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材料力学试题(样卷,含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2006~2007学年春季学期 材料力学(样卷) 课程考试试题 题号 三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对象:工程力学专业05级,满分100,共6题,共4页,将答题写在试题上,草稿纸不交。 2007年4月15日 一填空顺,本大题共8小顺,每小题5分,本大厦共40分 1,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强度极限m分别是在拉伸曲线的 阶段中和 阶段末测得。 2.梁的截面为T型,可以按照如图(、(b)两种方式安装。 该梁的材料为Q235时,安装方式可选择 该梁的材料为铸铁时,安装方式应选择_ 该梁安装方式不同时 对梁的刚度有无影响」 T.L 3.如图连接件, 铆钉中的切应力为 潮钉中的最大挤压应力为s= 8 4.标出图示杆件的危险截面、危险点,不求应力,只绘出危险点的 应力单元体。 5.试求图示单元体±45°方向的线应变。材料E=200GPa,泊松比u=0.28。 45= 645=
1 中国农业大学 2006 ~2007 学年春季学期 材料力学(样卷) 课程考试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对象:工程力学专业 05 级,满分 100,共 6 题,共 4 页,将答题写在试题上,草稿纸不交。 2007 年 4 月 15 日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本大题共 40 分 1. 低碳钢的弹性模量 E、强度极限 σb 分别是在拉伸曲线的 阶段中和 阶段末测得。 2. 梁的截面为 T 型,可以按照如图(a)、(b)两种方式安装。 该梁的材料为 Q235 时,安装方式可选择 ; 该梁的材料为铸铁时,安装方式应选择 ; 该梁安装方式不同时, 对梁的刚度有无影响 。 3. 如图连接件, 铆钉中的切应力为 τ= 。 铆钉中的最大挤压应力为 σbs= 。 4. 标出图示杆件的危险截面、危险点,不求应力,只绘出危险点的 应力单元体。 5. 试求图示单元体±45°方向的线应变。材料 E=200GPa,泊松比 μ=0.28。 ε-45°= ; ε45°=

考生诚信承诺 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进照执行。 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6.材料的持久极限比静强度极限是大还是小?并作简单解释。 答: 7.图中杆1、2、3截面圆形,直径为d,4C杆长度为。试计算这三 杆的应变能。 杆1 130° 杆2 杆3 8.假定截面上剪力铅直向下,定性地标出图示各截面上弯曲切应力方 向和弯曲中心位置。 ○TZT 二.绘制结构的剪力、弯矩图。(15分) c 3
2 考生诚信承诺 1. 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 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6. 材料的持久极限比静强度极限是大还是小?并作简单解释。 答: 7. 图中杆 1、2、3 截面圆形,直径为 d,AC 杆长度为 l。试计算这三 杆的应变能。 杆 1 , 杆 2 , 杆 3 。 8. 假定截面上剪力铅直向下,定性地标出图示各截面上弯曲切应力方 向和弯曲中心位置。 二. 绘制结构的剪力、弯矩图。(15 分)

三.如图结构,AB长仁4m,CB、BD各长F1m,各杆截面统一圆形, FA 材料许用应[a-1 O0MPa,F=1kN。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合理的d.(15 分) A 2F 四.图示结构,人、梁AB的E队、杆BC的EA和载荷q已知。试求杆BC的内力。 (10分) 3
3 三. 如图结构,AB 长 l=4m,CB、BD 各长 a=1m,各杆截面统一圆形, 材料许用应力[σ]=100MPa,F=1kN。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合理的 d。(15 分) 四. 图示结构,l、梁 AB 的 EI、杆 BC 的 EA 和载荷 q 已知。试求杆 BC 的内力。 (10 分)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五.图示结构,材料许用应川c小120MPa:梁的长度Im,横截面积A=3,55× 10m2,抗弯系数=2.37×10m3:斜杆的直径d0.03m,两端球较,材料 E=210GPa,p=280MPa,G,=350MPa,经验公式-461-2.5681(MPa),稳定安 全因数[]-3。试求该结构合理的允许载荷[。(10分) .梁AB、BD材料的弹性模量E,截面惯性矩,截面抗弯系 数 物体的重量P,落体高度,上述各参数已知
4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五. 图示结构,材料许用应力[σ]=120MPa;梁的长度 l=1m,横截面积 A=3.55× 10-3m2,抗弯系数 W=2.37×10-4m3;斜杆的直径 d=0.03m,两端球铰,材料 E=210GPa,σp=280MPa,σs=350 MPa,经验公式 σcr=461-2.568λ(MPa),稳定安 全因数[nst]=3。试求该结构合理的允许载荷[F]。(10 分) 六. 梁 AB、BD 材料的弹性模量 E,截面惯性矩 Iz,截面抗弯系 数 Wz,长度 l,物体的重量 P,落体高度 h,上述各参数已知。 试计算梁的最大动态应力。(10 分)

