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实验目的: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2.学习用光强分布测试仪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实验仪器:激光光源,单缝(光栅),小孔光屏,光强分布测试仪,光具座。实验原理及原理图:25146317福001一激光器,2一单缝,3一光导轨,4一小孔屏,5一光电探头,6-一维测量装置,7一光强分布测试仪图1光强分布测试装置示意图设I.为入射光光强,I为光强分布测试仪测得的光强,X表示从衍射条纹的中心位置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d为狭缝宽,入为激光波长(650nm),D表示单缝到光电池的距离。sin',其中0=元xd则I与1.有关系(见讲义P129):【=I02AD实验内容:1.打开激光器。调节激光器、单缝和光强分布测试仪的位置,使它们位于同一光轴上,且光源与单缝的距离约为20cm,单缝与光强分布测试仪探头的距离为100cm。2.在光强分布测试仪探头附近,用小孔屏观察衍射条纹的形状及分布情况,然后调节单缝宽度,使衍射条纹的第三个暗纹较清晰,且与衍射条纹中央的距离约为3cm。3.转动读数鼓轮,使光强分布测试仪探头的接收口对准衍射条纹的第三级亮纹。打开光强分布测试仪,使用×100档测量,调节激光器的聚焦头及狭缝宽度,使光电流尽量大。从高于第三级暗条纹处向中央主极大方向转动读数鼓轮,找出光强极小和极大的位置并记录在相应的位置,直到找出中央极大为止。4.将每一极小和极大的距离四等分并填入表中,然后从中央极大开始在相应的位置测出光强大小并记录。5.画出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图。光强主极大等分一等分二等分三一极小等分一等分二等分三次极大1等分一位置光电流等分二等分三二级小等分等分二等分三次极大2等分一等分二等分三三级小表1、光强分布数据记录表
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实验目的: 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 2.学习用光强分布测试仪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实验仪器: 激光光源,单缝(光栅),小孔光屏,光强分布测试仪,光具座。 实验原理及原理图: 1— 激光器,2—单缝,3—光导轨,4—小孔屏,5—光电探头,6—一维测量装置,7—光强分布测试仪 图 1 光强分布测试装置示意图 设 0 I 为入射光光强,I 为光强分布测试仪测得的光强,x 表示从衍射条纹的中心位置到 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为狭缝宽, d λ 为激光波长(650nm), 表示单缝到光电池的距离。 则 D I 与 0 I 有关系(见讲义P129): 2 0 2 sin I I θ θ = ,其中 xd D π θ λ = 。 实验内容: 1. 打开激光器。调节激光器、单缝和光强分布测试仪的位置,使它们位于同一光轴上, 且光源与单缝的距离约为 20cm,单缝与光强分布测试仪探头的距离为 100cm。 2. 在光强分布测试仪探头附近,用小孔屏观察衍射条纹的形状及分布情况,然后调节单 缝宽度,使衍射条纹的第三个暗纹较清晰,且与衍射条纹中央的距离约为 3cm。 3. 转动读数鼓轮,使光强分布测试仪探头的接收口对准衍射条纹的第三级亮纹。打开光 强分布测试仪,使用×100 档测量,调节激光器的聚焦头及狭缝宽度,使光电流尽量大。从 高于第三级暗条纹处向中央主极大方向转动读数鼓轮,找出光强极小和极大的位置并记录在 相应的位置,直到找出中央极大为止。 4. 将每一极小和极大的距离四等分并填入表中,然后从中央极大开始在相应的位置测出 光强大小并记录。 5. 画出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图。 光强 主极大 等分一 等分二 等分三 一极小 等分一 等分二 等分三 次极大 1 等分一 位置 光电流 等分二 等分三 二级小 等分一 等分二 等分三 次极大 2 等分一 等分二 等分三 三级小 表 1、光强分布数据记录表

扩展实验一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2.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仪器:激光器光源,起偏器,检偏器,光强分布测试仪、光具座实验原理及原理图:P2A0EoEIE2o1=locos?0图2验证马吕思定律原理图设θ为入射光偏振化方向与检偏器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则强度为1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I的强度为:I = I cos?0实验内容:1.将激光器、起偏器、检偏装置和光强分布测试仪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且将各元件调成同轴等高。2.打开激光器,调好光路;转动起偏器,在小孔屏上观测光强变化。3.用光强分布测试仪测量起偏器的出射光强1,将检偏器置于光强分布测试仪与起偏器之间,转动检偏器,测量透射光强随检偏器旋转角度的实验数据。4.检偏器每转动10度,记录一次光电流数据于表中。5.画出光强与夹角的关系图,验证马吕斯定律。角度光强角度光强表2、光强(光电流)随夹角6的变化记录表
扩展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 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2. 验证马吕斯定律。 实验仪器: 激光器光源,起偏器,检偏器,光强分布测试仪、光具座 实验原理及原理图: 图 2 验证马吕思定律原理图 设θ 为入射光偏振化方向与检偏器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则强度为I0的线偏振光通过 检偏器后,透射光 I 的强度为: 2 0 I I = cos θ 实验内容: 1. 将激光器、起偏器、检偏装置和光强分布测试仪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且将各元件调 成同轴等高。 2. 打开激光器,调好光路;转动起偏器,在小孔屏上观测光强变化。 3. 用光强分布测试仪测量起偏器的出射光强I0 ,将检偏器置于光强分布测试仪与起 偏器之间,转动检偏器,测量透射光强随检偏器旋转角度的实验数据。 4. 检偏器每转动10 度,记录一次光电流数据于表中。 5. 画出光强与夹角的关系图,验证马吕斯定律。 角度 光强 角度 光强 表 2、光强(光电流)随夹角θ 的变化记录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长度与物体密度的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用焦利氏称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气垫导轨实验.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声速的测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固体线张系数的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力学——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霍尔测磁场.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固体电介质.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磁学——亥姆霍兹线圈测磁场.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迈克尔干涉仪.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牛顿环.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测量棱镜折射率.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测量光栅常数.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旋光仪.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光学——分光计的调整实验.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热学——用混合法测固体比热容.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电表的改装和校正.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光的干涉_牛顿环_劈尖.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惠斯登电桥测电阻.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基本测量:长度、密度的测量.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模拟法描绘静电场操.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气垫导轨实验或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线性与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研究.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箱式电位差计.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杨式模量.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磁控条件.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声速测定.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线胀系数.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用混合法测定固体的比热容.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用霍尔效应测螺线管磁场.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载流圆线圈与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测量.pdf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操作指导)转动惯量.pdf