中随之将轻矿物带初,故由溢流中可获得轻产物;重 矿物分布在包络面外部,在向下作回转运动中由沉砂口排出。在整个包络面上,悬浮液的密度分布 并不一致,而是自上而下增大。位于上部包络面外的矿粒在向下运动中受悬浮液密度逐渐增大的影 响,又不断得到分选,其中密度低的颗粒又被推入包络面内层,从上部排出。 − − = 1 2 E 2.29 1350 1000 1800 1000 1 1 2 1 1 = − − = − − = E 2.5>E>1.75 说明可选性容易

5.简述水力分级和筛分的异同点。答:共同点:分级和筛分作业的性质相同,均是将粒度范围宽的粒群分成粒度范围窄的产物。不同点:(1)工作原理:筛分是比较严格地按几何尺寸分开,分级则是按沉降速度差分开。(2)产品特性:筛分的同级产物中,粒度大小比较均匀:而分级同级产品有较宽的粒度范围。(3)工作效率:筛分对细粒粒物料的分选效率较低;而分级处理细物料的效率较高。(4)应用范围:筛分适用于>2~3mm的物料:分级适用于<2mm的物料。6、跳汰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答:(1)冲程冲刺的影响(2)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的影响(3)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的影响(4)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的影响7、简述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结构简图。答:矿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给矿管给入水力旋流器内,随即在圆筒形器壁限制下作回转运动。外层矿浆在回转中向下运动,称为外螺旋流。随着向下流动空间断面减小,内层矿浆被迫转而向上流动,称为内螺旋流。粗颗粒因惯性离心力大而被抛向器壁,并逐渐向下流动由底部排出成为沉砂:细颗粒向器壁移动的速度较小,被朝向中心流动的液体带动由中心溢流管排出,成为溢流。溢流给矿一圆柱体溢流管圆锥体沉砂8、简述矿浆在螺旋瘤槽中的分选过程。槽底除沿纵向有坡度外,沿横向也有相当的内向倾斜。矿浆自上部给入后,在沿槽流动过程中粒群首先发生分层。分层结果是按照析离分层结果进行分层的,是最上层为大粒度小密度矿物,下面是少量小密度矿物细颗粒和大量大密度大颗粒,最下层大密度大颗粒。进入底层的重矿物颗粒受离心力小、摩擦力大,沿槽底的横向坡度向内移动,较低速度沿槽内侧向下移动,最后由槽末端最内沿的尾矿口排出,为精矿。位于上层的轻矿物受到的离心力大,摩擦力小,则随着回转流动的矿浆沿着槽的外侧向下运动,最后由槽末端最外沿的尾矿口排出,为尾矿。中间的为不同品位的中矿。9、简述摇床选矿的分选过程。答:原料给到料槽内,同时加水调成浓度为25%~30%的矿浆自流到床面上,矿粒在床条沟槽内受水流冲洗和床面振动作用而松散、分层。分层后的上、下层矿粒又因受到不同大小的水流冲洗力和床面摩擦力作用而向床面的不同方向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受到较大的水流推动,大多沿床面横向倾
5.简述水力分级和筛分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分级和筛分作业的性质相同,均是将粒度范围宽的粒群分成粒度范围窄的产物。 不同点: (1) 工作原理:筛分是比较严格地按几何尺寸分开,分级则是按沉降速度差分开。 (2) 产品特性:筛分的同级产物中,粒度大小比较均匀;而分级同级产品有较宽的粒度范围。 (3) 工作效率:筛分对细粒粒物料的分选效率较低;而分级处理细物料的效率较高。 (4) 应用范围:筛分适用于>2~3mm 的物料;分级适用于<2mm 的物料。 6、跳汰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 答:(1)冲程冲刺的影响 (2)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的影响 (3)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的影响 (4) 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的影响 7、简述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结构简图。 答:矿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给矿管给入水力旋流器内,随即在圆筒形器壁限制下作回转运动。外层 矿浆在回转中向下运动,称为外螺旋流。随着向下流动空间断面减小,内层矿浆被迫转而向上流动, 称为内螺旋流。粗颗粒因惯性离心力大而被抛向器壁,并逐渐向下流动由底部排出成为沉砂;细颗 粒向器壁移动的速度较小,被朝向中心流动的液体带动由中心溢流管排出,成为溢流。 8、简述矿浆在螺旋溜槽中的分选过程。 槽底除沿纵向有坡度外,沿横向也有相当的内向倾斜。矿浆自上部给入后,在沿槽流动过程中 粒群首先发生分层。分层结果是按照析离分层结果进行分层的,是最上层为大粒度小密度矿物,下 面是少量小密度矿物细颗粒和大量大密度大颗粒,最下层大密度大颗粒。进入底层的重矿物颗粒受 离心力小、摩擦力大,沿槽底的横向坡度向内移动,较低速度沿槽内侧向下移动,最后由槽末端最 内沿的尾矿口排出,为精矿。位于上层的轻矿物受到的离心力大,摩擦力小,则随着回转流动的矿 浆沿着槽的外侧向下运动,最后由槽末端最外沿的尾矿口排出,为尾矿。中间的为不同品位的中矿。 9、简述摇床选矿的分选过程。 答:原料给到料槽内,同时加水调成浓度为 25%~30%的矿浆自流到床面上,矿粒在床条沟槽内受水 流冲洗和床面振动作用而松散、分层。分层后的上、下层矿粒又因受到不同大小的水流冲洗力和床 面摩擦力作用而向床面的不同方向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受到较大的水流推动,大多沿床面横向倾

