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迈克尔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激光波长爆实验仪器实验目的1实验原理实验内容1数据记录注意事项1/11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激光波长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数据记录 注意事项

1【实验目的】1.理解干涉仪的结构原理,掌握其调整使用方法;112.观察等倾干涉条纹;3.测定He-Ne激光的波长1稻11福福1拉11111111
【实验目的】 1. 理解干涉仪的结构原理,掌握其调整 使用方法; 2. 观察等倾干涉条纹; 3. 测定He – Ne激光的波长

(实验仪器)迈克尔干涉仪,He-Ne激光器51.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主要由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和四片精密磨制的光学镜片组成2.G,和G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的两块平行玻璃板并与两臂倾斜成45度角G.G.其中G1 的一个面上镀有半透明膜,可使透射光与反射光强度近乎相等,称其为分光板。G2起补偿光程的作用,称其为补偿板
【实验仪器】 迈克尔干涉仪,He-Ne激光器。 1. 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 干涉。 主要由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 和四片精密磨 制的光学镜片组成。 2.G1和G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的两块平行玻璃板, 并与两臂倾斜成45度角。 其中 G1 的一个面上镀有 半透明膜,可使透 射光与反射光强度近乎 相等,称其为分光板。 G2起补偿光程的作用, 称其为补偿板。 G1 G2

3.读数装置:a.主尺一一在导轨的侧面,最小刻度为毫米(mm)b.读数窗一一可读到0.01mmc.测微手轮一一可读到0.0001mm(估读到0.00001mm).1酒读数窗测微手轮森
3. 读数装置: a. 主尺 ——在导轨的侧面,最小刻度为毫 米(mm) b. 读数窗——可读到0.01mm c. 测微手轮——可读到0.0001mm(估读到 0.00001mm) 测微手轮 读数窗

【实验原理】M1.光路示意图:M,来自光源S的光射2M2GG2向G,后分成两束,光源s分别由 M,和 M,反射后打在观察屏上半透半反膜112'两束光同样的E三次通过玻璃板图1光路示意图这样两束光的光程差就和在玻璃板中的光程无关了
1.光路示意图: 来自光源S的光射 向 G1 后分成两束, 分别由 M1和 M2反射 后打在观察屏上。 两束光同样的 三次通过玻璃板, 这样两束光的光程 差就和在玻璃板中的光程无关了。 【实验原理】 M2 2 2 1 1 S 半透半反膜 M1 G M2 1 G2 E 光源 图1 光路示意图

当平面 M, 和 M,平行时,在扩展的面光源照射下,入射角为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2dL=AB+BC-AD=2d .tan S.sinS= 2dcos(1)cosS+iBMEdCM,(2)(1)图2计算光程差光路图图3等倾干涉条纹形成的等倾干涉条纹是一组同心圆图3所示
当平面 M1 和 M2 ′平行时,在扩展的面光 源照射下,入射角为i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1) 图2 计算光程差光路图 图3 等倾干涉条纹 d in os d 2 tan s c 2 L=AB+BC-AD = − = 2dcos 形成的等倾干涉条纹是一组同心圆图3所示

当S=0时光程差最大(L=2d),即圆心○点所对应的干涉级别最高。转动移动M1,若d增加时,可以看厅到圆环一个个自中心生出而后向外扩张:若d减小时,渐缩小最后消失在中心处。每“冒出”或“消失”一个圆环,(1)和(2)两光线的光程差一个波长。设M1移动了距离,相应地惑“消失”的圆环数目为2T11111N,则△d11111111元从仪器上读出及数出相应的N,就可以测出光波的波长111
当 =0时光程差最大(L=2d),即圆心O点所对应的 干涉级别最高。转动移动M1,若d增加时,可以看 到圆环一个个自中心生出而后向外扩张;若d减小 时,渐缩小最后消失在中心处。每“冒出”或“消 失”一 个圆环,(1)和(2)两光线的光程差一个波长。设M1 移动了距离,相应地“冒出”或“消失”的圆环数 目为 N,则 从仪器上读出 及数出相应的N,就可以测出光波 的波长 1 2 = d N d

吉祥【实验内容】1.打开激光光源,转动粗调手轮,使M,镜和M镜距G,的镀膜位置大致相等。12.通过观察屏观看,可以看到两排光点,仔细调节反射镜后面的调节螺丝,使两排像点一一重合。3.再仔细调节M.镜后面的调节螺钉直到把干涉环中心调到视场中央。4.向同一方向旋转测微手轮,直到中心圆环开始连续“冒出”(或“消失”)。转动微调手轮,记录每“冒出”(或“陷入”)20个干涉环时M,镜的位置,直到完成表中所有的数据记录
【实验内容】 1. 打开激光光源,转动粗调手轮,使M2镜和M1 镜距G1的镀膜位置大致相等。 2. 通过观察屏观看,可以看到两排光点,仔 细调节反射镜后面的调节螺 丝,使两排像 点一一 重合。 3.再仔细调节M2镜后面的调节螺钉直到把干 涉环中心调到视场中央。 4. 向同一方向旋转测微手轮,直到中心圆环 开始连续“冒出”(或“消失”)。转动微 调手轮,记录每“冒出”(或“陷入”)20 个干涉环时M1镜的位置,直到完成表中所 有的数据记录

1111【数据记录】111111111111表1测量激光波长数据记录表11111600204080条纹变化数N1001I11M镜位置d(mm)I1140160120180200220条纹变化数N111Mi镜位置d2(mm)雅1Ad = I d2-dl (mm)11園Ad (mm)111111111111/1111111
【数据记录】 表1测量激光波长数据记录表

【注意事项】使用时,不可用眼晴直视激光光源,以免灼伤眼底。不可对折激光器的光纤。1在调节和测量过程中,一定要非常细心和耐心,各调整部位用力要适当,不要强旋硬扳。--福森
【注意事项】 ▪ 使用时,不可用眼睛直视激光光源,以免 灼伤眼底。 ▪ 不可对折激光器的光纤。 ▪ 在调节和测量过程中,一定要非常细心和 耐心,各调整部位用力要适当,不要强旋、 硬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牛顿环.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测量棱镜折射率.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测量光栅常数.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旋光仪.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分光计的调整实验.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热学——用混合法测固体比热容.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热学——温度传感器.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热学——导热系数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误差理论.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下)第四章 综合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下)第五章 设计性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下)第二章 光学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下)第三章 电磁学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下)第一章 力、热学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上)第五章 电学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上)第四章 光学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上)第三章 力学实验.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上)第二章 常用实验仪器简介.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讲义(上)第一章 测量与误差的基本知识.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亥姆霍兹线圈测磁场.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固体电介质.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霍尔测磁场.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固体线张系数的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声速的测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气垫导轨实验.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用焦利氏称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长度与物体密度的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电表的改装和校正.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光的干涉_牛顿环_劈尖.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惠斯登电桥测电阻.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基本测量:长度、密度的测量.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模拟法描绘静电场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