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移动通信的展望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6
文件大小:2.0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0.1 个人通信概述 10.2 关于个人通信的国际标准和研究进展 10.3 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10.1个人通信概述10.2关于个人通信的国际标准和研究进展10.3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第10章 移动通信的展望 10.1 个人通信概述 10.2 关于个人通信的国际标准和研究进展 10.3 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10.1个人通信概述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当代移动通信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代移动通信以模拟调频、频分多址为主体技术,包括以蜂窝网系统为代表的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以集群系统为代表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绳电话,主要向用户提供模拟话音业务。(2)第二代移动通信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为主体技术,简称数字移动通信,包括数字蜂窝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和数字集群系统等,主要向用户提供数字话音业务和低速数据业务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当代移动通信可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代移动通信以模拟调频、 频分多址为主体技术, 包括以蜂窝网系统为代表的公用移动通信系统、 以集群系统为 代表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绳电话, 主要向用户提供模拟话 音业务。 (2) 第二代移动通信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为主 体技术,简称数字移动通信,包括数字蜂窝系统、数字无绳电 话系统和数字集群系统等,主要向用户提供数字话音业务和低 速数据业务。 10.1 个人通信概述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3)第三代(3G)移动通信以CDMA为主要技术,向用户提供2Mb/s到10Mb/s的多媒体业务。(4)超(后)三代(B3G)或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开发,采用OFDM和多天线等新技术,将向用户提供100Mb/s甚至1.Gb/s的数据速率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3) 第三代(3G)移动通信以CDMA为主要技术,向用户提 供2 Mb/s到10 Mb/s的多媒体业务。 (4) 超(后)三代(B3G)或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研究 和开发,采用OFDM和多天线等新技术,将向用户提供100 Mb/s甚至1 Gb/s的数据速率

第10意移动通信的展望10.1.1个人通信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就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未来总有一天会做到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都能和另一个人(Whomever)进行任何方式(Whatever)的通信。以往,人们曾把这种愿望称之为幻想,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愿望已经不是幻想,而是可以实现的了。人们把这种向往中的通信称为“个人通信”,而把实现个人通信的网络称之为个人通信网(PCN)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10.1.1 个人通信的概念 长期以来, 人们就有一种美好的愿望: 未来总有一天会 做到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地点 (Wherever) 都能和另一个人 (Whomever) 进行任何方式 (Whatever)的通信。以往,人们曾把这种愿望称之为幻想,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愿望已经不是幻想, 而是可 以实现的了。人们把这种向往中的通信称为“个人通信” , 而把实现个人通信的网络称之为个人通信网(PCN)

第10意移动通信的展望个人通信的愿望虽然早已存在,但个人通信网的设想却是在1988年才正式提出来的。其后,PCN在世界范围内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一些通信发达的国家纷纷开展了PCN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设想和方案,有关PCN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也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个人通信的愿望虽然早已存在,但个人通信网的设想却 是在1988年才正式提出来的。其后,PCN在世界范围内立即 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一些通信发达的国家纷纷开展了 PCN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设想 和方案, 有关PCN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也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 重视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10.1.2实现个人通信的途径个人通信的设想激发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从1988年以来,人们对如何实现个人通信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方案,也发生过一些争论,甚至相互非议。一般来说,实现个人通信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规划、设计和开发一种覆盖世界范围的全新个人通信网。这种方法可以按照个人通信的理想目标,自由地精选先进技术和优化网络结构,而不受现有通信设施和现用技术体制的影响和约束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10.1.2 实现个人通信的途径 个人通信的设想激发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从1988年以来, 人们对如何实现个人通信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方案, 也发 生过一些争论, 甚至相互非议。 一般来说, 实现个人通信 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 规划、 设计和开发一种覆盖世界范围的全新个人通 信网。 这种方法可以按照个人通信的理想目标, 自由地精 选先进技术和优化网络结构, 而不受现有通信设施和现用 技术体制的影响和约束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2)选择现有的某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扩充和改造,实现一个遍及全球、功能齐全和适应各种运行环境的个人通信网。这种办法对现有各种通信设备的开发者、制造商和运营公司特别有吸引力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2) 选择现有的某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扩充和改造, 实现一个遍及全球、 功能齐全和适应各种运行环境的个人通 信网。 这种办法对现有各种通信设备的开发者、 制造商和运 营公司特别有吸引力

第10意移动通信的展望利用和改造某一种通信网络向个人通信网发展的方案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分为宏小区、微小区和微微小区,混合配置,以适应城市和乡村、户内和户外的不同需要和扩大个人通信的服务范围把无绳电话系统由室内应用扩展到室外应用,通过2Telepoint覆盖整个服务地区,并赋予双向呼叫、越区切换和漫游功能,以提供个人通信业务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利用和改造某一种通信网络向个人通信网发展的方案都 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把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分为宏小区、 微小区和微微 小区, 混合配置, 以适应城市和乡村、 户内和户外的不同 需要和扩大个人通信的服务范围。 ② 把无绳电话系统由室内应用扩展到室外应用, 通过 Telepoint覆盖整个服务地区, 并赋予双向呼叫、 越区切换 和漫游功能, 以提供个人通信业务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③利用中、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实现个人通信网络。因为移动卫星通信在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疏的环境中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不仅覆盖范围大,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对于解决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形成陆海空联合的立体通信系统而言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③ 利用中、 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实现个人通信网络。 因为移动卫星通信在海上、 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疏的环 境中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 不仅覆盖范围大, 而且不受地 形的限制, 对于解决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形成陆海空联合的立 体通信系统而言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3)综合利用现有各种通信网络,发挥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在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的条件下,突破关键技术,解决各种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加强通信网络的智能化管理功能,以实现全球性的个人通信网

第10章移动通信的展望 (3) 综合利用现有各种通信网络, 发挥各自的优点, 取 长补短, 在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的条件下, 突破关键技术, 解决各种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 加强通信网络的智能化管理 功能, 以实现全球性的个人通信网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