斜向下运动,排出称作尾矿,相应地床面这一侧称为尾矿侧。而位于床层底部的重矿物颗粒受床面的差动运动沿纵向运动,由传动端对面排出称作精矿,相应床面位置称为精矿端。不同密度和粒度的矿粒在床面上受到的横向和纵向作用是不同的,最后的运动方向不同,而在床面呈扇形展开,可接出多种质量不同的产品。10、水力分级在选矿过程中有哪些应用?(1)在某些重选作业之前,将入选原料分成窄粒级,以便于选择适宜操作条件,此时分级产物的粒度特性将有助于进行析离分层;(2)与磨矿作业构成闭路,及时分出合格粒度的产品,减少过磨;(3)对原料或选矿产品进行脱水或脱泥:(4)测定微细物料(多为小于200目,一0.075mm)的粒度组成,即进行水力分析。11、简述浮沉实验的操作步骤,通过浮沉实验可以了解物料的什么情况?答:浮沉试验用重液依测定的精确度要求不同,可配制成48个密度相差0.5~1克/厘米3的比重液。将每一种比重液分别装入圆筒形容器内,筒内最好再套入一个带筛底的漏桶。分离程序多由低比重向高比重进行。先将原料投放到低比重液中,于是小于该比重液的矿物浮起,将浮物捞出以后,再将漏桶提起,取出桶底的沉物,洗净以后再将其投入更高密度的测定液中,依此原理,可以得到一系列的不同产物。将各产物分别烘干,称重,化验,计算出各密度级别的产率,金属分布率等数据,即可得知矿石中各种密度矿物和金属的分布情况。12、简述矿物按悬浮体密度差分层与按重介质分层的观点,并说明实现正分层的条件?答:按矿物悬浮体密度差分层的学说观点:按密度分层是由轻、重矿物与介质组成的悬浮体的密度不同所引起。实现正分层的条件是:(S,-p)+p>(8,-p)+p按重介质分层的观点:分层是根据细粒重矿物与水组成的悬浮体密度与轻矿物自身的密度差实现分层,即以粗粒轻矿物在细粒重矿物与水组成的悬浮体中所受的浮力为分层依据。实现正分层的条件是:,-g或0-0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矿物粒群来说,一般当达到0.5左右时,即将失去活动性。对于细粒重矿物悬浮体来说,入超过0.4~0.44活动性已很差。受这一因素约束,轻、重矿物的最低有效密度差值也就被限定了。如果细粒重矿物是作为重悬浮液选矿用加重质使用,则其容积浓度最好不超过0.33,此时重矿物与轻矿物的有效密度比值即需满足如下要求,按此条件轻、重矿物有效密度比值82-P>3为:i-p或E>3值
斜向下运动,排出称作尾矿,相应地床面这一侧称为尾矿侧。而位于床层底部的重矿物颗粒受床面 的差动运动沿纵向运动,由传动端对面排出称作精矿,相应床面位置称为精矿端。不同密度和粒度 的矿粒在床面上受到的横向和纵向作用是不同的,最后的运动方向不同,而在床面呈扇形展开,可 接出多种质量不同的产品。 10、水力分级在选矿过程中有哪些应用? (1)在某些重选作业之前,将入选原料分成窄粒级,以便于选择适宜操作条件,此时分级产物的粒 度特性将有助于进行析离分层; (2)与磨矿作业构成闭路,及时分出合格粒度的产品,减少过磨; (3)对原料或选矿产品进行脱水或脱泥; (4)测定微细物料(多为小于 200 目,-0.075mm)的粒度组成,即进行水力分析。 11、简述浮沉实验的操作步骤,通过浮沉实验可以了解物料的什么情况? 答:浮沉试验用重液依测定的精确度要求不同,可配制成 4~8 个密度相差 0.5~1 克/厘米 3 的比重 液。将每一种比重液分别装入圆筒形容器内,筒内最好再套入一个带筛底的漏桶。分离程序多由低 比重向高比重进行。先将原料投放到低比重液中,于是小于该比重液的矿物浮起,将浮物捞出以后, 再将漏桶提起,取出桶底的沉物,洗净以后再将其投入更高密度的测定液中,依此原理,可以得到 一系列的不同产物。将各产物分别烘干,称重,化验,计算出各密度级别的产率,金属分布率等数 据,即可得知矿石中各种密度矿物和金属的分布情况。 12、简述矿物按悬浮体密度差分层与按重介质分层的观点,并说明实现正分层的条件? 答:按矿物悬浮体密度差分层的学说观点:按密度分层是由轻、重矿物与介质组成的悬浮体的密度 不同所引起。实现正分层的条件是: 2 ( 2 − ) + 1 ( 1 − ) + 按重介质分层的观点:分层是根据细粒重矿物与水组成的悬浮体密度与轻矿物自身的密度差实 现分层,即以粗粒轻矿物在细粒重矿物与水组成的悬浮体中所受的浮力为分层依据。 实现正分层 的条件是: 1 2 ( 2 − ) + 13、按重介作用分层的两个条件。 答:若要重介质作用分层,原料须具备如下两条件: 1)两种矿物的密度差要足够大,限定条件为:由(2)式: − − 2 1 2 或 1 2 2 1 − −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矿物粒群来说,一般当 λ 达到 0.5 左右时,即将失去活动性。对于细粒重 矿物悬浮体来说,λ 超过 0.4~0.44 活动性已很差。受这一因素约束,轻、重矿物的最低有效密度 差值也就被限定了。如果细粒重矿物是作为重悬浮液选矿用加重质使用,则其容积浓度最好不超过 0.33,此时重矿物与轻矿物的有效密度比值即需满足如下要求,按此条件轻、重矿物有效密度比值 为: 3 1 2 − − 或 E>3 值

