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7讲 拆画装配图2/2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B》课程名称第周第讲课程第 27讲第10章第2讲第10章装配图授课章节第八节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装配图的画图步骤目的要求2、装配结构的合理性3、掌握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的方法重点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难点拆画零件图多媒体教学,采用AUTOCAD演示、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教材与多媒体结合。导入5分钟,课程内容85分钟。时间分配主要内容【课程导入】装配图与零件图一样,都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件,学习如何绘制装配图同样非常重要。而绘制出来的图形是否满足实际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要求以及是否方便零件的拆装,这就必须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在设计、装配、使用和维修机器和设备时以及进行技术交流的过程中,都需要读懂装配图或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这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术技能,因此就必须具备掌握熟练阅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本次课就学习三方面的内容。【本章课程的内容】:第十章装配图s126装配图的画图步骤恰当地选择视图方案是保证装配图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而遵循正确的画图步骤是画好装配图和保证图样质量的关键。一、选比例、确定图幅根据机器或部件结构的复杂程度,确定视图数量,再根据机器或部件的实际尺寸及,选取适当的画图比例,并确定图纸幅面的大小。二、合理布局在图纸上安排各视图的位置,用细点画线画出各视图的定位基准线、对称线、主要轴线、中心线等。注意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然后画出图框,并在图纸右下角画出标题栏、明细表,并留有填写技术要求的空间
1 华北理工大学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B》 第 周 第 讲 课程 第 27 讲 第 10 章 第 2 讲 授课章节 第 10 章 装配图 第八节 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目的要求 1、 装配图的画图步骤 2、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3、掌握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重 点 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难 点 拆画零件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采用 AUTOCAD 演示、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板书、教材与多媒体结合。 时间分配 导入 5 分钟,课程内容 85 分钟。 主要内容 【课程导入】 装配图与零件图一样,都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件,学习如何绘制装配图同样 非常重要。而绘制出来的图形是否满足实际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要求以及是否方便零件的拆 装,这就必须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在设计、装配、使用和维修机器和设备时以及进行技术交流的过程中,都需要读懂装配 图或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这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术技能,因此就必须具备掌 握熟练阅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本次课就学习三方面的内容。 【本章课程的内容】: 第十章 装配图 §12—6 装配图的画图步骤 恰当地选择视图方案是保证装配图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而遵循正确的画图步骤是画好 装配图和保证图样质量的关键。 一、选比例、确定图幅 根据机器或部件结构的复杂程度,确定视图数量,再根据机器或部件的实际尺寸及,选 取适当的画图比例,并确定图纸幅面的大小。 二、合理布局 在图纸上安排各视图的位置,用细点画线画出各视图的定位基准线、对称线、主要轴线、 中心线等。注意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然后画出图框, 并在图纸右下角画出标题栏、明细表,并留有填写技术要求的空间

三、画机器或部件的主要结构一般从主视图开始,几个视图配合进行,都应从主要装配干线画起,对剖视图应先画内部结构,然后逐渐向外扩展。有时为了确定各视图的范围,也可由最大零件入手画,或为了表达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也可先画外围轮廓线。下图减速器因主要的传动关系在俯视图,故从俯视图的主要传动关系着手画图。四、画机器或部件的次要结构仍从主视图开始,按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逐个画出各个零件,完成各视图,要注意保持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完成底图。正确关系几个视图配合进行,都应从主要装配干线画起,对剖视图应先画内部结构,然后逐渐向外扩展。有时为了确定各视图的范围,也可由最大零件入手画,或为了表达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也可先画外围轮廓线。如下图的减速器从传动齿轮开始,由里向外画。2
