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续)

2第二篇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相对论 本章共5讲
? 本章共5讲 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

§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续) “同时”的相对性 二.时间量度的相对性(动钟变慢) 空间量度的相对性(动尺缩短) 设尺相对于S紊静止,测量其两端坐标: S系 S'系 事件1事件2 L S系 1,“1 xS系
§8.3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续) 一.“同时”的相对性 二.时间量度的相对性(动钟变慢) 三.空间量度的相对性(动尺缩短) 事件1 事件2 系 系 S S 1, 1 x t 1, 1 x t 2, 2 x t 2, 2 x t x x y y z z o o S系 S 系 u 设尺相对于 S 系静止,测量其两端坐标:

S系 S'系 x 在相对于物体静止的参考系中测量的长度—原长 L =x-x 两端坐标不一定同时测量。 在S系中测尺的长度,两端坐标一定要同时测量(t1=t) L 一非原长(观测长度)
在相对于物体静止的参考系中测量的长度——原长 L x2 x1 = − 两端坐标不一定同时测量。 在 S 系中测尺的长度,两端坐标一定要同时测量(t1=t2 ) L = x2 − x1 ——非原长(观测长度) x x y y z z o o S系 S 系 u

即:当尺相对于S系静止 S系 S系 静系 A不一定为零,Ax'为原长 L 动系: M一定为零,飞非原长 由洛仑兹变换:△x’=y(△x-△t) 原长观测长度0 (非原长) △x=yx>△x 在S系中测得尺的长度比原长短-动尺缩短!
由洛仑兹变换: x = ( x − ut ) 原长 观测长度 0 (非原长) x = x x 即:当尺相对于 S 系静止 在S系中测得尺的长度比原长短-动尺缩短! 静系: t不一定为零,x 为原长 动系: t 一定为零,x非原长 x x y y z z o o S系 S 系 u

当尺相对于S系静止 S系 S系 静系 M不一定为零,A为原长; x动系: 0x定为零,Ax非原长 △x=y(△x+L△r)→△x=△x>△x 原长观测长度0 (非原长) 在S系中测得尺的长度比原长短-动尺缩短! 在一切长度测量中原长最长
x x y y z z o o S系 S 系 u 当尺相对于 S 系静止 静系: t一定为零,x 非原长。 动系: t 不一定为零,x为原长; x = ( x + ut ) x = x x 原长 观测长度 0 (非原长) 在S'系中测得尺的长度比原长短-动尺缩短! 在一切长度测量中原长最长

结论: 空间间隔的测量是相对的,物体的长度与惯性系的 选择有关; 在一切长度测量中原长最长; 在其它惯性系中测量相对其运动的尺,总得到比原 长小的结果—动尺缩短。 注意: 1)尺缩效应只在相对运动方向上发生 2)尺缩效应是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量形象, 不是视觉形象。 因为物体的视觉效应是由同时抵达眼睛的光线形成的。而由于 传播距离不等,这些光线并不是从运动物体上同时发出的,所 以视觉形象不是观测长度
结论: 空间间隔的测量是相对的,物体的长度与惯性系的 选择有关; 在一切长度测量中原长最长; 在其它惯性系中测量相对其运动的尺,总得到比原 长小的结果 —— 动尺缩短。 注意: 1)尺缩效应只在相对运动方向上发生; 2)尺缩效应是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量形象, 不是视觉形象。 因为物体的视觉效应是由同时抵达眼睛的光线形成的。而由于 传播距离不等,这些光线并不是从运动物体上同时发出的,所 以视觉形象不是观测长度

练习:一列高速火车以速率u驶过车站,站台上 的观察者甲观察到固定于站台、相距1m的两只机 械手在车厢上同时划出两个痕迹,求车厢上的观 察者乙测出两个痕迹间的距离为多少? u 思考: 哪个长度为原长? 个甲 站台系:动系,两端同时测△=1脚原长 车厢系:静系,△s'为原长 △s=y△s=
思考: 哪个长度为原长? 练习:一列高速火车以速率 u 驶过车站,站台上 的观察者甲观察到固定于站台、相距 1m 的两只机 械手在车厢上同时划出两个痕迹,求车厢上的观 察者乙测出两个痕迹间的距离为多少? 站台系:动系,两端同时测 s = 1 ( 非原长 m) 车厢系:静系, s = 为原长 ? 1(m) 1 1 2 2 − = = c u s s 甲 乙 1m u

练习: 一根米尺静止放置在s系中,与ox"轴成30°角, 如果在s系中测得米尺与ox轴成45角,那么 s'系相对于S系的运动速度为多大?S系中 测得米尺的长度是多少? 思考: J i 哪一个是原长? 尺在哪一个方向收缩? 请自行列式计算
一根米尺静止放置在 系中,与 轴成 角, 如果在 系中测得米尺与 轴成 角,那么, 系相对于 系的运动速度 为多大? 系中 测得米尺的长度是多少? 练习: s s ox ox 30 45 s s u s x x y y o o u 思考: 哪一个是原长? 尺在哪一个方向收缩? 请自行列式计算

解:由题意可知 u △y t30° △ tg45- Ay O △ 由4=4y得△xg30 △xtg45° 根据相对论“尺缩”效应,有 △x 2即 △x
解: x y x y = = tg45 tg30 由题意可知 y = y tg45 tg30 = x x 由 得 根据相对论“尺缩”效应,有 2 1 ) c u x = x − ( 即 2 1 ) c u ( x x = − x x y y o o u

于是 tg30 to45 得 u c=0.816c 由于 所以 Lsin30°=Lsin45 在S系中测得米尺长度 sin30° L L=x-×1=0.707(m) sins 2
u c 0.816c 3 2 = = tg45 tg30 1 2 2 − = c 于是 u 得 由于 y = y 在S系中测得米尺长度 Lsin30 = Lsin451 0 707 m) 2 2 sin45 sin30 L = L = = . ( 所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1)力学相对性原理枷利略变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七章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六章 能量能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3)角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2)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1)角动量、转动惯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4.2 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2/2)§4.3 动量定理 §4.5 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4.1 动量、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4.2 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4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2/2)§3.5 相对运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3 运动的描述(2/2)§3.4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1 质点和刚体 §3.2 参考系和坐标系 §3.3 运动的描述(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结论、第二章 物质世界.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功和能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功和能 §3.1 功.ppt
- 《大学物理》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习题课.doc
- 《大学物理》证明:d×F的方向与同方向.doc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刚体运动学(5.3)刚体绕定轴转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刚体运动学(5.2)刚体的平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刚体运动学(5.1)刚体和自由度的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5)广义相对论简介(了解).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1)两条基本实验定律静电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4)环路定理、电势.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 习题课 E , U 的计算.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6)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7)静电场中的电介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9)静电场的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1)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2)习题课毕一沙定律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3)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4)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5)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1)电磁感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2)电磁感应(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1)电磁感应(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3)位移电流.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3)高斯定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1)简谐振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2)简谐振动(续).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