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Mobile communication

西北联启大学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移动通信课程编号:612092英文名称:Mobilecommunication课程属性:限选课学时:48学分:3后续课程:通信网络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的知识覆盖面广,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的自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现行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胜任移动通信的相关工作。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当前国内广泛应用GSM和IS-95两种典型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大世界主流标准TD-SCDMA、CDMA2000、WCDMA及其关键技术。课堂教学采用启发性教学,讨论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上机合计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其它22641648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移动通信的定义,了解动通信的特点和分类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等。采用启发性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有感性认识【重点】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 课程编号:612092 英文名称: Mobile communication 课程属性:限选课 学 时: 48 学 分: 3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后续课程:通信网络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的知识覆盖面广,是通信 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移动 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现行几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使学生 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胜任移动通信的相关工作。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当前国 内广泛应用GSM 和IS-95 两种典型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了解第三代移 动通信的三大世界主流标准TD-SCDMA、CDMA2000、WCDMA 及其关键技术。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性教学,讨论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26 2 4 16 48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移动通信的定义,了解动通信的特点和分类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移动通 信的基本技术等。采用启发性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有感性认识。 【重点】

西北联启后大学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基本技术【难点】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关键技术。第二单元: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传播损耗的预测模型;理解多径效应与瑞利衰落;掌握多径时散与相关带宽【重点】移动信道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多径效应;瑞利衰落。【难点】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第三单元:抗衰落技术(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分集接收原理,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等;掌握合并处理方式: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重点】分集接收;合并处理。【难点】选择式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值合并。第四单元:蜂窝组网技术(建议学时数:10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蜂窝通信网络结构、网络信令的构成;理解越区切换、位置管理的原理;掌握FDMA、TDMA、CDMA、SDMA、随机多址技术的原理【重点】多址技术;网络结构;信令。【难点】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第五单元:GSM移动通信系统(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GPRS的网络结构、协议;理解GSM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掌握GSM系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基本技术。 【难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关键技术。 第二单元: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传播损耗的预测模型;理解多径效应与瑞利衰落;掌握多径时散与相关带宽。 【重点】 移动信道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多径效应;瑞利衰落。 【难点】 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 第三单元:抗衰落技术(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分集接收原理,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等;掌握合并处理方式; 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重点】 分集接收;合并处理。 【难点】 选择式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值合并。 第四单元:蜂窝组网技术(建议学时数:10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蜂窝通信网络结构、网络信令的构成;理解越区切换、位置管理的原理;掌握 FDMA、TDMA、CDMA、SDMA、随机多址技术的原理。 【重点】 多址技术;网络结构;信令。 【难点】 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 第五单元:GSM 移动通信系统(建议学时数:6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 GPRS 的网络结构、协议;理解 GSM 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掌握 GSM 系

西北联启大学统无线接口、GSM系统的位置登记、鉴权与加密、呼叫接续、越区切换。【重点】GSM系统总体结构;GSM系统的无线接口GSM系统的控制和管理。【难点】GPRS网络。第六单元: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IS-95CDMA蜂窝系统的工作频率和语音编码方法;了解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多址干扰的概念和功率控制技术;掌握登记注册、切换、呼叫处理:掌握CDMA系统的容量分析方法及影响系统容量的因素。【重点】IS-95CDMA蜂窝系统的无线传输;IS-95CDMA蜂窝系统的控制功能。【难点】CDMA蜂窝系统容量。第七单元: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建议学时数:8学时)【学习自的和要求】掌握抽样定理;掌握模拟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PCM);了解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系统;了解增量调制(AM)。本单元内容较抽象,又是数字通信的基础内容,结合形象化的实例,带给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理论推导与分析。【重点】低通和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难点】抽样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三、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课程改革设计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结合出勤、作业、质疑、课堂讨论中学生的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统无线接口、GSM 系统的位置登记、鉴权与加密、呼叫接续、越区切换。 【重点】 GSM 系统总体结构;GSM 系统的无线接口;GSM 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难点】 GPRS 网络。 第六单元: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建议学时数:6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 IS-95 CDMA 蜂窝系统的工作频率和语音编码方法;了解 CDMA 蜂窝通信系 统的多址干扰的概念和功率控制技术;掌握登记注册、切换、呼叫处理;掌握 CDMA 系 统的容量分析方法及影响系统容量的因素。 【重点】 IS-95 CDMA 蜂窝系统的无线传输;IS-95 CDMA 蜂窝系统的控制功能。 【难点】 CDMA 蜂窝系统容量。 第七单元: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建议学时数:8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抽样定理;掌握模拟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PCM);了解差分脉冲编码 调制(DPCM)系统;了解增量调制(ΔM)。本单元内容较抽象,又是数字通信的基础内 容,结合形象化的实例,带给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理论推导与分析。 【重点】 低通和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 【难点】 抽样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闭卷考试,总分 100 分,60 分为及格。课程改革设计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结合出勤、作业、质疑、课堂讨论中学生的表现给出平时成 绩

西北联启大学四、教材及参考书1、钢编,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2、郭梯云编,《移动通信》(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五、责任认定1.大纲执笔人:安永丽2.大纲审定人:李瑞强3.制定时间:2012年11月
四、教材及参考书 1、啜钢编,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郭梯云编,《移动通信》(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年 五、责任认定 1.大纲执笔人:安永丽 2.大纲审定人:李瑞强 3.制定时间:2012 年 11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ogy.pdf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s.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验报告(合集,共二十三个实验).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六个实验).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试题.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试题.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无答案).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4试题.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试题.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4答案.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答案.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三章 习题解答.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一章 习题解答.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pdf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二章 习题解答.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高频电子线路题库(无答案).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四章 习题解答.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五章 习题解答.doc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ch7 数字系统的结构.doc
- 《移动通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五章).doc
- 《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概论.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调制解调.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抗衰落技术.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频分多址(FDMA)模拟蜂窝网.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组网技术.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时分多址(TDMA)数字蜂窝网.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ppt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移动通信的展望.ppt
-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案讲义(完整讲稿,共九章).doc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Application of the MCU.pdf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pdf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与应用.ppt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MCS-51单片机的扩展.ppt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ppt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