2 三、画机器或部件的主要结构 一般从主视图开始,几个视图配合进行,都应从主要装配干线画起,对剖视图应先画内 部结构,然后逐渐向外扩展。有时为了确定各视图的范围,也可由最大零件入手画,或为了 表达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也可先画外围轮廓线。下图减速器因主要的传动关系在俯视图,故 从俯视图的主要传动关系着手画图。 四、画机器或部件的次要结构 仍从主视图开始,按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逐个画出各个零件,完成各视图,要注意保 持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完成底图。 正确关系几个视图配合进行,都应从主要装配干线画起,对剖视图应先画内部结构,然 后逐渐向外扩展。有时为了确定各视图的范围,也可由最大零件入手画,或为了表达主要零 件的主要结构也可先画外围轮廓线。 如下图的减速器从传动齿轮开始,由里向外画

五、检查校核先从主要的装配干线入手按传动路线检查所涉及的各零件主要结构是否表达完整,其中的装配关系是否正确合理,再延伸到其他视图。最后检查细节是否遗漏。六、画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零件编号,加深全图。七、填写尺寸数字、技术要求、标题栏和明细表,完成全图。s12—7装配结构的合理性为了保证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要求以及零件的拆装方便,在设计过程中和绘制装配图时,必须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一、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1)当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应当只有一组接触面,这样既可满足装配要求,制造也较方便。配合面也应只有一组。3
3 五、检查校核 先从主要的装配干线入手按传动路线检查所涉及的各零件主要结构是否表达完整,其中 的装配关系是否正确合理,再延伸到其他视图。最后检查细节是否遗漏。 六、画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零件编号,加深全图。 七、填写尺寸数字、技术要求、标题栏和明细表,完成全图。 §12—7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要求以及零件的拆装方便,在设计过程中和绘制装配图时, 必须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一、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1)当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应当只有一组接触面,这样既可满足装配要求,制 造也较方便。配合面也应只有一组

不配合接触U正确不接触错误正确配合错误(2)紧固件装配结构为了使螺栓、螺母、螺钉、垫圈等紧固件与被连接表面接触良好,在被连接件的表面应加工成凸台或鱼眼坑等结构。二、轴和孔结合拐弯处结构当轴肩与孔端面接触时,要保证轴肩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应在孔的接触面制成倒角或在轴肩根部切槽。轴孔边倒角零件上无法定位切槽三、零件轴向定位结构装在轴上的零件如齿轮、轴承等,一般都需要轴向定位,以保证其不发生轴向移动从而能够正常工作。仔细阅读下图,思考轴上全部零件的轴向定位方式,尤其注意绿色圈内的定位方式,相邻两个轴向零件的接触面与轴端面时有间隙的
4 (2)紧固件装配结构 为了使螺栓、螺母、螺钉、垫圈等紧固件与被连接表面接触良好,在被连接件的表面应 加工成凸台或鱼眼坑等结构。 二、轴和孔结合拐弯处结构 当轴肩与孔端面接触时,要保证轴肩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应在孔的接触面制成倒角或 在轴肩根部切槽。 三、零件轴向定位结构 装在轴上的零件如齿轮、轴承等,一般都需要轴向定位,以保证其不发生轴向移动从而 能够正常工作。仔细阅读下图,思考轴上全部零件的轴向定位方式,尤其注意绿色圈内的定 位方式,相邻两个轴向零件的接触面与轴端面时有间隙的

轴承喷盖齿轮轴承银强推和糖头轴房轴身轴颈轴头抽环轴颈四、密封结构机器或部件的某些部位需要密封装置,以防止液体外流或灰尘进入。注意下图的对比图,发现其中的问题。错误应留有间正确隙五、考虑安装、装拆的方便(1)滚动轴承的拆装错误正确错误正确(2)销定位处结构为了保证两零件在装拆前后不致降低装配精度,通常用圆柱销或圆锥销将零件定位。为了加工和装拆的方便,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将销孔做成通孔5
5 四、密封结构 机器或部件的某些部位需要密封装置,以防止液体外流或灰尘进入。注意下图的对比图, 发现其中的问题。 五、考虑安装、装拆的方便 (1)滚动轴承的拆装 (2) 销定位处结构 为了保证两零件在装拆前后不致降低装配精度,通常用圆柱销或圆锥销将零件定位。为 了加工和装拆的方便,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将销孔做成通孔

(3)留出装拆工具及装拆过程的活动空间正确错误错误正确(4)过渡配合零件间的拆装S错误正确S128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读装配图的目的和要求读装配图的目的是:1.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功用和工作原理。2.了解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及各零件的装拆顺序。3.弄清每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4.读懂润滑、密封等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概括了解首先对整张装配图内容进行概略地分析和了解,可按下述三步进行:(1)读标题栏了解装配图所表达部件的名称、图样的比例、联系实际略知部件的大小和用途。(2)读明细栏按序号了解零件的名称、数量,并在图中找到各零件的位置。(3)分析视图首先看共有几个视图,然后逐个分析每个视图的投影方向、视图名称,6
