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重力选矿实验指导书

重力选矿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矿粒群干涉沉降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均匀粒群在水中的干涉沉降速度,确定干涉沉降速度与容积浓度和颗粒粒度的关系。2、测定干涉沉降的最大沉淀度,利用最大沉淀度时的容积浓度求指数n,并与lgu。=flg()所求n值进行比较。二、实验用物料和设备1、均匀粒群物料。细粒级为-0.4+0.315毫米石英40克,粗粒级为-0.8+0.71毫米石英40克。2、设备及用具:干涉沉降管一套(管径为24毫米),1000cc量筒,玻璃漏斗烧杯,洗耳球,秒表,直尺各一个,天平一台,磁盘二个,水筒一只。三、实验步骤1、按图1装好干涉沉降管,打开水门使管内充满水,然后关闭水门。1水图1干涉沉降用玻璃管1.垂直的悬浮用玻璃管2.涡流管3.切向给水管4.测压支管5.溢流槽6.筛网2、称取-0.4+0.315毫米石英40克,放在烧杯内少量水搅拌润湿,经漏斗装入管内3、待物料全部沉降在筛网之后记下自然堆积高度。轻轻打开水门使管内产生上升水流使物料悬浮,注意观察颗粒状态变化,待悬浮物料面稳定后测量上升水流的流量Q1,并记下此时物料悬浮的高度Hio
重力选矿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矿粒群干涉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均匀粒群在水中的干涉沉降速度,确定干涉沉降速度与容积浓度和颗粒粒度的关系。 2、测定干涉沉降的最大沉淀度,利用最大沉淀度时的容积浓度求指数 n,并与 lg u f lg() a = 所求 n 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用物料和设备 1、均匀粒群物料。细粒级为-0.4+0.315 毫米石英 40 克,粗粒级为-0.8+0.71 毫米石英 40 克。 2、设备及用具:干涉沉降管一套(管径为 24 毫米),1000cc 量筒,玻璃漏斗烧杯,洗耳球,秒表, 直尺各一个,天平一台,磁盘二个,水筒一只。 三、实验步骤 1、按图 1 装好干涉沉降管,打开水门使管 内充满水,然后关闭水门。 图 1 干涉沉降用玻璃管 1.垂直的悬浮用玻璃管 2.涡流管 3.切向给水管 4.测压支管 5.溢流槽 6.筛网 2、称取-0.4+0.315 毫米石英 40 克,放在烧杯内少量水搅拌润湿,经漏斗装入管内。 3、待物料全部沉降在筛网之后记下自然堆积高度。轻轻打开水门使管内产生上升水流使物料悬浮, 注意观察颗粒状态变化,待悬浮物料面稳定后测量上升水流的流量 Q1,并记下此时物料悬浮的高度 H1

4、继续加大水量使悬浮高度增加2cm左右测量上升水流的流量O2,记下对应的悬浮高度H2,再用同样的方法测其Q3,记下对应的H3,直到悬浮面不稳定为止(测点不少于68组)。5、测定完毕,把干涉沉降管倒置,用水将物料冲洗出来放入盘内,待烘干回收。6、称取粗粒级为-0.8+0.71毫米石英40克一份,同上述步骤对粗粒均匀粒群进行测定。四、数据的整理和计算按公式G4G1=8.S.H元D?.H.8求其不同高度下的容积浓度。式中:G——物料重量(克)S一一干涉沉降管断面积(cm2)H—一物料悬浮高度(cm)D一一干涉沉降管直径(cm)9-40按公式Vhs=u。S元D2求其不同流量下的干涉沉降速度。式中:u。——上升水流速度(cm/sec)Q一一单位时间内水流量(ml/sec)将计算好的数据列入下表编号H (cm)1- 入Q (ml/s)入入VhsVhs=ua五、编写实验报告1、分别计算粗粒级和细粒级在不同容积浓度下的Vhs,入,(1-入)Vhs。2、按最大沉淀度时的容积浓度入,求其粗、细粒的n值。3、在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粗、细级lgu。=flg(の)曲线求n值。4、将上述两种做法所得的n值进行比较,并指出n值与物料性质(粒度)的关系。5、分析干涉沉降速度与入的关系。实验二水析实验