材料力学试题标准答案和记分规则 对象:工程力学专业05级,满分10,共6题,共4页,将答题写在试题上,草稿纸不交。2007年4月15日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40分 1.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是在拉伸曲线的比例:弹性:各阶段的卸载线:都对(3分)阶段测得,强 度极限m是在强化(2分)阶段末测得。 2.梁的截面为T型,可以按照如图(a、(b)两种方式安装。 该梁的材料为Q235时,安装方式可选择@2分): 该梁的材料为铸铁时,安装方式应选择包(2分)一: 该梁安装方式不同时对梁的刚度有无影响无(山分)一。 T.L 3. 如图连接件 铆钉中的切应力为2Fd(3分) 铆钉中的最大挤压应力为m=F2山d(2分)一 4.标出图示杆件的危险截面、危险点,不求应力,只绘出危险点的 西 单元体应力.3分)、(2分) 5.试求图示单元体士45°方向的线应变。材料E-200GPa,泊松比μ=0.28。 845-4X10(3分) 45 -112x102分)。 6.材料的疲劳极限比静强度极限是大还是小?并作简单解释。 答:小(3分),疲劳裂纹是经形核、微观、宏观扩展逐步形成,不像静载情况一次加载至断裂(2分)。 7.图中杆1、2、3截面圆形,直径为d,4C杆长度为1。试计算这三杆的 应变能。 杆1'=32P/8E4=3q2P2Ed(2分), 杆2V=0(2分) 杆3V=3P/8E4仁3g2P2Ed(1分) 8.假定截面上剪力铅直向下,定性地标出图示各截面上弯曲切应力方向 和弯曲中心位置。(弯曲中心各一分,切应力方向共1分) OIZT
5 材料力学试题标准答案和记分规则 对象:工程力学专业 05 级,满分 100,共 6 题,共 4 页,将答题写在试题上,草稿纸不交。2007 年 4 月 15 日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本大题共 40 分 1. 低碳钢的弹性模量 E 是在拉伸曲线的 比例;弹性;各阶段的卸载线;都对(3 分) 阶段测得,强 度极限 σb 是在 强化(2 分) 阶段末测得。 2. 梁的截面为 T 型,可以按照如图(a)、(b)两种方式安装。 该梁的材料为 Q235 时,安装方式可选择 (a)、(b) (2 分) ; 该梁的材料为铸铁时,安装方式应选择 (a)(2 分) ; 该梁安装方式不同时对梁的刚度有无影响 无 (1 分) 。 3. 如图连接件, 铆钉中的切应力为 τ= 2F/πd 2 (3 分) 。 铆钉中的最大挤压应力为 σbs= F/2t1d (2 分) 。 4. 标出图示杆件的危险截面、危险点,不求应力,只绘出危险点的 单元体应力。(3 分)、(2 分) 5. 试求图示单元体±45°方向的线应变。材料 E=200GPa,泊松比 μ=0.28。 ε-45°= 4×10-4 (3 分) ; ε45°= -1.12×10-4 (2 分) 。 6. 材料的疲劳极限比静强度极限是大还是小?并作简单解释。 答:小(3 分),疲劳裂纹是经形核、微观、宏观扩展逐步形成,不像静载情况一次加载至断裂(2 分)。 7. 图中杆 1、2、3 截面圆形,直径为 d, AC 杆长度为 l。试计算这三杆的 应变能。 杆 1 Vε=3q 2 l 3 /8EA=3q 2 l 3 /2Eπd 2(2 分) , 杆 2 Vε=0(2 分) , 杆 3 Vε=3q 2 l 3 /8EA=3q 2 l 3 /2Eπd 2(1 分) 。 8. 假定截面上剪力铅直向下,定性地标出图示各截面上弯曲切应力方向 和弯曲中心位置。(弯曲中心各一分,切应力方向共 1 分)

