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三相电路及其应用

第3章三相电路的应用与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内容为次重点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3 4章; 学习本章应重点理解三相电压的形式及其 特点,能对简单的三相电路进行计算;理解 动态电路初始值、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等动态电路分析基本概 念能运用三要素法求解简单电路,懂得安 全用电的初步知识
第3章三相电路的应用与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内容为次重点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3、 4章; 学习本章应重点理解三相电压的形式及其 特点,能对简单的三相电路进行计算;理解 动态电路初始值、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等动态电路分析基本概 念,能运用三要素法求解简单电路,懂得安 全用电的初步知识

第3章第1部分 在本次课中,我们将介绍三相交流发电机 的原理、三相电压的特点、对称三相电路的 分析方法等
第3章第1部分 在本次课中,我们将介绍三相交流发电机 的原理、三相电压的特点、对称三相电路的 分析方法等

相关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本课涉及三相电压的形式及其特点、三相电源的联 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3个知识点,通过本课 学习,应懂得应用实践中将多个正弦电源组合应用的 必要性,理解三相电压的形式及其特点,掌握三相电 源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及其特点
相关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本课涉及三相电压的形式及其特点、三相电源的联 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 3个知识点,通过本课 学习,应懂得应用实践中将多个正弦电源组合应用的 必要性,理解三相电压的形式及其特点,掌握三相电 源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及其特点

定子 一.三相电压的产生 三相电压由三相 定子的槽 交流发电机产生 中嵌有三组 绕阻,每组 其发电原理是电磁感 称为一相, 分别称为A 应(变化的磁场产生 相、B相和 变化的电场) C相 转子是一个磁极,当转子 工艺上保证定子与转子之间磁 以角速度ω顺时针旋转时, 感应强度沿定子内表面按正弦 产生变化的磁场,将在三 规律分布。在各相绕组的始端 相绕组产生感应电压 和末端间产生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的感应电压
一.三相电压的产生 工艺上保证定子与转子之间磁 感应强度沿定子内表面按正弦 规律分布。在各相绕组的始端 和末端间产生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的感应电压 三相电压由三相 交流发电机产生 其发电原理是电磁感 应(变化的磁场产生 变化的电场) 定子的槽 中嵌有三组 绕阻,每组 称为一相, 分别称为A 相、B相和 C相 定 子 转子是一个磁极,当转子 以角速度ω顺时针旋转时, 产生变化的磁场,将在三 相绕组产生感应电压

历史背景 Nikola Tesla (1856-1943)was a Croatian-American engineer whose inventions-among them the induction motor and the first polyphase ac power system-greatly influenced the settlement of the ac versus dc de- bate in favor of ac.He wa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adoption of 60 Hz as the standard for ac power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Born in Austria-Hungary (now Croatia),to a clergyman,Tesla had an incredible memory and a keen affinity for mathematics.H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884 and first worked for Thomas Edison.At that time,the country was in the "battle of the currents"with George Westinghouse (1846-1914)promoting ac and Thomas Edison rigidly leading the dc forces.Tesla left Edison and joined Westinghouse because of his interest in ac.Through Westinghouse,Tesla gained the reputation and acceptance of his polyphase ac generation,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He held 700 patents in his lifetime.His other Courtesy Smithsonian inventions include high-voltage apparatus (the tesla coil)and a wire- Institution less transmission system.The unit of magnetic flux density,the tesla, was named in honor of him. 甜调
历史背景

三相发电机 a Three- phase C Van(t)Von(t)Ven(t) output Stator Co- Rotor 0 120° 240 a b Figure 12.5 The generated voltages are 120 apart from each other. Figure 12.4 A three-phase generator. 鑫
三相发电机