4、继续加大水量使悬浮高度增加 2cm 左右测量上升水流的流量 Q2,记下对应的悬浮高度 H2,再用 同样的方法测其 Q3,记下对应的 H3,.直到悬浮面不稳定为止(测点不少于 6~8 组)。 5、测定完毕,把干涉沉降管倒置,用水将物料冲 洗出来放入盘内,待烘干回收。 6、称取粗粒级为-0.8+0.71 毫米石英 40 克一份, 同上述步骤对粗粒均匀粒群进行测定。 四、数据的整理和计算按公式 = = D H G S H G 2 4 求其不同高度下的容积浓度。 式中:G——物料重量(克) S——干涉沉降管断面积(cm2) H——物料悬浮高度(cm) D——干涉沉降管直径(cm) 按公式 2 4 D Q S Q vhs ua = = = 求其不同流量下的干涉沉降速度。 式中: a u ——上升水流速度(cm/sec) Q——单位时间内水流量(ml/sec) 将计算好的数据列入下表 编号 H(cm) Q(ml/s) λ hs ua v = λ hs v 1-λ 五、编写实验报告 1、 分别计算粗粒级和细粒级在不同容积浓度下的 hs v ,λ,(1-λ) hs v 。 2、 按最大沉淀度时的容积浓度λn 求其粗、细粒的 n 值。 3、 在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粗、细级 lg u f lg() a = 曲线求 n 值。 4、 将上述两种做法所得的 n 值进行比较,并指出 n 值与物料性质(粒度)的关系。 5、 分析干涉沉降速度与λ的关系。 实验二 水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1、掌握水力分析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水面2、用水析法测定微细矿粒的粒度特性。二、实验用物料和设备-2物料:-0.1毫米石英6设备:虹吸管,秒表各一个,天平一台,瓷盆四个。固体沉淀物三、实验步骤-31、取试料50克放在大烧杯中先以适量的水润湿。12、按图二将水析实验设备装好,并将虹吸管内装满水,胶管处用卡子夹住,把其自由端插入烧杯内并离料层0.5~1cm。图二淘洗法水析装置3、把烧杯内装满水至边缘2~3cm。1一玻璃杯2一虹吸管3一夹子4、计算临界粒子(粒度分别为0.74mm,0.053mm和4一溢流接收槽5一玻璃杯座6一标尺0.037mm,比重2.65g/cm)沉降高度h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ho = 54.5d2 -p1=.AVo式中:V%——自由沉降末速,cm/sd-一临界粒子直径,cm8——石英密度(2.65g/cm2)μ——水的粘性系数,常温取μ=0.01泊h一一直径为d的粒子沉降距离,cm。5、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矿浆使物料完全悬浮后停止搅拌,立即用秒表记下沉降时间待到达t秒时,迅速打开管夹5将孔口以上的矿浆吸入磁盘,此时随矿浆吸出的即是小于临界粒度的粒子。然后再把烧杯充满水至标志处,按上述步骤重复数次直至吸出的液体完全为清水为止,此时磁盘内吸出之物料沉淀,烘干,称重,整个虹吸过程从最细粒级开始。四、实验结果及讨论产率(%)粒级(毫米)重量(克)部分累积-0.1+0.074-0.074+0.053-0.053+0.037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水力分析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用水析法测定微细矿粒的粒度特性。 二、实验用物料和设备 物料:-0.1 毫米石英 设备:虹吸管,秒表各一个,天平一台,瓷盆四个。 三、实验步骤 1、 取试料 50 克放在大烧杯中先以适量的水润湿。 2、 按图二将水析实验设备装好,并将虹吸管内装满 水,胶管处用卡子夹住,把其自由端插入烧杯内 并离料层 0.5~1cm。 3、 把烧杯内装满水至边缘 2~3cm。 4、 计算临界粒子(粒度分别为 0.74mm,0.053mm 和 0.037mm,比重 2.65g/cm3)沉降高度 h 距离所需要的 时间。 计算公式: − = 2 v0 54.5d 0 v h t = 式中: 0 v ——自由沉降末速,cm/s d——临界粒子直径,cm δ——石英密度(2.65g/cm3) μ——水的粘性系数,常温取μ=0.01 泊 h——直径为 d 的粒子沉降距离,cm。 5、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矿浆使物料完全悬浮后停止搅拌,立即用秒表记下沉降时间待到达 t 秒时,迅 速打开管夹 5 将孔口以上的矿浆吸入磁盘,此时随矿浆吸出的即是小于临界粒度的粒子。然后再把 烧杯充满水至标志处,按上述步骤重复数次直至吸出的液体完全为清水为止,此时磁盘内吸出之物 料沉淀,烘干,称重,整个虹吸过程从最细粒级开始。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粒级(毫米) 重量(克) 产率(%) 部分 累积 -0.1+0.074 -0.074+0.053 -0.053+0.037 图二 淘洗法水析装置 1—玻璃杯 2—虹吸管 3—夹子 4—溢流接收槽 5—玻璃杯座 6—标尺