6 (3) 留出装拆工具及装拆过程的活动空间 (4) 过渡配合零件间的拆装 §12—8 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读装配图的目的和要求 读装配图的目的是: 1.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功用和工作原理。 2.了解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及各零件的装拆顺序。 3.弄清每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 4.读懂润滑、密封等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概括了解 首先对整张装配图内容进行概略地分析和了解,可按下述三步进行: (1)读标题栏 了解装配图所表达部件的名称、图样的比例、联系实际略知部件的大小 和用途。 (2)读明细栏 按序号了解零件的名称、数量,并在图中找到各零件的位置。 (3)分析视图 首先看共有几个视图,然后逐个分析每个视图的投影方向、视图名称

采用的什么表达方法,找到部视、断面图的剖切位置,分析各视图的表达重点。2.分析工作原理及传动关系这是读装配图的重要环节,要对各视图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其表达手段进一步理解各视图表达意图。先从主视图入手,沿各条传动干线按投影关系找到各个零件的轮廓,确定它们的准确位置及与相邻件的连接、安装、装配关系。要搞清楚部件的运动情况,哪些是运动件?运动形式如何?运动是怎样传递的?对固定不动的零件(主要零件),搞清固定和连接方式,继而分析清楚与其相关的零件在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对其他零件间的连接和固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固定方式和连接关系,从而弄清设备的工作原理。3.搞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和形状在分析部件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的过程中,对各零件的轮廓及其在部件中所起的作用已有了基本了解,此时应对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准确地加以分析判断,这样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判断零件结构形状的依据是零件在部件中的地位、作用,该零件的轮廓和剖面线的方向、间隔等。一般先从主要零件开始,然后再看其他零件。4.分析密封和润滑系统分析部件的密封装置应了解部件的工作介质,搞清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密封原理。部件中高速旋转零件一般均需润滑系统保证其正常工作,应了解清楚润滑的方式和结构,润滑剂的加入和排除方法以及使其润滑性能良好的措施等。5.综合归纳对装配图进行了上述分析了解后,一般对该部件的性能和结构等主要方面已基本清楚,但为了完整、全面地读懂装配图,应对前面已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归纳,再认真地思考下述一些问题:(1)结合对技术要求和装配尺寸的分析,考虑对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是否完全理解;部件中各种运动形式及其联系是否已经清楚:连接方式共有几种,是否均已找到。(2)各零件的装拆方法和顺序如何?(3)为何采用此种表达方案?可设想其他表达方案与其进行比较,从中得出此种表达方案的优越性。如这些问题都已解决,说明该装配图已经读懂。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只说明读图的一般规律,并非读每一张装配图步骤都得分那么清,要根据装配图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有时儿个步骤往往需要交替进行。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掌握读图规律提高读装配图的能力。三、读装配图举例7
7 采用的什么表达方法,找到剖视、断面图的剖切位置,分析各视图的表达重点。 2.分析工作原理及传动关系 这是读装配图的重要环节,要对各视图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其表达手段进一步理解各视 图表达意图。先从主视图入手,沿各条传动干线按投影关系找到各个零件的轮廓,确定它们 的准确位置及与相邻件的连接、安装、装配关系。要搞清楚部件的运动情况,哪些是运动件? 运动形式如何?运动是怎样传递的?对固定不动的零件(主要零件),搞清固定和连接方式, 继而分析清楚与其相关的零件在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对其他零件间的连接和固定情况 进行分析,找出其固定方式和连接关系,从而弄清设备的工作原理。 3.搞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和形状 在分析部件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的过程中,对各零件的轮廓及其在部件中所起的作用已 有了基本了解,此时应对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准确地加以分析判断,这样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 解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判断零件结构形状的依据是零件在部件中的地位、作用,该 零件的轮廓和剖面线的方向、间隔等。一般先从主要零件开始,然后再看其他零件。 4.分析密封和润滑系统 分析部件的密封装置应了解部件的工作介质,搞清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密封原理。部件中 高速旋转零件一般均需润滑系统保证其正常工作,应了解清楚润滑的方式和结构,润滑剂的 加入和排除方法以及使其润滑性能良好的措施等。 5.综合归纳 对装配图进行了上述分析了解后,一般对该部件的性能和结构等主要方面已基本清楚, 但为了完整、全面地读懂装配图,应对前面已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归纳,再认真地思考下述 一些问题: (1)结合对技术要求和装配尺寸的分析,考虑对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是否完全理解; 部件中各种运动形式及其联系是否已经清楚;连接方式共有几种,是否均已找到。 (2)各零件的装拆方法和顺序如何? (3)为何采用此种表达方案?可设想其他表达方案与其进行比较,从中得出此种表达方 案的优越性。如这些问题都已解决,说明该装配图已经读懂。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只说明读图的一般规律,并非读每一张装配图步骤都得分那么清,要根据装配图的特点作具 体分析全面考虑。有时几个步骤往往需要交替进行。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掌握读图规律, 提高读装配图的能力。 三、读装配图举例

