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食品添加剂(PPT课件讲稿,主讲:孙鸿)

汉恨的 食品添加剂 应用化学系 孙鸿
1 应用化学系 孙 鸿 让人又爱又恨的

2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2009年6月1日施行的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规定: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 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种或多种物质 2 添加量也很小 3>一般不能单独作食品食用 4>不是食品原料固有的物质 5 添加量有严格限制
2 2.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2009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规定: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 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5 添加量有严格限制 1 一种或多种物质 4 不是食品原料固有的物质 3 一般不能单独作食品食用 2 添加量也很小

添加的目的: 方便食品的加工 1.色,香,味及营养价值 color flavor taste enhance nutritional quality 2.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longer shelf-life 4.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改 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 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 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3 添加的目的: 1.色,香,味及营养价值 color,flavor,taste enhance nutritional quality 2. 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longer shelf-life 3. 方便食品的加工 4. 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改 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 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 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急性中毒 食品添加剂 慢性中毒 危害 致癌作用 过敏反应 少量。合标准的无碍
4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致癌作用 过敏反应 少量,符合标准的无碍 食品添加剂 危害

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22类 (1)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 (3)消泡剂 (4)抗氧化剂 (5)漂白剂 (6)膨松剂 (7)胶母糖基础剂(8)着色剂 (9)护色剂 (10)乳化剂 (11)酶制剂(12)增味剂 (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 (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甜味剂 (19)增稠剂 (20)稳定剂(21)凝固剂 (22)其他添加剂
5 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22类: (1)酸度调节剂 (2)抗结剂 (3)消泡剂 (4)抗氧化剂 (5)漂白剂 (6)膨松剂 (7)胶母糖基础剂 (8)着色剂 (9)护色剂 (10)乳化剂 (11)酶制剂 (12)增味剂 (13)面粉处理剂 (14)被膜剂 (15)水分保持剂 (16)营养强化剂 (17)防腐剂 (18)甜味剂 (19)增稠剂 (20)稳定剂 (21)凝固剂 (22)其他添加剂

食品忝加剂按来源分: 天然添加剂 化学添加剂 添加剂 半天然食品添加剂
6 天然添加剂t 化学添加剂 半天然食品添加剂 添 加 剂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

食品添加剂特点 品种繁多。销量大 全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达14000种以上 美国 3000种 欧共体约 1500种 日本 约 1100种 我国 约 1000种 变化迅速,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快。 科技的进步导致人们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 美味,营养,保健 L只HA
7 品种繁多,销量大。 全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达14000种以上。 美国 约 3000种 欧共体 约 1500种 日本 约 1100种 我国 约 1000种 变化迅速,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快。 科技的进步导致人们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 美味,营养,保健 食品添加剂特点

2)食品添加剂的偵用求和理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 遵循以下原则 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 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 有破坏作用。 3.进入人体后,能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或能够经过 正常解毒过程而排出体外,或不被吸收而排岀体外。 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 卫生要求。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 手段。 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 加剂
8 2.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和管理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 遵循以下原则: 1.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 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 有破坏作用。 3.进入人体后,能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或能够经过 正常解毒过程而排出体外,或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 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 卫生要求。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 手段。 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 加剂

食品使用标准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或安全性) 首要标准是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值 人体每日摄入量):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 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 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 mgkg。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 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值(动物最大 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值
9 食品使用标准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或安全性), 首要标准是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值( 人体每日摄入量):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 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 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 mg/kg。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 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值(动物最大 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

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第二个常用指标 是LD5050% Lethal dose)值(半数致死量, 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 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 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 其单位是mg/kg(体重)。不同动物和不同 的给予方式对同一受试物质的LD50值均不 相同,有时差异甚大。试验食品添加剂的 LD50值,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一般 认为,对多种动物毒性低的物质,对人的 毒性亦低,反之亦然
10 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第二个常用指标 是LD50(50%Lethal dose)值(半数致死量, 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 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 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 其单位是mg/kg(体重)。不同动物和不同 的给予方式对同一受试物质的LD50值均不 相同,有时差异甚大。试验食品添加剂的 LD50值,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一般 认为,对多种动物毒性低的物质,对人的 毒性亦低,反之亦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五节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第六节 挥发油.ppt
- 《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Basic chemistry)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
-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糖和苷(Saccharide & Glycosides).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方案).pdf
- 《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简明教程》教材配套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四版)第六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pps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蛋白质化学.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酶.ppt
- 《高分子化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复习大纲、《高分子化学》考研复习大纲.doc
- 中国石油大学:最大压差法测定表面张力 Surface tension determination with the maximum differential pressure method.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用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概述(张学礼)、第一章 溶液.ppt
- 长春工业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ppt
- 长春工业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分子质谱法 Molecular Mass Spectrometry(孙国英).ppt
- 中国计量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课件)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皖西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ppt
- 延安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六章 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ppt
- 《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的钙.ppt
- 《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化学平衡.ppt
- 沈阳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ppt
- 《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平衡.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传递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water-electrolyte metabolism and acid-base balance.ppt
- 《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pt
-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ppt
- 《牙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齿科粘接材料 Dental Cements.ppt
- 《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烷烃(链烷烃).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Redox Titration).ppt
-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and Regulation.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ppt
- 《分析化学》课程简介 Analytical Chemistry.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RNA Biosynthesis, Transcription.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简明教程》教材配套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s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ppt
- 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策略(PPT讲稿)改善化合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ppt
- 《立体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对映异构.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理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