-0.037合计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并分析物料粒度特性。实验三跳汰选矿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跳汰机的构造,观察物料在跳汰机中的选分现象。2、测定冲程、冲次,调节冲程并观察冲程,对床层松散及选别的影响。3、研究跳汰选别与粒度的关系。二、实验用料及设备1、物料:粗粒级石英3.2~1.6mm,粗粒磁铁矿3.2~1.6mm,细粒级石英1.6~0.5mm,细粒磁铁矿1.6~0.5mm。2、设备及工具实验室型旁动隔膜跳汰机一台。天平、秒表、量尺、给矿铲螺丝刀各一个,磁盘5个,磁盆大小各一个,磁铁一块。三、实验步骤1、了解实验室型跳汰机的构造,熟悉各因素的调节。2、观察粒度对跳汰选别的影响。固定条件:冲程8毫米左右,冲次为300转/分左右,少量筛下补充水。变化条件:粒度。称取粗粒窄级别物料(-3.2+1.6m石英150克,磁铁矿50克)一份,放入小磁盆均匀混合a.加水润湿后给入跳汰机的跳汰筒,轻轻打开水门使水面高出物料40mm左右,关闭水门。开动机器注意观察物料的分层情况,记下跳汰时间(可2~3分钟)停止转动,放出跳汰b.箱内的水,然后小心地将分层地物料托着于磁盘内分为两份(精矿、尾矿)。待烘干、称重,并将跳汰箱冲洗干净。c.称取细粒窄级别物料(-1.6+0.5mm石英150克,磁铁矿50克)一份,按粗粒窄级别物料同样的实验步骤进行。开动机器注意观察并与粗粒级的分层进行比较。分选完后同样得到精矿、尾矿,送烘干、称重。3、观察冲程对跳汰分选过程中床层松散及选别指标的影响。固定条件:冲次300次/分,筛下补加水少量。物料为粗粒窄级别(一3.2+1.6mm石英150克,磁铁矿50克)变化条件:冲程由8mm改为3mm(左右)。实验方法同上,注意观察冲程小对跳汰选别的影响。选别所得精、尾矿为观察现象,送烘干后回收,不进行计算。4、产品分析及物料回收
-0.037 合计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并分析物料粒度特性。 实验三 跳汰选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跳汰机的构造,观察物料在跳汰机中的选分现象。 2、测定冲程、冲次,调节冲程并观察冲程,对床层松散及选别的影响。 3、研究跳汰选别与粒度的关系。 二、实验用料及设备 1、物料:粗粒级石英 3.2~1.6mm,粗粒磁铁矿 3.2~1.6mm,细粒级石英 1.6~0.5mm,细粒磁铁矿 1.6~0.5mm。 2、设备及工具 实验室型旁动隔膜跳汰机一台。 天平、秒表、量尺、给矿铲螺丝刀各一个,磁盘 5 个,磁盆大小各一个,磁铁一块。 三、实验步骤 1、了解实验室型跳汰机的构造,熟悉各因素的调节。 2、观察粒度对跳汰选别的影响。 固定条件:冲程 8 毫米左右,冲次为 300 转/分左右,少量筛下补充水。 变化条件:粒度。 a. 称取粗粒窄级别物料(-3.2+1.6m 石英 150 克,磁铁矿 50 克)一份,放入小磁盆均匀混合 加水润湿后给入跳汰机的跳汰筒,轻轻打开水门使水面高出物料 40mm 左右,关闭水门。 b. 开动机器注意观察物料的分层情况,记下跳汰时间(可 2~3 分钟)停止转动,放出跳汰 箱内的水,然后小心地将分层地物料托着于磁盘内分为两份(精矿、尾矿)。待烘干、称 重,并将跳汰箱冲洗干净。 c. 称取细粒窄级别物料(-1.6+0.5mm 石英 150 克,磁铁矿 50 克)一份,按粗粒窄级别物料 同样的实验步骤进行。开动机器注意观察并与粗粒级的分层进行比较。 分选完后同样得到精矿、尾矿,送烘干、称重。 3、 观察冲程对跳汰分选过程中床层松散及选别指标的影响。 固定条件:冲次 300 次/分,筛下补加水少量。 物料为粗粒窄级别(-3.2+1.6mm 石英 150 克,磁铁矿 50 克) 变化条件:冲程由 8mm 改为 3mm(左右)。 实验方法同上,注意观察冲程小对跳汰选别的影响。 选别所得精、尾矿为观察现象,送烘干后回收,不进行计算。 4、 产品分析及物料回收