技制图数研室四、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机器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先画出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简称为拆图。拆图的过程也是继续设计零件的过程,它是在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内容。装配图中的零件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标准件标准件一般属于外购件,不画零件图。按明细栏中标准件的规定标记,列出标准件即可。借用零件借用零件是借用定型产品上的零件,这类零件可用定型产品的已有图样,不拆画。重要设计零件重要零件在设计说明书中给出这类零件的图样或重要数据,此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绘图。一般零件这类零件是拆画的主要对象。第9章已对零件图做了详细讨论,此处,仅对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1.拆画零件图的要求(1)认真读懂装配图,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搞清机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2)画图时不但要从设计方面考虑零件的作用和要求,而且还要从工艺方面考虑零件制造和装配的可能性,使零件图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2.拆画零件图应考虑的问题(1)零件结构形状的确定装配图只表达了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对零件上某些局部结构和标准结构,往往未完全表达。拆画零件图时,应结合考虑设计和工艺要求补画出这些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如零件上某部分需要与其他零件在装配时一起加工,则应在零件图中注明。8
8 四、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机器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先画出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简称为拆图。拆图的过程也是继续设计零件的过程,它是在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 内容。 装配图中的零件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标准件 标准件一般属于外购件,不画零件图。按明细栏中标准件的规定标记,列出标准件即可。 借用零件 借用零件是借用定型产品上的零件,这类零件可用定型产品的已有图样,不拆画。 重要设计零件 重要零件在设计说明书中给出这类零件的图样或重要数据,此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 数据绘图。 一般零件 这类零件是拆画的主要对象。 第 9 章已对零件图做了详细讨论,此处,仅对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 问题。 1.拆画零件图的要求 (1)认真读懂装配图,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搞清机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技术要 求和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 (2)画图时不但要从设计方面考虑零件的作用和要求,而且还要从工艺方面考虑零件 制造和装配的可能性,使零件图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2. 拆画零件图应考虑的问题 (1)零件结构形状的确定 装配图只表达了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对零件上某些局部结构和标准结构,往往未完全 表达。拆画零件图时,应结合考虑设计和工艺要求补画出这些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 等)。如零件上某部分需要与其他零件在装配时一起加工,则应在零件图中注明

