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4章(4-1--1-7) 相平衡概论

第4章相平衡 41引言 L.多组分系统的相图 42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43两组分系统的高压气液平衡相图 44两组分系统的气液液平衡相图 4.5两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46三组分系统的液液平衡相图 47三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返回首页
第 4 章 相平衡 返回首页 4.1引言 I.多组分系统的相图 4.2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4.3两组分系统的高压气液平衡相图 4.4两组分系统的气液液平衡相图 4.5两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4.6三组分系统的液液平衡相图 4.7三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I相平衡热力学和计算 48相平衡计算 49稀溶液的依数性 4.10高级相变
II.相平衡热力学和计算 4.8相平衡计算 4.9稀溶液的依数性 4.10高级相变

4-1引言 相变化过程是物质从一个相转移到另 个相的过程,相平衡状态是它的极限。 相平衡研究是化工生产过程选择分离方 法,设计分离装置以及实现最佳操作的理论 依据。 蒸馏、吸收、萃取、结晶、 返回章首
4-1 引言 相变化过程是物质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 个相的过程,相平衡状态是它的极限。 相平衡研究是化工生产过程选择分离方 法,设计分离装置以及实现最佳操作的理论 依据。 蒸馏、吸收、萃取、结晶、··· 返回章首

)(B) 9',xK-15x1 B ,K 0 相平衡条件 )=pl,i=1,2,…,K Hi=Hi(g)+Rnn =u +RTna 返回章首
( , , , , , , , ) 0 ( ) 1 ( ) 1 ( ) 1 ( ) 1 − − = K K f T p x x x x 相平衡条件 i i ,i 1,2, ,K ( ) ( ) = = i i i i RT a p f RT ln (g) ln * Θ Θ = + = + 返回章首

本章框架 L多组分系统的相图 (1)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42,43) (2)两组分系统的气液液平衡相图(4.4) (3)两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4.5) (4)三组分系统的液液平衡和液固平衡相图 (4.6,4.7) I相平衡热力学和计算 (1)两组分系统相平衡的初步计算(48) (2)稀溶液的依数性(4.9) (3)高级相变(4.10) 返回章首
本章框架 I.多组分系统的相图 (1)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4.2,4.3) (2)两组分系统的气液液平衡相图(4.4) (3)两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4.5) (4)三组分系统的液液平衡和液固平衡相图 (4.6,4.7) II.相平衡热力学和计算 (1)两组分系统相平衡的初步计算(4.8) (2)稀溶液的依数性(4.9) (3)高级相变(4.10) 返回章首

4-2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两组分系统(二元系)特征 P,T, x1, v1 K=2,R=0,R"=0 f∫=K-丌+2=4-丌≤3 恒温相图T一定,p~xg,(B) 恒压相图 定,T~xB,(vB) 返回章首
两组分系统(二元系)特征 K=2,R=0,R'=0 f = K − + 2 = 4 − 3 1 1 p,T, x , y 恒温相图 T 一定, p ∼ xB,(yB) 恒压相图 p 一定, T ∼ xB,(yB) 4-2 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返回章首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PA=PAXA=PA(I-xbB) 79.6℃ 100 PB=PBEB 液相线 80 P= Pa PB =PA+(PB-PA)xB 60 液相线:p~x,恒温 下蒸气压随液相组20 成的变化。对理想 溶液来说是直线。 00.20.40.60.8 1.0 A B (A)甲苯-苯(B) 返回章首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1 ) B * A A * pA = pA x = p − x B * pB = pB x B * A * B * A A B p ( p p )x p p p = + − = + 液相线 液相线:p∼x , 恒温 下蒸气压随液相组 成的变化。对理想 溶液来说是直线。 (A)甲苯--苯(B) 返回章首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PA =P(I-yB) 79.6℃C 100 P Pa(I-YB) 80 PB- PyB-PB J入A VB 气相线 40 气相线:p~y恒温2 下蒸气压随气相组 00.20.40.60.81.0 成的变化。 A B 回章
气相线 气相线:p y, 恒温 下蒸气压随气相组 成的变化。 B B * B A A * A y p x y p x p = = (1 ) (1 ) B * A A B p x p p y = − = − B * pB = pyB = pB x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返回章首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79.6℃ L796℃ 100 液相线 60 气相线 PA PA 20 0.20.40.60.8 0.20.4 1.0 y B (A)甲苯-苯(B) (A)甲苯-苯(B) 返回章首
气相线 液相线 (A)甲苯--苯(B) (A)甲苯--苯(B)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返回章首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79.6℃ 100 n 液相线 气相线 40 P 20 0.20.40.60.8 1.0 B XB,yB (A)甲苯-苯(B) 返回章首
气相线 液相线 (A)甲苯--苯(B) 1.理想混合物的恒温相图 返回章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12章 独立子系统的 统计热力学.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5. The Second Law: the machinery.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4. The Second Law: the concepts.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Peter atkins (Sixth edition).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Part 1: Equilibrium.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Physical chemistry Peter atkins (Sixth edition).ppt
- 仪器分析_ 分析机算机方法中的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及应用.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4)检测器的光谱半定量分析.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3)分光元件的两种分光器的比较.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2)哈维法和摄谱法光谱分析.ppt
- 仪器分析_第二章(2-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产生和方法原理.ppt
- 仪器分析_第三章 火焰原子化器的基本要求和构造.ppt
- 仪器分析_第三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ppt
- 仪器分析_实验三十四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doc
- 仪器分析_实验三十八恒电流库仑滴定法测定砷.doc
- 仪器分析_实验三十一二次导数单扫伏安法测定水中的镉.doc
- 仪器分析_ 仪器分析的计算机方法的原理及应用.doc
- 仪器分析_十八章(18-4--18-5)速率理论各项系数的物理意义.ppt
- 仪器分析_十八章(18-1--18-3) 色谱法原理的概述及分类.ppt
- 仪器分析_十九章 (19-4--19-6)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5章(5-1--5-10) 关于化学平衡概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7章 关于化学动力学概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中英文) 第8章 (8-1--8) 各类反应的动力学.ppt
- Sigma bonds and bond rot_Sigma bonds and bond rotation.ppt
- 有机化合物简介(英文)——organic compounds1.ppt
- 烃衍生物(英语)——英汉烃衍生物Organic compounds.ppt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述.ppt
- 《为大学化学做准备-》 英文版 化学.ppt
- 《痕量物质分离富集》 第一章 分离概述.ppt
- 《痕量物质分离富集》 第三章 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ppt
- 《痕量物质分离富集》 第二章 分配过程.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教师:谢修银).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晶体结构.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原子结构.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结构.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配合物结构.ppt
- 《结构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分子的对称性.ppt
- 长江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孔淑琼).ppt
- 长江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