待上述前二组实验的产品分别烘干、称重。然后用手磁铁将各产品的磁铁矿分别吸出,称重。记下产品中磁铁矿重量。各产品称重后分别回收。四、按下列公式计算选别指标1、产率精矿重量Tm=精矿质量+尾矿重量T层仿上式计算2、β=β精×72.4%β尾=β尾×72.4%式中:β精、β尾一一分别代表精矿、尾矿中铁的计算品位。72.4%系磁铁矿中按分子量计算铁元素的百分数。精矿中磁铁矿重量βm“精矿重量(磁铁矿+石英)×100%β尾仿上式计算3、回收率YP精×100%8精二精β精+尾β尾8层仿上式计算五、数据整理及编写报告将实验或计算的有关数据填入下表冲程冲次产率重量(克)物料产品品位%产率%金属量(毫米)名称总重β*Fe:04TFeTFeY精矿3.2~1.6尾矿原矿精矿1.6~0.5尾矿
待上述前二组实验的产品分别烘干、称重。然后用手磁铁将各产品的磁铁矿分别吸出,称重。 记下产品中磁铁矿重量。 各产品称重后分别回收。 四、按下列公式计算选别指标 1、产率 精矿质量 尾矿重量 精矿重量 精 + = 尾仿上式计算 2、 = 精 72.4% ‘ 精 = 尾 72.4% ‘ 尾 式中: 精 、 尾 ——分别代表精矿、尾矿中 铁的计算品位。 72.4%系磁铁矿中按分子量计算铁元素的百分数。 100% ' + = 精矿重量(磁铁矿 石英) 精矿中磁铁矿重量 精 尾 ' 仿上式计算 3、回收率 100% + = 精 精 尾 尾 精 精 尾仿上式计算 五、数据整理及编写报告 将实验或计算的有关数据填入下表 冲程 冲次 物料 (毫米) 产品 名称 重量(克) 产率 品位% TFe 金属量 产率% 总重 Fe3O4 γ β’ TFe 3.2~1.6 精矿 尾矿 原矿 1.6~0.5 精矿 尾矿

原矿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上述计算结果,分析物料粒度,冲程对选别的影响。实验四摇床分选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型摇床的构造,并熟悉摇床的调节和操作。2、验证并观察物料在床面上的扇形分布,了解摇床选矿工艺条件以及选别磁铁矿可以达到的指标。二、实验用物料和设备物料:某磁铁矿石粒度为一200目60%设备及工具:刻槽摇床一台,天平一台,倾斜仪一个,量尺一支,量筒一个,秒表一块,水桶3个,大磁盆3个,小磁盆1个。三、实验步骤1、观察摇床的结构,了解调节和操作。2、调节冲次至310次/分左右,冲程14mm(左右)。然后打开冲洗水用毛刷清扫床面,接矿槽,水桶。清洗完毕调整水量使水能布满整个床面。3、用物料一份(1公斤)进行实验,先将物料放在瓷盆内,加水润湿,在将物料均匀从给矿槽给入,在给矿的同时,用秒表计时,待物料给完后,停止计时。在给矿的同时,调整冲洗水及床面倾角使物料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要同时调整好分矿板及接矿槽的位置,使精、中、尾矿能分别回收,待物料全部给完后再选儿分钟,至整个床面无物料时,然后停止运转,拉开水管(注意不要关闭),清除残留在床面上的物料,并将各产品贴好标签,放在一旁静置,待水澄清后,吸出多余的水,然后将物料倒入盆中静置,澄清后,吸水、烘干、称重、取化验样。4、摇床选矿最佳条件测定测定并记录摇床适宜的操作条件,冲程、冲次、床面倾角、横向冲洗水量等。四、数据整理及编写报告实验的数据记录于下表中摇床适宜的实验条件表 1冲程处理量冲水量冲次横向倾角给矿粒度项目(mm)(度)(公斤/时)(ML/分)(次/分)-200目一条件3101460%表2摇床选别结果产品名称重量(克)产率品位(β金属量(回收率备注
原矿 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上述计算结果,分析物料粒度,冲程对选别的影响。 实验四 摇床分选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型摇床的构造,并熟悉摇床的调节和操作。 2、验证并观察物料在床面上的扇形分布,了解摇床选矿工艺条件以及选别磁铁矿可以达到的指 标。 二、实验用物料和设备 物料:某磁铁矿石 粒度为—200 目 60% 设备及工具:刻槽摇床一台 ,天平一台,倾斜仪一个,量尺一支,量筒一个,秒表一块,水桶 3 个,大磁盆 3 个,小磁盆 1 个。 三、实验步骤 1、观察摇床的结构,了解调节和操作。 2、调节冲次至 310 次/分左右,冲程 14mm(左右)。然后打开冲洗水用毛刷清扫床面,接矿槽, 水桶。清洗完毕调整水量使水能布满整个床面。 3、用物料一份(1 公斤)进行实验,先将物料放在瓷盆内,加水润湿,在将物料均匀从给矿槽 给入,在给矿的同时,用秒表计时,待物料给完后,停止计时。