2)两种矿物的粒度差也应足够大,只有这样重矿物细颗粒与水组成的悬浮体才会以总体密度对粗粒轻矿物施以浮力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被选物料的粒度最好超过悬浮粒子粒度的3~5倍。即dj>3~5d,14、根据位能的相对降低值看矿石的重选难易性与哪些因素有关?AEY(1-)(8, -8)答:E,(8, -p)+(1-)(8, -p)由上式可看出:矿石重选的难易性是与下列因素有关:E值愈大,分选愈易进行(1)与介质的密度有关,介质的密度愈大,E,(2)轻、重矿物密度差(8-9)愈大,分层进行的愈容易,效果愈好:(3)当(8,-8)值相同时,8,和本身的值愈小,分选效果愈好,如选煤比选矿容易;(4)给矿中轻、重矿物的重量比(Y1及Y2)对分层的难易程度也有影响。15.水跃现象和槽底粗糙度对紊动流动的影响?答:①当底流层流边层厚度高过粗糙峰时,底部表面性质对漩涡的形成不发生直接的影响。②层流边层的厚度低于粗糙峰时,粗糙峰促进了初始漩涡的形成,于是脉动速度增强。在粗糙峰下面的凹陷处,仍会有薄的层流边层存在称为落入底部的细粒重产物的“避风港”,在那里进行着重产物的最后分层和富集。结论:生产中,对水流紊动程度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松散床层的需要,也要照顾到矿粒分层所必要的稳定性。16.简述素流斜面流中拟序结构的形成?答:在十分杂乱的紊流中,存在着接近有次序的结构一一拟序结构。这种结构显示出紊流的初始漩涡是以流条形式在固体壁附近形成。在速度梯度的作用下,流条不断地滚动、扩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很快离开壁面上开,并对流动产生干扰。这种最初生成的漩涡范围很小,但转动很快、强度很大,并且在流场内是不连续的。随着小尺度漩涡的上升扩展、互相兼并,结果又出现了速度较低但范围较大的大尺度漩涡。在相邻的两大漩涡间发生着运动方向的转变,大的漩涡被搅动分散开来,形成许多小的波动运动,最后在黏滞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转化为热能损失;与此同时,新的漩涡又在底部形成和向上扩展,如此循环构成一幅系流运动图像。17.为何称斜面水流为无压流动?答:水流沿斜面流动是在自身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作用下发生的,属于无压流动,因此称斜面水流为无压流动。18..为什么流膜选矿适合处理细粒和微细粒矿石,而垂直流选矿却不适合?答:斜面流与垂直流一样,也是一种松散床层的手段,然而垂直流,紊流程度高,流体动力作用强
2)两种矿物的粒度差也应足够大,只有这样重矿物细颗粒与水组成的悬浮体才会以总体密度 对粗粒轻矿物施以浮力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被选物料的粒度最好超过悬浮粒子粒度的 3~5 倍。即 3 ~ 5 2 1 d d 14、根据位能的相对降低值看矿石的重选难易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 ) (1 )( ) (1 )( ) 1 2 1 1 1 1 2 1 1 − + − − − − = E E 由上式可看出:矿石重选的难易性是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介质的密度有关,介质的密度愈大, E1 E 值愈大,分选愈易进行; (2)轻、重矿物密度差 ( ) 2 − 1 愈大,分层进行的愈容易,效果愈好; (3)当 ( ) 2 − 1 值相同时, 2和 1 本身的值愈小,分选效果愈好,如选煤比选矿容易; (4)给矿中轻、重矿物的重量比(γ1 及γ2)对分层的难易程度也有影响。 15.水跃现象和槽底粗糙度对紊动流动的影响? 答:① 当底流层流边层厚度高过粗糙峰时,底部表面性质对漩涡的形成不发生直接的影响。 ② 层流边层的厚度低于粗糙峰时,粗糙峰促进了初始漩涡的形成,于是脉动速度增强。在粗糙 峰下面的凹陷处,仍会有薄的层流边层存在称为落入底部的细粒重产物的“避风港”,在那里进行着 重产物的最后分层和富集。 结论:生产中,对水流紊动程度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松散床层的需要,也要照顾到矿粒分层所必 要的稳定性。 16. 简述紊流斜面流中拟序结构的形成? 答:在十分杂乱的紊流中,存在着接近有次序的结构——拟序结构。这种结构显示出紊流的初始漩 涡是以流条形式在固体壁附近形成。在速度梯度的作用下,流条不断地滚动、扩大,发展到一定程 度即很快离开壁面上升,并对流动产生干扰。这种最初生成的漩涡范围很小,但转动很快、强度很 大,并且在流场内是不连续的。随着小尺度漩涡的上升扩展、互相兼并,结果又出现了速度较低但 范围较大的大尺度漩涡。在相邻的两大漩涡间发生着运动方向的转变,大的漩涡被搅动分散开来, 形成许多小的波动运动,最后在黏滞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转化为热能损失;与此同时,新的漩涡 又在底部形成和向上扩展,如此循环构成一幅紊流运动图像。 17.为何称斜面水流为无压流动? 答:水流沿斜面流动是在自身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作用下发生的,属于无压流动,因此称斜面水流 为无压流动。 18.为什么流膜选矿适合处理细粒和微细粒矿石,而垂直流选矿却不适合? 答:斜面流与垂直流一样,也是一种松散床层的手段,然而垂直流,紊流程度高,流体动力作用强

