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二章 抗原

免疫学多媒体教学系统 Immunology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分子免疫学实验室 朱乃硕 2007年2月编
1 免疫学多媒体教学系统 Immunology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分子免疫学实验室 朱乃硕 2007年2月编

第二章抗原 Antigen(Ag) 定义-外源和非自身的能被免疫系统 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1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能刺激生物体 产生免疫应答并产生抗体或免疫淋巴细胞的特 性 2免疫反应性( Specific reactivity):能与所 产生免疫应答产物进行结合并发生反应的能力。 半抗原( Hapten)-不具免疫原性只具免疫 反应性的物质
2 第二章 抗原 Antigen(Ag) 定义 -----外源和非自身的能被免疫系统 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1.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生物体 产生免疫应答并产生抗体或免疫淋巴细胞的特 性。 2.免疫反应性(Specific reactivity):能与所 产生免疫应答产物进行结合并发生反应的能力。 半抗原(Hapten)---不具免疫原性只具免疫 反应性的物质

第一节抗原的分类 抗原的类别 1.天然抗原:指天然的生物细胞及天然的生 物产物.主要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 (1)细胞细菌和病毒抗原 (2)蛋白质类抗原 (3)糖类,脂类,核酸多为较弱的抗原及半 抗原
3 第一节 抗原的分类 一. 抗原的类别 1. 天然抗原: 指天然的生物,细胞及天然的生 物产物.主要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 (1).细胞,细菌和病毒抗原 (2).蛋白质类抗原 (3).糖类,脂类,核酸多为较弱的抗原及半 抗原

天然抗原的亲缘关系 异种抗原( Xenoantigen):来自不同物种 的抗原,但有极为相似的抗原性,会产生交叉反 应产生的抗体称为异嗜性抗体 同种型抗原 Isoantigen):抗原来自同种动物 激同种的其他个体免疫应含是不相同的能刺 不同个体,这些个体在遗传上 自身抗原( Autoantigen):是机体自身的组成 成分,在某些条件下与淋巴细胞接触就能被识 别引起免疫应答,有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4 天然抗原的亲缘关系: 异种抗原(Xenoantigen):来自不同物种 的抗原,但有极为相似的抗原性,会产生交叉反 应,产生的抗体称为异嗜性抗体. 同种型抗原(Isoantigen):抗原来自同种动物 不同个体,这些个体在遗传上是不相同的,能刺 激同种的其他个体免疫应答. 自身抗原(Autoantigen):是机体自身的组成 成分,在某些条件下与淋巴细胞接触就能被识 别,引起免疫应答,有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独特型抗原:同一个体内不同抗体 及T细胞受体的抗原性差异, 2.人工抗原:经过人工化学改造 的天然抗原 3.合成抗原:是化学合成的分子 如由蛩白质核酸合成技术合成
5 独特型抗原:同一个体内不同抗体 及T细胞受体的抗原性差异。 2. 人工抗原: 经过人工化学改造 的天然抗原. 3. 合成抗原: 是化学合成的分子. 如由蛋白质,核酸合成技术合成

第二节抗原的分子基础 分子大小 般來说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以蛋白质为例:分子量大于10000 基本能产生抗体(完全抗原) 5000-10000有部分能产生抗体 有部分不能产生抗体 小于5000较难产生抗体
6 第二节 抗原的分子基础 一. 分子大小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以蛋白质为例: 分子量大于10000 基本能产生抗体(完全抗原) 5000-10000有部分能产生抗体, 有部分不能产生抗体 小于5000较难产生抗体

二,分子结构 (1)复杂性 般來说越复条越具抗原性,有侧 链含苯环结构的分子抗原性较强 (2)光学特性 D-氨基酸聚合体的免疫原性低于 相应的L异构体 (3)电荷 电荷强则抗原性,抗原的电荷与 所产生的抗体的电荷相反
7 二. 分子结构 (1).复杂性 一般来说越复杂越具抗原性,有侧 链,含苯环结构的分子抗原性较强. (2).光学特性 D-氨基酸聚合体的免疫原性低于 相应的L-异构体. (3).电荷 电荷强则抗原性弱,抗原的电荷与 所产生的抗体的电荷相反

(4)抗原决定簇( Determinant/epitope表位) 定义:是抗原引起免疫应爷和与抗体及TCR 结合反应的基本结构单位 常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由3-8个氨基酸构成, 在多糖中由3-6个呋喃组成 可接近性(在抗原表面) a构象决定簇( Conformational epitope):3 8个氨基酸在空间上接近,呈空间识别(如抗体 对抗原的识别)。 b顺序决定簇( Sequential epitope)一级结构 8-1la.a肽序列决定(如TCR对抗原的识别)
8 (4).抗原决定簇(Determinant/epitope表位) 定义:是抗原引起免疫应答和与抗体及TCR 结合反应的基本结构单位. 常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由3-8个氨基酸构成, 在多糖中由3-6个呋喃组成. 可接近性(在抗原表面) a.构象决定簇(Conformational epitope): 3- 8个氨基酸在空间上接近, 呈空间识别(如抗体 对抗原的识别)。 b.顺序决定簇(Sequential epitope ):一级结构 8-11a.a肽序列决定(如TCR对抗原的识别)

Linear Discontinuous s perse Post-translational Figure 2.7: B-cll epitopes 顺序决定簇与构象决定簇 H|Vgp120V3Loop区是高变区( highly variable region)含HIV的主要的抗原表位
9 • 顺序决定簇与构象决定簇. • HIVgp 120 V3 Loop 区 是 高 变 区 (highly variable region) 含HIV的主要的抗原表位

国RG的菌幽k 国N图国圖co A圈即A圖E0 MHC.TE 丽圖[RT[[ ALL E &CO 国國卫国国[HE 照国圖国回国[A[[区CO MHC.Ib 回国国国国回囫國国国国翌国 ①国国国回国区国回国回国圆国回国 国圈国国A国国围国[[园d國国 Id国国国国国回團 MHC-II DR3 图65从不同的MHC抗原结合槽中洗下米的肽序列分析结果 MHC.1a和1h为不网的MHC1类分了结会的肽,[了:枣内宁号代表氨基酸残基及有关基团 :阴影框为与结合的错定位点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一章 绪论.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十四章 抗结核病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十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抗肾上腺素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抗胆碱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拟胆碱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九章(附)抗菌药的合理应用.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ppt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六章 免疫学技术基础.ppt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三章 抗体.ppt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四章 免疫系统.ppt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四章 免疫系统2.ppt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媒体教学系统》第五章 补体.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Pretreatment&Separation of solid and liquid.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应国清).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细胞破碎.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萃取.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双水相萃取.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沉淀分离法.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吸附分离法.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离子交换法.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膜分离法.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结晶分离法.ppt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_思考题及习题.doc
- 浙江工业大学:《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层析分离法.ppt
-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pharmaceutics.pps
-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六节 乳剂(emulsions).pps
-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半固体制剂、栓剂与膜剂、第六章 气雾剂.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