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级效果的评价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分级效果的评价以及重介质选矿的概述。【重点分级效果的评价第四节分级效果的评价在理想情况下,分级应按预定粒度分成粗、细两种产物,但是实际分级过程中因受水流的紊动以及颗粒密度、形状的影响,使粗、细颗粒在对立产物中发生了混杂,为了评定混杂程度,用分级效率作为判据。O000074494a04002000100120064000000600r-aY0OSADO0noAAA石白88000品44000o0odoD0o0o0000.o0-009000)40D8On20.A00001020n4(b)(a)图分级产物对比(a)理想的分级情况:(b)实际的分级情况常见表示分级效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图示法。我们在前面讲了不少分级设备,分级设备工作好坏,需进行评价,在实际中用分级效率来评价,评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常见表示分级效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图示法。下面介绍这两种方法。一、用粒度分配曲线评定分级效率分配曲线法是用统计的方法评定分级效率的一种方法。分配率:原料中某一粒级(100)进入沉砂和溢流的百分数称作该粒级的分配率。产物中该级别重量×100%E=原料中该级别重量粒度分配曲线:原料中各个粒级在沉砂或溢流中分配率随粒度变化的曲线称为粒度分配曲线。下面以书中的示例来说明如何绘制分配曲线:表6-1分级产物的粒度组成和分配率的计算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分级效果的评价以及重介质选矿的概述。 【重 点】分级效果的评价 第四节 分级效果的评价 在理想情况下,分级应按预定粒度分成粗、细两种产物,但是实际分级过程中因受水流 的紊动以及颗粒密度、形状的影响,使粗、细颗粒在对立产物中发生了混杂,为了评定混杂 程度,用分级效率作为判据。 常见表示分级效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图示法。 我们在前面讲了不少分级设备,分级设备工作好坏,需进行评价,在实际中用分级效 率来评价,评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常见表示分级效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计 算方法,另一种是图示法。下面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用粒度分配曲线评定分级效率 分配曲线法是用统计的方法评定分级效率的一种方法。 分配率:原料中某一粒级(100)进入沉砂和溢流的百分数称作该粒级的分配率。 = 100 原料中该级别重量 产物中该级别重量 % 粒度分配曲线:原料中各个粒级在沉砂或溢流中分配率随粒度变化的曲线称为粒度分 配曲线。 下面以书中的示例来说明如何绘制分配曲线: 表 6-1 分级产物的粒度组成和分配率的计算

粒度极别产物控度组战,占本产物!产物粒度组成,占原料粒级分配率(%)(老卡)滋就(%)沉砂(%)溢流(%)记砂(%)原料(%)溢流中汽砂中(1)(2)(3)(4)(5)(6)(7)14)+0.8411.03.93.9290.00.84+ 0.420.342.30.215.315.51.398.70.423.5+0.2521.92.27.921.810.178.2-0.35+ 0.157.86.85.02.57.566.733.30.15+ 0.1053.91.42.50.53.083.316. 0.105+0.0754.01.22.5.0.42.976.213.8-0.075+0.0080.515.451.55.657.190.29.8合计100.0100.063.936.1100.01)首先从溢流和沉砂中取有代表性试样,直接称重或计算出对原料的产率:本例中溢流的产率rov=63.9%,沉砂产率r,=36.1%;2)用同一组套筛(或水析器)对沉砂和溢流进行筛析(或水析),并计算出各粒级对本产物的产率;得表中(2)、(3)栏;3)将溢流和沉砂中各粒级对产物的产率分别乘以溢流和沉砂的产率,得各粒级对原料的产率:(2)×63.9=(4)栏,(3)×36.1=(5)栏,(4) + (5) = (6);4)各粒级在溢流和沉砂中相对原料的产率除以该粒级产率,得该粒级在溢流和沉砂中的分配率;(4)一(6)=(7)栏:溢流分配率;(5)一(6)=(8)栏;沉砂分配率。(5)取直角坐标纸,横坐标表示粒度,左测纵向坐标自上而下溢流分配率,右侧自下而上为沉砂分配率,先按各粒级范围画出阶梯折线,通过折线中点连成曲线即为分配曲线。19r9020f80703040f160to5J50 %%cof740-7030802090di10drsdsod25100LJo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0微米图6-11粒度分配曲线分离粒度:在分配曲线中,分配率在沉砂和溢流中各占50%的粒度称作分离粒度,用
1)首先从溢流和沉砂中取有代表性试样,直接称重或计算出对原料的产率; 本例 中溢流的产率 OV r =63.9%,沉砂产率 s r =36.1%; 2)用同一组套筛(或水析器)对沉砂和溢流进行筛析(或水析),并计算出各粒级对 本产物的产率;得表中(2)、(3)栏; 3)将溢流和沉砂中各粒级对产物的产率分别乘以溢流和沉砂的产率,得各粒级对原料 的产率;(2)×63.9=(4)栏,(3)×36.1=(5)栏, (4)+(5)=(6); 4)各粒级在溢流和沉砂中相对原料的产率除以该粒级产率,得该粒级在溢流和沉砂中 的分配率; (4)÷(6)=(7)栏;溢流分配率; (5)÷(6)=(8)栏;沉砂分配率。 (5)取直角坐标纸,横坐标表示粒度,左测纵向坐标自上而下溢流分配率,右侧自下 而上为沉砂分配率,先按各粒级范围画出阶梯折线,通过折线中点连成曲线即为分配曲线。 图 6-11 粒度分配曲线 分离粒度:在分配曲线中,分配率在沉砂和溢流中各占 50%的粒度称作分离粒度,用