在给矿的同时,调整冲洗水及床面 倾角使物料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要同时调整好分矿板及接矿槽的位置,使精、中、尾矿能分别回 收,待物料全部给完后再选几分钟,至整个床面无物料时,然后停止运转,拉开水管(注意不要关 闭),清除残留在床面上的物料,并将各产品贴好标签,放在一旁静置,待水澄清后,吸出多余的水, 然后将物料倒入盆中静置,澄清后,吸水、烘干、称重、取化验样。 4、摇床选矿最佳条件测定 测定并记录摇床适宜的操作条件,冲程、冲次、床面倾角、横向冲洗水量等。 四、数据整理及编写报告 实验的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摇床适宜的实验条件 表 1 项目 处理量 (公斤/时) 冲水量 (ML/分) 冲程 (mm) 冲次 (次/分) 横向倾角 (度) 给矿粒度 —200 目 条件 14 310 60% 表 2 摇床选别结果 产品名称 重量(克) 产率 品位(β 金属量(γ 回收率 备注

Fe%)(Fe%)(%)β/10000)精矿中矿尾矿合计报告中叙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物料在床面上的扇形分布情况,以及横向冲洗水、倾角等因素对选别的影响。实验五离心机选矿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选矿机的用途,离心选矿机是对微细颗粒进行回收利用的一种设备。在跳汰机、摇床、螺旋溜槽等重选设备都无法回收的微细矿粒,可用离心选矿机来回收,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也可提高选厂的经济效益。2.了解离心选矿机的构造、分选原理。二、实验矿样及用具1.实验室型离心选矿机一台2.高压冲洗水及给矿装置、水桶、秒表等3.试验用矿样:赤铁矿1公斤,细度200目占90%4.Φ240×300棒磨机一台三、实验步骤:1.取经过均匀缩分的赤铁矿试验1000g备用2.清洗棒磨机,磨矿清洗干净后,将磨机排矿端关闭,将矿样加入棒磨机,加水700ml,将给矿端封好,开动磨机,同时秒表计时,磨矿10分钟,到时间后磨机停止,此时细度为200目90%,将排矿端打开,放出矿物,将给矿端打开,用清水冲洗磨机,待磨机冲洗干净为止,注意冲水不要过多,控制在3升以内,如冲水过多,可静置一段时间,吸出部分清水3.将磨好的矿物加入给矿器中,给矿器下管与离心机对接4.清洗离心选矿机,将离心选矿机调至900转/分,开动离心选矿机5.用两个水桶放在离心选矿机排矿口处,以接取精矿和尾矿6.给矿5一10秒钟,停止给矿,看给矿量大小而定,给矿期间,矿物给入离心选矿机的转款中,比重大的重矿物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转鼓内壁随转鼓高旋转,比重小的轻矿物浮在表面而排出,此时排出的是尾矿,停止给矿待尾矿排完后,将水桶另换一只接精矿,用高压水冲洗转鼓内壁,此时排出的是精矿,待转鼓内壁冲干净后,关闭高压水,到此为止为一个循环7.产品处理:将离心选矿机选出的精矿尾矿倒入盆中,静置,待澄清后,吸水、烘干,称重、取化验样二、数据整理
(γ%) Fe%) β/10000) (Fe%) 精矿 中矿 尾矿 合计 报告中叙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物料在床面上的扇形分布情况,以及横向冲洗水、倾角等因素对选 别的影响。 实验五 离心机选矿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离心选矿机的用途,离心选矿机是对微细颗粒进行回收利用的一种设备。在跳汰机、摇 床、螺旋溜槽等重选设备都无法回收的微细矿粒,可用离心选矿机来回收,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 也可提高选厂的经济效益。 2. 了解离心选矿机的构造、分选原理。 二、实验矿样及用具 1. 实验室型离心选矿机一台 2. 高压冲洗水及给矿装置、水桶、秒表等 3. 试验用矿样:赤铁矿 1 公斤,细度 200 目占 90% 4. 240300 棒磨机一台 三、实验步骤: 1. 取经过均匀缩分的赤铁矿试验 1000g 备用 2. 清洗棒磨机,磨矿清洗干净后,将磨机排矿端关闭,将矿样加入棒磨机,加水 700ml,将 给矿端封好,开动磨机,同时秒表计时,磨矿 10 分钟,到时间后磨机停止,此时细度为 200 目 90%, 将排矿端打开,放出矿物,将给矿端打开,用清水冲洗磨机,待磨机冲洗干净为止,注意冲水不要 过多,控制在 3 升以内,如冲水过多,可静置一段时间,吸出部分清水 3. 