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_第三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

第三章原子吸收与原 子荧光光谱法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s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次火学 私学与烈学学院
第三章 原子吸收与原 子荧光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an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

3-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仪 Abs
3—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概 述

基本原理 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 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 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一. 基本原理 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 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 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1.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共振线与吸收线 基态第一激发态,又回到基态, 发射出光谱线,称共振发射线。 同样从基态跃迂至第一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为共 振线)
1.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共振线与吸收线 基态 第一激发态,又回到基态, 发射出光谱线,称共振发射线。 同样从基态跃迂至第一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为共 振线)

吸收线能量与波长关系 入=hc/△E 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比可用 Bot tzmannf 分布表示: 0=g;/g0·e Ej/kT
吸收线能量与波长关系 λ= hc/ΔE 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比可用Bottzmannf 分布表示: Ni/N0 = gi/g0 ·e -Ej/kT

吸收线的特点表征 (1)波长,(2)形状, (3)强度(4)形状 波长:λ;Δυ-吸收线半宽
吸收线的特点表征 (1)波长, (2)形状, (3)强度 (4)形状 波长:λ ; Δυ-吸收线半宽

强度由两能级之间的路迂几率来决定。吸 收线半宽度 般在0.01~0.1A 发射线半宽度 般在0.005~0.02A
强度由两能级之间的路迂几率来决定。 吸 收线半宽度 一般在0.01~0.1Å 发射线半宽度 一般在0.005~0.02 Å

2.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①.自然宽度△uN K 它与原子发生能 级间路迂时激发态 △v 原子的有限寿命有 关。 般情况下约相 于104A 图62原子吸收光谱轮廓图
2. 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①. 自然宽度ΔυN 它与原子发生能 级间路迂时激发态 原子的有限寿命有 关。 一般情况下约相 当于10-4 Å

②.多普勤( Doppler)宽度△U 这是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引 致的。故又称热变宽。 △D=7.16×10D0 M M的原子量,T绝对温度,U谱线中频率 一般情况:ΔUD=102A
②. 多普勤(Doppler)宽度ΔυD 这是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引 致的。故又称热变宽。 M的原子量, T 绝对温度,υ0谱线中频率 一般情况: ΔυD = 10-2 Å M T D 0 7 7.16 10 − =

③.压力变宽(碰撞变宽) 原子核蒸气压力愈大,谱线愈 宽。同种粒子碰撞——称赫尔 兹马克( Holtzman)变宽, 异种粒子碰撞 称罗论兹 ( Lorentz)变宽。102A
③. 压力变宽(碰撞变宽) 原子核蒸气压力愈大,谱线愈 宽。同种粒子碰撞——称赫尔 兹马 克 (Holtzmank)变 宽, 异种粒子碰撞-------称罗论兹 (Lorentz)变宽。 10-2 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仪器分析_实验三十四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doc
- 仪器分析_实验三十八恒电流库仑滴定法测定砷.doc
- 仪器分析_实验三十一二次导数单扫伏安法测定水中的镉.doc
- 仪器分析_ 仪器分析的计算机方法的原理及应用.doc
- 仪器分析_十八章(18-4--18-5)速率理论各项系数的物理意义.ppt
- 仪器分析_十八章(18-1--18-3) 色谱法原理的概述及分类.ppt
- 仪器分析_十九章 (19-4--19-6)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pt
- 仪器分析_十九章 (19-2--19-3)气相色谱法概论及应用.ppt
- 仪器分析_仪器分析的分类 《光谱法和非光谱法》分析.doc
- 仪器分析_分析化学的发展和仪器分析的产生.ppt
- 仪器分析_二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的概述.ppt
- 仪器分析_二十章 (20-5)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简介.ppt
- 仪器分析_二十一章 质谱法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ppt
- 仪器分析_ 电分折化学导论的定义和分类.ppt
- 仪器分析_十四章(14-2)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作用原理.ppt
- 仪器分析_三章(3—2)原子荧光光谱法概述.ppt
- 仪器分析_二十一章 质谱定性分析.ppt
- 仪器分析_十六章 (16-1)伏安和极谱法.ppt
- 仪器分析_十六章 (16-5)单扫描示波极谱法.ppt
- 仪器分析_十五章 电解和库仑修.ppt
- 仪器分析_第三章 火焰原子化器的基本要求和构造.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产生和方法原理.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2)哈维法和摄谱法光谱分析.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3)分光元件的两种分光器的比较.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4)检测器的光谱半定量分析.ppt
- 仪器分析_ 分析机算机方法中的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及应用.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Physical chemistry Peter atkins (Sixth edition).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Part 1: Equilibrium.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Peter atkins (Sixth edition).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4. The Second Law: the concepts.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5. The Second Law: the machinery.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12章 独立子系统的 统计热力学.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4章(4-1--1-7) 相平衡概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5章(5-1--5-10) 关于化学平衡概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7章 关于化学动力学概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8章 (8-1--8) 各类反应的动力学.ppt
- Sigma bonds and bond rot_Sigma bonds and bond rotation.ppt
- 有机化合物简介(英文)——organic compounds1.ppt
- 烃衍生物(英语)——英汉烃衍生物Organic compounds.ppt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