(2)零件视图方案的选定拆画零件图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按零件图的要求选择视图方案,不一定与装配图一致,完全照抄装配图中的零件视图。但多数情况下对基体类零件(如箱体、壳体等)主视图方案可与装配图一致,这样,便于装配和加工。(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装配图上按需要只标注了几类尺寸,在拆画零件图时,应按第9章对零件图标注尺寸的要求进行。零件图的尺寸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1)装配图上的某些尺寸就是相关零件的尺寸,这些尺寸可直接移到零件图上:装配图中的配合尺寸应按第9章的要求分别标注到相应的零件图上。2)标准结构或与标准结构相连接的有关尺寸,如沉孔、螺纹尺寸、键槽宽度和深度以及销孔直径等,应查阅相应结构的标准获得。3)查表尺寸,如倒角、退刀槽等结构的尺寸应从标准中查表获得。4)需经计算的尺寸,如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直径等,需按有关参数经计算得到。5)从装配图上直接量得的尺寸。零件图上的尺寸从上述途径仍不能标注完全时,要直接从装配图中量取有关尺寸。(4)零件图技术要求的确定零件图技术要求应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和制造零件的要求来提出,也可参考有关资料来确定。比如标注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时,要根据装配图所示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功用、与其它零件的相互关系,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知识而定。但是正确制定技术要求,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这里不做进一步介绍。五、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举例由齿轮油泵装配图拆画泵体零件图。9
9 (2)零件视图方案的选定 拆画零件图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按零件图的要求选择视图方案,不一定与 装配图一致,完全照抄装配图中的零件视图。但多数情况下对基体类零件(如箱体、壳体等) 主视图方案可与装配图一致,这样,便于装配和加工。 (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上按需要只标注了几类尺寸,在拆画零件图时,应按第 9 章对零件图标注尺寸 的要求进行。零件图的尺寸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装配图上的某些尺寸就是相关零件的尺寸,这些尺寸可直接移到零件图上;装配图 中的配合尺寸应按第 9 章的要求分别标注到相应的零件图上。 2)标准结构或与标准结构相连接的有关尺寸,如沉孔、螺纹尺寸、键槽宽度和深度以 及销孔直径等,应查阅相应结构的标准获得。 3)查表尺寸,如倒角、退刀槽等结构的尺寸应从标准中查表获得。 4)需经计算的尺寸,如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直径等,需按有关参数经计算得到。 5)从装配图上直接量得的尺寸。零件图上的尺寸从上述途径仍不能标注完全时,要直 接从装配图中量取有关尺寸。 (4)零件图技术要求的确定 零件图技术要求应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和制造零件的要求来提出,也可参考有关资 料来确定。比如标注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时,要根据装配图所示该 零件在机器中的功用、与其它零件的相互关系,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知识 而定。但是正确制定技术要求,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这里不做进一步介绍。 五、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举例 由齿轮油泵装配图拆画泵体零件图

B-&WEM6X8/T83Sn65MB/TS370琪科压溢HT2223钢纸板158/T:19T6传动齿必辅45m=Z2=14传轮装65=2.2=14HT209联钉M6×366/765聚体HE200备注ER开彩#9齿轮油泵第乐OE机械制图教研组管楼20160164由齿轮油泵装配图(见图10-19)拆画泵体零件图。1.读懂装配图齿轮油泵是一种供油装置,它是润滑系统中常用部件。从明细栏可知它由12种零件组成,按编号在图中找到各个零件的位置,齿轮油泵共用了四个视图表达,主视图B-B剖视图,表达了齿轮油泵的主要装配关系和部分外形。左视图采用的是沿端盖与泵体结合面剖开的画法,半剖视图上又作了局部剖视,表达了端盖的外形及一对齿轮的啮合情况:油路进出口与泵体内腔的贯通情况同时也表达出来。俯视图较完整地表达了油泵的外形,其中的局部剖视表达了双头螺柱的连接情况。表达了填料压盖和泵体的外形。分析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若主动齿轮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从动齿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泵体腔内齿轮啮合区的右边压力降低,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沿吸油口进入泵腔内。随着齿轮的旋转,齿槽中的油不断沿箭头方向送到左边,然后从出油口被挤压出去。齿轮油泵有两条装配干线,一条是主动齿轮轴系统,传动齿轮轴5装在泵体1及端盖3的轴孔内,齿轮轴右端的填料8和填料压盖9组成防漏装置。另一条就是从动齿轮轴系统,齿轮轴4装在泵体与端盖的另一对轴孔内,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泵体与端盖靠六个螺钉连接,形成容纳一对啮合齿轮的空腔,齿轮油泵工作时,腔内充满了油,为防止泵体和端盖的结合面渗漏,在两结合面之间加垫片7。另外为了保证泵体与端盖轴孔的同轴度,采用了两个圆柱销6定位。综上分析,想象出齿轮油泵的总体形状和结构,如上图所示。10
