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燕山大学:《画法几何》第11次 相贯线 第七章 立体与立体相交——求相贯线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1.1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立体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交 第三节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第四节多体相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立体与立体相交—求相贯线 第一节立体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交 第三节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第四节多体相贯 作业:7-2、3、4、5、6、8 看书:P72-P83

第四节 多体相贯 第二节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交 第三节 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第一节 立体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 返回 作业:7-2、3 、4 、5 、 6、8 看书:P72-P83 第七章 立体与立体相交——求相贯线

第一节立体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 、相贯线的性质 1.一般情况下,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曲线。 2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 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作图步骤 投影分析 2、求特殊点3、求一般点 4、依次连接各点5、判断可见性6、整理轮廓线

第一节 立体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 1. 一般情况下,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曲线。 2.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 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返回 1、投影分析 2、求特殊点 3、求一般点 4、依次连接各点 5、判断可见性 6、整理轮廓线 二、作图步骤 一、相贯线的性质

第二节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交 相贯线的产生 外表面与外表面相交, □⑩ 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求相贯线的方法 求平面体的棱面与回转面的截交线,依次连接起来。 相贯线的形状及投影 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折线。相贯线在非积聚 性投影上总是向被穿的回转体里面弯折,而且在 两体相交区域内不应有回转体轮廓线的投影

第二节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交 一 相贯线的产生 二 求相贯线的方法 三 相贯线的形状及投影 外表面与外表面相交, 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求平面体的棱面与回转面的截交线,依次连接起来。 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折线。相贯线在非积聚 性投影上总是向被穿的回转体里面弯折,而且在 两体相交区域内不应有回转体轮廓线的投影

例1求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线

例1 求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 返回

第三节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求相贯线上共有点的基本作图方法 1、利用积聚性法 2、利用辅助平面法 3、利用辅助球面法

2、利用辅助平面法 3、利用辅助球面法 1、利用积聚性法 返回 一 求相贯线上共有点的基本作图方法 第三节 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1、利用积聚性法(求两圆柱相贯线) b b 二者之一是 圆柱才可用 C

c' a' 1、利用积聚性法(求两圆柱相贯线) b" a c b' b a" c" *二者之一是 圆柱才可用 返回

例2两圆柱筒相贯 内外分别求 °先求特殊点 本例以圆弧近似 代替相贯线

•内外分别求 •先求特殊点 •本例以圆弧近似 代替相贯线 返回 例2 两圆柱筒相贯

2、利用辅助平面法 选辅助平面的原则: 要使辅助平面与两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为直线或圆, 常用的辅助平面为投影面的平行面或垂直面

选辅助平面的原则: 要使辅助平面与两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为直线或圆, 常用的辅助平面为投影面的平行面或垂直面。 2、利用辅助平面法 返回

例3求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辅助平面法) P Q Ry

例3 求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辅助平面法) PV QV RV y 返回

例4:两圆柱斜交求其相贯线 2 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 使辅助平面与 两回转体表面截交 线的投影简单易画 b B例如直线或圆

例4:两圆柱斜交,求其相贯线。 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 使辅助平面与 两回转体表面截交 线的投影简单易画 , 例如直线 或 圆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