将磨好的矿物加入给矿器中,给矿器下管与离心机对接 4. 清洗离心选矿机,将离心选矿机调至 900 转/分,开动离心选矿机 5. 用两个水桶放在离心选矿机排矿口处,以接取精矿和尾矿 6. 给矿 5—10 秒钟,停止给矿,看给矿量大小而定,给矿期间,矿物给入离心选矿机的转鼓 中,比重大的重矿物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转鼓内壁随转鼓高旋转,比重小的轻矿物浮在表面而排 出,此时排出的是尾矿,停止给矿待尾矿排完后,将水桶另换一只接精矿,用高压水冲洗转鼓内壁, 此时排出的是精矿,待转鼓内壁冲干净后,关闭高压水,到此为止为一个循环 7. 产品处理:将离心选矿机选出的精矿尾矿倒入盆中,静置,待澄清后,吸水、烘干,称重、 取化验样 二、 数据整理

将精矿、尾矿各产物分别称重后,混匀缩分,取化验样将所得实验结果记录于表中待化验出来后,将数据填入表中,进行计算三、实验报告编写品位(β回收率金属量(β产品名称重量(克)产率(%)Fe%)/10000)(Fe%)精矿尾矿合计四、讨论1.叙述矿物在离心选矿机中的运动状态实验结果分析2.3.合理化建议
将精矿、尾矿各产物分别称重后,混匀缩分,取化验样将所得实验结果记录于表中 待化验出来后,将数据填入表中,进行计算 三、 实验报告编写 产品名称 重量(克) 产率(γ%) 品位(β Fe%) 金属量(γβ /10000) 回收率 (Fe%) 精矿 尾矿 合计 四、讨论 1. 叙述矿物在离心选矿机中的运动状态 2. 实验结果分析 3. 合理化建议

实验六螺旋溜槽选矿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螺旋溜槽的构造:结构参数及实验设备联系2、观察液流在螺旋溜槽中的运动状态3、观察物料在螺旋溜槽内的选分情况二、实验设备及试料:Φ400mm单头螺旋溜槽一台,15升搅拌桶一台,1寸砂泵一台,天平,秒表,毛刷等试料为细粒级铁矿5kg,品位30~40%,细度-200目占65%三、实验步骤:1.熟悉所用设备构成的联系闭路。(其中包括搅拌槽,砂泵,管路和阀门),开动砂泵和搅拌槽并注入清水,将所用设备清洗干净2.开动搅拌槽及砂泵,向砂泵注入清水,螺旋溜槽排矿与砂泵对接,注水量不要过大,使水量布满槽面并能循环即可,然后将矿物给入螺旋溜槽中,干矿和矿浆都可以直接给入溜槽,矿物给入螺旋溜槽后,被循环水冲入砂泵,砂泵将矿物和水泵入管路,打到螺旋溜槽上面的搅拌槽进行搅拌,搅拌槽下面有阀门,与螺旋溜槽给矿槽对接,矿物全部给完后,视矿浆量大小,搅拌槽体积15升,给矿量5公斤,将搅拌槽加满,此时矿将浓度为30%。3.矿物给完后并调整好矿浆浓度,在调整螺旋溜槽下面的阀门,使矿浆量合适并循环一定时间,然后视矿物在螺旋溜槽的分带情况,同时接取精矿、中矿、尾矿样品。矿物在循环过程中,矿浆浓度和给矿量不变的情况下,即反映出螺旋溜槽的真实选别情况,任何时间同时截取样品都具有代表性。注;无论分多少产品,必须沿螺旋溜槽横断面同时接取。将接取的精矿、中矿、尾矿、吸水、烘干、称重、制样送化验。4.实验完毕后,将物料导入另一桶内,用清水将泵及搅拌槽和螺旋溜槽冲洗干净。关闭砂泵及搅拌槽四、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1.将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填入下表:产率%品位β%金属量β产物名称重量(g)回收率6%精矿中矿尾矿合计2.描述水流在螺旋溜槽中的运动状态,物料在选分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并绘制螺旋溜槽的闭路联系
实验六 螺旋溜槽选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螺旋溜槽的构造:结构参数及实验设备联系 2、 观察液流在螺旋溜槽中的运动状态 3、 观察物料在螺旋溜槽内的选分情况 二、实验设备及试料: 400mm 单头螺旋溜槽一台,15 升搅拌桶一台,1 寸砂泵一台,天平,秒表,毛刷等 试料为细粒级铁矿 5kg,品位 30~40%,细度-200 目占 65% 三、实验步骤: 1.熟悉所用设备构成的联系闭路。(其中包括搅拌槽,砂泵,管路和阀门),开动砂泵和搅拌槽 并注入清水,将所用设备清洗干净 2.