dso表示。本图中分离粒度dso=235μm。分配曲线的形状反映了分级效率,可以评定分级效率,曲线愈陡,表明分级进行愈好分级效率愈高,在理想情况下,分配曲线为以dso为界线的垂直线。实际评定是用分配曲线中间段偏离垂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分级效率,通常取分配率为25%或75%的粒度与分离粒度dso的差值作为衡量的标准,称作可能偏差,用Ef表示。d'=d2o-dso,d=dso-drs,由于d'和d不一定相等,故用平均值来表示。d2s-drsE,=S2式中:d25、drs一一溢流(或沉砂)中分配率为25%和75%的粒度值。315-175 = 70 μm 。本例:d2s=315μm、drs=175μm,Ef=2二、分级效率的计算公式设:原料的总量为100%,其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α%,大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100一α)%,分级后:细粒产物的产率为%,其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β%,大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100一β)%:粗粒产物的产率为(100一)%,其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0%,大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100一0)%。如下图:原料Y=100%100-分级细产物%粗产物(100-)%F100-108100-100-图6-12计算分级效率的示意图1、只反映数量的效率计算公式量效率:细粒组在溢流中的回收率,即原料中的空白面积与溢流中的空白面积之比:YB×100%6f=1100α细粒级在产物中分配平衡:100α=+(100—)0
d50 表示。 本图中分离粒度 d50=235μm。 分配曲线的形状反映了分级效率,可以评定分级效率,曲线愈陡,表明分级进行愈好, 分级效率愈高,在理想情况下,分配曲线为以 d50 为界线的垂直线。 实际评定是用分配曲线中间段偏离垂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分级效率,通常取分配率为 25%或 75%的粒度与分离粒度 d50 的差值作为衡量的标准,称作可能偏差,用 Ef 表示。 20 50 ' d =d − d , 50 75 " d = d − d ,由于 d'和 d”不一定相等,故用平均值来表示。 2 d25 d75 Ef − = 式中:d25、d75――溢流(或沉砂)中分配率为 25%和 75%的粒度值。 本例: d25=315μm、d75=175μm,Ef= 70m 2 315 175 = − 。 二、分级效率的计算公式 设:原料的总量为 100%,其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 %,大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 (100- )%,分级后:细粒产物的产率为 %,其中小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 % ,大于 分离粒度的含量为(100-β)%;粗粒产物的产率为(100- )%,其中小于分离粒度的 含量为 %,大于分离粒度的含量为(100- )%。如下图: 图 6-12 计算分级效率的示意图 1、只反映数量的效率计算公式 量效率:细粒组在溢流中的回收率,即原料中的空白面积与溢流中的空白面积之比: 100% 100 = f 细粒级在产物中分配平衡: 100=+(100-)

α-0X100%代入上式得:β-0β(α-0)X100%8-α(β-)2、反映数量和质量的计算公式分级效率表示为溢流中细粒级的回收率8,与粗颗粒在溢流中的回收率(即粗粒的混杂率)之差。细fine粗coarsen=细粒级在溢流中的回收率一粗粒在溢流中的回收率n=8, -8 -B-2(100-P%100αα其中8,表示入料中细颗粒回收到溢流产物中的数量,而6。表示对溢流产物质量降低的影响
- - = ×100% 代入上式得: ( - ) ( - ) = f ×100% 2、反映数量和质量的计算公式 分级效率表示为溢流中细粒级的回收率 f 与粗颗粒在溢流中的回收率 c (即粗粒的混 杂率)之差。细 fine 粗 coarse = 细粒级在溢流中的回收率-粗粒在溢流中的回收率 f c = − = % 100 (100 ) − − − 其中 f 表示入料中细颗粒回收到溢流产物中的数量,而 c 表示对溢流产物质量降低 的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磁选的实践应用.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有色和稀有金属的电选.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旋转概率筛的特点.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磨矿的运动规律及临界参数的确定.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矿浆浓度、PH值及温度对浮选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磁电选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重力选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重力选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磁电选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破碎与磨矿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浮选习题(答案).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破碎与磨矿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浮选习题(题目).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磁电选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浮选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重力选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设计型综合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破碎与磨矿实验指导书.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重力选矿)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重力选矿研究的对象及其应用范围 第二节 重力选矿的发展概况.doc
- 《选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自由沉降的等降现象与等降比.doc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六章 摇床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五章 跳汰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三章 水力分级.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四章 重介质选矿.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二章 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运动.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重力选矿)第一章 概述.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六章 电选的工业应用.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五章 电选机.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四章 电选的基本原理.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三章 磁选工艺(磁铁矿选矿厂典型生产流程).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磁电选矿)第一章 磁选基本原理.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浮选)第五章 矿石的浮选实践.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浮选)第四章 浮选工艺与实践.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浮选)第六章 特殊浮选技术和工艺.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浮选)第三章 浮选机及其辅助设备.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浮选)第一章 浮选基本原理.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浮选)第二章 浮选药剂.ppt
- 《选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破碎与磨矿)第四章 磨矿与磨矿设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