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5)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续)

0第三篇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 筹十章五饼 本章共五讲
? 本章共五讲 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

§10.4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续) 运动电荷所受磁场力 载流导线所受磁场力 三.载流线圈所受磁力矩 四.磁力的功 B×a×d'x A= Faa blac 上×I BIS=I△yn △S
二 . 载流导线所受磁场力 一 . 运动电荷所受磁场力 三 . 载流线圈所受磁力矩 § 10.4 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续) 四 . 磁力的功 m ' ' BI S I A Faa BIlaa = = = = I S F B l a a

M= P Sine=BSin使6小 B da=-Mde BASin ede =ld( SCos6)=ld中m 6 A=jd4=1△伪恒量) 推广:磁力的功=电流强度煷过回路磁通量增量 电流强度载流导线切割磁力线条数 练习:p31210.23 )A=0 B 2 45 2)A=IBScos 135 Ba
I BS I m A M BIS d( cos ) d d d sin d = = = − = − = = m A dA I ( I 为恒量) B I Fm Fm Pm M = Pm Bsin = BISsin 使 磁力的功 =电流强度 穿过回路磁通量增量 =电流强度 载流导线切割磁力线条数 推广: 练习: p 312 10.23 B A I C a D 45 1 ) A = 0 2 4 2 2) A = IBScos135 = − IBa

§10.5顺磁质和抗磁质 物质一分子,原子中均存在运动电荷 相互作用 磁场 顶磁质 与电介质类比 物质一磁介质抗磁质 铁磁质 比较(电介质与磁介质) 电介质 磁介质 分子电偶极子 分子电流 模型 分子中所有原子(电子,原子核) 固有磁短的等效电流
物质 —分子,原子中均存在运动电荷 磁场 相互作用 物质 — 磁介质 顺磁质 抗磁质 铁磁质 与电介质类比 § 10.5 顺磁质和抗磁质 电介质 磁介质 分子 模型 电偶极子 分子电流: 分子中所有原子(电子,原子核) 固 有 磁 矩 的 等 效 电 流 比较(电介质与磁介质)

比较 电介质 磁介质 无外场电介≠0,∑=0顺磁质0 有极分子 ∑ 无极分子=0∑=0抗磁质p=0·2n=0 电介质 K s K ④由④区 有极分子无极分子 顺磁质 抗磁质 外场中 极化 磁化
顺磁质 顺磁质 0 m p , pm = 0 抗磁质 pm = 0 , pm = 0 抗磁质 极化 磁化 有极分子 电 介 质 无极分子 电 介 质 0 e p = 0 e , p = 0 e p = 0 e , p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 电介质 磁介质 外场中 无外场 比较

外场砷:磁介质的磁化 以顺磁质为例:在M=p下 (1)p转向向 (2)产生与B向的附加磁矩A 旋进 F气 抗磁质: 相当于图中两 种情况叠加 仍产生与成反 Pm旋进4n 向的附加磁矩
抗磁质: 相当于图中两 种情况叠加, 仍产生与 反 向的附加磁矩 B0 外场 B 中:磁介质的磁化 0 以顺磁质为例:在 作用下 B0 M pm = (2)产生与 反向的附加磁矩 pm B0 (1) p m 转向 方向 B0 L m p ' L m p Fm B0 旋进 B0 m p pm ' L Fm L 旋进

宏观效果 1介质中总磁矩不为零 顶磁质 B △P20△P ∑pn+∑ △20n△P:0 ≈∑Dm≠0 与硐向 B 抗磁质 0△F-0 ∑ 4pm≠0 与B向
宏观效果 1 .介质中总磁矩不为零 与 反向 抗磁质 pm 0 B0 B0 Pm 与 同向 顺磁质 pm + pm 0 m p B0 B0 Pm Pm Pm Pm Pm Pm Pm Pm

2.介质表面出现磁化电流 wviv MAAAMAAAAAAAA B B B Bo 顺磁质 抗磁质
2 .介质表面出现磁化电流 抗磁质 B0 s I L S • B0 s I 顺磁质 B0 L S • B0 s I s I

比较 电介质 磁介质 与场相互位移极化 均产生与B反向的附加磁矩Am 作用机制转向极化 抗磁质:只有∑An 顺磁质:转向+附加磁矩 ∑ ,P≠0 ∑ln+∑4n∑p 极化强度:磁化强度:=EDn+2An △V ∑p 描述 △ 抗磁质:=2Am L"与B反向 极化电荷: ∑p 顺磁质:M=〃与B同向 磁化电流: P. ds ∑ (S内) M ∑ (穿过)
电介质 磁介质 与场相互 作用机制 描 述 比较 转向极化 位移极化 0 e p 均产生与 B0 反向的附加磁矩 pm 抗磁质:只有 pm 顺磁质:转向 + 附加磁矩 pm + pm pm 极化强度: 极化电荷: V p P e = n ' = P = − (S内) ' s P S q d 磁化强度: V p p M m m + = V p M m = 抗磁质: 与 B0 反向 V p M m 顺磁质: 与 B0 同向 磁化电流: = (穿过L) s L M l I j M d s =

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的关系: 白磁化强度定义: M ∑pn+∑4 n △ M△△AA n I.·Sn Js LS 磁化电流 的线密度 Bo M·d=M=jl (穿过L 以抗磁质为例
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的关系: j n LS I Sn V p p M s s m m = = + = 由磁化强度定义: 磁化电流 的线密度 以抗磁质为例 B0 s I L S • B0 s I n = = = (穿过L ) s s L I M l Ml j l d L 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4)磁场对运动电荷及电流的作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3)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2)习题课毕一沙定律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章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稳恒磁场(10.1)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9)静电场的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7)静电场中的电介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6)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 习题课 E , U 的计算.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4)环路定理、电势.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1)两条基本实验定律静电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5)广义相对论简介(了解).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3)狭义相对论时空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八章 相对论(8.1)力学相对性原理枷利略变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七章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六章 能量能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3)角动量守恒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2)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实物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5.1)角动量、转动惯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1)电磁感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2)电磁感应(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1)电磁感应(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十一章 变化中的磁场和电场(11.3)位移电流.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相互作用和场 第九章 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9.3)高斯定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1)简谐振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2)简谐振动(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三章 振动(13.3)摆动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14.1)平面简谐行波.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四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14.2)平面简谐行波(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1)波的叠加原理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3)光的干涉(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2)光的干涉(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5)光的夫琅和费衍射(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5.5)光的偏振(续).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1/2).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十六章 场的量子性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2/2)§16.3 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