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章节知识点复习(齐琦)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一.什么是触发器 触发器应具有两个 具有二个稳定状态: 能够存贮一位二值 “0”状态和“1”状 (逻辑0和逻辑器1) 态(分别对应逻辑0 信号的基本单元电路 和逻辑1); 统称为触发器 另外,它还必须具有保存和修改功能 可通过基本RS触发器来理解
一.什么是触发器 另外,它还必须具有保存和修改功能 能够存贮一位二值 (逻辑0和逻辑器1) 信号的基本单元电路, 统称为触发器 触发器应具有两个 具有二个稳定状态: “0”状态和“1”状 态(分别对应逻辑0 和逻辑1); 可通过基本RS触发器来理解

R S Qne On+1 三.基本RS触发器的描述 0p 0 0p 0 前面介绍的电路具有保持、置0、置1 0 1 0 1 发器的基础,称为基本RS触发器 1 0 0 0 1 0 ×和 1、现态与次态 0 0 1 1 触发器在输入信号作用之前所处的厚 1 1 1 触发器在输入信号作用下所处的新的 1 0 1 0 1 1 1 X 2.状态转移真值表 表中第5行、第9 Qn+1 =5+RQn 俞入信号 同时有效时,状态 3、特征方程 RS=0+ 由状态转移真值表可做出卡诺图,由卡诺图可 求出特征方程
三.基本RS触发器的描述 前面介绍的电路具有保持、置0、置1功能,是组成其它触 发器的基础,称为基本RS触发器 。 1、现态与次态 触发器在输入信号作用之前所处的原稳定状态称为现态; 触发器在输入信号作用下所处的新的状态称为次态 2. 状态转移真值表 表中第5行、第9行的“×”表示当两个输入信号 同时有效时,状态不定。 3、特征方程 由状态转移真值表可做出卡诺图,由卡诺图可 求出特征方程

4、状态转移图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还所以采用图形的方式来描述, 即状态转移图(简称状态图),S触发器状态图如 下: S=1 R=0 S=0 S=x R=x R=0 S=0 R=1 小圆圈分别代表触发器的状态,箭头表示在转移信 号作用下状态转移的方向,箭头旁的标注表示转移 时的条件
4、状态转移图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还所以采用图形的方式来描述, 即状态转移图(简称状态图),RS触发器状态图如 下: 小圆圈分别代表触发器的状态,箭头表示在转移信 号作用下状态转移的方向,箭头旁的标注表示转移 时的条件

S=1R=0 S=0 S=x R=x 0 1 R=0 S=0R=1 由上图可以看出,如果触发器当前稳定状态 (现态)是 Q=0,则在输入信号S=1、R=0的条件下,触发器转移至 下一稳定状态(次态)Qn+1=1;类似分析其它状态。 采用状态图描述时序电路更为直观 5、触发器的激励表 On on+1 R S 0 X 0 0 1 0 1 1 0 1 0 1 1 0 ×
5、触发器的激励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如果触发器当前稳定状态(现态)是 Qn=0,则在输入信号S=1、R=0的条件下,触发器转移至 下一稳定状态(次态)Qn+1=1; 类似分析其它状态。 采用状态图描述时序电路更为直观

四、触发器逻辑功能 触发器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按照触发器 逻辑功能的不同,触发器又可分为S功能触发器、JK 功能触发器,D功能触发器、功能触发器等 1、RS触发器 特征方程、状态图如下。 S=1R=0 S=0 S=x Qn+i =S+RO R=x R=0 R3=0 S=0R=1 2、K触发器(见下页)
四、触发器逻辑功能 触发器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按照触发器 逻辑功能的不同,触发器又可分为RS功能触发器、JK 功能触发器,D功能触发器、T功能触发器等 1、RS触发器 特征方程、状态图如下。 2、JK触发器(见下页)

JK触发器 凡在时钟信号作用下逻辑功能符合表13.1.4所规 定的逻辑功能者,叫做JK触发器 特征方程、状态图;真值表、激励表。 on K On+1 0 0 0 Qn+i=70m+on 0 0 1 0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0 J=1K=× 1 1 0 1 1 1 1 0 J=0 K=0 Q On+1 K K=X 】=X 0 0 0 0 1 1 J=×K=1 1 0 1 1 1 X 0
JK触发器 • 凡在时钟信号作用下逻辑功能符合表13.1.4所规 定的逻辑功能者,叫做JK触发器 • 特征方程、状态图;真值表、激励表