绕组的始端之间或末端之间彼此相 隔120°。当转子以角速度ω顺时针 旋转时,将在三相绕组产生频率相 同、幅值相同,彼此间的相位相差 120°的三相电压 三相电 4A=√2 sin at 压的时间 达B =√2Usin(at-120y 转子定子 表达式 uc v2U sin(ax +120 三个频率相同、幅值 相同彼此相位相差 三相电 乙UA=U10° 120的电压,称为对 压的相量 0B=U1-120°=tU0- 称三相电压 表达式 Uc=U120°=U(- 三相电路中的电源一般都是对称的
绕组的始端之间或末端之间彼此相 隔120°。当转子以角速度ω顺时针 旋转时,将在三相绕组产生频率相 同、幅值相同,彼此间的相位相差 120°的三相电压 转 子 定 子 三相电 压的时间 表达式 三相电 压的相量 表达式 三个频率相同、幅值 相同、彼此相位相差 120°的电压,称为对 称三相电压 三相电路中的电源一般都是对称的

=√2 sin at UA=U/0 三相电 Us=U1-120°=UJ(- 1 we=√2Usin(at-120 压的时间 uc 2U sin(ax +120) 表达式 Uc=U120°=U(- 对称三相电压的相量图及波 三相电压的相 形如图3-1-2、图3-1-3 量表达式 上述三相电压到达正幅值(或相应零值)的先后次序称为 相序。 图31-2示三相电压的相序为A→B→C,称为正序或顺序。与 此相反如B相超前A相120°,C相超前B相120°,这种相序 称为负序或逆序。今后如无特殊声明,均按正序处理 由相量式知,上面定义的三相电压的相量和为0
对称三相电压的相量图及波 形如图3-1-2、图3-1-3 三相电 压的时间 表达式 三相电压的相 量表达式 上述三相电压到达正幅值(或相应零值)的先后次序称为 相序。 图3-1-2示三相电压的相序为A→B→C,称为正序或顺序。与 此相反,如B相超前A相120° ,C相超前B相120°,这种相序 称为负序或逆序。今后如无特殊声明,均按正序处理 由相量式知,上面定义的三相电压的相量和为0

cn Van Von Vcn =0 120 IVanl IVonl Venl 120° -120° Vam=Vn/0° Von Vp/-1200 (a) Vm=Vp/-240°=Vp/+120° 120 Vam=V/0° 120° Vm=V/-120° an -120° Vbm=V,/-240°=Vp/+120° Vam+Vm+Vm=Vp/0°+Vn/-120°+Vp/+120 (b) =V(1.0-0.5-j0.866-0.5+j0.866) Figure 12.7 Phase sequences:(a)abc or positive =0 sequence,(b)acb or negative sequence

电压源的连接方式 a an ca cn m b (a) (b) Figure 12.6 Three-phase voltage sources:(a)Y-connected source,(b)A-connected source. 蘭
电压源的连接方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第二节 A/D 转换器.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盲信号处理 BSS.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Array Signal Processing.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LS Method & RLS Algorith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卡尔曼滤波器 Kalman Filter.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LMS Algorith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Wiener Filter.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PSD Estimation.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 Modern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Introduction to ADSP - Theory,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pdf
- IC封装设计与仿真(参考资料).pdf
-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分级培训入学测试题: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中级)专业训前测试题.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五个实验).pdf
- 山东理工大学:《传感器》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四个实验).pdf
- 山东理工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他模拟集成电路).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ppt
- 海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章节知识点复习(齐琦).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李兴明).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确定与随机信号分析.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2 无记忆调制方法.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3 有记忆信号的传输方式.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4 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2 波形与矢量AWGN信道.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3 带限信号传输的最佳检测和错误概率.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4 功限信号传输的最佳检测和错误概率 4.5 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佳检测(非相干检测).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5 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佳检测 4.6 数字信号传输方法的比较.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9 CPM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4.10 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1 信号参数估计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1/3).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2/3).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3/3)5.3 符号定时估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信息论基础 6.5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 6.6 用正交信号获取信道容量.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通过带限信道的数字通信 9.1 带限信道的特征 9.2 带限信道的信号设(无符号间干扰的带限信号设计——奈奎斯特准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