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功和能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3.2几种常见力的功 重力的功 M 重力m在曲线路径M1M2上的功为 A=u(Fdx+ F dy+ Fdz m① A Fd Mi( G-mg)dz mg 0 重力所作的功等于重力的大小乘以质点起始位置与末了 位置的高度差。 结论 (1)重力的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所行经的路 径无关。 (2)质点上升时,重力作负功;质点下降时,重力作正功
x y z O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一.重力的功 重力mg 在曲线路径 M1M2 上的功为 ( ) = 2 1 1 d M M z A F z ( ) = − 2 1 1 d Z Z ( mg) z = mg(z1 − z2) 重力所作的功等于重力的大小乘以质点起始位置与末了 位置的高度差。 (1)重力的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所行经的路 径无关。 (2)质点上升时,重力作负功;质点下降时,重力作正功。 M1 M2 m G 结论 ② ① ( ) = + + b a L x y z A (F dx F dy F dz)

二.弹性力的功 F 弹簧弹性力 10000 F=-lxi 0 x 由x1到x2路程上弹性力的功为 A kdx=11-21 弹性力的功等于弹簧劲度系数乘以质点始末位置弹簧形变 量平方之差的一半。 结论 (1)弹性力的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所行经的路径 无关。 (2)弹黉的形变减小时,弹性力作正功;弹黉的形变增大时, 弹性力作负功
二.弹性力的功 = − 2 1 d x x A kx x (1) 弹性力的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所行经的路径 无关。 (2) 弹簧的形变减小时,弹性力作正功;弹簧的形变增大时, 弹性力作负功。 2 2 2 1 2 1 2 1 = kx − kx 1 x 2 x F F kxi = − 弹簧弹性力 由x1 到x2 路程上弹性力的功为 弹性力的功等于弹簧劲度系数乘以质点始末位置弹簧形变 量平方之差的一半。 结论 O x

万有引力的功 F在位移元dF上的元功为 mM dA=FcosOdr F=G dr=dr cos( T-0)=-dr cos e FUror mM dA=-g-d M 1 万有引力全部路程中的功为 mM A Gdr=gmM( + i 结论 (1)万有引力的功,也是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所 行经的路径无关
三.万有引力的功 上的元功为 A F r d = cos d dr dr cos( ) dr cos = − = − r r mM dA G d 2 = − 万有引力F在全部路程中的功为 = − 2 1 ( ) 2 d r r L r r mM A G ) 1 1 ( 2 1 r r = GmM − (1) 万有引力的功,也是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所 行经的路径无关。 M a b 1 r 2 r m F r d 结论 F 在位移元 r d 2 r mM F = G dr

(2)质点移近质点时,万有引力作正功;质点远离质点O 时,万有引力作负功。 四.摩擦力的功 摩擦力F在这个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U F cos ads F M F=umg 摩擦力方向始终与质点速度方向相反 A=-umgs + 结论 摩擦力的功,不仅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且与质点所行经 的路径有关
四.摩擦力的功 在这个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 ) = 2 1 cos d M M L A F s A = −mgs 摩擦力的功,不仅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且与质点所行经 的路径有关 。 M1 M2 v F F = mg 摩擦力方向始终与质点速度方向相反 (2) 质点移近质点时,万有引力作正功;质点A远离质点O 时,万有引力作负功。 结论 摩擦力 F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功和能 §3.1 功.ppt
- 《大学物理》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习题课.doc
- 《大学物理》证明:d×F的方向与同方向.doc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刚体运动学(5.3)刚体绕定轴转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刚体运动学(5.2)刚体的平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刚体运动学(5.1)刚体和自由度的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刚体力学习题课.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刚体动力学(6.3)动量矩和动量矩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刚体动力学(6.2)绕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动能定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刚体动力学(6.1)力矩、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机械振动(7.5)两个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简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机械振动(7.4)非谐振动的傅氏分解频谱.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机械振动(7.3)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机械振动(7.2)简谐振动动力学.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机械振动(7.1)简谐振动.ppt
- 《大学物理》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doc
- 《大学物理》绝热和循环过程.doc
- 《大学物理》玻耳兹曼分布率.doc
- 《大学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doc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结论、第二章 物质世界.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1 质点和刚体 §3.2 参考系和坐标系 §3.3 运动的描述(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3 运动的描述(2/2)§3.4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4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2/2)§3.5 相对运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4.1 动量、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4.2 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4.2 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2/2)§4.3 动量定理 §4.5 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1)角动量、转动惯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2)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3)角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六章 能量能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七章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1)力学相对性原理枷利略变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5)广义相对论简介(了解).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1)两条基本实验定律静电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4)环路定理、电势.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 习题课 E , U 的计算.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6)静电场中的导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