开动搅拌槽及砂泵,向砂泵注入清水,螺旋溜槽排矿与砂泵对接,注水量不要过大,使水量 布满槽面并能循环即可,然后将矿物给入螺旋溜槽中,干矿和矿浆都可以直接给入溜槽,矿物给入 螺旋溜槽后,被循环水冲入砂泵,砂泵将矿物和水泵入管路,打到螺旋溜槽上面的搅拌槽进行搅拌, 搅拌槽下面有阀门,与螺旋溜槽给矿槽对接,矿物全部给完后,视矿浆量大小,搅拌槽体积 15 升, 给矿量 5 公斤,将搅拌槽加满,此时矿将浓度为 30%。 3.矿物给完后并调整好矿浆浓度,在调整螺旋溜槽下面的阀门,使矿浆量合适并循环一定时间, 然后视矿物在螺旋溜槽的分带情况,同时接取精矿、中矿、尾矿样品。矿物在循环过程中,矿浆浓 度和给矿量不变的情况下,即反映出螺旋溜槽的真实选别情况,任何时间同时截取样品都具有代表 性。注;无论分多少产品,必须沿螺旋溜槽横断面同时接取。将接取的精矿、中矿、尾矿、吸水、 烘干、称重、制样送化验。 4.实验完毕后,将物料导入另一桶内,用清水将泵及搅拌槽和螺旋溜槽冲洗干净。关闭砂泵及 搅拌槽 四、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 1.将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填入下表: 产物名称 重量(g) 产率 % 品位 % 金属量 回收率 % 精矿 中矿 尾矿 合计 2.描述水流在螺旋溜槽中的运动状态,物料在选分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并绘制螺旋溜槽的闭路 联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设计型综合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破碎与磨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重力选矿研究的对象及其应用范围 第二节 重力选矿的发展概况.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二章 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运动 第三节 自由沉降的等降现象与等降比 第四节 颗粒在悬浮粒群中的干涉沉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二章 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运动 第一节 球形颗粒在介质中的自由沉降 第二节 矿物颗粒在介质中的自由沉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三章 水力分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分级机 第三节 水力旋流器.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三章 水力分级 第四节 分级效果的评价 第四章 重介质选矿 第一节 概述.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五章 跳汰选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跳汰选矿原理.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六章 摇床选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摇床的分选原理 第三节 摇床选别的影响因素.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四章 重介质选矿 第二节 重介质选矿设备 第三节 重介质选矿工艺.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二章 浮选药剂 第一节 浮选药剂的分类与作用 第二节 捕收剂.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一章 浮选基本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液、气各相性质 第三节相界面性质与可浮性.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二章 浮选药剂 第三节 起泡剂 第四节 调整剂.