所以,不利于细粒矿石的回收。一般小于2mm或0.074mm的物料,不能有效回收。故提出斜面流选矿,由于它紊流程度小,流体动力作用小,所以,能有效回收细粒矿石。19、简述螺旋分级机的分级过程。答:矿浆从靠近下端槽的旁侧给入后,在槽的下部形成分级液面,粗粒沉到底部,被螺旋推到上方排出。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脱水,未能沉降的细颗粒随矿浆流经溢流堰排出。在分级槽的下端有一框架,框架的上部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用以调节螺旋叶片距槽底的距离,并在停机时将螺旋轴提起以防矿砂沉淀将螺旋叶片埋住。20、水力旋流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直径D矿浆体积处理量与旋流器直径的关系为QαD2分级粒度与旋流器直径的关系:d,ooD因此,进行粗分级时常选用较大直径旋流器;在细分级时则用小直径旋流器。处理能力不够时,可以将多台并联使用。(2)给矿管直径dG给矿口的大小对处理能力、分离粒度以及分级效率均有一定影响。其直径常与旋流器直径呈一定比例,大多dG=(0-08~0·25)D。给矿口的横断面形状以矩形为好。(3)溢流管直径dY溢流管大小应与旋流器直径呈一定比例,一般为dY=(0·2~0-4)D。增大溢流管直径,溢流量增加,溢流粒度变粗,沉砂中细粒级减少,沉砂浓度增加。(4)沉砂口直径ds沉砂口直径常与溢流口直径比值称为角锥比。试验得出,角锥比值以3一4为宜,它是改变分级粒度的有效手段。沉砂口常因磨损而增大排出口面积,使沉砂产量增加,沉砂浓度降低。(5)锥角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细分级或脱水用较小的锥角,最小达100~150:粗分级或浓缩用用大锥角,达200二45(6)给矿压力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给矿压力直接影响着处理能力,对分级粒度影响较小。一般来说,采用较高压力(150~300kPa)可获得稳定的操作结果,但带来的问题是磨损增大。(7)给矿性质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给矿浓度高,分级粒度变粗,分级效率亦将降低。21、.影响螺旋分级机工作的因素有哪些?答:(1)矿石性质密度:矿石密度越大生产能力也越高(几乎正比)。粒度组成和含泥量:反映在矿浆的粘度上,粘度增大,矿粒沉降速度减少,处理能力和分级的精确性均降低,因此,当矿泥含量较高时,常采用较低分级浓度,但这又导致处理量的降低
所以,不利于细粒矿石的回收。一般小于 2mm 或 0.074mm 的物料,不能有效回收。故提出斜面流选 矿,由于它紊流程度小,流体动力作用小,所以,能有效回收细粒矿石。 19、简述螺旋分级机的分级过程。 答:矿浆从靠近下端槽的旁侧给入后,在槽的下部形成分级液面,粗粒沉到底部,被螺旋推到上方 排出。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脱水,未能沉降的细颗粒随矿浆流经溢流堰排出。在分级槽的下端有一框 架,框架的上部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用以调节螺旋叶片距槽底的距离,并在停机时将螺旋轴提起, 以防矿砂沉淀将螺旋叶片埋住。 20、水力旋流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直径 D 矿浆体积处理量与旋流器直径的关系为: Q ∝ D2 分级粒度与旋流器直径的关系: 因此,进行粗分级时常选用较大直径旋流器;在细分级时则用小直径旋流器。处理能力不够时, 可以将多台并联使用。 (2)给矿管直径 dG 给矿口的大小对处理能力、分离粒度以及分级效率均有一定影响。其直径常与旋流器直径呈一 定比例,大多 dG=(0·08~0·25)D。给矿口的横断面形状以矩形为好。 (3)溢流管直径 dY 溢流管大小应与旋流器直径呈一定比例,一般为 dY = (0·2~0·4)D。增大溢流管直径,溢流量 增加,溢流粒度变粗,沉砂中细粒级减少,沉砂浓度增加。 (4)沉砂口直径 ds 沉砂口直径常与溢流口直径比值称为角锥比。试验得出,角锥比值以 3 一 4 为宜,它是改变分 级粒度的有效手段。沉砂口常因磨损而增大排出口面积,使沉砂产量增加,沉砂浓度降低。 (5)锥角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 细分级或脱水用较小的锥角,最小达 100~150 ;粗分级或浓缩用用大锥角,达 200 一 450。 (6) 给矿压力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 给矿压力直接影响着处理能力,对分级粒度影响较小。一般来说,采用较高压力(150~300kPa) 可获得稳定的操作结果,但带来的问题是磨损增大。 (7)给矿性质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 给矿浓度高,分级粒度变粗,分级效率亦将降低。 21、.影响螺旋分级机工作的因素有哪些? 答:(1)矿石性质 密度: 矿石密度越大生产能力也越高(几乎正比) 。 粒度组成和含泥量: 反映在矿浆的粘度上,粘度增大,矿粒沉降速度减少,处理能力和分级的 精确性均降低,因此,当矿泥含量较高时,常采用较低分级浓度,但这又导致处理量的降低。 dF D

(2)分级机结构分级面积一一影响分级机处理能力并决定分级粒度。分级机面积增大,按溢流的体积处理能力便增大,分级精度便更细。螺旋的转速:影响液面的搅动程度和运输返砂的能力,转速与螺旋直径成反比。粗粒分级可有较大的搅动程度而不致影响颗粒的沉降。细颗粒分级则应避免强烈搅动,其螺旋运转速度达到足以将返砂沿外槽运出即可。(3)给矿浓度常在磨机排矿口加水调节。实际生产中控制分级机的给矿浓度是控制分级溢流粒度的有效手段。同时,又制约着处理能力。22、选择加重质时要注意哪些?答:A,足够高的密度,以便在适当的容积浓度(一般是入~25%)配成密度适合要求的重悬浮液:B.便于回收。能够用简单的磁选、浮选或分级方法分离出来:C.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不应在精矿中构成有害杂质。23、为什么重介质选矿难获得高品位的最终精矿,只能除去低密度单体脉石或采矿时混入的围岩?答:重介质分选金属矿石时,受到加重质密度的限制,难以配制很高密度的悬浮液,一般只能配制比轻矿物密度略高一些的重介质。