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稳态热传导 2.1 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授课班级能动1701-1704 授课时间 计2学时 课题(章节 第二章稳态热传导 及内容) 2.1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掌握温度场、等温面、温度分布等定义。 教学目的 了解气、液、固三种物质形态下的热传递: 和要求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内热源等定义: 掌握傅里叶定律的应用。 重点 傅里叶定律 难点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各类物体的导热机理:温度场、等温面、温度分布, 教学内容、 傅里叶定律,导热系数。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启发讨论、诱导式、归纳总结法。 辅助手段等) 作业布置 复习题1,2 主要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 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授课班级 能动 1701-1704 授课时间 计 2 学时 课题(章节 及内容) 第二章 稳态热传导 2.1 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温度场、等温面、温度分布等定义。 了解气、液、固三种物质形态下的热传递;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内热源等定义; 掌握傅里叶定律的应用。 重 点 难 点 傅里叶定律;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等) 教学内容:各类物体的导热机理;温度场、等温面、温度分布, 傅里叶定律,导热系数。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启发讨论、诱导式、归纳总结法。 作业布置 复习题 1,2 主 要 参考资料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8 月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第二章稳态热传导 2.1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一、温度场 1、概念:温度场是指在各个时刻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由傅立叶定律知:物体导热热流量与温度变化率有关,所以研究物体导热必 涉及到物体的温度分布。一般地,物体的温度分布是坐标和时间的函数。一 即:t=f(x,,z,t) 其中x,2为空间坐标,·为时间坐标。 2、温度场分类 1)稳态温度场(定常温度场):是指在稳态条件下物体各点的温度分布不随时 间的改变而变化的温度场称稳态温度场,其表达式£=f(x,y,2,)。 2)稳态温度场(非定常温度场):是指在变动工作条件下,物体中各点的温度 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温度场称非稳态温度场,其表达式t=f(x,y,z,)。 若物体温度仅一个方向有变化,这种情况下的温度场称一维温度场。 3、等温面及等温线 1)等温面:对于三维温度场中同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等温面。 2)等温线 热线=20℃等想线 (1)定义: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 面表现为等温线。一般情况下,温度场用 等温面图和等温线图表示。 (2)等温线的特点:物体中的任何一条等 温线要么形成一个封闭的曲线,要么终止在 图21温度场的图示 物体表面上,它不会与另一条等温线相交。 (3)等温线图的物理意义:若每条等温线间的温度间隔相等时,等温线的疏密 可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大小。若△:相等,且等温线越疏,则该区域 热流密度越小;反之,越大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第二章 稳态热传导 2.1 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一 、温度场 1 、概念:温度场是指在各个时刻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由傅立叶定律知:物体导热热流量与温度变化率有关,所以研究物体导热必 涉及到物体的温度分布。一般地,物体的温度分布是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即: 其中 为空间坐标, 为时间坐标。 2 、温度场分类 1 )稳态温度场(定常温度场):是指在稳态条件下物体各点的温度分布不随时 间的改变而变化的温度场称稳态温度场,其表达式 。 2 )稳态温度场(非定常温度场):是指在变动工作条件下,物体中各点的温度 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温度场称非稳态温度场,其表达式 。 若物体温度仅一个方向有变化,这种情况下的温度场称一维温度场。 3 、等温面及等温线 1 )等温面:对于三维温度场中同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等温面。 2 )等温线 (1)定义: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 面表现为等温线。一般情况下,温度场用 等温面图和等温线图表示。 (2)等温线的特点:物体中的任何一条等 温线要么形成一个封闭的曲线,要么终止在 物体表面上,它不会与另一条等温线相交。 (3)等温线图的物理意义:若每条等温线间的温度间隔相等时,等温线的疏密 可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大小。若 相等,且等温线越疏,则该区域 热流密度越小;反之,越大

二、 导热基本定律 傅立叶定律表达式 D=-元4 dx A d 适用条件:(1)一维导热(2)一块平板两侧表面温度分别维持各自均匀的 温度。这有一定的局限性。 1、导热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 1)定义:在导热现象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所传递的热量,正比例于垂 直于该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而热量传递的方向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即 Dt。 A &x 2)数学表达式: D=-元4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方向与温度升高方向相反) -i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方向与温度升高方向相反) 其中9一一热流密度”m(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一一物体温度沿x轴方向的变化率 e 若物体温度分布满足:t=f(x,,2,)时,则三个方向上单位矢量与该方向 上的热流密度分量乘积合成一个热流密度矢量。则傅立叶定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是对热流密度矢量写出的,其形式为 q=-Agradt =-A- 其中a一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 一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并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 互一为该点的热量密度矢量 2、温度梯度与热流密度矢量的关系 如图2-2(a)所示,表示了微元面积dA附近的温度分布及垂直于该微元 面积的热流密度矢量的关系