3、D触发器 凡在时钟信号作用下逻辑功能符合表13.1.3(下表)所规定的 逻辑功能者,叫做D触发器。 On+1 0 0 0 0 1 1 D=1 1 0 0 1 1 1 D=0 D=1 特征方程: D=0 Qn+1=D状态图如右 可知,当输入信号D=1时,Qn+1=1;当输入信号D=0, Qn+1=0;因此,D触发器具有置0、置1两种功能;保持功能 则是通过控制状态转移的控制信号是否有效来实现。 D触发器功能简单,应用时无输入约束,因此,应用土分广泛
3、D触发器 凡在时钟信号作用下逻辑功能符合表13.1.3(下表)所规定的 逻辑功能者,叫做D触发器。 特征方程: Qn+1=D 状态图如右 可知,当输入信号D=1时,Qn+1=1;当输入信号D=0, Qn+1=0;因此,D触发器具有置0、置1两种功能;保持功能 则是通过控制状态转移的控制信号是否有效来实现。 D触发器功能简单,应用时无输入约束,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三、边沿触发器 Name: 25.0ms 50.0ms 的一次变 CP 化问 w-S 便出现了 边沿 R 边 Q 边沿触发 控制 如上图所示为上升沿触发的RS触发器。由 于触发器只在CP信号上升沿到来时接收输入 信号,因此,触发器状态为1
为了克服主从JK触发器主触发器的一次变 化问题,增强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出现了 边沿触发器。 边沿触发器的电路形式较多,但边沿触发 控制的特点却是相同的。 如上图所示为上升沿触发的RS触发器。由 于触发器只在CP信号上升沿到来时接收输入 信号,因此,触发器状态为1。 三、边沿触发器

2、时序电路 电路在任一时刻输出的逻辑值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电 路输入的逻辑值,而且还取决于电路的原来状态, 这种电路称为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 可通过下图理解 时序电路通常包含组合 电路和存储电路两个组 组合电路 出 成部分 存储电路的输出状态必 W 须反馈到组合电路的输 入端,与输入信号一起, 存储单元 共同决定组合逻辑电路 的输出
2、时序电路 电路在任一时刻输出的逻辑值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电 路输入的逻辑值,而且还取决于电路的原来状态, 这种电路称为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 可通过下图理解 时序电路通常包含组合 电路和存储电路两个组 成部分 存储电路的输出状态必 须反馈到组合电路的输 入端,与输入信号一起, 共同决定组合逻辑电路 的输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他模拟集成电路).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三相电路及其应用.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第二节 A/D 转换器.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盲信号处理 BSS.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Array Signal Processing.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LS Method & RLS Algorith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卡尔曼滤波器 Kalman Filter.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LMS Algorith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Wiener Filter.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PSD Estimation.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Introduction to ADSP - Theory,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pdf
- IC封装设计与仿真(参考资料).pdf
-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分级培训入学测试题: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中级)专业训前测试题.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李兴明).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确定与随机信号分析.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2 无记忆调制方法.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3 有记忆信号的传输方式.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4 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2 波形与矢量AWGN信道.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3 带限信号传输的最佳检测和错误概率.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4 功限信号传输的最佳检测和错误概率 4.5 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佳检测(非相干检测).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5 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佳检测 4.6 数字信号传输方法的比较.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9 CPM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4.10 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1 信号参数估计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1/3).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2/3).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3/3)5.3 符号定时估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信息论基础 6.5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 6.6 用正交信号获取信道容量.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通过带限信道的数字通信 9.1 带限信道的特征 9.2 带限信道的信号设(无符号间干扰的带限信号设计——奈奎斯特准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通过带限信道的数字通信 9.2 带限信道的信号设(有失真信道的信号设计)9-3 有ISI和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9.4 线性均衡.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多信道和多载波系统(概述).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多天线系统.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李少谦、林灯生).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移动通信组网与系统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