因此,重介质选矿难获得高品位的最终精矿,只能除去低密度单体脉石或采矿时混入的围岩,作为预先分选作业。24、简述重介质振动槽的构造及工作过程。答:机体为一长方形浅槽,支承在几组向后倾斜10度的弹簧片上,并由给矿端的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槽体往复运动,槽体向排料方向倾斜2°~3°,在槽体末端设有分离隔板,用以使轻、重产物分开。在槽体底部安装有冲孔筛板,筛板以下被分隔成5~6个独立的槽底水室,分别与压力水管相通。工作时,矿石和重悬浮液由给矿端给入,重悬浮液在槽中受到摇动和上升水流的作用形成高浓度的床层,对矿石分选。密度大的重矿物分布在下部,由分离隔板下方排出,轻矿物分布在床层的上部,由上方排出。轻、重矿物分别经脱介筛(振动筛)上,脱介质后收集成产品,筛下介质通过砂泵送回到介质锥斗中循环使用25、简述跳汰过程中物料分层的过程。答:矿石给到跳汰机的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手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
(2)分级机结构 分级面积——影响分级机处理能力并决定分级粒度。分级机面积增大,按溢流的体积处理能力 便增大,分级精度便更细。 螺旋的转速: 影响液面的搅动程度和运输返砂的能力,转速与螺旋直径成反比。 粗粒 分级可有较大的搅动程度而不致影响颗粒的沉降。细颗粒分级则应避免强烈搅动,其螺旋运转速度 达到足以将返砂沿外槽运出即可。 (3)给矿浓度 常在磨机排矿口加水调节。实际生产中控制分级机的给矿浓度是控制分级溢流粒度的有效手段。 同时,又制约着处理能力。 22、选择加重质时要注意哪些? 答:A. 足够高的密度,以便在适当的容积浓度(一般是λ≈25%)配成密度适合要求的重悬浮液; B. 便于回收。 能够用简单的磁选、浮选或分级方法分离出来; C.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不应在精矿中构成有害杂质。 23、为什么重介质选矿难获得高品位的最终精矿,只能除去低密度单体脉石或采矿时混入的围岩? 答:重介质分选金属矿石时,受到加重质密度的限制,难以配制很高密度的悬浮液,一般只能配制 比轻矿物密度略高一些的重介质。因此,重介质选矿难获得高品位的最终精矿,只能除去低密度单 体脉石或采矿时混入的围岩,作为预先分选作业。 24、简述重介质振动溜槽的构造及工作过程。 答:机体为一长方形浅槽,支承在几组向后倾斜 10 度的弹簧片上,并由给矿端的曲柄连杆机构带动 槽体往复运动,槽体向排料方向倾斜 2°~3°,在槽体末端设有分离隔板,用以使轻、重产物分开。 在槽体底部安装有冲孔筛板,筛板以下被分隔成 5~6 个独立的槽底水室,分别与压力水管相通。 工作时,矿石和重悬浮液由给矿端给入,重悬浮液在槽中受到摇动和上升水流的作用形成高浓 度的床层,对矿石分选。密度大的重矿物分布在下部,由分离隔板下方排出,轻矿物分布在床层的 上部,由上方排出。轻、重矿物分别经脱介筛(振动筛)上,脱介质后收集成产品,筛下介质通过 砂泵送回到介质锥斗中循环使用。 25、简述跳汰过程中物料分层的过程。 答:矿石给到跳汰机的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 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 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 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 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 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 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 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 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

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26、摇床选矿有哪些应用,有哪些优缺点?答:摇床是选别细粒矿石的高效重选设备,广泛用于钨、锡、钮、锯及其他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矿石的选别,也用于铁锰矿石的选别,近年来也有报道用摇床回收磁选厂尾矿中的铁矿物以及选云母等非金属矿物的。摇床选矿的缺点:①占地面积较大:②耗水量较大:③单位面积床面的处理能力较低。摇床选矿的优点:①富矿比(精矿品位与原矿品位之比)比其他许多选矿方法都高,最大可达100多倍:②一次选别就可获得合格精矿和废弃尾矿;③矿石在床面为扇形分带,便于观察和调节:④产品可根据需要用分割板分开后分别接取,可得多种产品:③耗电很少。27、影响摇床选别的因素有哪些?答:(1)冲程冲次的影响处理粗砂的摇床给矿粒度粗、床层又较厚,此时既需要有足够大的层间斥力进行松散,又需要有相对较长的时间扩展床层高度,所以总是要求有较大冲程,较小冲次:处理细砂和矿泥的摇床条件则正好相反,其冲程冲次的相乘值也要比处理粗砂的摇床低些。(2)冲洗水和床面的横向坡度冲洗水的大小和床面的横向坡度共同决定着水流的流速。当增大横坡时,矿粒的下滑作用力增强,因而可减少用水量。即“大坡小水,小坡大水”均可使矿粒有同样的横向运动速度。但坡度增大将使矿粒在精选区的分带变窄,不利于更精细地分离。所以在精选作业中常采用小坡大水,而在粗选或扫选作业中则采用大坡小水,以节省水耗。