10 由齿轮油泵装配图(见图 10-19)拆画泵体零件图。 1. 读懂装配图 齿轮油泵是一种供油装置,它是润滑系统中常用部件。从明细栏可知它由 12 种零件组 成,按编号在图中找到各个零件的位置,齿轮油泵共用了四个视图表达,主视图 B-B 剖视图, 表达了齿轮油泵的主要装配关系和部分外形。左视图采用的是沿端盖与泵体结合面剖开的画 法,半剖视图上又作了局部剖视,表达了端盖的外形及一对齿轮的啮合情况;油路进出口与 泵体内腔的贯通情况同时也表达出来。俯视图较完整地表达了油泵的外形,其中的局部剖视 表达了双头螺柱的连接情况。表达了填料压盖和泵体的外形。 分析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若主动齿轮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从动 齿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泵体腔内齿轮啮合区的右边压力降低,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的 作用下,沿吸油口进入泵腔内。随着齿轮的旋转,齿槽中的油不断沿箭头方向送到左边,然 后从出油口被挤压出去。齿轮油泵有两条装配干线,一条是主动齿轮轴系统,传动齿轮轴 5 装在泵体 1 及端盖 3 的轴孔内,齿轮轴右端的填料 8 和填料压盖 9 组成防漏装置。另一条就 是从动齿轮轴系统,齿轮轴 4 装在泵体与端盖的另一对轴孔内,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泵体与 端盖靠六个螺钉连接,形成容纳一对啮合齿轮的空腔,齿轮油泵工作时,腔内充满了油,为 防止泵体和端盖的结合面渗漏,在两结合面之间加垫片 7。另外为了保证泵体与端盖轴孔的 同轴度,采用了两个圆柱销 6 定位。综上分析,想象出齿轮油泵的总体形状和结构,如上图 所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5讲 零件图技术要求2/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6讲 10章装配图1/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8讲 复习总结.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讲 综合应用实践.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3讲 看录像布置画A3.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5讲 螺纹紧固件.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4讲 第八章螺纹.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2讲 基本知识及仪器绘图.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9讲 零件图技术要求1/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7讲 键、销.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8讲 零件图(1-3节).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6讲 齿轮.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1讲 尺寸标注及阅读.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2讲 零件测绘1/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0讲 零件图技术要求2/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3讲 零件测绘2/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9讲 10章装配图(4-7节).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8讲 10章装配图(1-3节).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5讲 12章计算机绘图(1/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A2讲稿)第14讲 零件测绘3/3.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4讲 零件图技术要求1/2.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3讲 零件图(1-3节).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0讲 螺纹紧固件.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21讲 齿轮.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9讲 第八章螺纹.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7讲 基本知识及仪器绘图.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6讲 简化画法综合举例.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8讲 看录像布置画A3.docx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4讲 剖视图2/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3讲 剖视图1/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5讲 剖视图3/3断面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2讲 视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1讲 尺寸(3/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1讲 尺寸(2/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9讲 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10讲 尺寸(1/3).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8讲 组合体画图.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7讲 相贯线(2/2).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5讲 锥球截交线.doc
-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授课教案(B讲稿)第6讲 相贯线(1/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