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9)静电场的能量

2第三篇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 本章共7讲
? 本章共7讲 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

§9.9静电场的能量 电容器的能量 电容器(储能元件)储能多少? 模型:极板电量0→9将啪负极移向正 板间电压0→△U广极板的过程 +q ⊕d △ △U 0 0 储能〓过程中反抗电场力的功
§ 9.9 静电场的能量 一. 电容器的能量 储能 = 过程中反抗电场力的功. 电容器(储能元件)储能多少? 模型: 将 由负极移向正 极板的过程 极板电量 板间电压 U Q → → 0 0 Q 0 0 − Q U Q dq + q − q u

+q ⊕d q △ △U 计算:d4=△n·dq=dq A=dA= Q 0 q dq=2C 电容器的能量: O C(△U)=Q△U 2C2
0 0 − Q U Q dq + q − q u C( U ) Q U C Q W = = = 2 1 2 1 2 2 电容器的能量 2 : C Q q C q A A Q 2 d d 2 0 = = = q C q 计算: dA = udq = d

电场能量 1电场能量密度 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C se s △U=Ed W=1c△U2=125:SE2=1=;Ev 少 W=-=-e8E ED 2 2 2电场能量
二. 电场能量 1.电场能量密度 E ED V W we r 2 1 2 1 2 = = 0 = 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 U = Ed d S C r 0 = 2 1 2 1 2 W = C( U ) = E d E V d S r r 2 0 0 2 2 2 1 = 2 .电场能量 W w V ED V r E V V V V e d 2 1 d 2 1 d 2 0 = = =

例用能量法推导球形电容器(R1R2E)电容公式 解:设极板带电量±q rR2) 2 取半径r,厚度d的同心球壳为积分元 dV= 4rard R NEEdy E,( q )2.4m2d R 4 兀0E R,-R, 86E,R1R2
R2 r R1 o [例]用能量法推导球形电容器( R1 .R2 . r )电容公式 q − q 解:设极板带电量 q R r R ) r q r 2 1 2 0 ( 4 0 ( ) R1 r E = 0 ( ) R2 r 取半径r,厚度dr的同心球壳为积分元 dV r dr dV 4 r dr 2 = ) r r r q W E V ( r r R R r V 4 d 2 4 1 d 2 1 2 2 2 0 0 2 0 2 1 = = 1 2 2 1 0 2 8 R R q R R r − =

R-R W=8丌66,RR2 dy dr 又 2C R 由 2C8兀5E,R1R2 得: C=4 RI R,-R
R2 r R1 o q − q dV r dr 得: 2 1 1 2 4 0 R R R R C r − = 1 2 2 1 0 2 2 2 8 R R q R R C q r − = 由: C q W 2 2 又: = 1 2 2 1 0 2 8 R R q R R W r − =

气例]圆柱形电容器,b,L,E) 保持与端电压V的电源连接将介质层从电容器 内拉出,求外力的功 2.断开电源,将介质层拉出.求外力的功 分析 共同点:电容器电容变化(变小。 00D 1不同点: 保持与电源连接 V不变,Q可变电源要做功; 断开电源 Q不变电源不做功
[例] 圆柱形电容器( a , b , L , r ) 1. 保持与端电压 V 的电源连接.将介质层从电容器 内拉出,求外力的功. 2. 断开电源,将介质层拉出.求外力的功. L r b oa 不同点: 保持与电源连接 V 不变,Q 可变.电源要做功; 断开电源 Q不变. 电源不做功. 共同点:电容器电容变化(变小)。 分析

解:原电容 C、2丌6,L b 拉出介质层后:⌒25<C 1)不断开电源 兩板电势差=电源端电压=V保持不变, 什么量变化? 怎么变? F
解: 原电容: 拉出介质层后: a b L C r ln 2 0 = C a b L C = ln ' 2 0 1)不断开电源 两板电势差= 电源端电压= V 保持不变, 什么量变化? 怎么变? F C V L r b oa

极板电量变化 △Q=CC=(C-C)<0 有电荷回流电源,电源做功: A2=·△Q=(C-C)<0 电容器储能变化: △=1cw2-1cv2=(c-C)<0 2 由功能原理: Am+4.=△W
( ) 0 2 2 1 2 1 ' 2 ' 2 2 = − = C −C V W C V CV 电容器储能变化: 极板电量变化: Q = CV −CV = (C −C)V 0 ' ' 有电荷回流电源 , 电源做功: ( ) 0 2 A =V Q =V C − C ' 由功能原理: A外 + A = W

2 A外=△W-A (C-C)-V(C-C)=-(C-C形 2 (C-C)V 2_EL (En-1)2>0 b r 能量转换过程:外力做功 电场能减少对电源充电 △O F C
( 1) 0 ln 2 1 2 1 ( 2 2 0 2 2 2 2 = − = − = − = − − − = − − V a b L (C C )V C C ) V (C C ) (C C )V V A W A r ' ' ' ' 外 C F Q 能量转换过程: 外力做功 电场能减少 对电源充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7)静电场中的电介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6)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 习题课 E , U 的计算.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4)环路定理、电势.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1)两条基本实验定律静电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5)广义相对论简介(了解).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1)力学相对性原理枷利略变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七章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六章 能量能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3)角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2)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1)角动量、转动惯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4.2 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2/2)§4.3 动量定理 §4.5 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4.1 动量、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4.2 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4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2/2)§3.5 相对运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3 运动的描述(2/2)§3.4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 运动的描述 §3.1 质点和刚体 §3.2 参考系和坐标系 §3.3 运动的描述(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1)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2)习题课毕一沙定律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3)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4)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5)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1)电磁感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2)电磁感应(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1)电磁感应(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3)位移电流.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3)高斯定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1)简谐振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2)简谐振动(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3)摆动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14.1)平面简谐行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14.2)平面简谐行波(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1)波的叠加原理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3)光的干涉(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