二.绘制结构的剪力、弯矩图。(15分) 前力图7分,4值2线1连续: 弯矩图8分,4值3线1零点。 三.如图结构,AB长=4m,CB、BD各长aP1m,各杆截面统一圆形,材料 许用应[a小10OMPa,F=1kN。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合理的d.(15分) 内力:=月4Nm3a=3wm 2=2=fa=Nm6分) 危险截面A(2分) 器+Fs 强度: (7分) 色7晋-om 四.图示结构,、梁AB的E弘、杆BC的EA和载荷q已知。 试求杆BC的内力。(10分) 解: 静定基:(1分) 协调:wg+wg=W(2分) 位移:-=:21分 结果:X= 3gl'A 五.图示结构,材料许用应力[d=120MPa:梁的长度=1m,横截面积4=3.55×10m2, 抗弯系数W-2.37×10'm:斜杆的直径0.03m,两端球铰,材料E=210GPa, cm=280MPa,o,=350MPa,经验公式o=461-2.5681(MPa),稳定安全因数[m]=3。 试求该结构合理的允许载荷[F门。(10分) 6> 梁内力:R=2FM=(2分) 杆压力:F=22F(1分) 6
6 二. 绘制结构的剪力、弯矩图。(15 分) 剪力图 7 分,4 值 2 线 1 连续; 弯矩图 8 分,4 值 3 线 1 零点。 三. 如图结构,AB 长 l=4m,CB、BD 各长 a=1m,各杆截面统一圆形,材料 许用应力[σ]=100MPa,F=1kN。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合理的 d。(15 分) 解: 内力: 2 2kN.m 1kN.m 4kN.m 3 3kN.m = = = = = = = = M Fa M Fa M Fl T Fa BC BD A A (6 分) 危险截面 A(2 分) 强度: 0.07986 m 32 32 5 32 3 3 2 2 2 2 r 3 3 = = + = + M T Fa d M T d A A A A (7 分) 四. 图示结构,l、梁 AB 的 EI、杆 BC 的 EA 和载荷 q 已知。 试求杆 BC 的内力。(10 分) 解: 静定基:(1 分) 协调: w w l F B q B + = (2 分) 位移: EA Xl l EI Xl w EI ql w F B q B = = − = 8 3 4 3 (2,2,1 分) 结果: (Al I) ql A I A l I ql EA l EI l EI ql X 8 3 3 1 3 8 3 8 2 3 2 3 3 4 + = + = + = (2 分) 五. 图示结构,材料许用应力[σ]=120MPa;梁的长度 l=1m,横截面积 A=3.55×10-3m2, 抗弯系数 W=2.37×10-4m3;斜杆的直径 d=0.03m,两端球铰,材料 E=210GPa, σp=280MPa,σs=350 MPa,经验公式 σcr=461-2.568λ(MPa),稳定安全因数[nst]=3。 试求该结构合理的允许载荷[F]。(10 分) 解: 梁内力: F = F M = Fl N 2 max (2 分) 杆压力: FN = 2 2F (1 分)

。==民+ 梁强度: F≤=2509wN (3分) 14=兰9864腰 E=604> 仟险定:瓦一温动N (3分) M-是klF546N 结论:[F]=mm4.856,25.09}=4.856kN(1分) 六.染AB、BD材料的弹性模量E,藏面惯性矩,截面抗弯系数W, 长度1,物体的重量P,落体高度h,上述各参数已知。试计算梁的最 B 大动态应力。(10分) 2。 静位移: (4分) 4 动荷因数: k爱-1票G分) 动应力: Ma 7
7 梁强度: 25.09 kN 2 2 1 1 max 1 N = + = + = + W l A F W l A F W M A F (3 分) 杆稳定: ( ) 4.856 kN 2 2 41.20 kN 188.6 86.04 4 2 1 / 4 st c r st N c r st 2 2 c r p p 2 p = = = = = = = = = = = n F n F F F n l EI F E i d l i d (3 分) 结论: F = min 4.856,25.09= 4.856 kN (1 分) 六. 梁 AB、BD 材料的弹性模量 E,截面惯性矩 Iz,截面抗弯系数 Wz, 长度 l,物体的重量 P,落体高度 h,上述各参数已知。试计算梁的最 大动态应力。(10 分) 解: 静位移: EI Pl l l Pl l l Pl EI 48 5 3 2 2 2 2 1 3 4 2 2 4 2 1 2 1 3 s t = = + (4 分) 动荷因数: 3 st d 5 96 1 1 2 1 1 Pl h EIh K = + + = + + (3 分) 动应力: z Wz Pl K W M Pl M K 2 2 d max max max d = = = (3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材料力学习题解.doc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动力学试题(无答案).pdf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运动学模拟试题(无答案).pdf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静力学测验(无答案).pdf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指针.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函数.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预处理命令.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组.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循环控制.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数据描述.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C语言概述.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选择题样题(无答案).doc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集(末页含答案).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选择填空题(无答案).doc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判断题样题(无答案).doc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一 C语言程序设计准备.doc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九 指针与字符串.doc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工程力学试题(样卷,含参考答案).doc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材料力学——扭转.ppt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力学——杆件的内力.ppt
- 《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力学——静态测量.ppt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pdf
- 《数据结构》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pdf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s.pdf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C51基本语法.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51单片机的外围模块及应用 5.1 并口.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51系列单片机系统结构.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51单片机的外围模块及应用 5.2 定时器及其应用.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51单片机的外围模块及应用 5.3 串口UART.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C51应用程序设计.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内蒙古科技大学:李琦,共十七个实验).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7试卷A(答案).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7试卷A(试题).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7试卷B(答案).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7试卷B(试题).doc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试卷(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