(3)矿石在入选前的制备为了便于选择摇床的适宜操作条件,矿石在入选前应进行分级。采用水力分级方法所获得的产物中,重矿物的平均粒度要比轻矿物小得多,因而有利于进行折离分层。(4)给矿浓度、给矿体积和处理量给矿的矿浆浓度和矿浆体积既与按干矿计的处理量有关,司时也影响干分选指标。随看给矿体积增加,处理矿量增大,精矿品位提高,而金属回收率则要下降。增大给矿浓度其结果与此类似。生产中控制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是主要的操作环节。28、干涉沉降时矿粒受哪些力?举出一种求均质粒群的干涉沉降速度指数n的值?答:颗粒沉降时除受到重力、浮力(其合力为净重力)和介质的阻力的作用外,还受到由于颗粒接触、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阻力。根据干涉沉降试验,由介质流速测定松散度,将所得数据画在对数坐标纸上,为一直线,则直线的斜率就是n值。Igvo-IgVe=n(常数)1g1-lge29、螺旋选矿机的选别原理是什么?其应用情况怎样?答:矿浆自上部给入后,在沿槽流动过程中粒群发生分层。进入底层的重矿物颗粒沿槽底的横向坡度向内移动,位于上层的轻矿物则随着回转流动的矿浆沿着槽的外侧向下运动,最后由槽的末端排出,为尾矿。沿槽内侧移动的重矿物颗粒的速度较低,通过槽面上的一系列排料孔排出。由上而下从第1和第2个排料孔得到的重产品质量最高。可作为最终精矿,以下各孔产品
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26、摇床选矿有哪些应用,有哪些优缺点? 答:摇床是选别细粒矿石的高效重选设备,广泛用于钨、锡、钽、铌及其他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矿石 的选别,也用于铁锰矿石的选别,近年来也有报道用摇床回收磁选厂尾矿中的铁矿物以及选云母等 非金属矿物的。 摇床选矿的缺点:①占地面积较大;②耗水量较大; ③单位面积床面的处理能力较低。 摇床选矿的优点:①富矿比(精矿品位与原矿品位之比)比其他许多选矿方法都高,最大可达 100 多倍;②一次选别就可获得合格精矿和废弃尾矿;③矿石在床面为扇形分带,便于观察和调节;④ 产品可根据需要用分割板分开后分别接取,可得多种产品; ⑤耗电很少。 27、影响摇床选别的因素有哪些? 答:(1)冲程冲次的影响 处理粗砂的摇床给矿粒度粗、床层又较厚,此时既需要有足够大的 层间斥力进行松散,又需要有相对较长的时间扩展床层 高度,所以总是要求有较大冲程,较小冲次; 处理细砂和矿泥的摇床条件则正好相反,其冲程冲次的相乘值也要比处理粗砂的摇床低些。 (2)冲洗水和床面的横向坡度 冲洗水的大小和床面的横向坡度共同决定着水流的流速。当 增大横坡时,矿粒的下滑作用力增强,因而可减少用水量。即“大坡小水,小坡大水”均可使矿粒 有同样的横向运动速度。但坡度增大将使矿粒在精选区的分带变窄,不利于更精细地分离。所以在 精选作业中常采用小坡大水,而在粗选或扫选作业中则采用大坡小水,以节省水耗。 (3)矿石在入选前的制备 为了便于选择摇床的适宜操作条件,矿石在入选前应进行分级。采 用水力分级方法所获得的产物中,重矿物的平均粒度要比轻矿物小得多,因而有利于进行折离分层。 (4)给矿浓度、给矿体积和处理量 给矿的矿浆浓度和矿浆体积既与按干矿计的处理量有关, 同时也影响干分选指标。随着给矿体积增加,处理矿量增大,精矿品位提高,而金属回收率则要下 降。增大给矿浓度其结果与此类似。生产中控制给矿体积和给矿浓度是主要的操作环节。 28、干涉沉降时矿粒受哪些力?举出一种求均质粒群的干涉沉降速度指数 n 的值? 答:颗粒沉降时除受到重力、浮力(其合力为净重力)和介质的阻力的作用外,还受到由于颗粒接 触、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阻力。 根据干涉沉降试验,由介质流速测定松散度,将所得数据画在对数坐标纸上,为一直线,则直 线的斜率就是 n 值。 29、螺旋选矿机的选别原理是什么?其应用情况怎样? 答:矿浆自上部给入后,在沿槽流动过程中粒群发生分层。进入底层的重矿物颗粒沿槽底的横 向坡度向内移动,位于上层的轻矿物则随着回转流动的矿浆沿着槽的外侧向下运动,最后由槽 的末端排出,为尾矿。沿槽内侧移动的重矿物颗粒的速度较低,通过槽面上的一系列排料孔排 出。由上而下从第 1 和第 2 个排料孔得到的重产品质量最高。可作为最终精矿,以下各孔产品

的质量降低,可作为中矿返回处理。从槽的内缘给入冲洗水,用以提高重产品的质量。螺旋选矿机在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曾大量用于选别砂铁矿石。在前苏联则用于处理低品位的有色和稀有金属矿石。我国用于选别砂锡矿石、红铁矿和稀有金属砂矿。30、简述水力旋流器的优缺点以及内部速度分布。答:优点:结构简单,轻便灵活,没有传动部件:设备费用低,容易拆装,维修方便,制造容易,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单位容积处理能力大:分级粒度细,特别是对细粒(<0.1mm)的物料分级,分级效率高,有时可达80%。容易费用低。缺点:磨损快:给矿用泵的动力消耗大(单位电耗为螺旋分级机的数倍,但分级效率高可以弥补此损失),维修费用大;由于影响旋流器工艺效果的因素很多,有结构方面的、工艺操作方面的和给料性质方面的,并且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易调整和控制。难于确定和保持最佳的工作条件。流器内速度为三维空间速度,即切向速度u,,径向速度u,,轴向速度u31、影响等降比e0的因素有哪些?答:(1)介质的密度p,随p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密度为1400kg/m3的煤粒和密度为2200kg/m3的页岩,在空气中的等降比e0为1.58,可是在水中等降比e0为2.75。