二、导热基本定律 傅立叶定律表达式 dxdt A dxdt A q 适用条件:(1)一维导热(2)一块平板两侧表面温度分别维持各自均匀的 温度。这有一定的局限性。 1 、导热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 1 )定义:在导热现象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所传递的热量,正比例于垂 直于该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而热量传递的方向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即 A ~ x t 。 2 )数学表达式: x t A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方向与温度升高方向相反) x t q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方向与温度升高方向相反) 其中 ——热流密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x t ——物体温度沿 x 轴方向的变化率 若物体温度分布满足: 时,则三个方向上单位矢量与该方向 上的热流密度分量乘积合成一个热流密度矢量。则傅立叶定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是对热流密度矢量写出的,其形式为 n n t q gradt 其中 —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 — 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并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 —为该点的热量密度矢量 2 、温度梯度与热流密度矢量的关系 如图 2-2 (a)所示,表示了微元面积 dA 附近的温度分布及垂直于该微元 面积的热流密度矢量的关系

t+△ ()温度梯度与热流密度矢敏 (6)等温线(实线)与热流线(虚线) 图2-2等温线与热流线 1)热流线 定义:热流线是一组与等温线处处垂直的曲线,通过平面上任一点的热流线 与该点的热流密度矢量相切。 2)热流密度矢量与热流线的关系:在整个物体中,热流密度矢量的走向可用热 流线表示。如图2-2(b)所示,其特点是相邻两个热流线之间所传递的热流 密度矢量处处相等,构成一热流通道。 三、导热系数入(导热率、比例系数) 1、导热系数的含义:导热系数数值上等于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 的热流密度矢量的模。 1=-/ on 2、特点:其大小取决于:(1)物质种类(金>液>气): (2)物质的入与t的关系,如图教材2-3所示。 说明:工程实用计算中可用线性近似关系表达:2=1,1+b加) 其中t一一温度 b一一常数。一一该直线延长与纵坐标的截距 3、保温材料(隔热、绝热材料) 把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称保温材料。我国规定: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导 热系数不大于0.12Wwm田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界定值的大 小反映了一个国家保温材料的生产及节能的水平。越小,生产及节能的水平越 高(我国50年代0.23/mk,80年代GB4272-84为0.14 w/mk GB427-920.12wmk)
1 )热流线 定义:热流线是一组与等温线处处垂直的曲线,通过平面上任一点的热流线 与该点的热流密度矢量相切。 2 )热流密度矢量与热流线的关系:在整个物体中,热流密度矢量的走向可用热 流线表示。如图 2-2 ( b )所示,其特点是相邻两个热流线之间所传递的热流 密度矢量处处相等,构成一热流通道。 三 、导热系数λ( 导热率、比例系数 ) 1 、导热系数的含义:导热系数数值上等于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 的热流密度矢量的模。 n n t q / 2 、特点:其大小取决于:(1)物质种类 ( 金 > 液 > 气 ); (2)物质的λ与 t 的关系,如图教材 2-3 所示。 说明:工程实用计算中可用线性近似关系表达: (1 ) 0 bt 其中 t ——温度 b ——常数 0 ——该直线延长与纵坐标的截距 3 、保温材料(隔热、绝热材料) 把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称保温材料。我国规定:平均温度不高于 350℃时的导 热系数不大于 0.12 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界定值的大 小反映了一个国家保温材料的生产及节能的水平。 越小,生产及节能的水平越 高(我国 50 年代 0.23/mk,80 年代 GB4272-84 为 0.14w/mk GB427-92 0.12w/mk)

4、保温材料热量转移机理(高效保温材料) 高温时:(1)蜂窝固体结构的导热 (2)穿过微小气孔的导热 更高温度时:(1)蜂窝固体结构的导热 (2)穿过微小气孔的导热和辐射 5、超级保温材料 采取的方法:(1)夹层中抽真空(减少通过导热而造成热损失) (2)采用多层间隔结构(1cm达十几层) 特点:间隔材料的反射率很高,减少辐射换热,垂直于隔热板上的导热系数可 达:10一4w/mk 6、各向异性材料 指有些材料(木材,石墨)各向结构不同,各方向上的入也有较大差别,这 些材料称各向异性材料。此类材料入必须注明方向。相反,称各向同性材料
4 、保温材料热量转移机理 ( 高效保温材料 ) 高温时:(1) 蜂窝固体结构的导热 (2) 穿过微小气孔的导热 更高温度时:(1)蜂窝固体结构的导热 (2)穿过微小气孔的导热和辐射 5 、超级保温材料 采取的方法:(1)夹层中抽真空(减少通过导热而造成热损失) (2)采用多层间隔结构( 1cm 达十几层) 特点:间隔材料的反射率很高,减少辐射换热,垂直于隔热板上的导热系数可 达:10 — 4w/mk 6 、各向异性材料 指有些材料(木材,石墨)各向结构不同,各方向上的λ也有较大差别,这 些材料称各向异性材料。此类材料λ必须注明方向。相反,称各向同性材料。 折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 1.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 1.2 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pdf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专业发展报告(PPT宣讲稿,2019年11月).pdf