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一章 浮选基本原理 第三节 相界面性质与可浮性(吸附现象)第四节 气泡的矿化过程.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五章 矿石的浮选实践 第四节 有色金属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的浮选 第五节 多价金属的极性盐类矿物的浮选 第六节 氧化物及硅酸盐矿物浮选 第七节 可溶性盐的浮选 第六章 特殊浮选技术和工艺.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四章 浮选工艺和实践 第六节 浮选流程、第五章 矿石的浮选实践 第一节 矿物可浮性分类 第二节 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 第三节 硫化矿浮选.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三章 浮选机及辅助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四章 浮选工艺和实践 第一节 影响浮选的工艺因素 第二节 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 第三节 矿浆浓度、PH 值及温度对浮选的影响 第四节 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第五节 浮选药剂及其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 第一节 弱磁场磁选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 第二节 强磁场磁选设备 第三节 磁分析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浮选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磁电选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浮选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破碎与磨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浮选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破碎与磨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磁电选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重力选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重力选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磁电选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矿浆浓度、PH值及温度对浮选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磨矿的运动规律及临界参数的确定.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旋转概率筛的特点.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有色和稀有金属的电选.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磁选的实践应用.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级效果的评价.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自由沉降的等降现象与等降比.doc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六章 摇床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五章 跳汰选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