(2)阻力系数,随两物体的形状和它们的沉降速度而变。(3)颗粒的形状,矿石粒度越细球形系数x对等降比e0的影响越大,等降比e0越小,矿石越难按密度分选。32、重选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1)矿粒间必须存在密度(或粒度)的差异;(2)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3)在重力、流体动力及其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矿粒群松散并按密度分层:(4)分层好的物料,在运动介质的运搬下达到分离,并获得不同的最终产品。33、阻力通式和个别公式的优缺点是什么?答:(1)阻力通式的优点是适应范围广,且由于它完全是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也比较准确;缺点是使用时必须先知道物体运动时的雷诺数,同时还要依靠李莱曲线进行计算,因此,使用时不够方便。(2)个别公式的缺点是适应范围比较窄;优点是使用时比较方便,只要知道物体运动时雷诺数的大致范围,就可以正确地选择公式进行计算。34、析离分层的力学性质如何解释?答:在给矿粒度达到2~3mm或稍细的时候(如类似摇床给矿),颗粒已具有足够的沉降重力。在弱紊流的悬移层中部以下,即处于紧密近时,颗粒的向下重力与床层的机械阻力成为一对矛盾。密度大的颗粒在最初床层里混杂状态时,具有较大的局部压强,因而能够较早地进入到轻产物下面。与此同时,同样密度的细颗粒在向下运动时遇到的阻力较小,透过粗颗粒间隙分布到同一密度层的下部。这就形成了析离分层
的质量降低,可作为中矿返回处理。从槽的内缘给入冲洗水,用以提高重产品的质量。 螺旋选矿机在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曾大量用于选别砂铁矿石。在前苏联则用于处理低品位的 有色和稀有金属矿石。我国用于选别砂锡矿石、红铁矿和稀有金属砂矿。 30、简述水力旋流器的优缺点以及内部速度分布。 答:优点:结构简单,轻便灵活,没有传动部件;设备费用低,容易拆装,维修方便,制造容 易,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单位容积处理能力大;分级粒度细,特别是对细粒(<0.1mm)的物 料分级,分级效率高,有时可达 80%。容易费用低。 缺点:磨损快;给矿用泵的动力消耗大(单位电耗为螺旋分级机的数倍,但分级效率高可以弥 补此损失),维修费用大;由于影响旋流器工艺效果的因素很多,有结构方面的、工艺操作方面的和 给料性质方面的,并且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易调整和控制。难于确定和保持最佳的工作条 件。 流器内速度为三维空间速度,即切向速度 t u ,径向速度 r u ,轴向速度 ua。 31、影响等降比 e0 的因素有哪些? 答:(1) 介质的密度ρ,随ρ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密度为 1400kg/m3 的煤粒和密度为 2200kg/m3 的 页岩,在空气中的等降比 e0 为 1.58,可是在水中等降比 e0 为 2.75。 (2) 阻力系数,随两物体的形状和它们的沉降速度而变。 (3) 颗粒的形状,矿石粒度越细球形系数χ对等降比 e0 的影响越大,等降比 e0 越小,矿石越难 按密度分选。 32、重选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1)矿粒间必须存在密度(或粒度)的差异; (2)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 (3)在重力、流体动力及其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矿粒群松散并按密度分层; (4)分层好的物料,在运动介质的运搬下达到分离,并获得不同的最终产品。 33、阻力通式和个别公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1) 阻力通式的优点是适应范围广,且由于它完全是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也比较准确; 缺点是使用时必须先知道物体运动时的雷诺数,同时还要依靠李莱曲线进行计算,因此,使用时不 够方便。 (2)个别公式的缺点是适应范围比较窄;优点是使用时比较方便,只要知道物体运动时雷诺数 的大致范围,就可以正确地选择公式进行计算。 34、析离分层的力学性质如何解释? 答:在给矿粒度达到 2~3mm 或稍细的时候(如类似摇床给矿),颗粒已具有足够的沉降重力。在弱 紊流的悬移层中部以下,即处于紧密挨近时,颗粒的向下重力与床层的机械阻力成为一对矛盾。密 度大的颗粒在最初床层里混杂状态时,具有较大的局部压强,因而能够较早地进入到轻产物下面。 与此同时,同样密度的细颗粒在向下运动时遇到的阻力较小,透过粗颗粒间隙分布到同一密度层 的下部。