- 国投甘肃小三峡发电有限公司:浅析水电厂AVC控制策略.pdf
- 智能电网:改善低压农网电压质量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pdf
-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技术规范(SZDB/Z 227 - 2017)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 Grid-connected.pdf
-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电能质量指标及其算法的研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利用储能系统提升电网电能质量研究综述.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09 Anode material for LIBs(Tin).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08 Anode Material for LIBs(Silicon).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12 Solid-state Electrolyte in Li-ion Batteries(SSE of LIB).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11 Safety of Li-ion Batteri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10 Anode material for LIB(TiO2).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部分)Section IV THERMODYNAMICS.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部分)Section III Fundamentals of Solar Cell.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部分)Section II Nuclear energy(Fundamentals of Fusion Enery).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部分)Section I Background and Fuel Cell(陈俊松).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07 Anode material for LIBs(Lithiu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06 Anode material for LIBs(Graphite).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05 Cathode material for LIBs(Li-Mn-O and NCM).pdf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化学电源基础 Fundament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ower Source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Lecture 04 Cathode material for LIBs(LiFePO4).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讲 第一章 绪论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1.4 传热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稳态热传导 2.2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2.3 典型一维导热问题的分析解-通过平壁的导热.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稳态热传导 2.3 典型一维导热问题的分析解-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2.4 通过肋片的导热.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非稳态热传导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非稳态热传导 3.2 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4.1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 4.2 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非稳态热传导 3.3 典型一维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4.3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4.4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1 对流传热概说 5.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3 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6.1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6.2 相似原理的应用.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6.3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6.4 外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6.5 自然对流换热及实验.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7.6 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7.7 热管简介.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7.1 凝结传热模式、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7.4 沸腾传热的模式、7.5 大容器沸腾传热的实验关联式.pdf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负责人:赵佳悦).doc
-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复习要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