这就形成了析离分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重力选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磁电选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破碎与磨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浮选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破碎与磨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浮选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磁电选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浮选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重力选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设计型综合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破碎与磨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重力选矿研究的对象及其应用范围 第二节 重力选矿的发展概况.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二章 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运动 第三节 自由沉降的等降现象与等降比 第四节 颗粒在悬浮粒群中的干涉沉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二章 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运动 第一节 球形颗粒在介质中的自由沉降 第二节 矿物颗粒在介质中的自由沉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三章 水力分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分级机 第三节 水力旋流器.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三章 水力分级 第四节 分级效果的评价 第四章 重介质选矿 第一节 概述.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五章 跳汰选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跳汰选矿原理.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六章 摇床选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摇床的分选原理 第三节 摇床选别的影响因素.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四章 重介质选矿 第二节 重介质选矿设备 第三节 重介质选矿工艺.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二章 浮选药剂 第一节 浮选药剂的分类与作用 第二节 捕收剂.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磁电选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矿浆浓度、PH值及温度对浮选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磨矿的运动规律及临界参数的确定.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旋转概率筛的特点.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有色和稀有金属的电选.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磁选的实践应用.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级效果的评价.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自由沉降的等降现象与等降比.doc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六章 摇床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五章 跳汰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三章 水力分级.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四章 重介质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二章 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运动.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一章 概述.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六章 电选的工业应用.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五章 电选机.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四章 电选的基本原理.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三章 磁选工艺(磁铁矿选矿厂典型生产流程).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